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官印(劫官印代表什么)

若即若离 2023-07-08 04:46:30 网友分享

清朝的官印不简单,隐藏着7个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谁看完都愣住!

私凭文书官凭印。在清朝的时候,当官的叫手抓印把子,不管是判案子,还是发布告,只要蘸着朱红色印泥的大印“砰”地一声盖上去,当时盖印的白纸,就变得神圣不可侵犯,成了不可更改的公文铁矩。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清朝的皇帝为了限制手下官员的权力,故此,从制印,到用印,再到印泥的颜色,甚至官员死后用什么谥印来陪葬,都有一整套的规矩,小编今天就给您揭一下秘,让您感受一下清朝官吏的神秘世界。

1、清代官印的材料

清代官印的材料分四种,第一种玉印是皇帝用。第二种银印是而公、侯、伯、经略大臣、大将军、将军、领侍卫内大臣印、各部、都察院和理藩院等用。余下的官吏用铜印。而文职佐杂人员,还有不入流的小官则用木印。

2、关防大印的印泥为蓝色

清朝的总督和巡抚是皇帝的特派官员,故此,只能发关防,而不能发银印,关防大印的印泥和也和普通的油朱色印泥不一样,关防大印用得是燕脂水色印泥,也就是俗称的紫花大印,一旦皇帝去世,在国丧的27天之内,关防大印必须全部使用蓝色的印泥。

3、京官身边有掌印官

京城的高官用印更是慎重,他们身边都有掌印官,官员的大印盖在公文上,下面还要加盖掌印官的名章,一天的公文处理完毕,掌印官还要做详细的记录,一天用印几次,都用在了什么公文之上,以备待查。

4、过年需要封印

京官们有一个雷打不变的规矩,就是腊月十二月二十九封印,到正月十九开印,这中间的20天不办公,但为了防止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京官们还是会在封印之前,在一叠白纸上盖上了大印,以备不时之需。

5、新印有印脚

清朝的银印和铜印都由礼部铸印局制作,新印在使用之前,印上有四只印脚(突出印面的钉状物),发给使用官署之前,铸印局先磨去一只印角,再交给承领官,这四只印脚转一手磨去一脚,直到交给使用的官员,最后一只印脚由承领官,当官员的面磨掉,目的是以明责任(谁也没私自盖印)。

6、销毁大印程序特殊

官员离任或者被夺职,需要交印,他需要磨掉大印的一角,大印一层层地往上交递,交到一个官吏的手中,必须要接着磨掉一角,交到礼部铸印局手中时,这颗大印的四个角基本上都被磨掉了,也就是说无法使用了。

7、皇帝追谥官职所发的蜜蜡印

大臣去世,皇帝一般为表彰大臣的功绩,会追赠官职,而这追赠的官职大印就用蜡制成,当然,为了好听,就将其说成是蜜蜡。

这种蜜蜡印,只是一种虚荣之印,只能让死人的后代过一把干瘾。

清朝关于印的规矩如此之多,皇帝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限制官员的权力,可是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清朝的历代皇帝想通过控制印,来限制权力,让他手下的官员都成为清官廉吏,小编也就只能呵呵呵呵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