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礼吉利数字一览表(随礼吉利数字一览表500以内)

万物皆甜 2023-09-02 02:24:34 用户分享

丧事随礼,多少合适,有什么讲究

丧事随礼,多少合适,有什么讲究

文/@成长新视点

丧事随礼,重在情义,不讲攀比,讲究的是入乡随俗,随礼金额的多少以自己与死者或其家属关系远近决定。无论是什么关系,在随礼金的时候,还会带上草纸或花圈、鞭炮等祭奠物品,而不是单纯的随礼金。

丧事随礼(包含祭奠物品)的多少,一般分为普通关系、一般亲友关系、特殊亲友关系等三个层次。以系数为标准区别容易理解,当普通关系为100时,一般亲友关系为200-300,特殊亲友关系则在300以上。

一、普通关系随礼,有哪些人。

在丧事活动中,参加丧礼最多的是普通关系的人群,比如普通的街坊邻居、一般认识的人、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等关系不深的人。中国自古就有“红事非请不来,白事不请自到”的习俗,这集中体现了喜事和丧事不同的文化特点。

喜事,是分享快乐的事情。当一个人家发生了婚嫁、祝寿、过生日、乔迁之喜等喜事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邀请你去参加,且不可贸然前往,否则会让对方看不起。因为,喜事是能够带给人快乐开心的事情,不邀请你,就代表不愿意与你分享快乐,故非邀请没有必要去参加。

丧事,是悲痛伤心的事情。自古以来,当一个人的家里发生了老人去世的事情,周边的街坊邻居,临近村落的人,其他地方普通关系的熟人,只要是知道的,在没有收到邀请时,也都会互相通知,带上礼品吊唁自觉前往参加丧礼。

在丧事中,即使是有的人,只带了一包纸钱,并没有随礼金,作为死者家属们都会非常感动,因为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是亲人的离开。别人能够亲临现场,送上一份安慰,就是最深厚的情义。

如果,一个地方白事随礼礼金最基础的数字是100元时,这些普通关系的人大多会随礼100元和一包纸钱。

二、一般亲友关系随礼,有哪些人。

在丧礼中,一般亲友关系的人,他们的身份多数是和死者或死者家属有一定的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在生活中、工作中有一定的交叉和往来,关系不是特别的深厚和亲密,但要比普通关系更近一些。

在这些人中,会有死者生前的朋友、同事、出了五服的亲戚,以及死者家属们的朋友、同事等人,通俗的话说叫沾亲带故。

当这些人参加丧礼时,所随礼金要比普通关系的人高两倍或三倍,也就是普通关系随礼100元时,他们往往会随礼200元,较少人是随礼300元,但不会高于300元。除了礼金,会带两包纸钱,再加上一个花圈。

三、特殊亲友关系随礼,有哪些人。

特殊亲友关系的人,是参加丧礼中人数较少的,也是死者至亲至近之人,这些人基本上是直系亲属关系。如果死者是一位男性老人,那么他的女婿、侄子、侄女婿、外甥、孙子、外孙,弟弟、妹婿、妹妹、大舅子、小姨子就是特殊亲友关系的人,他们的随礼是最重的。

这些人参加丧礼时,随的礼金会是普通关系的三倍以上,高的可能达到十倍以上不等。他们大多会在死者没有离开人世之前,都到了现场守候。当死者去世后,他们会参加守灵、殡葬全过程,之后的三七、五七、周年等也会到场参加。

在至亲关系中的随礼,即使是同辈份的并非都有一样。如果死者是老人,与他同辈份亲弟弟和哥哥、亲大舅子和小舅子、亲姐夫和妹夫、亲连襟,这四个关系的人不一定都是一个标准,连襟要比其他三个低一些。另外,他的亲女婿、亲侄子、亲外甥的随礼,要比他的亲孙子辈分的人高一些。

不过,在一些地方的风俗中,女婿、大舅子的礼金都是最重的,其他各同辈份的基本是一个标准,低一个辈分,就会低一个等级。

四、有来有往。

在民间红白喜事的随礼上,有个“有来有往”的说法,意思是你家里有事,别人随礼来了多少,那么对方家里有事时,你的随礼要等于或大于他的随礼,而不能低。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古语中对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标准要求,讲究的是对等和尊重。别人来你家随礼多,你去别人家随礼少,就是不对等,不尊重。

任何地方,随礼越重越多,给人的感觉与事主的关系越不一般。正常情况下,保持对等即可。如果是时间跨度大,几年前随礼的数量只能作为参考,需要参考当下的标准再做决定。例如,十年前你家喜事对方随礼100元,当时是普通礼金标准;十年后对方家有喜事,你还是100元就不合适,因为跨度十年后物价增高、人民币贬值,当下的普通礼金标准可能是200元或300元了。

结语。

参加丧事活动中,在随礼方面,如果确实不知道随礼礼金多少,过去和对方也没有红白喜事的往来。那么,在登记时,先不着急登记,可以看看别人是如何随礼的,把自己的关系、身份和其他人做个比较,再行确定。

随礼时,不盲目的攀比,在遵循地方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兼顾自己的情况。在民间,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礼金多少,参加丧事活动一定要带上一包纸钱。

孙女和外孙女同年结婚,老人给孙女8千给外孙女8百这正常吗?

#头条家时光#

其实没有什么正常不正常的,老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平时哪个对自己好,对自己最贴心,最孝顺,老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虽然孙女和外孙女都是自己的孙女,她们结婚都是老人心里的大事。

老人给孙女是外孙女的10倍,虽然这个差距有点大,但肯定是有原因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都是自己的亲人。如果做小辈的都要去做攀比,不是平时好好去孝敬老人,而是去挑老人的毛病,责怪老人不能平等对待自己,其实自己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按照现在常规,一个老人既有孙女,又有外孙女,除了我们的上一辈以外,像我们这一辈,大多人都是独生子女,可能要么是外孙女,要么是孙女。但在农村既有外孙女,又有孙女的人家还是比较多的。

假如你的外婆是在农村的,农村奶奶的钱,基本上都是小一辈孝敬的钱。之所以结婚奶奶会给8000元,肯定孙女平时孝敬奶奶的更多,平时和奶奶的接触也更多。在家庭中,有时奉献和回报也是一致的。孙女平时给奶奶的钱多,或是自己的儿子平时孝敬奶奶的时候更多,那么在孙女结婚时,奶奶要给8000元,这是奶奶回报孙女的最好时候,所以要给8000元也就不奇怪了。

反过来,农村的奶奶的外孙女,多数时候都不是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一年难得见几次面。农村的女儿嫁出去以后,回娘家的次数是有限的。有时过年过节回来,有钱的女儿或是外孙女,或是会给奶奶买一点礼物,包一个小红包。平时接触不多,孝敬老人的时候不多,和老人的感情自然没有孙女那么深。但毕竟是外孙女,老人给800元也算是老人尽了心意。

农村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存在的,这也是现实。毕竟农村老人基本上都是和儿子生活在一起,很少有农村老人和女儿生活在一起的。有时去女儿家,最多也就是住几天,有的一年也见不上一次面,即使是自己的亲生儿女,是自己的亲外孙女,长期不接触,慢慢地和老人的感情就生疏了。

亲情和朋友都是如此,亲戚是越走越亲,亲人之间长期不来往,除了血缘关系以外,有时感情还不如外人,这是人际交往的惯性,大多人都知道这个惯例,也还是我们的切身体会。像我自己的女儿,因为我工作出来以后,一直是和岳父母生活在一起,女儿从小是和自己的外公外婆长大的。

而我自己的父母长期在农村,有时进城来看我们,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女儿和爷爷奶奶的接触就是过年那几天,或是爷爷奶奶进城来的那几天。相反当初我妹妹的女儿,出生不久就送回老家,由我父母帮助带大的,她对自己的外公外婆的感情比自己爷爷奶奶还亲。

即使现在我这位外甥女远在上海工作,但每到休假的时候,她的第一选择不是去父母那里,而是要回到农村来陪她的外婆。我老妈这几年吃的滋补品,比如灵芝袍子粉,进口的奶粉都是我外甥女从上海邮寄过来的。

相反作为自己亲生孙女的我女儿,平时很少过问奶奶的情况,有时过年过节都不愿意回老家。即使过年回去也很少和奶流,和老人不是那么亲近。这一切你以为老人不清楚吗?其实老人清楚得很。

当年我女儿结婚,把老人从老家接来参加女儿的婚礼,我们并没有要老人送礼,也根本不需要老人送钱,主要是让老人来见识一下她孙女的结婚场景,感受一下氛围。但在女儿女婿献茶时老人还是每人给了1000元。婚礼结束以后,我还是偷偷地将老人拿出来的钱,在送老人回家的时候发还给了老人。

去年我外甥女结婚,我也承担了接老人参加外甥女婚礼的任务。老人看到自己带大的外孙女要结婚了,心里非常激动,尽管老人要晕车还是坚持要去,同样是在献茶的环节给外孙女5000元。当时我女也是在场的,但女儿并没有因此怨恨她奶奶,女儿也觉得奶奶的做法是正确的,毕竟表妹是她奶奶带大的,表妹对奶奶的贡献要比她大得多。

其实对于家中亲人结婚,送礼送多少就是一个数字,一家人没有必要去攀比,去产生怨恨,更没有正常不正常的事情,钱是老人家的,支配权在于老人家。你结婚外婆给少了,但你自己的奶奶给的肯定多,这样一想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吗?

结婚红包吉利数字一览表

结婚红包吉利数字一览,份子钱给多少合适? 爱情最好的归宿就是结婚,于是当我们收到朋友结婚的时候除了要送上祝福以外,还要送上红包,这个时代,红包就是一个棘手的事情,送的少,自己没有面子也怕得罪朋友,但是送的多自己的经济实力又不允许,那到底该怎么办?接下来我们就红包和大家聊聊:结婚红包吉利数字一览,份子钱给多少合适?

结婚红包吉利数字一览

1、168——通常这个在就是自己还没有挣钱能力的时候包的红包数额,就是我们说的“学生包”,100+50+10+5+2+1=168的168礼金。

2、188——同样的道理,这个也是那种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学生包的红包,即“100+50+20+10+5+2+1=188”,这种红包既实惠又讨口彩,很受大学生们喜欢。

3、288/200——这种一般是邻里乡亲的红包数额,也就是一个顺水人情毕竟是邻居,不给不好。

4、366——关系稍微好一点的就会多拿一点,这个呢主要是取尾数顺顺利利的寓意。

5、600——数字6本来就是个吉利数字,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希望夫妻二人花好月圆,圆圆满满,寓意干脆利落,好听又吉利,是个不错的红包数额。

6、666——现在大部分的朋友包红包都是这个数额,六六大顺是大家都喜欢的意义,不管是对自己还是送新人都是很好的。

7、888——关系再好一点的,就要送这个数字了,发发发意思是祝福夫妻二人发财,顺利。

8、999——这个数字的红包可以说很大了,长长久久希望新人的爱情可以拥有长久永远幸福,也希望自己和新人的情谊长长久久。

份子钱给多少合适?

这个时代,份子钱没有固定的数额,一般来说分钱给的多少一个是看你和新人自己的关系如何,一般关系:包200元足矣,关系亲密的包400到600元,还有一个就是看当地的一个习俗,一般来说最低都是200以上了。

其次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红包数目习俗,如江浙地区,送给新人的结婚份子钱数目就挺大的,至少要在400到500元,而关系好的同事结婚,可能就要包个800到1000元了。

结婚红包吉利数字一览,份子钱给多少合适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随礼规矩你懂多少

我们国家是传承了五千多年的文明礼仪之邦。平日里的人情来往是必不可少的。

随礼其实也是一门学问。随礼的规矩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复杂,他要综合面子,身份,辈份,场合等等串联衡量起来。

平日里不管是婚丧喜事,乔迁,生日,探病等,大都是由红包或礼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以及情感。

亲友之间随礼有潜在的规则,有句话说,高来高往,低来低随。意思就是说,人家送礼来送的钱多,下次他家办事你就要还得多,人家送得少你也可以少还些。

假如参加人家的婚礼,对方给你随过800,那么你送礼时候必然要比原来800基础上加点随880或者1000元,略高以对方的随礼呢,显示对他们的真诚感情。要是少了,人家随你800,论到你还礼时随600,那你这人在人家的眼里,是个不懂人情世故的浑人,会落人诟病。

随礼时还要分辈分,同辈的相互商量,人情红包出手时都是差不多的。有时候呢,你想表示你跟主家关系要好一点,那么红包一样,你可以另外备一份礼品,切不可在礼单帐本上显高低,尤其是同样关系,送得不均衡会破坏相互间感情,让大家不满意不开心。

随礼时还要看办事人家的排场,酒水,菜肴等都要考虑到,要是场合规格比较高,随礼时也会略略高于平常随的红包,不至于让本家亏损太多。

随礼还有个讲究,数字要吉利,一般不用尾数为3谐音散,4谐音死,7谐音弃。

随礼时只选对的,不要为显示自己的能耐而去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相互攀比,形成恶性竞争,也不要打肿脸来充胖子。

人情世故,要做到什么样的亲戚,送什么样的礼,什么样的场合随多少红包能合适,要做到心中有数,亲疏远近各有情,让随礼成为快乐融洽相互有情感有温度。那才是最好的礼仪。

还有什么规矩需要注意的,评论区一起畅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