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生儿(2021年新生儿男女比例)

陪你演戏 2023-06-10 19:37:45 网友上传

2021年户籍新生儿887.3万,男孩比女孩又多了48万,娶老婆更难了

众所周知,这几年我国的出生率不太理想,新生儿从2017年的1723万下降到2020年的1200万,连续4年下降,人口警报拉响。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在2021年5月宣布全面放开三孩,鼓励大家多生育孩子。

但是效果似乎并不明显,前几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比2020年少生138万,人口出生率为7.52‰,创下新低,完成五连降。最关键的是人口净增长只有48万,也就是说出生人口数量和死亡人口数量已经非常接近,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来。

1月24日,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发布数据,2021年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数量为887.3万,2020年为1003.5万,2021年少了116.2万。

为什么出生人口数量比户籍登记新生儿数量多了174.8万?因为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医院出生的人口数据,而公安部统计的是已经登记户籍的,也就是说给小孩上了户口的新生儿,还有一些刚出生的可能还没来得及登记,所以数据存在差异。

另外,在登记户籍的新生儿中,男性新生儿468.1万,占52.75%;女性新生儿419.2万,占47.25%。男孩比女孩又多了48.9万,不得不说,性别比例失衡继续保持,男性娶老婆更难了。

随着男性比女性的数量规模逐渐加大,我国男性光棍越来越多,有人说有3000万,也有人说4000万,那到底有多少呢?数据显示,到2021年末,我国男性人口为72311万人,女性人口为68949万人,男性比女性多3362万人。

不过,以此数据来说中国有3000万的男光棍,有失准确。因为每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是不一样的,由于我国女性寿命普遍长于男性,所以在老年人群体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还有很多离异群体,我国离婚率连年上升,离异后保持单身的,也不能称之为光棍。

但在我国的农村,确实存在着“娶妻难”的问题,几乎每个村都有几个到几十个超过30岁未婚的单身男性。很多人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于如今娶妻成本高,彩礼高,要有车有房等等,让很多男性难以负担。

这些确实是原因,但核心的原因还是农村女性太少。我国农村一直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有些地方至今还很严重,认为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一个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于是,我们看到不少的生育乱象,比如通过做B超去检查,如果是女孩不就要,是男孩就要,这就导致农村男孩数量明显多于女孩。如今进入婚姻的群体主要是80后和90后,他们也是计划生育实施最严格的年代。

农村女孩少,如果读了书,上了大学,就不愿意回到农村。而如果读书少,那就很早就嫁人。男性的选择非常少,如果自身条件比较差,那就只能单着。

与之相反,在城市里这种观念就弱一点,特别是城市里很多都是公职人员,不敢多生,所以生儿生女都一样,一般都只有一个,男女比例相对比较均衡。但是,农村男性想娶城市的女性,一般都很难。

其实,我国男性一直比女性多,早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男女比例就达到107.56,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是106.74,到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下降到104.88。也就是男女比例失衡并没有加重,反而下降了。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00后,10后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05.95,111.38,115.57,112.34。看起来最严重的是00后,10后,所以娶妻难会是他们的难题,随着男性比女性增多,以后确实娶老婆更难了。

“收缩”的妇产科:全国多地分娩量下降,将面临哪些冲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郑超

近日,多地妇产医院今年来分娩量下降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

从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行,掀起一波生育潮;到近年来出生人口下降,部分医院妇产科不得不收缩,这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到河南,妇产医院的情况如何?受此影响,医护人员收入、产科结构设置等方面,又将面临哪些冲击?

生育热潮退去 河南首次出现负增长

2016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行,产科出现“一床难求”的盛况。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当年出生人口数超过142万。

一波生育热潮过后,数据逐渐有所回落,甚至开始快速下降。

与全国情况类似,2016年至2021年,河南省出生人口数及出生率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出生人口数从2016年的142.61万降至2021年的79.3万,出生率从13.26‰降至8‰。

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为例,2016年该院81张床位完成了近8000名产妇的分娩量,近几年有所下降,稳定在5000人左右。

该院妇产医院院长张庆表示,按当前育龄妇女数量、结构和生育水平测算,今后一段时期,出生人口将进一步下降。

此外,今年2月份,河南省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河南人口数据显示,河南自然增长人口60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与2021年相比,全省出生人口减少6.0万人。

部分地区:医护薪资下降 产妇加床情况少见

出生人口减少,对妇产医院以及产科影响如何?

河南是人口大省,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虹吸效应一直存在,因而郑州的妇产医院和综合性医院的产科虽然感受到一定压力,但影响不大,部分妇产医院仍在扩张。

在全国部分城市,分娩量下降带来的震荡或许更为明显。

据《红星新闻》报道,贵州省某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妇产科医生介绍,今年该院的分娩量较同期下降了近30%,县城内三家公立医院的新生儿出生率都在降低,医护的薪资也受到影响。

湖南省某三甲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介绍,产科是该院的品牌,分娩量一直排名全省前列,但最近,产妇多到加床的情况已经较为少见。

政府加大鼓励生育政策 医院提升服务质量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2年人口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主要是由于出生人口减少。

一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2022年全国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上年减少400多万人,其中,21-35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减少近500万人;二是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育龄妇女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多位专家指出,政府应该加大鼓励生育措施力度,延缓出生人口水平的快速下降,延缓人口总量的快速下降,维持我国人口的合理范围,统筹经济、社会、人口的均衡发展。

一方面,除了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适龄夫妇生育;另一方面,还有不少网友提出,对于生育群体,医院应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积极提升服务水平,从服务“数量”转变为服务“质量”,从环境、服务、实力、技术等方面全面提升产妇舒适度,让产妇生得放心。

来源:大河报·豫视频 编辑:任倩倩

7000年前的女人数量,可能比男人的数量多17倍,当时发生了何事?

在现代社会,我们总是逃不开关于剩男剩女的问题,尤其是“剩女”似乎更受人关注。但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资料来看,我国在2021年的男女人口比例为1.049:1。

男女比例失衡

你们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剩男剩女问题呢?北大教授李建新曾经这样认为,根据人口比例,剩女是个伪问题,她们多数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是剩男是个大问题,他们更多是条件所限的被动结果。现在的男女比例看似十分平衡,但事实上,在几千年前,男女差距可能要比你想象中的更离谱。

一起来揭开男女比例之谜

男女比例究竟根据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这样的失衡问题是否合理?为何现在的男女人口比例可以趋于平衡?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7000年前女人数量可能比男人多了17倍?

7000前的男女比例

2015年科学家在一次研究中,根据125个现代男性的Y染色体序列的数据库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7000年前-5000年前,世界上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在内的多个区域,男性Y染色体出现了明显的瓶颈期,使得当时的男女比例为1:20。

所有基因序列做成的树状图

在2018年《自然》杂志上的一份最新研究结果中,也出现了相似的情况。美国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马库斯·费尔德曼带领的研究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在7000年前,女性的数量比男性多了17倍。

导致“Y染色体瓶颈期”的原因

2015年科学家曾在国际权威期刊《基因组研究》上发表了文章,他们认为,这一时期的奇特现象与人类文化的变化有关,而非自然灾害导致。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那一时期的人类社会正在步入农耕文明,并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即将从母系氏族社会走向父系氏族社会。部落的男性为了确保自己的遗传优势,和其他部落开启战争,都是男性参战。

父系社会

科学家认为当时的战争激烈程度几乎与现在无法比拟,男性为了能够获胜,甚至会直接将敌对男性直接灭绝,然后留下女性繁衍后代。研究团队对当时的情况进行模拟,发现这场战争应该持续了大约2000年。

他们将这一时期称为“Y染色体瓶颈期”,若按照科学家的假设。在父系社会,战争导致敌对部落的男性灭绝,男性的基因多样性由此减少。随后本族部落中的男性基因逐渐变得相似甚至相同。而此时女性基因多样性并没有出现缩减的情况,甚至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的人口总数也一直处于大幅增长阶段。

基因多样性降低是关键原因

一个男性的Y染色体几乎要与17个不同女性的MtDNA(线粒体DNA)配对,最终就会导致当时诞生的男性都有相同的近期男性祖先。这场持续了2000年的战争直接导致男性可能只剩下女性的1/17或者1/20,这一数据实际还有待研究,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

男性的Y染色体只会遗传给下一代的男性,当男性的Y染色体逐渐趋同时,就很容易导致大多数男性没有男性后代。所以繁衍出的后代,大部分都是女性或是没有生育功能的男性,久而久之,男性的数量自然也就减少了。

人体内的Y染色体正在逐渐减少

在人类繁衍的过程中,不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同等重要。由于男性Y染色体的特殊性,所以如果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后,就很容易导致人类的灭绝。所以这场由人类战争导致的“Y染色体瓶颈期”,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段至暗时期。

这样的比例失衡是否合理?

为什么说这样的比例,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呢?如果基于这样一个模型,男女之间失衡很有可能直接导致人类无常繁衍,更何况是持续2000年的时间。

男女比例和谐才能正常的繁衍

事实上当男性将自己的Y染色体传给自己的后代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突变,这一突变大约每4代,也就是将近100年就会发生一次。当Y染色体发生突变时,就可以产生新的特征编码片段,从而继续繁衍后代。

在近代,人类也曾因为战争导致男女比例失衡。1975年,持续了20年的越南战争结束,虽然和那场持续了2000年的战争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越南一些地区的男女比例也达到了1:7的情况。

越南战争是东南亚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在7000年前,科学家根据推算,得出,当时的世界人口数量大约在500万-2000万之间,如果真的要出现1:17甚至1:20的情况,那么至少有950万男性在此次战争中消失。

而且在那一时期,身强体壮的青年都参与战争,青壮年死亡之后,留下的只是一些很难繁衍后代的男性儿童。所以这样的人口比例在当时很难使人类继续繁衍,因此,即便是科学家也无法保证这一演算模型的准确性,后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Y染色体随着战争消失

现代社会的男女比例如何趋于平衡?

不过经过两组科研人员的研究,我们确实可以确定在7000年前出现过一场巨大的灾难。那么后代的男性又是如何得以继续繁衍的呢?

从二叉树到星簇形

我国科学家在对中国人的超级祖先进行相关研究时,得出了一些结论。2014年发表在《PLoS One》的一篇文章《40%的中国人的Y染色体来自三个新石器时代的超级祖先》中,复旦大学严实等人根据Y染色体的突变,研究得出了18个Y染色体大类(编号为A-R)。

三个超级祖先?

这些大类将世界上的所有男性都归纳在内,其中代表中国男性绝对主流的就是O类。研究人员发现了O类中有三个汉人超级祖先,这三大祖先的后代Y染色体类型都呈现“星簇形”扩张。

也就是说在7000-5000年前,中国人的超级祖先因当时的农业社会发展,导致其后代能够以多条支线繁衍。在60000-8000年前,由于人类共同祖先的部落规模较小,导致其只能进行单线(二叉树)繁衍。

研究人员发现,即便是根据二叉树进行人口扩张的先祖,在繁衍的过程中也不一定只有两个分支。只是其他的分支因为一些其他不可控的因素,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得以延续下来。所以从研究的结果上看,在7000年前,人类祖先繁衍后代的极限就是两支。

而在学术上被标记为Oα(泰皇)、Oβ(地皇)和Oγ(天皇)的三大汉人超级祖先,他们的繁衍出现了5-7个分叉,也就是说他们在短期内变异出了多个不同的Y染色体子类。这三大超级祖先的基因,有大量不同分叉的子孙还在现代社会繁衍,甚至人数还没有变少。

三大祖先的基因至今还在

农业社会的发展

此前科学家也发现Y染色体在一定时间内就会因为自然环境出现断裂,并导致人口数量减少的问题。但是当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之后,就因为资源的分配出现了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就是说在部落中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层。

古代的农业社会开始就已经开始分三六九等了

超级祖先和他们的后代,就成了部落中的上层人士,他们凭借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战争扩张自己的后代数量。因为在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出现超级祖先的现象,所以才能在男性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继续保证一定速度的人口增长。

婺源阆山村——母系村落的最后遗存

所以在人类历史上,“Y染色体瓶颈期”和人类得以持续繁衍的原因,其实都是人类社会文化演进的结果,在文明出现并不断发展之后,男女人口比例才能得以不断地趋于平衡,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宣传。

国家统计局:2021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

2022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总量有所增加,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311万人,女性人口6894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8(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822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14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4.72%,比上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50429万人,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

老百姓对“断绝香火”危机的冷漠,让官方很无奈,到底怎么解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儿育女被视为家族延续和传承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男性继承家族血脉、传宗接代的责任更加重大。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不生育或延迟生育,导致“断绝香火”的危机日益严重。

在我国,延续香火可以说是每个人的使命也是人类的一种传承方式,尤其是对于男性继续家族血脉的家庭来说更是尤为重要。

但是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香火的重视反倒是越来越不那么重视了。

那么,什么因素在影响着现代青年对生育的需求呢?

年轻人学历的投入与职场回报的严重失衡

现代青年,多是经历了长达20年的求学历程。在他们稚嫩的年纪,父母就已经在外面忙碌的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从2-3岁便踏入校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的熏陶。然后是小学的六年,初中的三年,高中的三年,再加上大学四年的磨砺,一路走来,共有16年的时间,他们在象牙塔般的学府里度过。

然而,当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满怀信心地走出学校,踏入社会时,他们面对的却是冷酷的现实。

他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学习了那么多年,得到的薪资待遇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发现,有些工作甚至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也不需要那么多的技能,工资却不见得低。

而且,在面临着996工作制的压力,他们几乎无力承担起恋爱的经济负担。

这炙热的青春和理想,仿佛被现实的冷雨浇灭。他们曾经的雄心壮志,似乎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他们努力过,奋斗过,但是收获的并不是他们期望中的那种生活。这样的现实,无疑对他们的生育需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房屋的高昂价格与结婚需求的冲突

房子,对于准备步入婚姻的年轻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它不仅是结婚的必需品,更是两个年轻人构建新家庭的基础。

然而,房子的价格却成了他们面临的一道难题。现在的房价,高得让普通人望而生畏,买一套房子的压力几乎要把六个人的钱包掏空。

从新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房地产商由于资金链断裂,造成大量楼盘成为烂尾楼。这样的情况,更是让年轻人对购房这件事情感到担忧。

这种高昂的房价,对他们来说,无疑增加了结婚的压力,也影响了他们的生育需求。

3人们的观念已经与过去的时代有了鲜明的不同

在旧时,家庭的组建被视为一项必然,就如同一道“填空题”。

家庭的建立,不仅是基本需求,更象征着生产力的提升。

在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老一辈的人们选择结婚,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

然而,时至今日,年轻一代已经拥有了自我养活的能力,因此,婚姻已从一道“填空题”转变为“选择题”。

他们更看重个人事业的发展,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获得成功。

他们认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实现一番事业,带来的成就感远超于组建一个家庭。

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努力成果用于满足个人欲望,享受生活。

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额呈现上升趋势,虽然在2022年有所回落,但总体水平依然高于过去几年。

这表明,年轻一代更注重个人的生活品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他们对家庭的需求和对生育的需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高昂的育儿成本与教育压力

在当今社会,养育孩子的成本越发显得沉重。孩子未出生前,母亲需要进行养月子的准备;孩子一旦出生,就需要有专门的人照看。

再加上学前教育的高额费用,以及从小学到大学长达16年的教育开销,每一环都是一笔不小的出资。

更为让人痛感压力的是,如今的社会中不仅年轻人身处996的工作环境,学生们也已深陷繁重的学业压力之中。

他们从小就开始参加各种补习班,学习音乐、美术,参加数学竞赛、体育训练。

这些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为了不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许多家长只能顺应社会趋势,让孩子一同卷入这场竞争之中。

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养育孩子的经济负担,也成为年轻人考虑生育需求的重要因素。

根据2022年的数据,从婴儿期到成年,养育一个孩子的平均花费大约达到48.5万元,而若将其养育至大学毕业,这个数字则上升至62.76万元。

这样的开销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回溯到80年代以前,孩子的养育成本并不高,甚至孩子还会作为家庭的劳动力。然而,如今的情况已经大相径庭,孩子的教育、医疗等各种费用都极其巨大。

因此,许多年轻人都感觉生孩子的经济压力过大,他们不愿意承担这种压力。

一个孩子可能会耗尽父母几乎所有的时间和金钱。

再加上当前就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他们甚至对自己能否维持生活都有所疑虑,更不用说抚养一个孩子了。

这些都是影响年轻人生育需求的重要因素。

而且生育自然离不开婚姻这一前提,无人携手,哪来的家庭延续?

然而现状却是,因种种原因,推迟婚期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常态,这自然也影响了他们的生育决策。

2012年的年人口增量1006万人,到2021年的48万,断崖式下降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局人口处,常以各地的基础信息为依据,对人口趋势进行预测。在2019年,这个机构曾经预测,中国的人口会在2025年之后达到顶峰。

然而,根据我国统计局在2022年公布的数据,人口增长已经出现了负增长,达到峰值的时间比预测的早了整整三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诸如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在多数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对比其他国家的生育率缓慢而平稳的下降,我国的生育率下降速度却是惊人的快。

从2012年的年人口增量1006万人,到2021年的48万,这种几乎是断崖式的下降,不仅对我们的认知产生了冲击,也对政策的反应速度带来了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种趋势保持警惕,尽早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的情况下,国家的人口数量将逐渐减少。

这种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人口减少也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资源来改善社会福利,如提升医疗保障和增加教育投入等。

资源短缺问题也有望得到缓解,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保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

人口减少的好处

人口减少也意味着未来孩子面临的竞争压力会降低,甚至可能出现学生选择学校而非学校选拔学生的局面。

许多人对于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担忧,其实并没有那么恐怖。

尽管老年人在体力上可能不如年轻人,但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却丰富得多。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产力更多地依赖于知识和经验,而非纯粹的体力。

人们常常认为老年人是社会的负担,这其实是退休制度所构建的“假象”。

实际上,年逾六旬的老人正处于老当益壮的阶段,他们完全有能力在未来的十几二十年里继续发挥余热,对社会作出贡献。

全球范围内,老龄化无疑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趋势。然而,我国尚未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却可能面临更早到来的人口老龄化。

这可能导致劳动力的不足,而这又可能引发养老金的大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能会看到退休年龄的推迟比我们预期的来得更早,更为强烈。

人口增长率下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随着人口的减少,与新生儿紧密相关的行业,如教育和奶粉产业,可能会面临饱和甚至负增长,从而减少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口。

同时,房地产等重要行业可能也会经历不景气的阶段。

此外,我们也需要考虑到老年人的孤独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的年轻人也将步入老年。

当他们失去了年轻时的热情,步入老年,如果没有家人的陪伴,他们是否也会变得孤独,就像那些被留守的老人一样?

在深夜,当周围的家庭都在灯火辉煌的光芒中,他们是否也会感到孤单和寂寞呢?

为了保障职业女性的权益,我们应该努力消除因生育问题而在职场上遭受歧视的现象。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大对房产的管理力度,从多个方面进行监管,并对不遵守规定的房地产商进行严厉处罚,以杜绝烂尾楼的出现。

解决人口增长下降的措施

降低房价是一个重要的措施,它能够让更多的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拥有一个家的安全感能够激发人们更多的欲望和信心来生育孩子。

此外,降低房价也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使得家庭拥有更多的资金来抚养孩子。

我们还应该致力于发展三四线城市,全面提升其发展水平,并增加这些城市的就业机会。

当前的年轻人普遍倾向于选择一线城市,主要是因为一线城市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薪资和丰富的工作机会。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在家乡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工作环境,很多年轻人会选择回家建设家乡。

他们对家乡更为熟悉,也有更多机会结婚生子。

另外,我们应该努力实现全国新生儿的教育资源平均化,确保公平的公共资源分配。目前,很多人购买房产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为了能够进入好的学区。

因为城市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较大,很多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涌向大城市,这导致了人口拥挤和高房价。

通过平均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人享有公平的机会,不让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太远,而是能够追赶上来,不再只有少数人依靠天赋和刻苦努力跨越阶层的差距。

但这些也只是一个幻想,努力生活才是我们要做的。

结语

最后总结一下,凡事看淡一点,比任何事情都更有力量。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征,生育与否应该成为个人的自由选择。

人口数量也不再是决定一个国家命运的唯一因素。我们应该以淡定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