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是什么意思(嫩是什么意思哪的方言)

凉话刺骨 2023-06-19 09:30:16 网友分享

老话说:“四大嫩,四大紧,四大硬,四大不能摸”,都是什么意思

封建社会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存在于封建社会中的某些俗语和谚语依旧被很好地留存了下来。

有一些人片面的认为,来自于封建社会中的俗语和谚语,是完全属于封建社会的糟粕,它们应该被完全摒弃掉,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

一些来自于封建社会的俗语和谚语,是古人经过多年生活经验总结的,虽然它们来自于封建时代,但并不代表着它们彻底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有一些来自于封建社会中的俗语和谚语,是至今日依旧被证实真实有效。

在众多俗语当中,有一句话叫做“四大嫩,四大紧,四大硬,四大不能摸”,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四大嫩。

四大嫩在民间指的是小茄包,嫩豆角,头茬的韭菜和小孩儿的巧。

劳动人民相信劳动致富,所以他们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耕耘,他们知道什么时节,吃什么东西,什么样的农作物才是最鲜,最嫩的,入口的口感是最佳的。

小茄包和嫩豆角都是刚刚长出来的,口感极佳,头茬的韭菜在口感方面也是极佳的,不会生涩以及辛辣的味道,更多的是大自然馈赠的鲜美感。

小孩儿的巧,指的是孩童的天真,孩子还未曾经历过世俗的浸染,保留了纯天然的善良,保留了纯天然的美好。

第二,四大紧

四大紧在民间指的是新锁,新鞋,新上的螺丝和新衣服。

一种新生的事物,我们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四大紧其实也代表着我们生活当中,一些比较新鲜的事物出现之后,我们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去适应。

新的锁头刚刚用的时候会有一点紧,新的鞋子刚刚穿的时候也会有一点夹脚,新上的螺丝会有一点生涩,新的衣服刚刚上身也会有一些不舒服感。

第三,四大硬

在民间俗语中,四大硬指的是城墙砖,大门栓,野猪鬃和铁道钉。

四大硬指的是坚硬的东西。

在古时候城墙砖是最为坚硬的,因为封建社会中城墙是保护着一城之人安全的。城墙砖如果城墙砖不够坚硬的话,那么城中的人会时时刻刻生活在不安稳的因素内。

大门栓必须要保证坚硬,大门栓是保护着家人安全的屏障,只有门栓坚硬才会防止小偷入侵,才会防止邪恶之人主动上门滋扰。

野猪鬃也是非常坚硬的,野猪鬃也是它自我保护的一种方法,其实野猪占据着自然界食物链的底端地位,如果它没有保护自身的铠甲的话,是很难实现繁衍和发展的,而它最强的铠甲就是野猪鬃。

铁道钉也是非常坚硬的,铁道钉之所以坚硬,是因为它要扛得住火车,如果铁道钉不足够坚硬的话,则会影响到火车上人员的安危。

第四,四大不能摸。

在民间俗语中四大不能摸,分别指的是木匠的斧子,厨师的刀,光棍的行李,大姑娘的腰。

木匠的斧子和厨师的刀,都是这两种人士的看家本领,未经别人同意,摸了他们的看家工具的话,是会遭到别人的记恨的。

而且木匠的斧子和厨师的刀都非常的锋利,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还是不要轻易地触碰。

光棍的行李是他的全部家当,光棍的行李就像是一个家庭当中的保险柜,去摸了别人家的保险柜,自然是不太礼貌的。

大姑娘的腰也是摸不得的,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都不可以轻易触碰大姑娘的腰。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将贞洁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如果摸了大姑娘的腰,则会让女性遭受到外界的非议,而如今我们虽然来到了文明的新时代,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直接摸了大姑娘的腰的话,也会对女性产生强烈的不尊重感,让人极其不自在。

总结:以上是民间俗语,四大嫩,四大紧,四大硬,四大不能摸的具体含义。

有一些,时至今日依旧被证实有道理,有一些却早已失去了作用和价值,所以对待一切来自于封建社会当中的俗语和谚语,我们还是要报以辩证的角度去分析和看待的。

不要因为它们来自于封建时代,而一味的全盘否定,也不要因为它们来自于封建时代,片面地认为那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全面的继承,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文明的流传是中华民族的立足之本,文明的流传也是帮助中华民族建立起强大凝聚力之根本,所以我们要有条件的继承封建时期的文明,封建时期的民俗。

嫩算不算标准青岛人,看看就知道了

以下青岛yin标准

每条2.5分,快算算嫩得多少分吧!

1、晓得青岛的特色小吃是铁板鱿鱼和电烤肉吧,但是几乎不会主动去买来吃。

2.碰到街上排队买铁板鱿鱼的会吐槽【有什么好吃的...】被问【青岛有什么好吃的?】又会脱口而出:铁板鱿鱼啊!

3.遇到外来游客盆友聊青岛一日游广告传单,会忍不住多嘴:五四广场、八大关、栈桥本来也不要钱昂!

4.路上遇到被推到的共享单车,一边在心里骂傻X一边趁没人围观赶紧扶起单车转身走人,做好事做得跟贼一样。

5.跟孩子讲不要随便扶老人,跟父母讲不要趁上下班高峰期出门,自己出门遇到跌倒的老人伸手就扶。

6.别去逛劈柴院了……去台东吧!

7.上回去海边是什么时候?去年……吧?

8.明天就正式开始减肥了,今天要吃顿好的!

9.一个苍蝇馆子能拉起好几个微信群,新品一出准有成百上千的老客立刻去尝鲜(绝不能用打卡一词)。

10.一个网红店能推送好几个公众号,新品一出准有成千上万的新课客跑去打卡(一定得用打卡一词)。

11.龙口路、鱼山路、金口路、三明南路、东海西路……总有一条常去的,不是景点的那种。

12.闺蜜经常约的地方除了网红店还有推拿和汗蒸。

13.家里宅不如约个养生局!

14.去五四广场看灯光秀,是一件体力活。

15.排队是一种仪式感,不然买到的一点点奶茶都没有胜利的仪式感。

16.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盘螃蟹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盘虾虎、海蛎子、扇贝、、蛤蜊……

17.带外省朋友去哈啤酒:没事,不能喝少喝点!

18.青普,一种一甲选手听了都能被带跑偏的高级语言……

19.日常社交用青普,一到菜市场、拦出租、逛夜市、到口碑老店点菜的时候,就自动切换青岛话。

20.日常辩论一不小心飚青岛话了,不是真兴奋就是真急眼了。

21.出门标普加塑普,回家进门就是青岛话:ye屎我了!

22.对青岛的景点基本没兴趣,有朋友来玩,逛中山路买王姐烤肉意思一下,崂山和金沙滩你自己去,累!

23.动物园、海底世界、极地海洋世界、中山公园,其实中小学春游的时候都去过。

24.国信体育场、木栈道、八大关,三大夜跑圣地。

25.一字语气词版三大口头禅:白、昂、xiong

26.两字形容词版三大口头禅:双滚、涨癫、半仙

27.三字过日子版三大口头禅:草鸡了、安阳来、真误银

28.都有一个逼着穿秋衣秋裤的妈。

29.从1988-2018,从市南到李沧,90后房奴了解一下。

30.深得自黑的精髓,青岛人吐槽青岛已经成了习惯和日常。

31.当然,是青岛人跟青岛人吐槽。

32.路见不平必须扯脖子看一眼。

33.在房地产的影响下,模糊了区的概念下,以板块作为地域认知:东部、麦岛、新都心、李村……

34.深得懒得精髓:懒得排外、懒得计较、懒得抗压。其实就是传说中的:佛。

35.无论走多远的路,都忘不了散啤和野馄饨。

36.虽然不喜欢精神上的压力,但乐于对身体的挑战。

37.22:00的闽江路,23:00的中联广场,只要不猝死,最多亚健康!

38.早上煎饼果子、中午外卖排骨米饭、下午一杯奶茶,晚上啤酒海鲜,再约一波野混沌……生活很欲做!

39.青岛的很多景点都没去过。比如:鲁迅公园、湛山寺、小青岛、海军博物馆、老舍故居……

40.二十年前和爸妈逛汇泉公园,二十年后被爸妈把自己的照片挂在汇泉公园……

够60分的请自觉转

来源:青岛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小编联系,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阳赋》人物姓名读音大起底:快来看看,你能读对几个?

最近有一部热门电视剧呀,里面集结很多实力派演员:比如说继续奏乐继续舞的于和伟、加钱居士——周一围,白蛇娘娘——赵雅芝等等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从来不演电视剧的国际章——章子怡了。

《上阳赋》是由作家寐语者的小说《帝王业》改编而来。

对于王儇的儇字,在电视剧还没有开播之前,就有一部分人念huan,大概是受到前几年大火的《甄嬛传》的影响。

那么这个字,念什么呢?这个字它念xuan,它最初的意思是轻浮的、微不足道的、小聪明,在演变的过程中,慢慢出现了正面的含义,比如说:儇才,就是聪慧敏捷的人才;儇利,就是动作敏捷灵巧。我相信《上阳赋》里的王儇,用的一定是儇字的引申意。

作为儇字的字根睘(音同穷),从甲骨文里可以看出来,上边是只惊恐的大眼睛在左顾右盼。 造字者生怕只用眼睛还不能充分表达四下环顾,因此又在胸前戴一圆环饰物, 会意环视。这两个部分结合在一起,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读睘(音同还),相关的字有甄嬛的嬛,寰宇的寰。

男主角萧綦(qí)。“綦”基字头,从糸(音同觅),这个糸字,有两个读音,一读"觅",表示细丝,一读"丝",是"丝"的省略字,咱们之前节目也有讲过这个字,糸字与丝缕布帛有关,后面也延伸出延续、后代、丝绳等含义。

上面的基字头,在甲骨文里,是簸箕的箕的原字,原意是用簸箕搬土来建造地基,所以这个基字头有基础、原本、最初的含义。

基字头结合糸字底,作形容词的时候,就是黑灰色的意思,作名词时指鞋带、足印,还可以用于姓氏和地名,如重庆市的綦江区。

第三位是子澹哥哥

澹字本身是一个多音字,有dàn和tán两个读音,读dàn的时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 恬静、安然的样子 ,比如说:澹泊。澹漠、恬澹;第二层含义是水波纡缓的样子,比如说:澹澹。

曹操的名篇《观沧海》里,就有这样的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而读tán这个读音的时候,只用于复姓澹台,历史上著名的孔门七十二贤人之一的澹台灭明,在这里,就要读tán,而不能是dàn。

至于为什么电视剧里,要叫子澹tán哥哥,而不是子弹哥哥。可能是出于对文艺作品美感的考虑。当我们入戏,去感受王儇和子澹哥哥的爱情故事的时候,王儇喊了一声,子弹哥哥,子弹?还手枪呢。这样容易让我们出戏,估计是出于这样的考虑,电视剧里用了澹tán这个发音吧。

下一位的读音争议,有也有,但是不是很大,王蔺还是王林,我们只要转个弯,就能清楚地读出来了,是蔺。因为我们历史上,有一位很出名的蔺家大臣,蔺相如。

蔺这个字,最早的时候,是给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来命名的。它的茎(音同经)可以编织草席,茎心可以燃灯,也可以入药。所以这种蔺草也之称“灯心草”。

蔺作为姓氏,出自姬姓周王族,是韩国王室的宗族支系,蔺国君室后裔,以地名命姓。春秋时,曲沃成师之子万因功被封于韩(现在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厥的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因功得封蔺国(今山西柳林县北,一说在陕西渭南县西北),蔺国是赵的属国,韩康是开国之君,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国名为姓,称蔺姓。

最后一位是贺兰箴。

箴,作为一种告诫规劝的文体。原意在古代,通针灸的针,因为和针同样具有警醒世人的功效,当然了,一个是从肉体上,一个是从精神上,殊途而同归,所以箴字,也就有了规劝,告诫之义。

历史上有名的《箴》有:晋代张华的《女史箴》、唐代韩愈的《知名箴》,还有唐代张蕴古的《大宝箴》。

好了,听了咱们这期节目的听众,在观影的时候,不仅知道这个字,应该怎么读的同时,也知道了这个字的来源,身边要是再有小伙伴读错了,快把这期节目分享给他吧。

相信很多朋友,还没有看过《帝王业》这本书,今天立叔偷偷地就带着大家,掀开纲要,瞥上一眼。

故事发生在皇权腐朽,士族横行的大成王朝。

王儇是集荣华和宠爱于一身的琅琊王氏女,大成十二位皇后都来自琅琊王氏,自从王儇出生后,她的命运就被安排好了,以后是要嫁给大成储君,母仪天下的。王儇从小就在宫里长大,性情活泼、聪慧伶俐的她,深得太后和皇帝的喜爱。

王儇与三皇子马子澹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认定对方是自己此生的唯一,然而世事难料,王儇被父亲当成争权夺利的棋子,许配给豫章王萧綦(音同:奇),萧綦出身寒门,没有深厚的家世背景,他凭借军功成为大成独一无二的异姓藩王,并娶到了上阳郡主。

刚开始王儇心心念念的是她的子澹哥哥,后来在与萧綦(音同:奇)相处的过程中渐生情愫,两人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最后平定叛乱,开创新纪元。

王儇是士族独女,身份高贵,她本来可以跟马子澹在一起,可还是抵不过被安排的宿命,她的父亲心里只有权势和地位,为了光耀琅琊王氏处心积虑,不择手段,连亲生女儿都要利用,王儇就像毫无灵魂的傀儡被父亲推进残酷的棋局,好在萧綦是个好男人,对王儇一心一意,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显而易见,这是一部架空历史剧,而上阳郡主王儇也是虚构的人物,不过从王儇的人生经历来看,反倒与独孤皇后有几分相似,所以有人说王儇是以独孤皇后为原型刻画出来的人物,但是历史上确实没有王儇这个人。

要想立体的了解王儇这个人,那咱们可以用她的历史原型独孤皇后开始。

独孤信

独孤皇后名叫伽罗,她的父亲独孤信一生征战无数,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大将军。独孤信有7个女儿,其中长女嫁给了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宇文毓即帝位后,独孤氏被封为王后,但受封仅两个月便香销玉殒了。宇文毓痛苦不堪,追封其为明敬皇后。独孤信的第四个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父亲,李渊称帝后,追封母亲为元贞皇后。独孤伽罗是独孤信最小的女儿,14岁就嫁给了杨坚,后来杨坚称帝,她被封为皇后。后人称独孤信“一门三后,荣宠无比”,但独孤信在长女封后之前就已经过世了。

独孤信可谓眼光独到,当时他为小女儿选亲的时候,一眼就相中了杨坚。杨坚的先祖杨震曾是东汉太尉,父亲杨忠是北周的柱国大司空。受先人的荫庇,杨坚少年时便在朝中任职,但遭皇室猜忌,所以他处处收敛锋芒,不轻易与人起冲突。不过,独孤信相中这个女婿却是另有原因。据说杨坚身材样貌与常人不一样,身体“短下长上”,这种人坐下来后就显得高人一等,古人认为这是帝王之相。杨坚的面相也很特别,有威严之态,北周太祖就曾说过“此儿风骨,不似世间人”。独孤信正是看到他样貌不凡,才将女儿嫁给他。

婚后,独孤伽罗柔顺恭孝,谦卑自守,因此杨坚对她又敬又爱,生活和睦。杨坚本就是贵族之后,如今又得到了岳父的鼎力支持,仕途自然通顺。经过二十几年的经营,杨坚已经升到骠骑大将军、大兴郡公的位置。

杨坚虽然身居高位,但始终没有纳妾室,他的五子一女都为独孤伽罗所生。从以后的事情来看,不是杨坚对独孤伽罗情坚不移,而是独孤伽罗手段厉害。独孤伽罗很聪明,她对丈夫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总是在事情没发生之前就让丈夫断了这样的念想。杨坚也不是寻常之人,他有雄心大志,既然家中已有美丽贤妻,在这种小事情上也就不计较了。

后来,他们的女儿成了北周宣帝的皇后。北周皇室对杨家的猜忌更加严重,宣帝曾经多次威胁杨皇后说:“你父亲要是把我惹火了,我一定杀了你们全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坚一直按兵不动。直到宣帝死了,年幼的静帝继位,朝中大权尽掌握在杨坚手上,他依然犹豫不决。最后还是独孤伽罗派人劝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这才决定自己坐天下,逼静帝颁发禅位诏书。

北周大定元年(581),静帝下诏禅位,杨坚称帝,史称隋文帝,独孤伽罗被封为皇后。

隋文帝——杨坚

独孤皇后见识非凡,很有政治才能,隋文帝夺帝位时,她不仅献计献策,还到处为他。执掌后印之后,鉴于前朝后宫是非多,她又从文帝那要到了大权,施展雄才大略严治后宫,废除了三妃六嫔的惯例,不许嫔妃随意接近皇帝,宫中提倡简朴,不许宫中女子浓妆华服。在她的治理下,后宫呈现出一片安静、肃穆的气氛。大家知道皇后手段强硬,所以都不敢越礼,连隋文帝都惧她几分。

即使独孤皇后在管理后宫上有些霸道,但是她和隋文帝之间的感情还是很好。况且当时隋文帝正致力于国事,并没有多余精力在后宫脂粉堆中取乐。每天早上,隋文帝上朝时,独孤皇后便陪在身边,和他“同辇而进,至阁乃止”。隋文帝退朝后,两人再一同回宫。夫妻二人几十年如一日,都是“同吃同乐同寝”,“相顾欢欣”。

在这位识达古今的妻子的辅助与督促之下,隋文帝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有时出现了偏差,也有独孤皇后在一旁提醒他。遇到大事时,他也总会征求独孤皇后的意见,在一些事情上,夫妻二人的看法往往不谋而合,因此宫中称他们为“二圣”。

当时,隋朝和突厥有商贸往来。一次,突厥商人带来一盒明珠,价达八百万。幽州总管殷寿请独孤皇后将其买下,独孤皇后却说:“如今戎狄屡犯我边境,将士们征战辛苦疲劳,用八百万买一盒明珠,还不如将这些钱犒赏有功之士。”殷寿听后大为感动。不久,朝野上下都知道了这件事,纷纷称赞她的美德。

独孤皇后的表兄崔长仁在朝中任大都督。一次,他触犯了法律,按律当斩,隋文帝念他是独孤皇后的表兄,有意免他死罪。独孤皇后知道后,劝谏文帝说:“国家之事,焉可顾私!”隋文帝听后大为感动,这才下令处死崔长仁。

独孤皇后深度参与朝政,终身对隋文帝保持了强烈影响力,宫中并尊帝后为“二圣”。仁寿二年八月,皇后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后升化为妙善菩萨,并亲自为其送葬,又营造天下香火最旺的佛寺为皇后祈福。直到隋文帝临终前,还企盼和独孤皇后“魂其有知,当地下相会”。仁寿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