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居五行八字算命(卜易居五行八字)

君心似我心 2023-08-31 19:50:19 用户分享

白话简论《周易·观》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观[guān、guàn]字初文见于商代至西周时期。“观”一般认为是形声字。其中“见”是形符,表示看见;“雚(guàn)”作声符。观,《说文解字》解释为凝视、审视、谛视。赵诚《甲骨文行为动词探索》:“甲骨文的萑字写作图A,象一种飞禽之形。或写作图B,增加了两个表示一双眼睛(图C),隶定当作雚。看来这是一种有着大眼睛的鸟。《说文》释萑为‘鸱属’,当指鸱鸺(也叫鸱鸮)一类鸟。鸱鸺,即俗所谓猫头鹰,也叫夜猫子。这一类鸟确实是有一对大大的眼睛。大概就是因为有一对大大的眼睛,所以卜辞的“萑”或“雚”作为动词有观看之义,再由此发展而有观察、监视之义。”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皆用“雚”为“观”,后来才有从见雚声的“观”。大概当时的人们已经不知道雚就是观的本字,不了解雚字的构形初义,因此才加形符“见”以显示其字义。观本义指有目的地仔细察看,又指有目的地向别人显示。引申表示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因‘观’所见到通常是值得人们欣赏的景观,故又引申为观赏及值得观赏的景象。以上义读[guān]。由景象又可引申为观赏景物的建筑,即宫观,读[guàn],特指道教的庙宇,即道观。

上巽风为入为命,下坤地为众为邦,卦为向众人、邦国发号施令,有‘告示’法律施行之象;风行地上,则意指‘风行草偃’,以德感化百姓,风潮行于邦国之象。巽为风在上,坤为地在下;说明巽在上,为民办事,像风一样迅速无处不到;地在下,表示地上的万物仰首观察巽的行为,产生敬重和羡慕的心理,决心学习巽的德才。由此可知,观卦本身是以敬重的态度观察和学习他人优点和长处的卦。‘观’的字义有两面性:风行地上遍触万物,自上观下,展示让人用心观看是观[guàn];二阳在上为四阴所仰视,用心观看展示也是观[guān]。观卦也有两面性,而这个两面性则是用古代的灌[guàn]礼来体现,观卦典故即源自于‘灌礼’:帝王以灌礼展示王道,下则以观看灌礼而受到教化。灌与观的字源同样来自于雚[guàn]字,因此观亦假作灌,王家台秦简就作‘灌’。灌通盥、祼[guàn]。灌礼是禘[dì]祭中在献牲之前,以加了香料的酒浇到地面以求神降临。这是因为周人重视气味。《礼记.郊特牲》:“周人尚臭,灌用鬯[chàng]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灌以圭璋,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这里的臭就是味道,《说卦》‘巽为臭’,观卦巽上坤下,巽为臭,为鬯臭浇于地也就是灌祭之象。古代圣王透过灌礼来展示王道,达到风行草偃的教化功效。这是以宗教来感化人心,也就是所谓的神道设教。《彖传》曰:‘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象传》曰:‘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木为地上最为可观者,木在地上即为观之象。《说文》目部:‘相,从目从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汉书.五行志》:‘木,东方也。于易,地上之木为观。其于王事,威仪容貌亦可观者也。’观仰之道,应取其最盛美者观之,其次者,则可略而不观。犹如祭祀时,在观仰初始进爵灌地以降神之礼后,诚敬之心,已肃然而生,故其后之献飨荐神之礼,则可免之。百姓在观仰尊者之盛美,均深受教化而肃然生诚敬之心。

黄寿祺曰:春秋时吴国季札[zhá]观乐于鲁,体现周朝之盛德,而兴观止之叹曰,观止矣!若有他乐,无不敢请已。观卦大义,正是阐发观仰美盛事物,可以感化人心之道理。卦辞取观仰祭祀为喻,说明观毕初始之盛礼,即使不观其后之细节,心中信敬之情,已由然萌生。

郑玄曰:坤为地,为众。巽为木,为风。九五,天子之爻。互体有艮。艮为鬼门,又为宫阙。地上有木。而为鬼门宫阙者,天子宗庙之象也。

《序卦传》: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

《杂卦传》: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程颐曰:风行地上,周及庶物,为游历周览之象。观民设教,如奢则约之以俭,俭则示之以礼。省方,观民也。设教,为民观也。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观卦下坤顺、上巽逊,二阳居于上位,顺理又顺民情,其德可观,足以为下四阴所观仰。尤以九五爻高居尊位,以阳刚中正之德,为天下人所观仰。而卦辞'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乃说明在下万民,观仰至高无上之美德,皆能领受美好的教化。观仰大自然运行之神妙规律,即可理解四季运转毫不差错之道理。圣人体现大自然刚健之规律,从而效法之,并用以教化百姓,天下万民因而纷纷顺服。观看祭典,就要看浇灌香酒请神最隆重的一段,这时与祭者最为虔诚而庄严。至于后面献牲礼开始就没什么好看的。此比喻观礼要虔诚与用心,这是以宗教仪式的观摩来感化、教化人心,让人观看到天道与神圣,也就是'神道设教'。'大观在上'之观为观示、演示,指与祭之君王高高在上为众民所观。'下观而化'的观为观摩之义,为百姓在下观看而受到教化。盥与荐是君王祭天的两个过程,盥礼在前,以香酒浇灌地面以请神,此时隆重而精神专一,众人态度虔诚而庄敬,这也是整个祭礼最为可观的精华时段。待请神之后,神明降临,则开始以牲礼敬献,为荐礼,这时众人已散乱而无秩序,态度随便而不专一虔诚。所以《论语.八佾[yì]》孔子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有孚顒若,很虔诚而庄敬的样子。顒,原意为大头,头很大的样子。引申形容庄敬、虔诚的样子。但'顒若'有两种相反的解释,一是形容君王在上,威仪庄重,受万民景仰的样子。宋明以前多作如此解释。二是形容百姓瞻仰虔诚的样子,此为宋明之后的见解。

刘沅曰:阳大阴小,阳上阴下,故曰大观在上。顺,顺理也;巽,顺民情也。大观,统为二阳。中正以观,独举九五。卦体阳德为群阴所观瞻,正如人君为群黎所尊仰,为大观在上之象。下之人观上之所行,自然感化也。盖盥、荐者,文也;有孚者,诚也。天地人神莫非一诚所贯注也。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不当位,不应。

处观之始,阴柔失位,与上无应,又居位卑下,远离九五阳刚中正之君,无所仰望,犹如幼童之见识,所观甚浅。初六之观礼有如童仆或儿童,所观肤浅、浅薄,从头到尾不知道祭典在做什么。对不负重任之小老百姓、小人如此无可厚非,反正就是去凑热闹故曰无咎。但是对于那些居高位者高官、君子如此则不识大体,很可鄙而有吝,不察不著亦为羞矣。吝者言其小疵而趋近于凶。初六距离九五最远,与上体又无系应,无法观祭的一爻,此有如小孩或童仆之观看祭典一样,完全是‘外行人看热闹’,不知在看什么。‘童’者位阳则男爻阴则稚居下如童子不能远视。童原指为奴之罪人。古代有罪而为奴隶者男曰童,女曰妾,此为童仆、仆人之由来。后世亦以童为童稚、小孩之称。

爻变得《䷩益》卦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程颐曰:小人,下民也,不能识君子之道,乃常分也,不足谓之过咎。

六二,窥观利女贞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当位,有应,中正。

得位居中,上应九五,本应大观天下,惟其阴柔处内,不能尽见大观之美,犹如妇人女子身居户内,暗中窃看门外景物,从门缝窥探祭典,所看非常偏狭而不完整,而不能尽观大千世界,故仅利于女子之固守正道。男子如此则为不利。但此亦告戒君子,行为与心胸不当有如三姑六婆以窥探他人私事为业,应当志在四方,放眼外面的大世界,注重大的问题与事情。质柔位阴‘女子’之象。三四五互艮为门阙,隔三四与五应,门内窥视之象。

爻变得《䷺涣》卦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侯果曰:六二得位居中,上应于五,窥观朝美,不能大观。处大观之时而为窥观,女正则利,君子则丑也。

六三,观我生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不当位,有应。

阴柔不中不正,虽与上有应,惟处观之时,应同时能检视自我之行为,即能向外观仰美盛,处多凶之位当向内亦能自我修省、自我斟酌,以谨慎抉择其进退之道。三已近九五之君,又与上六相应,因此是可参与祭典者。但所应的上六并非主祭的君王,再加上六三以阴居阳不当位,代表身份参与祭典并不洽当。三又是多忧之位,上有互体艮山止于前,所以前往观看有许多难处。因此有进退之象,只能视自己的情况而决定是否参与祭典。观我,观察自我,即观察自我的情况。对于是否参与祭典,就要看自己。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朱熹以生为‘行为’。朱震认为生为动,动之所自出。虞翻认为是生民,‘观我生进退’指君王观看生民百姓的进退,或指展示祭典之进退给百姓看。另外,灌礼中有迎牲之礼,生或者为牲,观我生指观我之牲礼。

爻变得《䷴渐》卦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马振彪曰:六三不中正,进退往往失道,观我之所以生者,以为进退之道,进退不失,乃无负我生。此与或跃在渊同义。

,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当位,不应,承刚。

柔顺得正,下帅众阴上承九五中正之君,能观视天下之贤士俊才,选荐予君王,而君王亦以宾客之礼接待之。观卦中能够观看祭典最清楚,位置最好的,就是一爻。因四为近君之位,就在国君旁边,又承九五之君,因此为国家贵宾。所观看者最近而最详。二三四互卦坤为国象,近阳爻光明象。

爻变得《䷋否》卦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郑玄曰:诸侯贡士于天子,卿大夫贡士于其君,必以礼宾之。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当位,有应,中正,卦主。

阳刚中正,为观卦之主,犹如贤君以盛德为天下人所观仰,又能时常自省其所施为,不断修美其德行。如此有德之君子,必无咎害。三与五同功,故皆曰观我生。六三与九五都说‘观我生’,但两者大不相同。六三不当位所应非正,是参不参与祭典都很尴尬,所以就自己看自己的情况,衡量是否参与,说‘进退’。九五的看自己,是因为九五是祭典的主人,所以本身就是被观看的对象,因此对于祭典,等于是在看自己的演出。因此也有自己反身自省的意谓。四阴侵阳,危矣,假所行不足以观示四方,反有咎矣。

爻变得《䷖剥》卦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王弼曰:观我生,自观其道也。九五为众观之主,宣宏大化,光于四表,观之极者也。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君子风着,己乃无咎,欲察己道,当观民也。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不当位,有应。

阳刚居观卦之终,虽退居虚位,不当事任,但仍有圣人之志,欲使下观者皆受感化而为君子。此君子之德行,当无所咎害。上九虽然高而无位,但也是高高在上。此言上九下观九五之行为。

爻变得《䷇比》卦上六,比之无首凶。

王弼曰:观其生,为人所观也。最处上,极天下所观者也。处天下所观之地,其志未为平易,不可不慎。故君子德见,乃得无咎。

全卦总论:

二阳在上众阴观之为观;二阳下于众阴为阴所俯视之为临。临卦阳爻在下,为君长监临百姓;观卦则是君长在庙堂之上,百姓仰观。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卦序上观卦与临卦为相综的对卦,是继国家有事(蛊)之后而来,整饬邦国,励精图治的时候,一是监临百官,也就是临卦;另一是令行天下,教化百姓,也就是观卦。王弼曰:“观之为义,以所见为美者也,故以近尊为尚,远之为吝。”得观卦要多观摩学习,自我反省,熏陶日久,自然可以水到渠成。而观摩的吉道在于能够接近权贵,最怕的就是距离太远而什么都看不到。王弼说的‘近尊为尚,远之为吝’。有如观看国庆大典,越是离总统位置近的,越能对全貌观看清楚,而越是用心观看越能看出门道。因此卦爻的判断上,四阴自下仰观二阳,其德可观,然上不得位,故以阳刚中正之德九五为君为观之主,为天下人仰观之中心。二阳高位虽为众所仰,非可易居,阴盛亦多戒惧,故五仅无咎而上志未平。下四阴与九五近而能见其美者为吉,远者为凶。故四观光为最善而三次之进退未失,二利女而初则吝矣。临卦二阳在下进而凌阴,故阴欲远阳;观卦二阳在上阴自下仰,乃阴欲近阳。大壮取四阳之盛而观不言四阴之盛,反取二阳在上为四阴所仰,此《易》扶阳抑阴之意也。

文多摘抄自网络,如有不同意见,敬请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