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鸡九不全是什么意思(都说十鸡九不全)

饕餮少女 2023-07-15 06:30:59 网友分享

\"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堂\"。这句民间流传的俗语,可信度有多少?

中国民间的俗语和谚语很多,大多是从生活经验中得出来的道理,有很多是有据可依的。但有些则是口口相传或因其它的一些原因,一传十,十传百,流传下来,至今却变了味,且越传越离谱。

如"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原本是一个女人,无论嫁给乞丐或老头,都要在一起生活一辈子,却传成了现在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如“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所以夏天要靠舌头散热,现在成了“狗屁不通"。

如“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却传成了“无毒不丈夫",度与毒一字之差,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大相背离。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有度量的男人,跟“毒”扯不上关系。

如“无尖不商",古粮行,商人卖粮、卖米用升和斗,都要把升、斗堆得满满的,尖尖的,让买的客户满意,以揽得回头客,这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经商的就没一个好人了。

再如“正月剃头死舅舅",更是不靠谱的谬传。

那么“十羊九不全,一全坐殿堂"这句民间俗语,是怎样流传下来的呢?

这句俗语很好理解,意思是十个生肖属羊的人有九个都是命不好的,只有一个是富贵之命。这种说法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传甚广,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既然他与生肖羊有关,我们就从属相说起。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起源确实在中国,他是华夏先民对动物崇拜,图腾崇拜及早期天文文化的结晶。现有文献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意思是,庚午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里将“午"与"马"对应了起来。南朝诗人沈炯,曾创12属相诗: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龙隰远清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狗其怀屋外,猪蠡窅悠哉。由此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12只动物的关系已经确立了,南北朝时期,生肖已被普遍使用。

从12生肖的起源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羊一直是人们心中吉祥物的象征,在对《说文解字》羊部首540个字进行收集,并对其中34个从羊字的分析研究,这些字主要体现的是有关饮食文化,祭祀文化,道德文化,图腾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如祥、善、義、羡、羞、羹、羔、美、羝、群、羴、羯等。

古文阳和羊相通。成语中,三阳开泰,洋洋得意,喜气洋洋,扬眉吐气,争鸡失羊,替罪羊,羊入虎群,爱礼存羊,一羊领头,二羊报喜,三羊开泰,四羊同康,五羊颂福,六羊庆丰,七羊照德,八羊聚财,九羊纳祥,十羊昌泰。

从生肖起源至今,羊一直是美的象征,是祝福,是赞美,是美食,是温顺,是品德,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那么从什么时候起,有了属羊人不吉这句俗语了呢?

有人说这句话出自周朝,周文王姬昌的周易里有《十羊九福全》,因为百姓没有文化,在传播中变成了“十羊九弗(不)全",这种说法虽然和生肖的出现大致在同一个时期,但出处未发现确切的记载。

明朝以前的历史典籍中,这种说法几乎没有。只有南宋时期翰林学士洪迈著的《容斋随笔》以史为鉴篇中有:“祸事巧合,丙午丁未”。他认为,每到天干地支纪年中的丙午与丁未年,中国就多发生变故,不是内忧,就是外患。他还以前几个朝代的历史来证明,总而言之,大致可以说丁未年的灾祸比丙午年厉害,是上天注定的,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丁未年是60年一轮回的羊年,此又称羊年劫。这部书涉及到许多前朝历史、典故、秘闻、天地四方,治国安邦等事,当时仅皇宫大巨能看到,并未传入民间。基本可以锁定,属羊的不吉这句俗语在明代以前民间几乎没有这种说法。

陇东学院从事民俗研究的刘瑞明教授,在论文《属羊人为什么命苦》中,追根溯源,矛头直指命理学说的相术。我们都知道,相术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也叫相人术,传神到铁口直断,能通过人的相貌、仪容、长相来判断人的命运。唐初有一位相士叫张憬藏,相术相当厉害,据说能和《推背图》的作者袁天罡旗鼓相当,有一次,张憬藏见一位叫裴珪的官员,裴珪就请出小妾赵氏让他相一下。张憬藏实话实说:夫人目修缓,法曰"豕视淫",又曰"目有四白,五夫守宅"。总之是不安分的命,后来果如其言,红杏出墙,被捉了奸,一如应验。

故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源流线索,"豕视淫,目有四白",说的是人的眼睛白多,眼睛的瞳孔小,像猪眼,眼球转一圈,上下左右都有白的,这种不吉利的面相特点,被相书《潜夫论》称为"四白",但此时并未和属相羊挂钩,也未指女性。

而张惊藏“目有四白”的后边,还多了一句话:"五夫守宅”。不难想象,一个女人有五位姘头在宅里是何等的。张憬藏之后,这句相术语言从此在民间流传,“四白面相"遂成为女子专属,专称。后来在《太平广记》里,还明确了定义:人,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这句相语,在唐宋之间的像书中,还能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在明朝及以后的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除了正统解释之外,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人理解成:一个女人先后嫁了五个老公。那么前四人发生了什么?按推理自然是死亡了,其结果是五夫守宅,又有了克夫的含义。巧的是相士对"四白眼相”的描述就像是羊的眼晴一样,于是有些相书中就又有了"羊晴四白定孤孀"一说。从这时开始,四白之眼同时具备了多种含义,,克夫,孤孀,还多了一个称号叫“羊睛”。

清《四库全书》收录的四部相书中,第一部就是金代张行简著《人伦大统赋》,里边把“四白“兼具了、克夫、孤贫、家破的含义,还和“羊睛”联系在了一起,相术界的权威书《麻衣神相》又将张行简的理论全盘继承并做了总结:目如羊目,相刑骨肉,羊目四白,奸夫入宅。从此以后,女子与羊之间成了一对不吉利的本体和喻体。

从明初开始,这种说法呈现出一个有趣的现象,专业相术领域的相士们信奉的《人伦大统赋》、《麻衣神相》也开始在民间流传,但传着传着就变了味,从《金瓶梅》《耳目日书》这类小说、民俗类著作中,不难看到,本来眼睛像羊的女子命不好,却传成了属羊的女子命不好,羊从面相向属性发生了概念性的迁移。

为什么会发生概念迁移?原因很简单,中国民间传统最喜欢以物相类,强行比附。在12生肖里,属龙的必然贵不可言,属蛇者必心存奸诈,属鼠者必生性多疑,虎羊不可配婚,免得羊入虎口。只要本命属性有什么特征,在民间就会赋予它什么特点,典型的望兽生意。

既然"四白”的羊眼不吉利,那么属羊的人一定也会继承这双不吉利的眼睛吧!概念迁移背后的原因,就是这么个荒唐逻辑,就是这么个简单思维,从此开始,绵延整个明清两代,这种相术观点,己深深地固化到人们观念中去了。

到了晚清,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清廷的半壁江山,有事后诸葛的命理先生依相书屈指一算,又联想起了南宋年间洪迈的丙午、丁未之害,算定太平天国为"红羊”劫\。因丙午、丁未五行属火,未是羊年。可太平天国爆发在1851年,是丁亥猪年,与丙午、丁未并无关系,这也难不倒命理大师,太平天国的两位首领是谁?洪秀全,杨秀清,洪杨洪杨,那不就是“红羊”吗?得,又和羊扯上了关系。

有人还做过统计,刘邦驾崩,王莽篡权,五胡乱华,则天称帝,安史之乱,靖康之耻,都发生在丙午、丁未年。不要看这些解释荒唐不经,但传到民间却成了真的。清末先生写有一首诗并曾做为反清同盟会的口号:万象阴霾打不开,红羊劫运日相崔,顶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转来。可见红羊劫的说法到晚清已开始流传。

"红羊劫"里有个羊字,丁未年是60年一轮回的羊年,老百姓又想起了相书流传的羊人不吉的老俗语,越想越觉得有道理。所以在附会了红羊劫之后,羊年不吉,属羊的不吉利,这个说法在江湖相士、在民间流传的愈加广泛。恰巧当时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生肖属羊,而当时的清政府无能,列强入侵,导致民不聊生,清政府又签定了不少丧权辱国条约,民间对慈禧当政反感,各地纷份建起了反清组织。光绪33年,1907年是丁未羊年,一年后的1908年,光绪皇帝与属羊的慈禧太后先后驾崩。民间传说:属羊的慈禧太后,吃完大清的草,饮完大清的水,走了,被羊年克死了。而清末四大臣中,三人属羊,至此,人们更多加相信属羊的不吉,羊年不吉的传言。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民间俗称红毛子、长毛子洋人。又有红,又带洋,不能不让人想起,又一个"红羊劫”。连红毛、长毛都闹这么大,遇羊还真是祸事连连,老祖宗说羊年出生不吉利,难道还有错吗?从此开始,“十羊九不全,一全做殿堂"之俗语开始在民间传开。一直流传到今天

对此,清代李汝珍己有驳斥: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之于羊,寅年而生,又何至竟变为虎,且世间惧内之人,未必皆系属虎之妇,况鼠好偷窃,蛇最阴毒,那属蛇、属鼠岂皆偷窃、阴毒之辈?龙为四灵之一,自然莫贵于此,岂辰年所生,都是贵命?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往往读书人已染此风,殊为可笑!值得一提的是,李汝珍也属羊。言传的误会,随着历史的进程在慢慢变化,时间久了,误会成了谣言,谣言变成了传说,传说也就成为了俗语。

这个俗语就是一个以讹传讹的例子,一直流传到了现在,是不科学的。现在好些人还把《麻衣神相》中的四柱推命论奉若宝典,若按四柱命理推论,生辰八字的年、月、日、时中各占两字共8个字,即使是羊年生人,也只占命理推算“年柱"的八分之一,怎么能以八分之一的生肖来决定人的命运?岂不自相矛盾?

民间按生肖的相生相克来配婚,也是12种动物的生克,和人没有半点关系,这种理论更加荒唐。不论哪个属相的人,运气都有好有坏,人的职位有高有低,财富有多有少,外国人都没有属性,你怎么解释?

如果你堕落,神仙也救不了你,如果努力,绝处也能逢生。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靠自己把握,生活中有可能出现个别现象,但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偏听偏信,属性只不过是一个人的符号,仅此而己。

创作于2020年元月4日

为什么说“十羊九不全”?原来真相与慈禧有关

十二生肖是我们的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不仅在我国在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十二生肖之说,只是根据当地的各种习俗,每个国家的十二生肖所代表的的动物有所区别。

中国的十二生肖分别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的来历历史悠远,从文献记载来看,十二生肖最先源自上古时代的十二地支。最早的十二地支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并结合天干,如甲子、乙丑等,用于计年、月、日、时。

十二生肖有明确记载的是在东汉时期王充所写《论衡》中的《言毒篇》,其中提到了十二种生肖动物的名称。关于为何用这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最早可能与图腾有关,又或者是远古部落的标志。

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有一个叫做“十羊九不全”的说法我们经常能听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属羊的人十个有九个都不好,什么时候生不是他自己决定的,这对属羊的人来说确实很不公平。

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其实最早关于“十羊九不全”的说法是从周朝周文王开始,但是当时说的并不是“十羊九不全”而是“十羊九福全”。

因为周文王擅长研究易经八卦,他觉得属羊的人十个有九个是有福气的、是幸福的,出发点是非常美好的。

可是古代封建社会文盲较多,当时文字的普及率极低,大部分老百姓并不识字,很多事情基本上都是口口相传,这也造成今天有很多事情没有文献记载属于传说范畴的原因。

传着传着这句“十羊九不全”就变成了“十羊九弗全”,弗与福同音,意思却有很大区别,弗是不得意思,结合整句话,后来渐渐的就演变成“十羊九不全”了。

古人比较忙,这种说法在当时也只是传播传播范围有限,也没有对属羊的人有太多的不良影响,对民风民俗影响也不大。

直到清朝末年,出现了一个属羊的女人,她叫慈禧。慈禧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真正的最后一位掌权者,她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相传因为慈禧是属羊的,因此,对于羊,她有一种别样的情感,并且将“羊”列为宫廷忌讳,所以她很忌讳有关羊的一切。

但是在清朝的皇宫之中,羊这个字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倘若御膳房要烹饪羊肉的时候,也不能说“羊”,而是要用“福肉”或者是“寿肉”替代。这么忌讳羊还要掩耳盗铃,吃羊肉,也是比较奇怪的一件事情。

古人的娱乐活动有限,男人可以喝酒吟诗,作为女人慈禧最大的爱好就是听戏,但是却不喜欢带“羊”的曲目。

有一次,名伶侯俊山被邀请到宫里唱《玉堂春》之时,因为唱出了“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无还”这句话,惹怒慈禧,不仅失去了原本说好的封赏,还被赏了板子,彻底失去了入宫唱戏的机会。

从此这就话也就改成了“我好比入网的鱼儿有去无还”,人有了权力,很多规则都可以为你而改变。

因为自己是属羊的,她认为虎是羊的天敌,有羊入虎口一说,倘若将这样的人放在身边的话,自己一定会有祸端。

于是乎,宫中的太监和宫女都是不能属“虎”的,如有发现轻则都打骂驱逐,重则人头落地。

这些只是慈禧个人对羊的忌讳,为何“十羊九不全”会演变成现在这种广泛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慈禧的种种行为对清朝对老百姓造成巨大的伤害。

老百姓为了诋毁讽刺她,渐渐的将“十羊九不全”这种说法传的上纲上线,搞得现在人人皆知。

对现在属羊的人造成很多不好的影响,甚至很多人都避开羊年来生孩子,据统计羊年的生育率相比其他属相确实不高,看来这个锅还得慈禧老佛爷来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