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属蛇女1977年出生的全年的运势(2020年属蛇女1977年出生的全年的运势怎么样)

无药可救 2023-08-11 07:00:11 网络

我的1977

1977年,十年已是强弩之末,人们紧绷着的神经开始松懈,脸上也时常飘过久违了的微笑,空气中似乎有了一丝春天的暖风。可到了年底,才刚一入冬,人们却依就感觉到了天寒地冻……

我记得是12月23日这一天,我用冻的红彤彤地手,攥着笔,正儿八经地在《招工登记表》姓名一栏,一笔一划地写下了自已的大名。从那一时刻起,我,一个生长在西北戈壁滩的小屁孩,闪亮登场,成了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那一年,我刚满十五周岁。

现在回想起来,四十三年前那一时刻,我是带着仅有的,一个青少年对未知好奇和蒙胧的喜悦,被那个特殊时代,强力裹携着,犹如时空转换一般,极速穿越进入了成人世界!也是恰逢良机,加入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华北油田大会战……

华北冀中平原吹响集结号

77年寒冬的一天,西北娃儿出征的日子。我们二十多个小伙伴,精神抖擞,踌躇满志,背着行李卷,爬上一辆六轮军绿色大卡车,象当年游击队战士奔赴沙场一样,告别了家人,怀揣着希望,从冀中古运河畔的青县出发,沿着乡村土道,驶往百公里外的集结地任丘县---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那一刻,我们是伴随着厂区高音大喇叭播放《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豪迈歌声出发的!战鼓声声,车轮滚滚,我开始了长达四十三年的漫漫人生征程……

早在六十年代中期,即在华北平原开展了石油地质勘测。1975年7月3日,在任丘市辛中驿任四井钻井勘探,喜获自喷日产上千吨的高产原油,自此揭开了古潜山深层油藏的神秘面纱。

当时的石油化学工业部报请国务院同意,一声令下,拉开了华北油田勘探大会战,建设第三个大庆的帷幕!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大队人马汇聚在以任丘为中心,辐射河间、霸州、青县、文安等地。仅一年多,广阔的大平原上,钻塔林立,车辆穿梭,场面壮观,气势恢宏,一场人定胜天的夺油大会战摆开了阵地……

华北油田会战动员大会

从1975年开始一直到1981年,每年十月份开始,进入招工季,各路各色人马三五成群,象成千上万只羊群,寻觅到了水草丰美的新牧场,开始转场,陆续往任丘汇聚。

我们这一批二十来名新招青工,经过三个多小时奔波,抵达任丘县。我记得,报到是在当时的油田招待所,两排临时搭建的帐蓬房。当天大约聚集报到的有近三百人,男孩占大多数。看样子,大多都是十六七八岁的小青年,个别明显有年纪更小的,想着混水摸鱼的;还有几个年龄偏大的,至少有三十大几了。来路不同,各有门道,但目标一致,全奔着招工而来……

我们报到的过程至今印象深刻。先是面试审核。工作人员瞅一眼登记表,再抬头上下打量一番站立在办公桌前的招工对象,突然大声发出一连串提问:叫什么?那里人?多大了?父亲姓名?按说,回答这些简单的基本问题并不难,但实际中却五花八门,啼笑皆非。据说,提问这些问题主要是考察一下招工对象脑壳是否有问题,是否是油田子女或子弟。

当时正值大会战用工高潮之时,人们闻风而动,通过各种关糸,把子女、亲戚借机运作招工。

接下来,面试工作人员会让招工对象在帐篷里跑小圈、蹦下高,看看胳膊腿是否正常,有无残疾。这些项目都做完了,同意招工的大红印章才"啪"地砸下来!妥了,到外面扎堆候着,等待分配!

分配前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程序:逐一地过大磅称体重。一百斤以上的站一边,一百斤以下站另一边。我体重是九十二斤,被划分在和一大帮女娃儿站一伙。过完磅,开始念分配单位名单。一百斤以上全去了油田建设一、二和井下作业三个一线指挥部,我们这伙一百斤以下的去了二线采油指挥部。老油田人都知道,油建井下全是地面建设和井场压裂作业,工作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采油工主要看守油井,记录数据,三班值倒,工作轻松,女工人多。庆幸!俺虽大小伙子,可不足百斤,人家一线不要,被当作花木兰处理了……

招工面试分配结束了,天也擦了黑。我们一帮分配当采油工的男少女多的娃娃们又被轰上了车,赶赴位于三十多公里外的河间县采油三矿新工培训大队。

晚上九点多钟,一路巅波,我们终于抵达了培训大队,先吃饭。食堂早就给我们准备了一大盆土豆片炒肉和两大盆白面馒头,都放凉了。我们这帮娃娃们被折腾了一天,全饿急了眼,个个如恶虎扑食,一通猛造,风卷残云,盆干碗尽……

我们的宿舍是当天下午才刚刚搭建好的新毛毡帐蓬。每个钢架上下双层床上都配发了新被褥,有烧煤取暖炉和刚砌好的砖火墙。刚安顿好,培训队领导来看望大家,告诉我们,明天一大早六点半吹哨起床,上早操,吃早饭,开始为期三个月的新工教育培训。

我记得那一天,直到躺进被窝,我的兴奋感依然强烈,难以入睡。回想一下,一个十五岁的娃儿第一次孤身一人,在离家百公里之外,去迎接扑面而来的工作和生活,心中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的憧憬!那一夜,我很晚才睡,但睡的很香很甜……

弹指一挥间,春秋轮回转。1977年,是我开始当一名石油工人的职业生涯起航之年,到2020年11月,已经走过了整整43年历程,正式退休。今年是华北油田会战45周年,回首往昔,我真心感恩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这句诗,此时或许更能映呈出我的心境……

追述防汛中因公殉职女村支书:“直到最后一刻,她还在想着我们”

图为孙丽美同志落水区域。 叶茂 摄

中新网宁德8月8日电 (记者 吕巧琴叶茂)“第二次跳入水中,她就离我两三米远,但是水流湍急、体力和速度跟不上,眼看着她被河水往下冲,逐渐消失在我的视野中。”回忆起事发一幕,两次跳入河水中救援的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松山街道沙塘工作站站长汤辉,悲痛不已。

受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影响,霞浦县发生强降雨,多处出现内涝现象。6日,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孙丽美在防汛过程中因公殉职。

图为汤辉展示当时淤积的水草。 叶茂 摄

清理涵洞淤积物:被洪水带入水中

6日,孙丽美一行4人根据防汛工作要求对危险、低洼地段进行巡查。当日14时43分,孙丽美一行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水泥桥涵洞被堵塞,水位急剧上涨;为避免冲毁农田、危及河道附近的村后自然村,在清理淤积物过程中,孙丽美被洪水和淤积物带入水中。

“丽美!”古县村驻村第一书记樊丽丽听见呼喊声后,抬头看见孙丽美已落入水中,水已淹没其胸口。当即,樊丽丽、汤辉和古县村村委会主任孙万进立即在落水位置拉住孙丽美的手,但因水流湍急、涵洞吸力大以及水草缠绕,一直无法将孙丽美救上岸。

“当时河水已淹没水泥桥,涵洞吸力很大,我们三个人都被连带着往前带。”站在河水已退去的水泥桥上,樊丽丽哽咽不止,她指着残留的水草和涵洞告诉中新社记者,汤辉跳入水中试图将孙丽美托上岸,也被卷入涵洞中、水草缠绕,差点牺牲了。

汤辉说,被卷入涵洞中的他,呛了很多水、眼睛也睁不开;凭着本能的求生反应,他将水草拨开后被冲至下游十几米远的地方,多番挣扎之后才上岸。

图为事发后,当地干部开展搜救工作。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不要放开,你拉住我”

“汤辉又跑过来一起拉,水已经没过了她的口鼻,水位也一直上涨,特别地急。”樊丽丽说,知晓情况危急,孙丽美为了避免将3人带入水中,还试图放开抓着她的手,转而去抓水草,樊丽丽大声呼喊着,“拉住我,不要放开,你拉住我。”

随着河水愈发湍急、涵洞吸力增大,孙丽美整个人被吸入涵洞中。见此,汤辉立即从水泥桥的另一侧跳入水中,希望从下游截住孙丽美,但因水流过急、体力透支,未能成功。数秒钟后,孙丽美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图为事发后,当地干部开展搜救工作。 霞浦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让我心里最过意不去的是,直到最后一刻,她还在想着我们,怕牵连我们。”樊丽丽称,当时他们三个人沿着河道一边跑一边打电话叫救援。

接报后,县乡两级立即组织300多人开展搜救工作。6日21时许,孙丽美遗体被找到。目前,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中。

图为村民自发来到水泥桥上悼念。 叶茂 摄

村民:感到非常可惜和遗憾

7日下午,一些干部群众自发来到水泥桥上悼念孙丽美,献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

在村民雷秀金的眼中,孙丽美是一名好干部。“听到这个消息,我都不敢相信,真的非常可惜和遗憾。”

出生于1977年5月的孙丽美,2010年7月入党,2004年任村计生管理员,2018任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被霞浦县委县政府授予“2020年度十佳村(社区)主干”称号和被宁德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