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淙的拼音)

无药可救 2023-06-11 17:35:05 网络

《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平水韵用字表》:三江

险韵:三江、九佳;三肴、十五咸。

《声律启蒙》三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釭。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世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幢。故国对他邦。千山对万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寒釭。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鸣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注】

蓉:芙蓉。

蕙帐:帐的美称。蕙:即蕙兰。一种兰属植物,多年生草本,伪鳞茎卵形,叶线形,总状花序,花红色,边缘有黄带,唇瓣白色而具红点,可供观赏。亦比喻女子的身心芳洁。

玉斝:玉制的酒器。亦指酒杯的美称。亦指酒。斝(音甲):古代酒器,青铜制,圆口,三足,用以温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

釭(音刚):车毂内口的铁圈,用以穿轴。亦指油灯。

布幔:布制的帷幕。

油幢:张挂于舟车上的油布帷幕。亦指有油布帷幕的车子。亦指油布帐幕,多指将帅幕府。幢(音床):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垂筒形、饰有羽毛、锦绣的旗帜。古代常在军事指挥、仪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亦音壮。指张挂在舟、车上的帷幔。

利口:能言善辩。《尚书·周官》:“无以利口乱厥官。”

马武: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子张,东汉初年将领。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县)人。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更始二年归顺刘秀,随其南征北战、平定四方。协助刘秀建立东汉,是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名第十五。刘秀称帝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世祖:帝王的庙号之一。一般用于开国之君。《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李贤注:“《礼》:‘祖有功而宗有德。’光武中兴,故庙称世祖。”后来晋武帝司马炎、元忽必烈、清福临等帝王的庙号皆称世祖。

龙逄(音旁):亦“龙逢”。即关龙逢。 夏之贤人,因谏而被桀所杀,后用为忠臣之代称。《庄子·胠箧》:“昔者龙逢斩、比干剖。”

潇潇:风雨急骤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毛传:“潇潇,暴疾也。” 亦指小雨貌。亦指凄清、冷寂貌。亦指头发稀疏貌。亦指清高脱俗貌。

漫烂:鲜明美丽。

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粃,硗而专居则多死。”亦指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高诱注:“扶疏,盘跚貌。”

九泽:九州的湖泊。《尚书·禹贡》:“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孔颖达疏:“九泽,九州之泽。”亦特指北方的湖泊。《淮南子·时则训》:“北方之极,自九泽穷夏晦之极,北至令正之谷。”高诱注:“九泽,北方之泽。夏,大也。晦,暝也。”亦指古代的九大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泽、薮并称,其名称及位置如下:扬州:具区;荆州:云梦;豫州:圃田;青州:望诸;袞州:犬野;雍州:弦蒲;幽州:貕养;翼州:杨纡; 并州:昭馀祁。后泛称深渊湖泊。

三江: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尚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尚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 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 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亦指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亦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亦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岌岌:高貌。《楚辞·离骚》:“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王逸注:“岌岌,高貌。”亦指危急貌。《孟子·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汉书·韦贤传》:“弥弥其失,岌岌其国。”颜师古注:“岌岌,危动貌。” 亦指急速貌。岌(音急):山高;高耸。亦泛指其他事物之高。亦指危险。

淙淙:流水声。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淙淙悬溜,暧暧荒林。”亦指乐器声。

倒戈: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亦指倒拖武器。指军队败逃。亦指把戈倒着安放,表示不再用兵。亦指倒持武器。

辛纣:指商纣王。辛为字,纣为谥号。《史记·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

子婴:人名。生卒年不详。秦始皇太子扶苏之子,赵高高弑二世胡亥后立之,去帝号,改称王,在位四十六日,刘邦兵至,子婴素车白马以降。后为项羽所杀。《史记•高祖本纪》:“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出没:出现与隐没。《晋书·天文志上》:“至顺帝时,张衡又制浑象,具内外规、南北极、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星中出没与天相应。”

浴波:犹破水。

营垒:军营周围的防御建筑物;堡垒。《六韬·军略》:“设营垒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亦指构筑营垒。亦指筑巢。

铢(音猪):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华岳:高大的山。《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洩,万物载焉。”陆德明释文:“华岳,户化、户瓜二反。本亦作‘山岳’。”朱熹集注:“华、藏,并去声。”亦指西岳华山。

朝车:古代君臣行朝夕礼及宴饮时出入用车。《礼记·玉藻》:“君羔幦虎犆;大夫齐车,鹿幦豹犆,朝车;士齐车,鹿幦豹犆。”郑玄注:“臣之朝车与齐车同饰。”孔颖达疏:“此一节论君及大夫士等齐车、朝车所饰之物,尊卑不同。”

禁鼓:设置在宫城谯楼上报时的鼓。

宿火:隔夜未熄的火;预先留下的火种。《百喻经·水火喻》:“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寒釭:亦“寒缸”。寒灯。

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琐(音所):镂玉为连环叫琐,后以金属为之,作“锁”。连环;亦指锁链形的纹饰。闼(音沓):小门。亦指门内。亦指门楼上的小屋。

纱窗:蒙纱的窗户。纱:轻细的绢。轻细的丝麻织物,古时多以蚕丝为之。古亦作“沙”。亦指麻、棉等纺成的细缕。俗称“棉纱”或“麻纱”。今泛指用棉麻、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经纬线稀疏的织品。

社:土地神。亦指祭祀社神之所。

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笙(音生):管乐器名,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吹奏。箫:管乐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许多管子排在一起的,后世用一根管子。竖着吹的叫洞箫。

细细:轻微貌;缓慢貌。

钟鼓:编钟、乐鼓等乐器的统称。古代礼乐器。亦指用于报时和军事上的钟鼓。《礼记.乐记》:“故钟鼓管磬、羽龠干戚,乐之器也。”

摐摐:象声词。亦指纷错貌。亦指高耸貌。摐(音窗):敲击;高耸;纷错。

主簿:官名。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多置之。其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至魏晋时渐为将帅重臣的主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此后各中央官署及州县虽仍置主簿,但任职渐轻。唐宋时皆以主簿为初事之官。

栖鸾:栖宿着凤鸾。

览:此处指仇览。东汉官吏。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先为蒲县亭长,考城令王涣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后入太学。学毕归乡里,以疾辞官,遇疾而卒。《后汉书•循吏列传•仇览传》:“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治中:治理政事的文书档案。《周礼·春官·天府》:“凡官府乡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藏之,以诏王察羣吏之治。”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治中,谓其治职簿书之要。”孙诒让正义引江永曰:“凡官府簿书谓之中,故诸《官》言‘治中’、‘受中’,《小司寇》‘断庶民讼狱之中’,皆谓簿书,犹今之案卷也。”

展骥:喻施展才能。语本《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庞:此处指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进围四川雒县时,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被追赐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北海:古代泛指北方最远僻之地。《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秦汉时对某些大泽的泛称。亦指今贝加尔湖。《汉书•李广苏建列传•苏建子苏武传》:“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庄周:即庄子。

鲋(音妇):鲫鱼。《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日:‘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日:‘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笠翁对韵》三江: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步辇对徒杠。停针对搁杼,意懒对心降。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艭。柳堤驰骏马,花苑吠村尨。酒晕微酡琼杏颊,香尘没印玉莲双。诗写丹枫,韩女幽怀流御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注】

玉盏:玉饰的酒杯。《礼记·明堂位》:“爵用玉琖乃彫。”孔颖达疏:“琖, 夏后氏 之爵名也。以玉饰之,故曰玉琖。”

槛:栏杆的纵木。亦指栏杆的横木。亦泛指栏杆。

著:显现;显扬。

列国:指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左传•庄公十一年》:“列国有凶称孤,礼也。”亦泛指各国并存的某一时期或各个国家。

仙姬:仙女。亦借指美女。

弄玉:秦穆公女。

当道:挡路。《史记·高祖本纪》:“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 子斩之。”

跨凤登台:跨登台之凤。斩蛇当道:斩当道之蛇。

步辇:古代一种用人抬的代步工具,类似轿子。《晋书·山涛传》:“帝尝讲武于 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

徒杠:可供徒步行走的小桥。杠(音刚):床前横木;指旗杆;比较小的桥。

降:欢悦,快乐。《诗经•召南•草虫》:“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幢幢:回旋貌;晃动貌。

揽辔:挽住马缰。

艭(音双):古书上说的一种小船。

尨(音忙):多毛的狗。

酒晕: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酡(音鸵):饮酒脸红貌。亦泛指脸红貌。

玉莲:白莲。此处形容女子的脚小。

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幽怀:隐藏在内心的情感。

御水:宫禁中的河水。

即红叶题诗传情的故事。历来记载颇多,如: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 ,“偶临御沟,见一红叶”,叶上题诗云:“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事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唐玄宗时顾况于“苑中,坐流水上,得大梧叶”,上有题诗云:“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况亦于叶上题诗与之反覆唱和。事见唐孟棨《本事诗·情感》。唐德宗时进士贾全虚于御沟见一花流至,旁连数叶,上有王才人养女凤儿题诗,“笔迹纤丽,言词幽怨”,诗云:“一入深宫里,无由得见春。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全虚见诗,为之流泪。德宗闻此事,因以凤儿赐全虚。事见宋王銍《补侍儿小名录·凤儿》。唐僖宗时儒士于祐与宫人韩氏红叶唱酬,后遂结为夫妇。事见宋刘斧《青琐高议》卷五载张实《流红记》。唐僖宗时进士李茵尝游苑中,于御沟得宫娥云方子红叶题诗。后茵与宫娥同行诣蜀,被内官田大夫拆散,“宫娥与李 情爱至深,至前驿,自缢而死。”事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后以“题红叶”为吟咏情思、闺怨或良缘巧合之典。

弹:掉。

斑竹: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也叫湘妃竹。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遗憾:犹遗恨。

《训蒙骈句》三江:

花盈槛,酒满缸。颓垣败壁,净几明窗。兰开香九畹,枫落冷吴江。山路芳尘飞黯黯,石桥流水响淙淙。退笔成丘,右军书秃三千管;建旗入境,安石门排十六双。

斟玉斝,剔银釭。起风石燕,吠日山尨。春染千门柳,秋澄万顷江。酒力能将愁阵破,茶香可使睡魔降。北苑春回,一路花香随着屐;西湖水满,六桥柳影照飞舟。

吹牧笛,泛渔舟。严陵真隐,纪信诈降。冬雷惊渭亩,春水泛湘江。庭院日晴黄鸟并,江湖浪阔白鸥双。十八拍笳,蔡琰悠吹于北塞;三五株柳,陶潜啸傲在南窗。

【注】

颓垣:坍塌的墙。

净几明窗:洁净的几案,明亮的窗户。多形容房间敞亮,陈设整洁。

九畹:《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王逸注:“十二亩曰畹,或曰田之长为畹也。”洪兴祖补注:“《说文》:‘田三十亩曰畹。’”后即以“九畹”为兰花的典实。

吴江:吴淞江的别称。古称吴江、松江,北宋又称吴淞江。明、清专称吴淞江。战争后,上海开为通商港埠,称上海境内的吴淞江为苏州河。今吴淞江在上海市西部及江苏南部。源出太湖瓜泾口,经江苏省吴江、苏州、昆山等市入上海市,经嘉定、青浦等区,至上海市区外白渡桥入黄浦江。《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

芳尘:指落花。

黯黯:光线昏暗;颜色发黑。

退笔:用旧的笔;秃笔。

右军:此指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后称 王羲之为“右军”。退笔成丘典出智永和尚。南朝人。王羲之七世孙。张怀瓘《书断•僧智永》:“永公住吴兴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额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裹之。人谓为‘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后用为积年勤学之典。

安石:疑指谢安。字安石。义不详。

杜牧《寄唐州李玭尚书》:“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

石燕:一种古代海洋中营固着生活的腕足动物的壳体化石。产零陵州,形似燕。顾恺之《启蒙记》:“零陵郡有石燕,得风雨则飞如真燕。”此为谬传。

澄:清澈,透明。

着:穿。

屐(音击):木屐,一种笨重的木底鞋。亦泛指鞋。《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严陵:即严光。光字子陵,省称严陵。东汉会稽馀姚人。少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游学。秀即帝位后,光变姓名隐遁。秀遣人觅访,征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后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台等。诗文中常用其事。参阅《后汉书·逸民传·严光》。

纪信:《汉书•高帝纪》:“项羽围攻荥阳,汉王请和,割荣阳以西者为汉。亚父劝项羽急攻荥阳,汉王患之。……将军纪信曰:‘事急矣,臣请诳楚,可以间出。’于是陈平夜出女子东门二千余人,楚因四面击之,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乐观。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羽见纪信,问,‘汉王安在?’曰:‘已出去矣。’羽烧杀信。”

十八拍:乐曲即十八乐章,在歌辞也就是十八段辞。第一拍中所谓“笳一会兮琴一拍”,当是指胡笳吹到一个段落响起合奏声时,正好是琴曲的一个乐章。

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吹奏乐器,似笛。通常称“胡笳”。胡人卷芦叶为笳,吹以作乐,后以竹为管,饰以桦皮,上有三孔,两端加角。

蔡琰:东汉诗人。字文姬,又作昭姬,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蔡邕女。自幼博学通音律,初嫁河东人卫仲道,夫死,回娘家。董卓之乱中,被掠入南匈奴十二年。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再嫁屯田都尉董祀。

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形容放旷不受拘束。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啸嗷东轩下,聊复得此生。”东轩:东窗。

《平水韵用字表》三江:

江茳杠扛豇釭缸撞幢邦梆降逄洚庞尨厖哤駹娏蛖桩腔淙窗双艭摐鏦

音义:

茳:音江。茳蓠:一种藻类植物。亦作“江蓠”。

豇:音江。豇豆,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子由三个菱形小叶合成,花淡紫色。果实为圆筒形长荚果,种子呈肾脏形。嫩荚是普通的蔬菜。

逄:音旁。古同“逢”,姓。

洚:音匠。大水泛滥,洪水。

厖:音忙。石头大貌;古通“尨”;丰厚,厚重;有,拥有;杂,乱;长毛狗,亦泛指犬。

哤:音忙。语言杂乱。

駹:音忙。面、额白色的黑的马。

娏:音忙。古书上说的女神名。

蛖:音忙。蛖蝼,蝼蛄类的农作物害虫。

艭:音双。古书上说的一种小船。

摐:音窗。用棒撞击物体。

鏦:音匆。古兵器,短矛。鏦鏦,形容金属相击发出的的声音。古一音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