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箪食壶浆)

未及挽留 2023-06-22 04:13:48 网友分享

一天一成语:一箪一瓢

【成语名字】:一箪一瓢

【成语拼音】:yī dān yī piáo

【成语解释】:意思是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成语用法】:作定语、状语;形容生活清贫。

近义词:箪瓢陋巷反义词:衣食无忧

【成语造句】:

古时候的秀才、举人都是在一箪一瓢清贫生活后出人头地的。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特别喜欢他的学生鲁国的颜回,他出身贫寒的家庭,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俭朴生活,但他十分谦虚,知过必改,从不犯第二次同样的错误,待人十分热情。孔子自豪地说:“自吾有回,门人益亲。”可惜他只活了32年。

成语接龙:

一箪一瓢 → 瓢泼大雨→ 雨过天晴→ 晴云秋月→ 月黑风高→高高在上→上下其手→ 手疾眼快 → 快马加鞭 → 鞭长莫及→ 及第成名 → 名公巨人 → 人面兽心 → 心神不宁 → 宁戚叩牛 → 牛头马面 → 面黄肌瘦 →瘦羊博士→ 士绅名流 → 流风回雪 → 雪泥鸿爪 → 爪牙之士 → 士饱马腾→ 腾云驾雾 → 雾惨云愁 → 愁云惨雾 → 雾阁云窗→ 窗明几净 → 净几明窗 → 窗外有耳→ 耳熏目染→ 染苍染黄→ 黄衣使者→ 者也之乎

箪食瓢饮。

【箪食瓢饮】用来描写贫苦而志向高远的人及其穷困的生活

孔子是春秋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传他一生共收了3000多名学生,其中得意门生共72人。而在这72人中,最受他喜欢和器重的是颜回。颜回家中很穷,只有几亩薄地,但他勤奋好学。他的生活起居十分简单,他住在一条简陋的小巷子中,每天吃的是一竹筐饭和一瓜瓢水,但他的情绪一直很乐观,从来没有为此而担忧过。颜回对孔子十分尊敬,对孔子的教诲身体力行,有了错误就努力改正,从不再犯第二次。孔子有一次对颜回说:“颜回,你家里穷,房子也小,为什么不去求个一官半职呢?”彦回听了,回答说:“学生有些薄田,虽然收入不多,但吃穿已经够了,而且还有琴瑟可以娱乐;只要能学到老师的道德学问,何必出去做什么官呢?”听了颜回的回答,孔子感叹地对学生们说:“颜回真是有贤德啊!吃的是一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那么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忍受不了,他却十分乐观!”由于孔子的赞杨,颜回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其他学生学习的榜样。

后起之秀【后起之秀】原指后来兴起的优秀人物(多指年轻人),或指后来的优秀者。后用来比喻新出现的优秀人才,也作“后来之秀”。

东晋的王忱有胆有识,年纪轻轻就在朝廷做了官。他舅舅范宁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交游很广泛。一次,王忱去看望舅舅,恰巧碰上张玄也在座。张玄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物,他早看见了王忱,却故意裝作没看见。王忱一看张玄摆起了大架子,对他不理不睬的,很不服气,心说:“装什么相,非让我先打招呼呀,等着吧!”于是他也装作没看见张玄。两人都不肯主动先打招呼,这使范宁也很为难。事后,范宁就责备王忱:“张玄毕竟是位老前辈,你应该懂得起码的礼貌。”王忱说:“年老资深就该自高自大,蔑视我们年轻人吗?这事明明是他失礼在先,我没必要再主动和他交谈。”范宁觉得有理,非但不再批评王忱,反而称赞他说:“你真是‘后起之秀’啊!”。

三国成语故事:箪食壶浆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冬。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分别为诸葛亮和刘备。该故事出自著名的《隆中对》。先来看看原文: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将军是汉室皇族的后裔,信义闻名于天下,广交罗致英雄,求贤若渴。如果能够兼有荆州和益州,守住那里的险要地点。西面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南面安抚夷越,对外与孙权结盟,对内修明政治。一旦天下局势出现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扑宛县和洛阳,将军亲自统率益州的大军向秦川进发,百姓谁敢不用筐、瓶装着食物和酒水来迎接将军呢?真像这样,那么称霸的大业必将成功,汉室就可以复兴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诸葛亮口中的“箪食壶浆”,意为用筐、瓶装着食物酒水。箪,指的是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孟子》中的“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

《隆中对》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战略构想,后来这也成了刘备集团的发展策略。这一策略的关键是两步,一是跨有荆州,二是两线出兵。刘备集团为实现第一步花了十一年时间,不过却并不彻底,因为按照《隆中对》的构想,应该占据的是荆州全境,但事实上却仅仅占了其中的五郡,而其中的南郡还是从孙权手中借来的,后来的孙刘联盟的破裂也因此埋下伏笔。

就在刘备集团是实现第一步的半年后,荆州就遭到曹魏和孙吴的夹攻,关羽丧命,荆州丢失。《隆中对》中提出的两线出兵的构想从此化为泡影。

那么,究竟是刘备集团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重大失误还是《隆中对》本身就有问题呢?个人浅见,关羽败亡和荆州的失守,主要原因还是出在《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上。因为这个构想本身就存在着重大缺陷。这个缺陷首先就表现在没有充分考虑到孙吴集团的利益和诉求。其次是即便没有出现后来的荆襄之战,两线出兵的设想也不现实。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书籍:《三国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