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属马人2022年运势男性(1990年属马人2023年运势男性)

听梦的风尘女 2023-06-16 18:42:38 网友分享

2022年去世的30位名人,关羽、张飞都走了,刘学洲只有15岁

2022年即将结束,蓦然回首今年的娱乐圈,有诸多遗憾早逝的名人,他们的离去让大家备受哀痛与不舍。

1月离世:

1、赵赫60岁

央视主持人赵赫于2022年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60岁。

自他1987年到中央电视台当主持人、编辑,一直没有离开话筒,也一直没离开经济节目。

赵赫曾担任《经济半小时》制片人,是《经济半小时》主持人。

其实赵赫去世是由于患癌,但他刚退休半年就离开,不少圈中好友都感到诧异,据悉赵赫长年奋战在新闻岗位,不听妻子让他入院治疗,最终身体每况愈下而离世。

2、周艺华65岁

周艺华是知名老戏骨,他主演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

早在1995年就参演电影《金戈铁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月1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米学东在社交平台发文,疑似透露自己的好友周艺华因病去世,文中他称自己十分遗憾没能送别周艺华。

3、刘蓝溪61岁

刘蓝溪是初代琼瑶女郎,17岁时在台湾校园民歌风潮发行第一张专辑唱片,80年代以拍摄影视剧为事业重心,曾出演过《聚散两依依》《却上心头》等作品。

1991年,结婚多年的刘蓝溪突然看破红尘,心无牵挂,选择追随青灯、木鱼、梵唱的静修生活。

1月10日,据台媒报告,刘蓝溪于美国旧金山智藏寺因病去世,享年61岁。

4、刘学州15岁

河北寻亲男孩刘学州,自2021年12月初开始在网上寻亲,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但亲生父母和网络喷子将他推到绝境。

2022年1月24日凌晨,刘学州突然在网上留下一封遗书,引发了一波争议与关注,当日凌晨4点,他因抑郁症服药自杀,经医院抢救无效在海南三亚逝世。

年仅15岁的他,悲惨的经历让人难过。

2月离世:

安大魂31岁

1990年出生的安大魂,是一位说唱歌手。

2017年她参与《中国有嘻哈》录制而被人认识。

2022年2月3日晚,其好友卓卓发文透露安大魂因抑郁症去世,称希望她在另一个世界能真正开心的唱歌,一路走好。

3月离世:

1、祝文君55岁

祝文君是一位香港女演员兼主持人,也曾在多部影视剧中客串出演。

例如在周星驰电影《食神》中饰演“城市睇真D”,主要作品有《溏心风暴之家好月圆》《廉政行动2022》等。

2022年3月1日,据港媒报道祝文君因患肺癌,在家中睡梦里安详离世,终年55岁,此前外界并不知道她的病情。

2、苏日曼28岁

青年舞蹈家苏日曼,曾获得城市旅游小姐中国总冠军,中国舞蹈最高奖“荷花奖”银奖。

2021年7月,她苏日曼被诊断为胃癌晚期,生病期间,她没有躺在床上自怨自艾,而是积极阳光地笑对生活,还通过短视频记录自己的抗癌日记。

据媒体报道,2022年3月12日凌晨,与癌症抗争了8个月的苏日曼不幸离世,年仅28岁,让人万分痛心。

5月离世:

沈庆52岁

沈庆是一位内地男歌手、词曲作者、音乐制作人,1989年创作了个人的第一首填词作品《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2020年,沈庆担任音乐剧《苏东坡》的总导演、编剧和作曲者,历经18个月共写了18首歌。

2022年5月23日,沈庆因交通意外送医抢救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52岁。

6月离世:

1、陈道明66岁

著名唱作人陈道明,于6月1日因病去世,其好友科钦夫还在网上发文送别好友。

陈道明拥有《雾中机场》《且行且珍惜》等经典音乐作品,可谓是传遍了大江两岸。

他曾是伍思凯、张信哲的经纪人,张信哲在得知他离世消息后,发了一曲陈道明为他创作的《且行且珍惜》,并配文称“老朋友,一路走好”。

2、阿丽玛31岁

阿丽玛是内蒙古乐队“9596”的主唱,因车祸身亡,让人十分惋惜。

作为乐团主唱的阿丽玛,一直十分热爱音乐,也曾参加过不少音乐节目,给人留下了印象。

消息曝出后,9596乐队官方发了阿丽玛去世的消息,乐队其他成员也发文送别阿丽玛。

3、任鸣62岁

任鸣曾是北京人艺的院长,也是国家一级导演,其主要作品有《情痴》《等待戈多》《日出》等。

2022年6月19日,据媒体报道任鸣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他一生执导了近100部作品,被业内人士称为“戏剧赤子”。

4、李崇霄51岁

李崇霄是一位低调的实力演员,1994年之前,在北京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1995年他出演古装历史剧《武则天》中饰承乾,从而进入演艺圈。

这些年他出演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搭错车》《山月不知心底事》等作品。

据报道,李崇霄于2022年6月22日不幸辞世,终年51岁。

7月离世:

1、刘伯勋41岁

刘伯勋是内地男演员,主要代表作有话剧《绿荫下的红塑料桶》、影视剧《女人进城》、《女人当官》等。

据媒体报道,2022年7月1日,他因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41岁。

其多位好友发文缅怀刘伯勋,让人十分动容。

2、朱俐静40岁

朱俐静是中国台湾流行乐女歌手,因获得台湾歌唱选秀节目《超级偶像》第三季总冠军而出道歌坛。

她曾发表专辑《快乐美人鱼》,给人留下印象。

据台媒报道,朱俐静于7月3日因乳癌去世,年仅40岁,此前已经抗癌2年之久。

8月离世:

1、艾成40岁

艾成是北七乐团主唱之一,也是一名演员,2004年他推出首张个人音乐专辑《艾成 Mr.I》,从而正式出道。

这些年,艾成除了唱歌也会客串一些影视作品,例如《新兵日记》《爱情ATM》等。

据台媒8月17日报道,艾成在芦洲地铁站共构大楼楼坠楼,坠落在3号出口处,当场死亡并未送医。

对于他去世的主要原因,他的家人并没有透露太多。

2、张博42岁

张博是圈中知名音乐人,曾与李宇春、那英等人合作,他是《乌兰巴托的夜》的混音师,还曾参与过《无价之姐》、《彩虹下面》等歌曲的混音。

2022年8月15日,音乐人左小祖咒发文透露好友张博因心梗去世。

据悉其爱女刚出生不久,令人十分唏嘘,朱婧汐等艺人缅怀悼念。

3、网红周思廷24岁

网红周思廷原本是一名街拍博主,身材匀称高挑的她总是十分吸睛,算是小有名气。

今年盛夏时节,她突然停更一个多月,让不少网友猜测纷纷。

后来她的账号再次更新,却是宣布了她离世的噩耗,文中表示周思廷经常胃痛却不就医,导致最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离世,也是让人万分感慨。

9月离世:

傅松36岁

傅松在2007年因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获得长沙赛区20强正式出道。

这些年还推出了不少单曲,虽然没有大红但也一直在坚持梦想。

2022年9月10日,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终年36岁。他曾在其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的口腔癌是槟榔所致,呼吁大家“珍惜生命,远离槟榔”。

10月离世:

1、王迪44岁

王迪是知名青年舞蹈家,也是国家一级演员,2012年他与杨丽萍搭档表演的舞蹈《雀之恋》,获得了“2012年春晚最美节目”。

10月18日据媒体报道,王迪因抑郁症离世,享年44岁。

杨丽萍听闻噩耗后,在朋友圈发文缅怀王迪。

2、陈坚雄51岁

陈坚雄是国家一级演员,其主要作品有《外来媳妇本地郎》《大话黄飞鸿》《乘龙怪婿4》等等。

10月15日,媒体曝出他疑因心梗逝世,享年51岁。

随后,导演李力持发文悼念,感叹人生无常。

3、梨泰院去世明星

10月万圣节的梨泰院踩踏事件轰动全球,引起了全球网友的广泛关注。而在这起事件中,有3位年轻明星不幸去世。

一位是选秀出道的李智汉,身材高挑、外形帅气的他原本有大好前途,可惜最终离世,年仅24岁。

另一位是日本模特富川芽生,她也才26岁,父母得知她离世消息后万分难过。

还有一位是被称为“啦啦队女神”的金有娜,她在网上拥有不少粉丝,却也因踩踏事件丧生。

4、李明航45岁

李明航是一位电影导演,从小热爱创作,他也是卡梅隆的校友。

其导演作《麻局》赢得国内外业内人士一致好评。

2022年10月25日,李明航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年仅45岁。

5、沈妙极32岁

沈妙极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语歌手,代表作有《我想勇敢活着》《仰望星空》等。

据悉,沈妙极刚出道时,就已经患上淋巴结肿大,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

2022年10月11日,媒体报道沈妙极因病去世,终年32岁。

11月离世:

1、“张飞”李靖飞65岁

李靖飞是国家一级演员,他主演了94版古装剧《三国演义》,在剧中饰演张飞一角,由此受到关注。

2012年至2015年,李靖飞突发脑梗塞3次,经抢救后虽获救,但留下后遗症,语言不清,腿脚不便。

2022年11月24日晚,李靖飞因病医治无效离世,享年65岁。

2、“关羽”陆树铭66岁

陆树铭也是大家很熟悉的演员,他在94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一角,从而被大众熟知。

他这些年一直在坚持拍戏,给人留下印象。

据悉,陆树铭于2022年11月1日突发疾病去世,享年66岁。

3、刘学军58岁

刘学军是国家一级演员,在话剧圈颇有名气,他在舞台上创作了数十个不同的人物形象。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雷雨》中的周仆园,《风雪夜归人》中的苏弘基等。

2022年11月9日,媒体曝出刘学军因病医治无效,在江西南昌逝世,享年58岁。

4、简义隆39岁

简义隆是台湾知名主持人,也是第一代凤梨哥哥,曾参与主持过不少节目。

2022年11月16日,据台媒爆料简义隆因猝死意外离世,令人感到十分震惊。

随后他弟弟公开了去世原因,也呼吁给亲人们平静的空间。

12月离世:

陈扬66岁

陈扬是台湾知名作曲家,1987年他以《桂花巷》获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

1989年,他凭借金曲《鲁冰花》获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电影插曲。

据悉,陈扬因病去世,享年66岁,圈中不少好友得知噩耗后,纷纷发文悼念。

这些名人遗憾早逝,让大家不禁唏嘘,也希望他们一路走好,大家会永远怀念他们。

男性的友谊危机,愈演愈烈

西方男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友谊危机。

过去一段时间,包括《纽约时报》《纽约客》《大西洋月刊》《卫报》等媒体就此推出了一系列以“男性友谊危机”为主题的文章。起因是2021年美国“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的一项友谊调查研究。报告指出,尽管美国人的友谊状况经历了明显的衰退,男性的情况更为糟糕。与1990年相比,拥有6个或以上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55%降至27%;没有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3%上升至15%。

也是在这项研究中,“友谊衰退”(friendship recession)一词被正式命名。

前段时间,我们就“友谊衰退”现象发布了文章《“友谊衰退”如何成为一种流行病?|读刊》,探讨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会陷入“习得性孤独”?友谊是如何被置于危险之中的?在现代生活体验中,成功的友谊究竟意味着什么,又如何能得到维持?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要聚焦讨论这项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发现:男性的“友谊衰退”及其背后成因。一方面,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男性不善于表达情感,也不太需要亲密朋友。但多项研究表明,男性对于亲密友谊的渴望并不亚于女性。自童年到青春期中期,男孩们对待好友的表现更是证明了,他们亦是情感直给型选手。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此外,如果传统的男性气质规范是阻碍他们拥有亲密友谊的罪魁祸首,是什么让性别观念上理应更为进步的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的浪潮中挣扎不前?

“友谊衰退”:

男性的友谊,挣扎不前

一个并不令人意外的研究发现是,西方男性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友谊危机。

“友谊衰退”,这是2021年美国“Survey Center on American Life”的调查研究中首次发明的词汇,用来形容当代美国人的友谊状况堪忧。在这项不断被西方媒体援引的最新研究中,超过一半的美国男性表示对现有的友谊状况感到不满。与1990年相比,拥有6个或以上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55%降至27%;没有亲密朋友的男性比例从3%上升至15%;即使在最为社牛的男性中,只有30%的男性表示他们在近期与朋友分享了私人感受,21%的男性表示他们从朋友那里获得了情感支持。

电影《她》(2013)剧照。

英国的情况类似。来自英国调查公司“YouGov”发布的“友谊研究报告”发现,八分之一的英国人表示他们只有一位可称得上“密友”的朋友,7%的人声称自己没有“密友”,还有51%表示他们认为自己很难结交新朋友。在声称自己没有密友的受访群体中,男性的数量比例高过女性。事实上,早在2018年,一项针对英国男性精神健康的研究就已经敲响警钟,在这项覆盖2000位受访人的调查报告中,每3名受访男性中就有1名说不出一个亲密朋友的名字。几乎一半(47%)的男性表示不会和朋友坦诚自己最近遇到的问题。

另一项2021年发布的全球孤独研究(Loneliness around the world: Age, gender,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loneliness),分析了46054名生活在237个国家、岛屿和地区的人群孤独状况。报告同样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年轻人的孤独感高于中年人,中年人的孤独感高于老年人。此外,男性的孤独感比女性更为强烈;生活在个人主义国家的男性不仅更容易感到孤独,他们体验到的孤独感也更加强烈、持续时间也更长。

电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2022)剧照。

有意思的是,相比其他个人主义国家,美国男性的“友谊衰退”现象最为严重。《经济学人》刊发的文章《为什么美国男性最孤独》(Why Men are Lonelier in America than Elsewhere)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是美国版的男性气质。“在美国男孩儿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一直被灌输,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男性,就需要具备以下的特质:克制、独立、以碾压他人为代价的竞争能力。”常年致力于研究男性友谊的精神分析师罗伯特·加菲尔德说道。

在上述援引的多项研究中,年轻男性,尤其是单身男性的友谊状况最为糟糕。每5名单身男性中,就有1名男性表示没有任何亲密朋友;在被问及遇到问题时,会向谁寻求情感支持时,36%的年轻男性表示会第一时间向父母寻求帮助,而女性的这一比例仅为24%。研究者认为,这不仅因为相比朋友,父母很少会拒绝自己,同时自2008年大萧条之后,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与父母同住。

已婚男性的友谊状况之所以没那么糟,更多是妻子的功劳,一方面,已婚男性可以共享妻子已有的社交圈,同时妻子也会更积极地安排社交聚会,帮助男性拓展更多社交活动。不光如此,相比于已婚女性,已婚男性更常向妻子寻求情感支持,而女性则倾向于同时向朋友倾诉。“光就这点而言,男性的确从婚姻中获益更多。”研究人员丹尼尔·考克斯(Daniel A. Cox)在接受一档播客节目采访时提到。

电影《婚姻故事》(2019)剧照。

那么,为什么男性的“友谊衰退”现象更为严重?

成长教育:

成为男人,失去朋友

一种看上去成立的解释,来自我们的日常经验:男性不善于表达情感,也不太需要亲密朋友。对于前者,不少心理学研究都曾为此背书,男性维系友谊的方式是分享活动,女性维系友谊的方式是分享情感。对于后者,美国流行文化中随处可见的西部牛仔形象,中国古典文化中孑然一身的游侠,将源远流长的刻板印象刻进了男性气质的文化基因里。当然,还有一种被高度英雄化的男性友谊传统,所谓两肋插刀、出生入死、知心换命。但无论哪种,与其说它们是男性真实的友谊状况,不如说是被社会建构、进而被涵化的现实。

在《深层秘密:男孩的友谊和关系危机》(Deep Secrets: Boys’ Friendships and the Crisis of Connection)一书中,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尼奥比·韦对100名13至18岁的美国男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她的研究发现,从童年到青春期早期,男孩们提起自己的好朋友就仿佛是提及自己在世界上最爱的那个人——可以完全倾吐心声,敞开心扉。然而,进入后青春期,许多男孩开始说他们不需要朋友,担心同性之间的亲密友谊会让他们看起来“像个女孩”。这在白人男孩中更为明显。

延伸阅读:尼奥比·韦的《深层秘密:男孩的友谊和关系危机》,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未有中译本)

“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彼此相爱……就是这样……你无法解释这种扎根在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想,在生活中,有时两个人真的可以理解彼此,对彼此产生信任、尊重和爱。这是人类的天性。”一名叫作贾斯汀(Justin)的15岁的男孩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对好朋友的情感。

等到了22岁时,贾斯汀对待友谊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互相开开玩笑。没有什么严肃的交流,我不和任何人分享我的感受,甚至不和我的女朋友分享它。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信任的问题,就只是我不会这么做。如果朋友需要钱,我会把钱给他,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我的感受,我不会和任何人说。我觉得它是我个人的选择。”

在发展心理学中,16岁到19岁是青少年步入成年、习得男性气质的阶段。在韦的研究中,16岁到19岁正是男孩与过往朋友逐步失联的阶段。“他们开始不愿意与同性朋友亲近,不愿面对与表达情绪,害怕自己因此被贴上娘娘腔、不成熟或者同性恋的标签。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关注自己是谁,而是开始迷恋他们不是谁或者不能成为谁。在美国文化中,同性亲密和情感上的敏感性长期与性取向(同性恋)和性别(女性)联系在一起。作为对这种文化背景的回应,男孩们自觉变成了自主、坚忍、自我孤立的男人。”与此同时,16岁到19岁是美国男性自杀率急剧上升的阶段,比例是同年龄段女性自杀率的4倍。

纪录片《面具之内》(2015)剧照。

由此可见,男性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情感文盲(emotional illiterate),不渴望亲密朋友,而是一种——如果我们挪用术语来说,“习得性衰退”。一方面,传统的男性性别规范不允许男性拥有情感、承认脆弱,因为这些不会为他们带来成为男人的社会资本。但是,我们都知道,与朋友分享脆弱、寻求情感支持恰是任何人获得亲密友谊的关键。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一个男孩成为一个被《衰落的男性》作者称之为“标准”男人的时候,他们并非得到了内在的成长,而是习得了一系列符合“男箱”(The Man Box,用以指称支配性男性气质所需的行为规范)标准的行为,并与其他男性建立了一种“男性社会望”(homosocial,语出赛吉维克,被收录于上野千鹤子的《厌女》)绑带。而主流文化却倾向于将这种有毒的男性同盟关系等同于友爱的兄弟之情。

“我认为男性其实非常渴望与朋友的亲密关系。然而这种亲密性的达成对他们来说极具挑战。”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为什么男性那么难以交到亲密好友?》(Why Is It So Hard for Men to Make Close Friends?)中,心理咨询师尼克·法格(Nick Fager)指出。

新型压力:

情感也需要读写能力

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是,如果传统的男性气质规范是阻碍男性拥有亲密友谊的罪魁祸首,为什么性别观念上理应更为进步的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的浪潮中更为挣扎?

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研究男性友谊的精神分析师罗伯特·加菲尔德的观点。他在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时还提到,新一代的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中挣扎不前的另一重原因是他们的成长教育与过去几十年的新现实之间产生了断裂与脱节。这一新的现实正是源于女性主义和性少数权利运动的发展以及社交媒体孕育的新的情感连接方式。“就长远来看,这一新的现实将有助于男性建立良性的友谊关系,但就目前来看,他们还处在抵抗阶段(fighting phase)。”加菲尔德补充说道。

事实上,不少年轻男性已然感受到风向的变化,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24岁的采访对象马克·沙佩罗(Marc Schapiro)在接受《经济学人》的采访中就自陈道:“我一直被教导男性友谊的特点是‘坚忍,缺乏向外的情感表达’。如今,我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另一种友谊形象,尤其是女性如何彼此表达情感又如何相互支持。我很希望自己也能这么做,但它和我从小接受的有关友谊的信念完全不同。反观我和我的那些哥们儿打游戏、扯闲天,其实并不能满足我对友谊的真正需求。”

英剧《正常人》(2020)剧照。

对此,尼克·法格在《纽约时报》文章中给出的建议是:练习脆弱,哪怕它让你感到不舒服。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向你的朋友表达你对他们的感受。对于维系一段友谊关系来说,告诉对方你尊重他、信任他,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但沟通情感并非易事。这是因为,它不仅涉及我们对于情感的感知,还涉及情感的表达能力,或者,让我们借用伊娃·易洛斯在《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一书中提到的概念:情感的读写能力。在这本书中,她着重讨论了过去几十年情感资本主义的兴起与以“情感”为核心的文化图示的诞生。

在本书的第二章,她首先阐述了情感场域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出现以及由此孕生的情感能力(emotional compenence)。易洛斯指出,贯穿整个20世纪,心理治疗、经济生产率和女权主义这三种文化理论相互交织、重叠在一起,为情感文化提供了基本原理、方法和道德推动力,从而使得人们可以将情感从内心生活的领域中提取出来,并将其置于自我与社交的中心位置。这也带来私人领域的理性化和情绪的商品化进程。

延伸阅读:《冷亲密:为什么爱越来越难?》,[法]伊娃·易洛斯著,汪丽译,浦睿文化 | 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4月。

而情感能力(在心理学理论中又被称作“智力”),按照易洛斯的定义,即自我意识,是一种能觉察到他人感受、谈论它们、共情彼此,并能为某个特定问题找到解决方案的能力。情感的读写能力则要求人们能够从经验的快速流转和非自反性的本质中抽离出来,并将情感经验转化为情感文字,进而使其成为一系列可待观察和掌控的实体。(按照易洛斯的分析,情感与文本性的交织也存在将情感本质化的风险,这里就先不展开了。)

在分析互联网交友现象时,易洛斯认为,互联网是一种相当注重心理学的技术,某种意义上,它正是以人们对自我的心理学理解为前提,并鼓励人们在社交上运用心理学模式。因此,在她看来,那些特别重视情感语言交流,那些最有能力公开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自我的人,才能在网络上建立起私人的恋爱关系。他们也最擅长按照疗愈性模式(心理学理论的助推)来建立情感联结。

当然,易洛斯的分析更多针对的是亲密关系,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理解年轻男性在“友谊衰退”里的挣扎。这种挣扎不仅在于双方是否能够且有意愿暴露脆弱与情感,还在于双方是否能够将易变的、短暂的与情境性的情感体验诉诸语言的能力要求。相比之下,女性因为20世纪的女权主义运动和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涌现的互助/疗愈性叙事实践,更容易在新的技术环境中建立并维系友谊。同时,我们也能更加理解,为什么已婚男性在需要情感支持时,更多转向妻子而非朋友。

英剧《正常人》(2020)剧照。

尾声:

重新思考友谊的起点

“会不会地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永无止境地接近某种模糊的目标——比如研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科技,发展出越来越复杂晦涩的文化形式?会不会这些东西只是自然地潮起潮落,而生命的意义亘古不变——去生活,和他人相伴?”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

文章的最后,让我们回到“友谊衰退”这一现象本身。正如开头所言,尽管男性的“友谊衰退”现象更为严重,但更大的背景是,友谊的衰退,或者说,一种群体性的孤独,是更大范围的“流行病”。

不少西方媒体都给出了重建友谊关系的方案。除了上文提到的练习脆弱,还包括不要自以为友谊会天然有机地生长,要多和朋友联系,哪怕是在社交媒体上主动问个好。

《卫报》的系列文章也指出互助的重要性。《“很多时候我只和邮递员说话”: 如何摆脱习得性孤独——实现社交遨游》(‘Some weeks I only speak to the postman’: how to escape learned loneliness – and soar socially)采访与记录的几段友谊大多提到了朋友之间共度时艰的时刻,并将其视为友谊过程中最重要的体验:有人感激友人在病中给予的支持,也有人回忆自己与朋友在共同经历死亡、人际关系问题、生育焦虑等问题时的相伴。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2020)剧照。

但在这些具体的策略之外,现代人所面对的关系处境更像是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称之为的“液态的亲密”——渴望与人相系,却更恐惧被就此绑死。害怕孤单,所以找人同行,但新的不安却从别处涌现。

《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书的开篇,作者伊丽莎白·冯·塔登描述了一幅德国耶拿“天堂”火车站的巨型广告——一个黑发美人站在浴室里,身体被轻雾一般的白色肥皂泡所簇拥。广告语说:“为了呵护您的肌肤。”

延伸阅读:《自我决定的孤独:难以建立亲密感的社会》,[德]伊丽莎白·冯·塔登著,顾牧译,万有引力 |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3月。

塔登认为,“肥皂泡的拥抱”这一意象很好地诠释了现代人既渴望亲密,又想彼此拉开距离的矛盾状态:脆弱的身体在与他人的亲密接触中得到了接纳,但在漫长的历史中,脆弱的身体同样经受了各种形式的暴力伤害。尽管在现代社会,暴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但这种对暴力的体验依然鲜活,决定着人们对亲密的期望、体验、不安和失望,让现代人不断思索应该拒绝什么样的亲近,可以有什么样的欲望,以及可能会承受什么代价。

“只有脆弱的人才可能会有共鸣,能够被亲近的只有那些没遭受过暴力的人。”就此而言,我们或许可以将生命的脆弱性与无法被暴力褫夺、彼此依赖的根本处境,当作重新思考友谊的起点。

主要参考资料(除已列书目之外):

(1)American Men Suffer a Friendship Recession.

https://www.americansurveycenter/commentary/american-men-suffer-a-friendship-recession/

(2)Why Is It So Hard for Men to Make Close Friends?

https://www.nytimes/2022/11/28/well/family/male-friendship-loneliness.html

(3)Americans Have Fewer Friends Than Ever, Survey Shows.

https://wwwdependent.uk/life-style/americans-fewer-friends-survey-b1890794.html

(4)Why Men Are Lonelier In America Than Elsewhere.

https://www.economist/united-states/2022/01/01/why-men-are-lonelier-in-america-than-elsewhere

(5)American Men in Grip of \"Frienship Recession\".

https://www.thetimes.uk/article/us-men-friendship-recession-mental-health-tc83rgrr9

(6)Ask An Academic: The Secrets of Boys.

https://www.newyorker/books/page-turner/ask-an-academic-the-secrets-of-boys

(7)‘Some weeks I only speak to the postman’: how to escape learned loneliness – and soar socially.

https://www.theguardian/lifeandstyle/2023/feb/02/some-weeks-i-only-speak-to-the-postman-how-to-escape-learned-loneliness-and-soar-socially

撰文/青青子

编辑/王青

校对/柳宝庆

属马人2023年5月份的运势及运程:运势来袭,开启幸福之门!

属马人是在中国十二生肖中的一个,代表着勇气、热情和活力。在2023年的5月份,属马人将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需要好好把握。

运势

在2023年5月份,属马人的运势整体上还是比较不错的。事业方面,属马人的努力和智慧会得到回报,特别是在5月中旬的时候,会有一些机会出现。这些机会需要属马人敏锐的嗅觉去捕捉和把握,同时也需要属马人的勇气和决心去迎接挑战。

财运方面,5月份的收入会比较稳定,但是支出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的开销。建议属马人在花钱方面多留一个心眼,不要盲目消费。

感情方面,属马人的桃花运比较旺盛,可能会有一些追求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对于已经有伴侣的属马人来说,需要注意另一半的情绪变化,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注。

健康方面,5月份的属马人需要注意运动和饮食的平衡。建议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时间,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运程

5月份对于属马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忙碌的月份。工作上可能会有一些加班或者额外的任务需要完成,但是这些都是能够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的。建议属马人把握好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任务,保持高效率。

同时,属马人需要多和同事沟通和合作,发扬团队精神。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让属马人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家庭生活方面,属马人需要多关注家人的感受和需求,尽可能为家人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在处理家庭事务的时候,需要理性思考和沟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纷争。

总的来说,2023年5月份对于属马人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月份。在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属马人需要保持冷静和清醒,做出正确的决策。在面对挑战的时候,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和决心,勇往直前。

此外,在5月份,属马人也需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适当地放松自己,寻找一些舒缓的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疲劳。例如,可以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爱好活动,和朋友聚会,或者找一些瑜伽冥想的方法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总之,在2023年5月份,属马人需要积极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同时也需要保持平衡,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创造更好的未来。

生肖属鼠、龙、马、猴和猪的在2023年运势怎么样,需要注意什么?

【引语】

2023年是中国农历的兔年,也是一个十二生肖轮回周期的开始。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每个生肖与不同的运势有密切的联系。

在2023年,鼠、龙、马、猴和猪这五个生肖可能会有更多机遇和好运,但成功还需靠个人的努力和行动。因此,珍惜机遇、抓住时机、脚踏实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鼠(出生年份:1936、1948、1960、1972、1984、1996、2008)

在2023年,属鼠的人将会迎来事业上的大发展。他们通常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智慧,可以及时抓住机遇,进而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鼠的人还可以通过加强人际关系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在财务方面,2023年是一个非常好的年份,鼠的人可以通过投资和理财来赚取更多的收益。

但是,他们需要注意不要过于冒险和贪心,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注意点:鼠的人需要谨慎处理自己的财务状况,避免过度投资和冒险行为。

二、龙(出生年份:1940、1952、1964、1976、1988、2000、2012)

在2023年,属龙的人将会面临很多挑战,但也会有很多机遇出现。龙的人通常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认可和信任。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和拓展社交圈子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在财务方面,龙的人需要保持谨慎和冷静,不要过于冒险和贪心,需要进行详细的投资和理财规划。

注意点:龙的人需要注意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突发事件或者情感问题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三、马(出生年份:1942、1954、1966、1978、1990、2002、2014)

在2023年,属马的人将会迎来事业上的大发展。马的人通常喜欢自由和独立,在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他们还可以通过加强学习和技能提升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财务方面,马的人可以通过理财和投资来赚取更多的收益。但是,他们需要注意不要过于冒险和急功近利,需要量力而行,认真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

注意点:马的人需要注意处理好与同事和家人之间的关系,避免因为个人情感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

四、猴(出生年份:1944、1956、1968、1980、1992、2004、2016)

在2023年,属猴的人将会迎来很多机遇。猴的人通常善于思考和创新,在工作中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

他们还可以通过加强自己的社交圈子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在财务方面,猴的人可以通过理财和投资来实现财务自由。

但是,他们需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心和冒险,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注意点:猴的人需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良好,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猪(出生年份:1935、1947、1959、1971、1983、1995、2007)

在2023年,属猪的人将会迎来很多好运和机会。猪的人通常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勤奋精神,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信任。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加强人际关系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在财务方面,2023年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年份,猪的人可以通过理财和投资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注意点:猪的人需要注意处理好个人情感问题和家庭关系,避免因为这些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此外,他们也需要注意保持谨慎和理性,避免因为投资和决策上的冒险行为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总之,以上五个生肖在2023年将会迎来很多好运和机遇。但是,他们也需要注意处理好自己的情感问题、家庭关系和财务状况,保持谨慎和理性,才能顺利度过这一年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喜欢作品请多多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点击右上角“关注”众谈故事汇,每天为您分享更多的作品,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