佛说胎儿是怎么选择你的(佛说胎儿是怎么选择你的视频)

谁为谁伤 2023-07-28 18:59:11 网友分享

有些人,有些事,不用去原谅,放下就好

文|雪落无尘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不恨你,但也不会原谅你。

深以为然。

这个世界上,不是什么人都值得被原谅。

不原谅,是对这些人的态度;而不恨,则是对自己的交代。

有些人,有些事,不用去原谅,放下就好。

01

无底线的原谅,只能换来变本加厉的伤害

《我的前半生》里,子群的丈夫白光是一个脾气坏、酒瘾大,又游手好闲的人。

一穷二白的白光娶了子群,有了孩子,依然不想出去工作,心安理得地让老婆出门挣钱养家。

面对这样的丈夫,为了家庭,子群一次次选择了原谅——

白光做生意被骗,她填补窟窿;白光酒精中毒,她借钱挽救;白光怼丈母娘,她隐忍不发;白光不管生病的孩子,她心软妥协。

原谅的结果却是,白光越发无赖和暴躁,让子群在这段非打即骂的婚姻里,越走越远。

不难看出,恶意伤害,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原谅恶意伤害换来的结果,并非人们所希望看到的改过自新,相反却是变本加厉。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人家都道歉了,就再给一次机会呗;他还小,不懂事,就原谅这一回吧;以后还要相处呢,撕破脸不好吧,干脆这次就算了。

是啊,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学会去包容和原谅。

于是,有多少人在受到恶意伤害的时候,被迫选择了忍气吞声;又有多少人在恶意伤害者随口说出对不起的时候,忍痛地接受了道歉。

可惜,无底线的原谅,在别人看来只不过是软弱罢了。而软弱,无疑是在告诉对方,自己是可以随便被欺负的。

你越是无底线的原谅,别人越会觉得伤害你成本低,无需付出什么代价,自然更加有恃无恐。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很多人误读了善良的本质,以为只要原谅就能做一个好人,以至于承受了本不该承受的伤害,反而让作恶者频频亮出锋利的爪牙。

恶意伤害的行为,绝对不是任性的原谅就可以停止的,他们需要受到惩罚和制裁,才有收敛。

所以,放弃无底线的原谅,才不会让恶有滋生和壮大的土壤。

02

原谅很贵,不是谁都配得到

前几天,师妹小莲跟我聊天,说有一个朋友最近加她好友,想要求她原谅,问我要不要给机会。

我问她当初为何删掉,小莲回答说老被吐槽,最后受不了了。

她穿卫衣,被朋友吐槽没眼光;她听网络歌曲,被朋友吐槽没品位;她看动画,被吐槽没内涵;她玩游戏,被吐槽没技术……

尤其感到伤人的是,朋友每次的语气都很不屑,有时还夹杂着“白痴”、“脑残”之类的词。

小莲觉得这个朋友也没啥大毛病,就是嘴毒,大部分时间都忍着。

说得实在难听了,小莲就告诉她能不能别这样。朋友每次都说,自己当面指出她的缺点,是为了她好。就是说话直了点,让小莲原谅。

我又问她,为什么一开始愿意原谅?

小莲刚开始一脸开心:“因为她也把我当好朋友,让我觉得自己对她很重要。工作有些不懂的地方,请我帮忙;不开心了,找我倾诉。

常常撒娇让我请吃饭,对了,缺钱的时候,也会第一个想到管我借……”

“就是说,出钱出力的事,都你干。那她除了吐槽你,还为你做过什么?”我抛出最后一个问题。

这时,小莲的眼神迅速黯了下去,埋着头,好半天吐出一句:“算了,不加了。”

一句“算了”,满满的心酸和无奈。

为了维持一段关系,人们艰难地选择原谅,把伤痛都埋在了心里。

可这并不代表伤害就此抹平,就像一张被叠过的白纸,无论我们怎么用力去铺平它,那道折痕永远都会摆在那里。

遗憾的是,大多数时间,造成折痕的那个人,从来没有打算去抚平它。原谅,在他们眼里,应该是很廉价的吧。

可被伤害带来的后遗症,很多人得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自愈。

郭德纲曾在一次节目中说:“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我永远做不到原谅。”

因为原谅,需要莫大的勇气,它意味着受害者很可能会付出,被二次伤害的代价。

没有人,愿意反复受伤。

面对恶意伤害的人,断舍离才是最好的选择。

03

放下怨恨,才是治愈伤害的唯一良方

著名地产商潘石屹,曾发表过一篇叫《放下34年仇恨》的文章。

文中提到,自己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其中最恨的是一位远房叔叔。

小时候,潘石屹成绩很好,总考100分,反而他当老师的叔叔家,孩子成绩特别差。

这也使两家人在聊到孩子学习的时候,这位叔叔总是很没面子。

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潘石屹读到小学四年级,才戴上红领巾,于是他很兴奋地跟旁边同学说话。

结果,他叔叔当着全校一百多名同学的面,把他拎到讲台上罚站。全体同学都在笑,还有人朝他吐口水。

潘石屹站在讲台上哭,有别的老师让他下来,可叔叔不同意。就这样,潘石屹在众目睽睽之下,哭着站了两个小时。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他同学也说话了,却并没有受到惩罚;而另一个则是,老师通常不会跨年级“修理”学生,可叔叔偏偏对他破例。

这件事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深的阴影,以至于几十年后,当潘石屹得知妈妈把家里一辆闲置的轮椅送给叔叔的时候,忍不住朝父母怒吼,吓坏了家人。

哪怕早已功成名就,哪怕往事时隔数年。结痂的伤口,不小心被揭开后,还是会流出鲜血。

据他回忆,直到叔叔去世很久,那种恨意还是会时不时跳出来,折磨他。

也不知道是哪一天,潘石屹突然发现,是自己用心中的仇恨,把不堪的过往一次次吸引过来,引发大脑失控,而这样做,很不值得。

于是,他最终选择烧掉了那份“仇恨清单”,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放松和愉悦。

有人说,没有释怀不了的往事和旧人,只有不愿放下的过往和回忆。

面对恶意的伤害,我们没必要去反复纠缠,不是因为恶意的行为值得被原谅,而是不值得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放下。

学会放下,就是努力打造出坚固的盔甲,把伤口包裹起来,不用一次次看到丑陋的伤疤,不断拾起被击溃时的片段。

学会放下,就是微笑着与伤痛握手言和,接受它的存在,把它当作未来前进路上的教科书,不断提醒自己保持谨慎。

学会放下,才是治愈伤害的唯一良药。尽管我们不必去原谅恶意伤害者,但是需要为自己找到重生的出口。

04

佛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学会放下,是我们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必修的功课。

有人说:“当善良遇到善良,便是人间最美丽的邂逅。”

我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能少一些伤害,可有些人确实不那么友好。

记住:“原谅”很贵,不要随便心软。

所以善良,应该留给值得的人,而原谅,同样也是。

最后,愿你们都能学会放下,更能邂逅善良。

你会选择陪产吗?

怀胎十月,每一位妈妈和孩子都是生死之交。他们不仅付出了母爱,更是为了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受尽了生理上的苦难,不是所有人都理解妈妈们的痛苦。

前段时间,在某个短视频平台看到一位医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建议老公陪产,因为陪产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案例很。在这位医生的介绍里,产妇生孩子的时候,因为疼痛面目狰狞,生孩子的过程又是血腥的,对男性而言,女性的某些部分应该是神秘美好的,陪产却破坏了这份美好。

这段话表面是在为产妇考虑,实际上却对女性十分苛刻,意料之外的是,评论里却真的有人负责。佛说似的,看着就恐怖,亲身经历陪产后就离了,还记得曾看到一则消息,暖心老公陪产,一年后提出离婚,宝妈后悔让丈夫陪产,对着采访镜头,丈夫振振有词地嫌弃自己的妻子,我一旦回忆起你生产的样子,我就觉得恐怖,甚至看见你我都觉得恶心,医院是能够检验人性的地方,产房更是能够见证爱情。

难怪有人说,嫁的是人是狗,生一次孩子就知道了,我们都歌颂母爱的伟大,却没有人在意他们到底经历了什么,说妈妈们是一个人对抗过一场战争,也并不夸张,怀胎生子,本就是女人在拿命搏。曾经有网友这样比喻,生孩子等于二根肋骨被打断加食指戳心加一年份的大姨妈,比起生理上的疼痛更可怕的是那些难以预知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有一项数据显示,全球每天约有830名女性死于妊娠或者与分娩有关的并发症,每隔90秒就有一位妈妈死于产子,生孩子这件事在男人眼中是每个女人都会经历的自然不过的事,他们不知道每一次分娩女人到底承受了怎样的风险。

很多人的观念里,女性生来就会扮演一个母亲的角色,所以他们对女性的付出和牺牲视作理所当然,他们认为全天下的女人都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因为陪产?爸爸曾经说过,任何歌颂母亲的伟大言辞,在分娩瞬间都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我把它刻进了脑子,到死也不会忘记。

如果爱她,就一定会对他的付出感同身受,也因为能够感同身受,所以才更应该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爱她,做好自己为人夫,为人父的一切,女性生产时的血污,狰狞永远不该成为被丈夫嫌弃的借口,因为那是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的证明,一个愿意为爱生育的女人,原本应该让人倍加珍惜,无论是否赔偿,都应该用行动给他支持,别让生育成为女性一个人的冒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