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臃肿)

风里有诗句 2023-06-25 13:46:56 网友整理

汉字历史——自然篇(肉)

肉块

自然篇

字源演变

说文解字

“肉”ròu,象形字,异体字作‘宍’,‘肉’字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甲骨文的‘肉’字像横放的肉块;西周金文的‘肉’字像肌肉纹理的部分繁化作两笔;春秋以后‘肉’字的写法由横向转为纵向;楚简、秦简承袭春秋字形;汉初《马王堆帛书》仍沿用秦简字形,至东汉已出现将肌肉纹理的两画各作两笔书写的今字‘肉’;东汉《说文》小篆承袭秦文字。楚简的‘肉’与‘月’的唯一区别是‘肉’的‘冂’为两笔,而‘月’的‘冂’为一笔;秦简虽也有明显的断笔,但传着传着就一样了。造字本义:肉块,泛指‘人或动物的肌肉’,如牛肉、羊肉等;也引申为‘人或动物的器官’,写作‘月’;又引申为‘似肉的事物’,如果肉、桂圆肉等。

备注:在汉字的楷书中,‘肉、月、冃、凡’作为部首时,一般写作‘月’,只能通过字义来辨识具体指哪个部首;有时‘夕’也会作为‘肉’或‘月’的变体出现在汉字中。

古文释义

【唐韻】如六切【集韻】【韻會】【正韻】而六切,音衄。

【說文】胾肉,象形。本書作。

【易·噬嗑】噬乾肉。【禮·孔子閒居】觴酒豆肉。

【左傳·莊十年】肉食者鄙。

【管子·水地篇】五藏已具,而後生肉。【又】心生肉。五肉已具,而後發爲九竅。

又【正字通】禽鳥謂之飛肉。

【揚子·太經】明珠彈于飛肉,其得不復。

又肉。【史記·孝文帝紀】法有肉三。【註】黥劓二,左右趾合一,凡三。

又芝草名。【抱朴子·僊藥卷】五芝者,有石芝,有木芝,有草芝,有肉芝。

又視肉,獸名。見【山海經·郭璞註】視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又土肉,生海中。色黑,長五寸,大如小兒臂,有腹,無口耳,多足,可炙食。

【本草】李時珍曰:此蟲魚之屬,與土精名封同類。

【郭璞·江賦】土肉石華。

又【本草】人頂生瘡,五色,如櫻桃,破則自頂,連皮剝脫至足,名曰肉人。夏子益奇疾方,常飮牛乳,卽消。

又【釋名】肉,柔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如又切,音輮。錢璧之體。

【爾雅·釋器】肉倍好謂之璧。【註】肉,邊也。好,孔也。

【釋文】肉,如字。

又如授反。

又錘體爲肉。【前漢·律歷志】圜而環之,令之肉倍好者。【註】錘之形如環,體爲肉,孔爲好。

又肥滿也。【禮·樂記】使其曲直繁瘠,廉肉節奏,足以感動人之善心而已矣。【疏】肉謂肥滿。【又】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而民慈愛。【註】肥也。【釋文】而救反。

又【史記·樂書】寬裕肉好。【註】肉好,言音之洪美。

又【集韻】儒遇切,音孺。肌肉也。

又【韻會】【正韻】而由切,音柔。邊也。

又【正字通】音腴。

【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民豐肉而庳。劉昌宗讀。

图片:六叔

文章:六叔

相关汉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箬(箬叶)
下一篇: 嬗(嬗变)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