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代表的美好寓意(79代表的美好寓意有哪些)

听梦的风尘女 2023-08-11 08:15:26 网友投稿

农村老话:“生七不娶,暗九不过”,啥意思?这俩数字有啥寓意

农村老话:“生七不娶,暗九不过”,啥意思?这俩数字有啥寓意

华夏五千年,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俗语,这些俗语这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而这些俗语中,其实也分为很多的种类,有农谚的,有天气的,有社交的,有做人的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

这些俗语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覆盖,甚至还有一些“俗”的成分在里面。但是这“雅俗共赏”,也符合老百姓的生活,毕竟“接地气”也是人间烟火。

而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一个关于数字的俗语:“生七不娶,暗九不过”,那么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什么?有没有道理呢,我来说一下:

我们老祖宗对于数字是非常敏感的,比如十天干,十二地支,这天干地支组成一个甲子,也称为六十一甲子。

除此之外,老祖宗还认为人生有三个坎,一个坎在55岁,一个坎在73岁,一个坎在84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当然老祖宗还认为,一些九的数字也是不能碰的,尤其是过生日。因为古人觉得“九”是最大的极数,只有皇帝才配拥有,普通老百姓是压不住的。

说了这么多的数字,其实老祖宗的意思也很明白,一些事情和数字是有关的。比如八仙过海,八仙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等。

当然这“生七不娶,暗九不过”也是一样的道理。

“生七不娶,暗九不过”的意思。

生七不娶:

生七的意思并不是中药材“三七”,而是和古人说的“七出三不去”有关,也就是指的“七出”。

那么什么是“七出”,什么是“三不去”呢?

其实这“七出三不去”出自于汉代《大戴礼记》,但是从西周的时候,这条规定已经在民间流行了,在唐朝的时候朝廷正式立法。

而这“七出“包括:

1,不顺父母

在古代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孝顺父母,男人是不娶的。

2,无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在古时候,如果妻子生不出儿子来,男人也是不娶的。

3,败坏道德、破坏伦常

当然在古时候,如果女人败坏道德,好比一样,男人也是不娶的。

4,妒

在古时候,如果女人凶悍忌妒,这会造成家庭不和,男人也是不娶的。

5,有恶疾

在古时候,如果女人有严重的疾病,男人也是不娶的。

6,口多言

指的是容易说别人闲话,这样的女人,在古时候也是不能娶的。

7,窃盗。

如果女人偷东西,也就没有道德,在古时候这样的女人也起不娶的。

当然还有“三不出”:

1,有所娶无所归。

如果妻子无家可归,也就是没有娘家了,是不可以被休。

2,与更三年丧。

如果妻子和丈夫一起为长辈守孝三年,也是不可以被休的。

3,前贫贱后富贵。

如果娶妻的时候家里很穷,富裕了以后想离婚的,也是不可以的。

但是古人还有规定,如果妻子符合“败坏道德”,那么还是照样被休的。所以来说,这“生七不娶”也是这个意思。

由此来说,这“七出三不去”关系着古代的婚姻法,对于现实来说,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为什么老祖宗认为“生七不娶”呢?

在当时的背景下,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是“男尊女卑”的,而妻子的地位甚至不如儿子。

所以在那个时候也就有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木头抱着走”的说法。对女人比较苛刻,对男人比较宽容,就连武则天在位的时候,这女人的地位都没有该过来。

不过到了现在,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这种男尊女卑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甚至出现了一些女人当家做主的现象。

但是来说,这“生七不娶”已经成了过去式,放在现在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实际意义,不过这“七出”中,一些有用的还是要学习的。

暗九不过:

这里的“暗九”不过,就是指的生日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虚岁的年龄在“九”,还是不要过为好。

什么是暗九,为什么在暗九的年龄不过生日呢:

暗九指的是年龄隐藏着“九”,但是其中有包含着九的数字,而俗语中也有“明九易躲,暗九难防”的说法。

暗九:指的是年龄是九的倍数,这包括2倍、3倍等等。比如虚岁18岁,27岁,36岁,45岁,54岁,63岁,72岁,81岁,90岁等等。

明九:指的是年龄中有九的数,比如说虚岁为9岁,19岁,29岁,39岁,49岁,59岁,69岁,79岁,89岁,99岁等等。

对于明九和暗九,老祖宗却主观的认为,在这个年龄段里,是不能大张旗鼓的去过生日的。

这是因为:

首先,老祖宗认为,虽然九代表着长长久久的意思,但是“九”为最大的极数,也是古时候的皇帝用的数字。

比如说,皇帝被称为“九五之尊”,皇帝的龙袍上也纹着“九条龙”,还有皇帝宫殿台阶是九十九步,皇帝睡觉的房子为九间等等。总之皇帝和“九”有很大关系的。

皇帝用“九”,但是老百姓就不敢用,也不能用了,所以在古时候,老百姓过生日的时候,也不敢在“九”的岁数里,大张旗鼓的去过生日的。

其次,在民间里,老祖宗认为,九虽然是最大的数字,但是九之后就是“零”了。对于零,也就是没有的意思,所以从寓意角度来说也是不好的。

当然一些老人还主观的认为,人们都把九当作是一个“劫”,所以害怕过逢九的生日,就像是害怕“劫”一样,所以也就有了“暗九不过”的说法。

不过老祖宗的一些主观说法,存在着迷信的成分,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写在最后:通过上述来说,其实“生七不娶,暗九不过”,适用于文化受制的古代,但是放在现在自然是没有太大道理了,不过这句俗语还是有一定教育意义的。

俗语“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七八九指什么?有啥讲究

饭桌礼仪一直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往大了说,体现了我们是礼仪之邦,往小了是说,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比如,入座时有讲究,客人为上席,长者挨着客人坐,其他人从左依次入座。吃饭时,等到客人和长者动筷后,其他人才可以开始动筷。向长辈敬酒时,酒杯一定要比长辈低等等。

除了上述说法外,当家里举办宴席时,也有一定的讲究,比如,什么场合该上多少道菜?虽然现在对此讲究已不多,但是,在以前的时候,菜的数量也有严格的要求。民间关于此,也流传着一些俗语,比如“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这句话,就很好的表达了不同宴席,对于菜品数量的规定。

有朋友可能不理解“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中的七、八、九分别指什么意思?又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本篇内容,笔者就详细说说这件事,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先说“寿席食九”

“寿席”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过寿的人所举办的宴席,“食”代表吃,而“九”的意思,说法就不一样了。

其一,指的是菜品的数量,在以前人们过寿的时候,不像现在这么铺张,整桌只有9个菜(也有说是9个凉菜和9个热菜)。至于原因,9是最大的一个数字(单数),9道菜寓意着长长久久,对于过寿的人来说比较吉利。

其二,9指的是人的年龄,按照有些地方的习俗,假如给老人办80大寿、90大寿等寿宴时,不会选择80周岁、90周岁这些整数的年份,往往都会提前一年举办,比如79岁时,举办80周岁的寿宴,89岁时举办90岁的寿宴。

按照民间的说法,整数过寿不太好,有圆满的意思,而提前一年,在带有“9”的年份过寿,长长久久,祝福老人长寿的美好意愿。所以,就有了“寿席食九”的说法。

再说“婚宴吃八”

“婚宴”很好理解,指结婚时的宴席,“吃”就是字面意思吃饭,而“八”也有两方面的含义。

其一,指上菜的数量,有人说指8个菜,对于婚宴来说,8个菜的数量太少了。一般为8个凉菜8个热菜,或者是28个菜。由于“8”是“发”的谐音,结婚菜量用“8”,寓意着婚后的生活能够“发发发”。

其二,8并不是指数量,而是代指双数,不仅菜的数量是双数,婚礼上其他的东西也都要是双数,比如一桌8个人、饮料(酒水)为2个、结婚陪嫁的被子也要为6双、8双等。双数寓意着好事成双,婚后也能幸福美满,而单数有“落单”的意思,在婚礼上出现显然不妥。所以就有了“婚宴吃八”的说法。

最后说“丧饭品七”

“丧饭”指的是白事宴席,“品”指的是吃,而“七”的含义,也从2个方面来解释。

其一,和上述“八”、“九”一样,也指上菜的数量,可以指7道菜,或者是7道凉菜7道热菜,如果是条件比较好的家庭,也可以指17道菜。“七”和“凄”是谐音,白事本来就是一个悲伤的事情,因此,在菜的数量上有带“七”的讲究。

其二,“七”和白事联系比较多,比如人去世后的第7天成为“头七”,再过7天称为“二七”,以此类推,一直到“五七”。按照民间的说法,五七过后,逝去的人才算真正的离去,而为了祭奠逝者,每到“逢七”那天(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很亲近的亲戚会坐在一起吃饭,表达深深的哀思之情。所以,就有了“丧饭品七”的说法。

看到这,相信大家对于俗语“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人会说,这些传统文化要传承,现在的人还要遵守;而有人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东西需要淘汰了。

笔者个人看法,这些传统文化,在如今的社会,不少地方还在延续,虽然并不没有完全照做,但是,在过寿、结婚以及白事的宴席上,还能找到“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的影子,仍然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