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哪里最穷(国内哪里最穷的地方)

作茧自缚 2023-06-11 10:23:41 网络

捐光2000亿!中国最穷首富庄世平,李嘉诚亲自为其扶灵

这个瘦瘦巴巴的的老人家,被称为全中国最穷的亿万富豪,人家成名那阵,香港四大家族,得跟着他屁股后面走,就凭老爷子的一句话,李超人不得不掏出300个亿建一所汕头大学,老爷子脾气倔得狠,敢和英美当局对着干,仅用一万美元,就搭建了横跨港澳金融帝国,他一生攒下几千个亿,可是膝下儿女一毛钱都没捞到,甚至他的长子,为了扶持生计

不得不干起公车司机,然后老人家却将身上2000亿,统统都捐给了国家和人民,他就是庄世平,生前为国开太平,死后享受国葬的香港爱国大佬,也许你并没有听说过他,但是他的风云往事,却贯穿了华夏整整一个世纪,值得写入教材

当年日寇入侵我华夏,20出头的的庄世平,还在北平读书,本是富家公子哥的庄少爷,放弃了锦衣玉食,积极投身的抗战事业,白天他组织同学宣传抗日,到了晚间,他以笔为剑,痛斥日寇罪行,批判老蒋的不抵抗政策,很快这个英雄少年就被反对势力盯上了

为了逃命他不得已辗转到泰国,从此他化身为教书先生,却依旧挥舞起笔杆子,将大量抗日文章,发表在泰国中原日报上,东南亚一众华人,在他的影响下,为国内捐钱送物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嘉庚,短短几年时间里,千万物资送到了抗战一线上

为抗战的胜利留下不可磨灭的一笔,为了保证救援物资的能够安全抵达,他还亲自考察了危机四伏的滇缅公路,写下2万多字的报告,同时他不顾个人性命安危,保护夏衍郭沫若等同志的安全,然后1941年,庄世平却遭来杀身之祸

他是中国最穷的首富,却将2000亿资产全部捐给了祖国和人民,日军侵入到泰国,庄世平成为鬼子首要通缉的对象,不得已他又四处流亡,和爱妻五年不得相见,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庄世平才回到香港,彼时他要做一件大事

当时的西方势力,对我国进行了全面封锁,香港成为了最后一块跳板,为了祖国的经济发展,庄世平励志要在香港开一家属于大陆的银行,而然他身上却只剩下1万美元,大家都说,你庄世平是不是疯了,1万美元想开银行,1000万还差不多吧,可是这庄世平天生就有一股倔劲

他利用多年以来在东南亚地区积攒的人脉,竟突破了香港金融业长时间被英国垄断的局面,1949年12月15日,香港南阳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庄世平激动的像个孩子,带着兄弟们,登上大厦楼顶,升起来了全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而这一升就是半个世纪

庄世平以惊人的商业天赋,将南阳商业银行发展成独霸港澳的金融帝国,次年澳门南通分行成立,这便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的前身,呕心沥血将近40年,南阳银行由最初只有18名兄弟,壮大到2000多名员工

彼时的庄世平财力,可以说超越四大家族的存在,他是中国最穷的首富,却将2000亿资产全部捐给了祖国和人民,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庄世平积极响应号召,在深圳又成立南商深圳银行,虽已年过古稀,但庄世平积极为国内拉生意,上海希尔顿酒店,北京假日酒店,大连富丽华,杭州黄龙饭店,都是庄老积极推动的

为了发展国内教育事业,他还游说李嘉诚建立汕头大学,此刻的庄世平富可敌国,然而他6个儿女,却过着清贫的生活,直至今日,他们无一人从商从政,大儿子为了扶持生计,竟开启了大巴车,就连和庄老恩爱半个多世纪的妻子,身患重疾,都不得已放弃香港的优渥治疗,选择到内地就医,原因是便宜

而庄老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将毕生积攒的2000亿,通通捐给了国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庄老一生没为自己买过一辆车一套房,带的手表连100块钱都不值,他常年穿的那件西服,领口都已经陈旧泛黄,吃的永远是最便宜的盒饭

1978年,庄老受到祖国邀请,观看国庆阅兵大典,此刻庄老眼角留下了泪水,他毕生最大的心愿还未完成,那就是香港回归,终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庄老笑了,他说,年轻那阵不知道受了多少洋人的气,如今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我死而无憾了

2007年6月2日,97岁的庄世平因为心力衰竭,永远离开了人世,哭声响彻整个香港街头,庄老走的很安详,五星红旗铺盖在他的遗体上,

李嘉诚等一众政商名流为其扶灵,庄老也成了继霍英东后第二个享受国葬的香港爱国大佬,一老功勋帮国众,万人追仰惠泽深,此刻的庄老已化为天上的星星,继续守护着祖国和人民,怀念庄世平,让我们向庄老致敬!

重庆深山有个世外桃源,村民住在“井底”,一条悬崖天路感动世人

重庆多大山,但大山里往往隐藏着世外桃源。

我们的巫山县之旅,其中一个目的地就是下庄村,现在叫天路下庄景区,位于竹贤乡西部,大巴车或中巴车到达山顶之后,需要换乘电瓶车或小汽车才能抵达古村。

下庄村大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四周被大山包围,村落位于巨大天坑的底部位置,也有人形容这种地形像一口井,村民都居住在井底,只能看到井口上面的一片天,每天比其他地方更晚看到太阳,但更早送走太阳,在古代兵荒马乱的时候,村民自给自足,生活安定,比外面世界幸福,但在和平年代,相对闭塞的环境极大地限制了下庄的发展。

下庄所处的“天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色非常秀美,但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有些地方甚至呈90度角垂直于地面,过去村民想出山只能沿着悬崖的缝隙或者小路前行,效率低,不方便携带物品且非常危险。因为天堑,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下庄,又因为贫穷落后,很多适龄青年都找不到老婆。

为了改变这种落后被动的局面,从1997年开始,村民在林的带动下一共历时7年,牺牲了6条生命,终于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一条8公里的出山路。

8公里道路在现在听起来似乎是个普通的数字,但放在特定时期、特定情况和特定环境就让人非常感动。

下庄天路的启动资金主要来自村民自筹,108个修路好汉也是当地村民,他们修路为的是连通外面的世界,让子孙后代不再遭受贫困之苦,是一种不抱怨、不放弃,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和执行力。

8公里的出山路,是修路英雄用汗水和血肉之躯换来的。望着眼前的悬崖峭壁,稍微胆小的人都会双腿发软,但下庄人用非凡的意志和过人的毅力最终实现了梦想。

下庄村有个下庄人事迹陈列室,通过图文、实物的形式介绍当年修筑天路的起因、经过,以及现在的变化,因为事迹实在感人,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同行中有几个朋友情不自禁地落下了眼泪,我也不例外。​

陈列室里有一张老师上课的图片,黑板上的话带给我们很大的触动。

这句话是这样写的:大人流血修路为我们,我们读书为下庄明天。这是多么质朴有力的一句话啊!

相信下庄精神会激励一代代人不畏艰难,砥砺前行。只要心中抱有希望,通过努力总能到达“彼岸”。

当年108位修路好汉不仅要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劳作,吃住也是在工地上,有的人几个月都没有回家,偶尔能吃到一碗面条就已经感到非常幸福,即便如此,他们也毫无怨言。

他们的努力得到媒体的关注,最后在多方的合力下改变了现状。

林说过“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

了解了下庄天路的历史,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几句歌词“命运是对手,永不低头,从来没怨半句,不去问理由。仍踏着前路走,青春走到白头,成功只有靠一双手”。

现代人遇到问题总是有很多抱怨,但这种抱怨无助于解决问题,与其自怨自艾,不如学习下庄精神,做一个迎难而上的“开路人”。

在下庄村的愚公讲堂,我们遇到了当年带领村民开凿天路的林,老爷子个头不大,但全身散发出正能量。因为下庄天路的修路事迹,他在2021年2月17日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现在的下庄村不仅与外界联通,还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度假胜地,据说高峰期一房难求。​

整条下庄天路都是绝美的风光带,途中也修建了多个观景平台,位于“井底”的村落则在不同位置修建或改造了一些古风浓郁的民宿,有的民宿的前身就是村民的房子。​

住在诗情画意的环境里,呼唤着清新的空气,​晚上听虫儿鸣叫,或者看星星、看月亮,感觉特别美妙。

虽然进出下庄村需要翻越几个山头,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这里,我们欣赏了壮丽的风景、品尝了地道的美食​,但更入心的还是“下庄天路”的故事,因为这些历史过往,这条村庄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变得更加厚重。

旅游小贴士:可以乘坐飞机、高铁抵达巫山县,然后租车自驾,或者包车前往下庄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