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土面积有多大(印度国土面积有多大平方千米)

简单的爱 2023-06-17 20:22:49 互联网

印度处在重度饥饿?耕地比我国多的印度,为啥粮食产量不如我国?

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GHI)正式发布,其中印度得分29.1分,属于“重度饥饿水平”,

印度政府对此非常有意见,印度妇女和儿童发展部更是发表声明称,该指数持续多年对印度进行“污名化”,将印度塑造成一个“不能满足其人口粮食安全和营养需求的国家”。还表示,这个指数“脱离现实,故意无视印度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

印度还质疑该指数的统计方法,认为它考虑4个指标中的“人口营养不良率”数据来源,竟然仅仅是一个采样率仅有3000人规模的调查。

对于全球饥饿指数是否准确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谈,而是谈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印度和我国都是人口大国,而且印度的耕地面积比我国还多,人口比我国又少,为啥印度粮食产量不如我国?

印度农业

咱们先来看看印度的情况。

印度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平原非常多,适宜耕种的土地也远超我国,耕地面积达到了1.55亿公顷;我国因为退耕还林还草等环保绿化措施,耕地面积只有1.28亿公顷,从耕地面积上来看,我国远远不如印度,其中印度耕地面积为世界第一,我国耕地面积是世界第三。

从气候条件来看,印度农业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而且印度降水量比我国要多,全年平均降雨量高达1200毫米,官方甚至将年降雨量低于750毫米的地方列为干旱区。我国显然和印度气候没法比,如果按照印度的标准,我国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属于干旱区,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湖广地区也是刚刚脱离干旱线。

印度全年没有较低的温度,农作物甚至可以达到一年三熟,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农作物只能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一熟。

从耕地面积,气候条件等多个条件来看,印度农业的优势都比我国好太多,按理说印度粮食产量应该碾压我们,可结果呢?

我们简单看一组数据:自2015年起,我国粮食年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2021年粮食年产量达到了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了483.5公斤。即便不考虑进口和充足的库存,咱们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也早已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而且,咱们不仅粮食产量多,水果,蔬菜,鸡鸭鱼,牛羊猪等产量也比印度产量高,也就是说咱们不仅吃得饱,而且还吃得好。

再来看看印度数据,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印度粮食总产量达到5700亿斤,年产量是我国的一半,人均粮食占有量仅略高于200公斤,远低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200多公斤是什么水平呢?

新中国刚建国时,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208.95公斤。

从人均粮食占有量上来看,尽管印度表示全球饥饿指数对自己的评分不客观,但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印度大量的家庭仍旧以素食为主,甚至还有家庭面临饥饿。

粮食

可能有些人会纳闷,为啥印度耕地面积比我国大,气候条件也比我国好,为啥我国却能让人们吃得饱,吃得好?

这其实是因为,农作物的产量不仅仅取决于耕地面积,气候条件,对水利设施,良种,良田,化肥农药等依赖也非常大。

先说水利条件,印度虽然年降雨量达到了1200毫米,但却存在着降水时间分布不均的情况,而印度在水利设施方面投入不多,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足1/3,导致他们只能靠天吃饭,如果那一年季风失调,降雨提前到来,或者是来晚了,下多了或者下少了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因为水利设施落后,印度虽然拥有较好的气候条件,但却难以高产,比如:今年印度小麦灌浆期,印度遭遇反常的高温干旱,而此时小麦对水分需求量非常大,但却因为得不到灌溉导致了小麦减产严重。

咱们国家很早就重视水利建设,建国之后更是修建了多个水库和灌溉措施,甚至还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现如今中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10.37亿亩,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54%。咱们还在进一步打造高标准农田,确保旱涝保收,即便是灾年,人们也不会受灾。

其次,良种是粮食增产丰收的关键,良种对单产的贡献率超过47%,这得益于我国育种科学家们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得我国水稻、小麦种子自给率为100%,玉米为95%左右,蔬菜种子自给率达到87%以上,只有部分高档蔬菜的种子,例如西兰花等依赖进口。

印度在育种方面技不如人,甚至还因为种子吃过大亏,比如:纪录片《苦涩的种子》讲述的就是印度农民种植孟山都转基因棉花,原本指望这些棉花能卖出高价,可没成想购买种子之后,还要购买配套的杀虫剂和废料,费用远超平时,而产量却没那么高,导致印度农民破产,甚至有人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自杀。

(内容:过去从未有过农民自杀,每一个穷人只要努力工作,就能生存)

还有,化肥和农药也是农作物丰收的关键,斯里兰卡曾经激进地推动过“绿色农业”,结果导致原本能自给自足的斯里兰卡爆发严重的粮食危机,最终酿成了国家破产,社会动荡。

所以说,印度虽然耕地面积多,气候条件好,但是综合下来他们的亩产量并不高,甚至有不少农民养不活自己。印度虽然质疑“全球饥饿指数”将自己列为“重度饥饿”,但国内粮食问题,确实值得印度好好思考。

#印度##粮食##农业##农村##农民#

联合国宣布印度人口成世界第一,印媒一边嗨“超过中国”一边担忧

极目新闻记者 宋清影

4月19日,印度多家媒体纷纷报道,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最新数据,2023年印度人口将达到14.286亿,“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由这一数据带来的喜悦笼罩着印媒,但同时,印媒也看到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焦虑、土地紧张、农业受影响等问题。

印度人口达到14.286亿(图源:法新社)

40年后印度人口或增至17亿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根据官方预测,印度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16.7亿,预计将在2064年的某个时候达到17亿的峰值。这意味着印度将继续拥有大量适龄工作人口,也能供养更多老年人。

《印度斯坦时报》则着重提出了印度人均中位年龄的优势,报道引用世界人口展望 (WPP)的数据称,印度人口的中位年龄为28.2岁,南亚地区对比显示,印度的中位年龄明显低于斯里兰卡(32.99岁),但高于巴基斯坦(20.62岁)、尼泊尔(24.41岁)和孟加拉国(27.06岁)。

4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例行记者会上,当被问及“印度将在今年年中超越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时,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中国有14亿多人口,其中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更是达到14年。同时,中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变化。正如李强总理所指出的,中国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担忧人均土地面积下降

《今日印度》在19日刊文称,人口不断增加,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件幸事,但也带来挑战,因为人均土地面积将不断减少。文章称,截至现在,印度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4.6人,比中国的人口密度高出近三倍。

印度聚集的人群(图源:路透社)

文章指出,人口增加对印度来说是人口红利,但国土面积却保持不变。因此,在一个人口稳定增长的国家,每一代人都必然会看到人均土地面积的减少。“假设土地分配公平,一个印度公民可以拥有的土地面积是多少?答案是2301平方米。一个印度板球场的面积为61.4平方米。因此,一个印度人拥有将近37个板球场的土地面积。”

文章认为,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下降,对农业有较大影响。随着人口增加,土地持有量将变少,农业土地很可能被转用于非农用途。

根据印度农业普查的最新信息,经营农场的平均面积已从1970年-1971年的2.28公顷,减少到2015年-2016年的1.08公顷。

考虑到农业经营规模的下降趋势以及随着时间推移的人口预期增长,农业经营的分散可能会继续,预计印度农业经营的平均规模将进一步减少。

《印度教徒报》还提出,人口增长也意味着,提供高质量工作岗位的压力也将继续增加,同时,人们对人均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也在增加。

印度许多政治领导人越来越多地呼吁实施二胎规范,阿萨姆邦等一些邦已于2021年发布命令,禁止拥有两个以上孩子的人从事政府工作。联合国机构表示其对印度的调查结果也表明“人口焦虑已经渗透到大部分公众中”。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