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男女比例(中国人口男女比例现状2023)

几分真心 2023-08-25 06:23:28 用户分享

最新数据!全国人口超14.1亿,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

刚刚(11日10时)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

我国总人口为

141178万人

(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

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

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

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第七次人口普查更多数据

全国人口中

男性人口为723339956人,占51.24%

女性人口为688438768人,占48.76%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为105.07

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

较2010年下降6.8

0—14岁人口占17.95%

15—59岁人口占比63.35%

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

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

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

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

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

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

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

2010年相比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

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来源: 大江网

最快就在2023年?专家15字“透露”,人口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

今天这个话题,对于各位来讲都非常震惊,之前就一直在说,中国人口即将迎来负增长,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一天来得这么快,更出乎我们预料的是还有专家15字“透露”,言外之意就是人口负增长,短期之内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成为常态。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情况相信你也知道了一些,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人口人口共计约14.12亿,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

你还知道,这可是我国人口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注定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口负增长的漫长隧道,注定要载入历史。

实际上,之前网络上就盛行这种观点,“我国人口太多了,都超过14亿了,看看每次放假,要么是高速堵车,要么是景区数人头,减少到5亿是最理想的。”

不要着急,这个愿望可能就要实现了。我先给你说一份数据,其实长期以来,我们大家都忽视了一点,早从80年始,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在不断下降,尤其是在1987年达到16.61‰之后,就如同开了闸的洪水。

只不过,因为过去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了,虽然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有0.7‰左右降幅,但整体影响并不大,实际人口增加依然能保持千万级别。

可是就在去年,这一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仅是人口不涨反降,更关键的是新生儿数量也跌到了千万以下。这样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听到这,有人就要质疑了,“这只不过是你的猜测,你自己也说了,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就算是去年减少了85万,也无伤大雅,你怎么能说人口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呢?你明显就是用心不纯。”

你不要着急,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早在2022年底,卫健委就在《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一文中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负增长阶段。如果你反应迅速的话,肯定就能听出言外之意。

无独有偶,除了官方表态之外,不少专家也提出了看法,例如北大教授陆杰华15字“透露”: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常态化时期。

对此,我的看法是关键就在三个字——常态化。

原因有三点:一是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现如今已经跌破1000万,由此出现的少子化,必然会进而影响老龄化,我认为这是人口负增长常态化的最直接原因;二是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尤其是60后、70后,很多家庭都是二胎甚至三胎,我见过最多的家庭有八胎。

三是各种经济社会原因叠加,导致大家生育意愿明显走低,肯定会进一步加快人口负增长,这是根本原因。

因此,我们在讨论人口问题的时候,我认为不能单单只看出生量,而忽视了老年化。这两者就像是入水口和出水口。

一旦出水口量持续大于入水口量,最后不就是人口负增长常态化。而且按照业内人士的观点,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影响也是有利有弊,例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厚莲就曾表示,“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口负增长与经济增长能够并存”。不过,也要依据时间来看。

从需求端来看,人口负增长会带来消费规模减少,尤其是特别依赖人口的食品、住房等领域,势必就会出现“下降效应”;此外,随着压力减少,消费能力就可能提升,社会消费需求就会产生“增长效应”,当后者大于前者,经济需求就会不断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虽然人口负增长并不会直接影响经济,但是通过在劳动力供给、资本投入等方面作用,也同样有间接作用。

综上所述,短期内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影响是温和的,但长期却会对经济产生冲击,势必就要转型。

如果真的是最早自2023年起,人口负增长成为常态化,或许短期内,真的大概率就不会有调整。

对此,要是你还有其他看法,欢迎一起友善讨论!

数量增长能否变成红利,印度有点焦虑“人口世界第一”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巴基斯坦特派记者 程是颉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会聪 柳玉鹏】“印度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红利还是阻尼器?”随着联合国人口基金会19日发布报告预估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年中超过中国,印度《经济时报》提出这样的疑问。类似疑问在印度媒体和民众中非常普遍。该报称,印度又取得了一项“世界第一”,但对一些人来说,这“绝对不是值得骄傲的成就”。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委托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印度人表示本国人口过多,生育率过高;约2/3的受访者说,经济问题是他们考虑人口增长时最关心的问题。《印度斯坦时报》19日发表社论称,对于一个仍在努力为民众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国家来说,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刻,印度政府决策者需要紧急关注几大问题。在西方舆论场上,对印度将人口数量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期待和质疑并存。“印度的经济能跟上人口的增长吗?”《纽约时报》19日称,印度国内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疑问:印度何时才能实现其雄伟的承诺,成为可比肩中国或美国的力量?

“人口焦虑已经渗透到印度公众舆论中”

“80亿生命,无限可能性”——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2023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显示,到今年年中的某个时间,世界人口将达到80.45亿。其中,印度将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将达到14.286亿,比中国的14.257亿多290万。美国远远排在第三位,预计为3.4亿。美联社称,自联合国1950年开始发布人口记录以来,中国一直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华尔街日报》称,这一里程碑凸显出世界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未来40年,印度人口将继续增长,最高值将达到近17亿。

英国广播公司(BBC)20日强调,联合国报告中提供的印度人口预测是一个估值,因为该国自2011年以来一直没有进行人口普查。近140年来,印度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但2021年的普查因为新冠疫情而取消,并推迟到2022年,接着又被推迟到2024年。联合国人口估计和预测负责人帕特里克·格兰德在接受BBC采访时说,有关印度实际人口规模的任何数字都是“基于零碎信息的不成熟假设”,“我们没有来自印度的准确官方数据”。

美联社称,自76年前获得独立以来,印度的人口翻了四倍。但和多数人的印象相反,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的生育率一直在稳步下降,从1960年每名妇女生育5个孩子以上到2020年略高于2个孩子。报道称,随着人口增长,印度正在努力应对城乡之间严重的不平等、男女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日益扩大的宗教分歧。“这引发了人们对不断壮大的年轻印度人口能否在未来几年推动经济增长的疑问。”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委托机构对1007名印度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表示,在考虑人口变化时,经济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其次是环境、健康和。“印度的民调结果表明,人口焦虑已经渗透到公众舆论中。”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印度代表安德里亚·沃纳尔在一份声明中说,“人口数字不应引发焦虑或恐慌。如果个利和选择得到维护,它们应该被视为进步和发展的象征。”

这样的观念存在于许多国家。《卫报》称,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报告显示,印度、巴西、埃及和尼日利亚最普遍持有的观点都是,本国人口“太多,生育率太高”。

BBC称,印度政府没有就该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表态。据印度Mint新闻网20日报道,印度国大党发言人挖苦莫迪政府说,因为无法为年轻人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过去所谓的人口红利,今天可能会变成一场人口灾难”。印度前人力资源部长、现国会议员卡皮尔·西巴尔20日在社交媒体发布一系列数据,称印度在人口数量上领先中国,但在其他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和通货膨胀等数据方面均落后于中国,“好好想想吧!”

据印度《电讯报》报道,印度北方邦社会党领袖、前首席部长阿基莱什·亚达夫20日表示,印度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令人担忧。他认为,造成印度人口增加的主因是家庭因为贫困和失业想要更多的孩子,以帮助养家糊口。印度人口基金会发表声明说,印度必须摆脱女性早婚的习俗,同时确保年轻一代获得良好教育和技能培训。

“仅有人口是不够的”

人口总量并不等同于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印度《经济时报》19日称,随着印度逐渐崛起以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想,该国又创下另一项“世界第一”。但鉴于印度数十年来一直与人口增长作斗争,许多人更愿意将这视为不那么可靠的成就,因为人口增长将消耗大量资源并导致国家难以治理,人口居高不下也使印度难以减少贫困和消除不平等现象。

“单靠人口第一的标签并不足以让印度成为世界经济最大的增长动力,就像拥有最多人口对中国来说是不够的,直到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彭博社20日发文称,印度需要在四大方面取得进展——快速提高城市化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年轻人的教育水平以及促进制造业发展。《华尔街日报》称,人口红利未必会带来经济上的成功:在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人口较年轻化的国家,由于难以创造充足的就业机会,经济增长出现了停滞。

英国《金融时报》19日引述投资研究公司TS Lombard经济学家罗里·格林的分析称,中国和印度人口总量的变化给所谓“中国放缓和印度崛起”的叙事增添了素材,但他强调,中国的经济规模仍将远远超过印度。根据他的计算,即使中国经济停止增长,而印度经济每年增长10%,印度仍需要将近2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中国。

印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印度斯坦时报》19日发表社论指出,在一个以收入低、资源再分配能力受限而著名的国家,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增长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为此,印度政府必须重点投资教育、就业、医疗保健和住房。报道还指出,印度国内较贫穷的北方比繁荣的南方人口增长得更快,这吸引了更多劳动力从北方各邦向南方迁移。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政治权力的再分配,这可能助长宗派主义和种姓矛盾。

在印度及西方媒体列出的印度经济增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女性就业问题尤其严重。美联社说,因为社会观念等原因,近年来,印度职场上的女性不增反减。彭博社称,根据世界银行编制的数据,2010年至2020年间,印度职业女性的比例从26%下降到19%。尽管印度女性占总人口的48%,但她们只贡献了GDP的17%左右,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为40%。

“按照全球标准,大多数印度人仍然很穷:许多年轻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并面临好工作短缺;印度存在巨大的性别差异,只有约1/5的印度女性从事正规工作。该国的基础设施状况不佳,总理莫迪所在政党的印度教至上民族主义助长了易燃环境。”《纽约时报》19日罗列出印度社会的诸多问题。

“印度计划成为21世纪强国”,俄罗斯《独立报》20日以此为题发文称,印度将成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专家们怀疑印度能否复制“中国奇迹”,并迅速提高GDP。印度年轻人有巨大潜力,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与几十年前相比,印度的基础设施已大大改善,但仍远远落后于中国,这阻碍了吸引外国投资。“过去数十年,随着人口增长,中国成功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印度要么复制中国道路,要么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记者:杨曦

来源: 人民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