枧(枧水)

行尸走肉 2023-06-08 18:28:54 网友分享

博白地名方言字集解

《中国地名》2017 年第 04 期

博白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境内通行地佬话和新民话。地佬话,是博白原住民的方言,属粤方言桂南系次方言。新民话是指博白客家人说的话。因客家人迁入博白比“地佬”人晚,所谓“先入为主,后来为客”,故有此称。新民话,属客家方言粤西片次方言。无论是地佬话还是新民话都在博白这片土地上烙下了深深的痕印,留下了众多的方言地名。有些方言地名的用字较为特别,音形义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让读者更好的认读博白方言地名,本文汇辑博白地名方言字18组,并作音义的考释。方言字标注有代表性方言点的音。考证字源的依据是历代字书、韵书、辞书。方言地名统计材料来自博白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农村居民点目录。

1.细 新民话读sɛi42,地佬话读sai52,意为小。《玉篇》:“细,思计切,微也,小也。”音形义俱合。菱角镇有细岭村,沙河镇有细社村、细窝口村、细六肚村、细岭村,水鸣镇有凹细麓村,新田镇有细坡角村。

2.坑 新民话常见地名用字。新民话读haŋ35,意为小河、小溪,常说河坑。经统计,博白县带“坑”字地名有77处,主要分布在黄凌镇、东平镇、凤山镇、径口镇、松旺镇。如坑尾村、虾公坑村、乌石坑、沙坑村、坑口村、冷水坑村、坑坝村。

3.坜 新民话常见地名用字。新民话读lak2,意为沟。博白客家方言称低洼流水的地方为“坑坜”,又水沟叫“沟坜”,山涧叫“山坜”,屋后的排水沟叫“屋坜”。《集韵》:“坜,狼狄切,坑也。”坑是下陷处,沟也是下陷处,沟由“坑”义延伸出来。大坝镇有下塘坜村,龙潭镇有灰窑坜,沙陂镇有车路坜村,双旺镇有长山坜,东平镇有圳坜村,径口镇有老虎坜村,沙河镇有黄竹坜村,松旺镇有白坟坜村,新田镇有水井坜村。

4,垌、洞、童 新民话读tʰoŋ42,地佬话读tʊŋ21,意为田地。带“垌”字地名博白常见,多指田垌,各个乡镇均有分布。经统计,博白县带“垌”字地名有569处,如沙垌村、单竹垌村、杨头垌村、垌心村、肖垌村、圩垌村、大水垌村、白岸垌村等;带“洞”的地名有1处,如马安洞;带“童”地名2处,如里屋童。“洞、童”通垌。《玉篇》:“垌,拖孔切,音桶。缶垌也。又姓。宋有垌夫,嘉定间进士,汉川人。”音义均不合。垌指田垌,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据司徒尚纪先生考证,这是一个古越语的底层词,是古越语doengh(田垌、田坝、平地)的译音。

5. 冲、充、埇 新民话读ʦʰoŋ35,地佬话读t∫ʰiʊŋ21,本地方言指山冲,意为山间平地。博白县带“冲”地名354处,油柑冲村、白米冲村、水头冲村、熟鸡冲村、木头冲村等;带“充”地名37处,如长充村、充尾村、旱充村、七木充村;带“埇”地名22处,如黄泥埇村、冷水埇村、东叶埇村等。冲、充、埇都是本地方言的译音,历代字书、韵书未见有意思相合的字。

6. 底、、督、启 新民话读tok2,地佬话读tʊk5,方位词,意为底部、尾部。博白县带“底”地名73处,如学田底、陂底村、塘底村、堂头底等;带“督”地名6处,如利山督村、垌督村等;带“”地名1处,如大垌村;带“启”地名4处垭垌启村、田螺启村等。底是本地方言的义译。“”是本地方言的音译。《玉篇》:“,都谷切,音笃。俗豚字。尾下竅也。” 音义相合。督是“”的同音异写。启是“”的替代字,过去因电脑打不出“”字,所以群众用启字来代替,取其形。

7. 简、枧 新民话读kan31,地佬话读kɔn55,多指简头、水简,意为山间引水用的竹管。博白县带“简”地名有10处,如架简村、简头岭村、水简垌村等;带“枧”地名2处,如枧头岭村、水枧垌村。无论是简还是枧均通“笕”。《集韵》:“笕,吉典切。以竹通水也。”音义惧合。

8. 窝、科 新民话读uɔ35,地佬话读wɔ55,意为低洼地、凹地。博白县带“窝”地名有94处,如竹窝村、粪箕窝村、大塘窝村等;带“科”地名有23处,水田科村、大科田村、深科田村等。其中带“科”的地名多为地佬话,因为在地佬话中,科、窝同音。“窝”表凹地见于元代王恽《大雹行》:“整冠变色立前庑,但见土窝万杵一一皆深圆。”

9. 颈、径、胫、景 新民话读kiaŋ31,地佬话读kɪŋ33,常指山颈,意为两山之间的狭长地带。博白带“颈”地名有31处,岭颈铺村、石颈村、岭颈村、龙颈山颈村;带“径”地名有10处,如梅岭径村、石径村、甲华径村、岭径村;带“胫”地名有46处,如龙胫村、山胫村、岭胫村等;带“景”地名有28处,如岭景村、山景村、石景村等。其中,“胫”字多用于新民话地名,因为在新民话中胫、颈同音。“景、径”字多用于地佬话地名,因为在地佬话中景、颈同音,颈、径声韵相同。

10. 排、派 新民话读pʰai13,地佬话读pʰɔi 242,本地方言指岭排或山排,意为半山腰上的山坡。博白带“排”地名有130处,如大岭排村、长山排村、岭排坡村等;带“派”地名有2处,如风木派村。据李如龙先生考证,排的音义跟侗台语的“山”相通。这在现在的壮语地名中也可以佐证。百色、河池、崇左等地带“排”或“派”的地名几乎都指山排或山坡。如德保排莫屯,壮语为baizmoz,“排baiz”指山排,意为陡坡;“莫moz”指黄牛。

11. 湴、碰、庞、逢、邦 新民话读pʰaŋ42,地佬话读paŋ21,本地方言指湴泥,意为烂泥。博白带“湴”地名有35处,如大湴陂村、湴冲口村、湴垌村、湴塘肚村、湴塘尾村等;带“碰”地名有26处,碰塘肚村、碰垌村、大碰塘村、木灰碰村等;带“庞”地名有1处,如庞村;带“逢”地名有5处,带“邦”地名有1处,如邦塘村。《集韵》:“湴,薄鑑切,□音□。与埿同。深泥也。”音形义俱合。庞、逢、邦是湴的俗写。碰是湴的替代字,过去因电脑打不出湴字,户籍部门用碰代替。

12. 鼻、陛、比、弼 地佬话常见地名用字。地佬话读pei 21,多指岭鼻,意为山岭隆起或突出的部分。博白带“鼻”地名有26处,如旱塘鼻村、岭鼻村、长鼻岭村等;带“陛”地名有2处,堂陛村、担水陛村等;带“比”地名有2处,如狗比垌、牛比田村;带“弼”地名有15处,如岭弼村、石弼村、石头弼村。《广韵》:“鼻,毗至切。”音相合。义则由鼻子的形状引申出来。本字当为鼻,陛、比、弼为其异写。

13. 陂 新民话读pi35,地佬话读pei33,多指陂头、水陂,意为拦水坝;陂塘则是指池塘。博白带“陂”地名有110处,如陂头村、大陂村、陂田村、石塘陂村、油柑陂村等。《说文解字》:“陂,阪也。一曰,池也。”“阪”相当于今所说的堤坝。《唐韵》:“彼为切”。可见,形音义俱合。

14.棒、奉 地佬话地名用字。地佬话读paŋ33,意为窝,凹坑。博白带“棒”地名有8处,如长胜棒村、南木棒村、早禾棒村等,带“奉”的地名有2处,如垭奉村、双奉山村。本字及来意暂不明。

12. 浪、埌 地佬话地名用字。地佬话读lɔŋ24, 本地方言指水边的低洼地。博白带“浪”字的地名有22处,如浪坡村、枫木浪村、浪塘村、浪冲村、浪岸村;带“埌”地名有7处,如沙湖埌村、沙埌村、长池埌村、白底埌村。《广韵》:“埌,来宕切,冢也。”浪为埌的异写。音义不合。据覃凤余老师研究,“浪、埌”音义与壮语第四调langx(水泡地或面积很大的低洼地)对应,故其可能是壮语底层词。

13.廉、濂 地佬话地名用字。地佬话读liam242,意为边缘。博白带“廉”的地名有坡廉村、塘廉村;带“濂”的地名有旺塘濂村、塘濂村。《广韵》:“力盐切。”音相合。《汉语大词典》:“廉,侧边。”此义见于《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鄭玄注:侧边为廉。”义相合。廉当为本字,濂为其异写。

14.表 新民话读piau31,地佬话读piu33,意为末端、尾端。博白带“表”的字有20处,如垌表麓村、塘表村、垌表村、莲塘表村、塘表坡村等。《广韵》:“表,陂矫切。”音相合。但“表”指末端、尾端义未见历代字书、辞书载有。实际上,从调查的方言材料来看,无论是新民话还是地佬话,表示末端、尾端用的都是“尾”,未见有用“表”的。博白地名中用“尾”表末端、尾端的地名也较多,经统计有153处。“尾”有时候也同音或近音写作“美或维”。从这里,笔者猜测“表”有可能是古越语的底层词。无独有偶,邕宁、横县一带的壮话就有把“尾端、末端”称作“表”的情况。如泉尾称作“mboqbiuj”,塘表称作“daemzbiuj”。这无疑为笔者的猜测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15.唇、堘、塍 新民话读sun13,地佬话读∫ɪŋ 242 ,意为物体的边缘、土埂。博白带“唇”的地名有坡唇村,带“堘”的地名有坡堘村、沙堘坡村、湖堘村、田塍村,带“塍”的地名有塘塍村、坑塍村、大路塍村、则塍田村。《释名》:“唇,缘也,口之缘也。”《集韵》:“唇,船伦切。”音义相合。《集韵》:“堘,神陵切,音乘。稻田畦也。畻塖塍同。”稻田畦,意为稻田间的路界。换言之,稻田间的土埂,后语义扩大,不限于指稻田间的土埂。音形义皆合。

16. 寮、了、僚、辽 新民话读liau13,地佬话读liu242,意为草木搭建的棚子。博白带“寮”在地名有那寮村、糖寮屋村,带“了”的地名有糖了屋村、塘了夹村,带“僚”地名有田僚村,带“辽”地名有油辽坡村、塘辽地村、田辽村等。《广韵》:“寮,落萧切。同官为寮。”音合义不合。带“寮”地名福建、台湾亦多。据李如龙先生考证,寮可能是古越语残留在南方方言的底层。了、僚、辽为寮的异写。

17.那 新民话读na13,地佬话读na21,意为田。博白带“那”地名共60处,如那旦岭村、那弄村、那表村、那寮村、那茅村、那文村等等。据罗常培先生考证,这个表“田”意的“那”实际上源自壮语。壮语把“田”称作“naz”,汉字转写为“那”。至今为止,河池、百色、崇左、南宁等壮族居住区仍广布大量带“那”字的地名。“那”是壮语残留在博白方言的底层。

18. 簕、勒 新民话读lɛt2,地佬话读lak23,意为刺。博白带“簕”的地名有9处,如簕竹根村、簕竹亚村、簕竹塘村、坡簕地村等;带“勒”的地名有10处,如勒竹冲村、勒菜塘村、勒木根村、勒竹田村等。《广韵》:“勒,卢则切。”音相合。但历代字书、韵书未见收录有“刺”义。而“簕”与“勒”谐声偏旁相同,按其音韵地位应与“簕”同音。簕常常指簕竹,一种有刺的竹子。这种竹子在广西常见。所以广西有很多指“簕竹”字的地名。如横县有簕竹村,合浦县有簕竹塘村、簕竹墩村,苍梧县有簕竹坪村,平南县有簕竹顶村,容县有簕竹冲,等等。后来,簕的词义扩大了,指一切有“刺”的东西。

19.根、根 新民话读kɛn13,地佬话读kan55,意为树根、底部。博白带“根”的地名有240处,如社根岭村、荔枝木根村、榄根坡村、茶树根村等;带“跟”的地名有2处,如榕木跟村、社跟村。《說文解字》:“根,木株也。”《广韵》:“根,古痕切”。音形义俱合。带“根”字的地名在广西东部、南部分布极广,如藤县、岑溪、灵山、浦北、合浦等地,而且这些地方都是说粤方言的。但是,在江西、福建等客家方言区,笔者发现带“根”的地名极少。由此,笔者可以断定“根”应是地佬话的地名用字,说新民话的“根”字地名有可能是客家人迁入后直接拿地佬话人起的名字来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