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格局纯粹(八字格局纯粹性格)

龙行天下 2023-08-09 04:10:00 网友分享

知识学习 | 什么是八字格局,正格取法

格局就是指八字命局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五行局势和生克结构,一般情况下,日柱天干(代表命主自己,成为日干或日主)和月令的关系是划分格局的依据,也就是月令是定格局的标准。格局,就是以月令为主,日主为辅的一种论命方法!用日主来结合月令,然后定出格局。

凡人秉命,必有一格。八字之有格局,如人之有姓名。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无人无之也。惟格有成败。太过,不及,之互异,故人有贫贱富之不等。

八字格局分类

格局名目众多,大别之,八字格局大体上可区分为两大类:一为正格,一为变格。

正格即为普通格局,亦可分为八种格局:正官、七杀、正印、偏印、正财、偏财、食神、伤官格等,比肩、劫财则不为格局。

变格即特别格局,亦可简分为建禄月劫格、专旺格、从格、化气格、半壁格等格局,其实变格种类繁多,有时亦很不合理,故简化之。

八格

八格者:正财格、偏财格、正官格、七杀格、正印格、偏印格、食神格、伤官格。

正格八格之取法:

一、有官杀先论官杀,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先看八字七个字中有无官杀,有时月令藏干的官杀也要看。不能一见官杀就要论官杀,论官杀的时候,必须要官杀可以成格。官杀成格又有讲究,月令可以成,先论月令和官杀成格,月令不能成格再看其他字和月令成格。

二、月支本气透出天干(如寅月透甲,卯月透乙,辰月透戌,已月透丙,午月透丁,未月透巳,申月透庚,酉月透辛,戌月秀戌,亥月透壬)。应先取以为格。

三、干上未透月支本气,而透月支所藏之神, 即以该神取为格(如寅月未透甲木於干上,而透丙或透戊。则可取丙或戊为格),若支藏两神,并透干上,则选择其一为格局(以有力而无克合者优先)。

四、月支本气未透,月内所藏之神,也不透月支藏干,比较五行强弱,择一有力而无克合者为格。

五、比劫不能取格,禄刃非在八格之内。

中性符号学:理论基础与发展前景

作者:王铭玉(华南地区符号学科普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传播与应用研究中心)

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学之道,是中国符号学学者一直在思考并追求的目标。这关系到中国传统符号学资源的属性、符号学研究的意指模式以及中国符号学在世界符号学领域的地位等问题。中性符号学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契机。

大符号观与中性概念

西方传统的语言中心论符号观认为,符号是由一系列差异关系的语音印象和概念印象结合而成,与外部世界无关。在此种观念下,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是一种任意性关联。这种符号意指方式的性质决定了符号结构的语言性质。比如,“橘子”可以指不同颜色、大小的各种具体橘子。而如林中起烟、窗户结冰、风信旗摆、周易卦象、象形汉字等,往往不被视为真正的符号,而被视为某种类符号现象——因为它们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一定的理据性。

中性符号学则突破了语言中心论符号观,其研究对象是围绕人类的生命活动展开的各种意指实践或符号化过程,包括姿势、踪迹、语言、图像、书写、艺术、仪式、实物等各种表意方式。一言以蔽之,中性符号学所处理和思考的对象是异质符号的中间性质或跨界性关联,尤其关注“说的”符号与“看的”符号相融合的双重思维。这是一种多元包容的大符号观指导下的分析和阐释路径。

中性符号学是针对异质符号的隔离观而提出的符号理论。一般认为,西方理论家更习惯以隔离的眼光看待符号综合体。以图为例,他们要么着重图的像似符性质,要么强调图的指示或规约符性质,或者干脆认为语是语、图是图,二者完全隔离。中性符号学的“中性”追求的则是“居中”,即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形式与实体、系统与过程等二元对立项中采取一个中间立场,更关注它们之间“对立性解除”而产生的种种新理论、新视野、新领域。

中性符号学的这种居中的中性化趋势,注重消除对立、淡化界限,强调语象之间的相互解构和跨界,而不是简单的“折中”。“中性”作为“二元对立项的中间状态或消解方式”,既是一种“符号方式”,表现为符号本体的结构特性;也是一种“符号观”,表现为一种理论立场。目前常见的一些网络表情包、交通符号等,就是图像和语符的中性合治符号——既不是图像又不是语言,但又具有语符(文字)和象符双重编码性质,是对传统图文分治格局的一种消解。

在图像和语符的中性合治符号中,“亦图亦字”两个叠加的异质符号,会使我们从直觉上无法将它们截然区分。图文交融的标识将双重意指压缩在一个平面上,二元异质元素被同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里,被图像化的文字和被文字化的图像,都没有彻底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而向中间靠拢——图文二元异质要素基于像似性融为一个整体,图文双重意识淡化了,而被某种整体性所取代。二元异质元素相互同化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异质性、跨界性和移心性的张力消失了。对立感的消失使双方向中间靠拢,中性应运而生。

中性的语象合治观

在大符号观的视域中,有两类最基本的原型符号。一类是语符,包括口语、书写语言以及语言的各种补充替代品(如盲哑语、公共标识、数字记号等)。第二类是象符,包括各种视觉性符号(如图像、实物、仪式、行为举止等)。二者是大符号家族中的重要两翼,使二者合治能够突破传统上要么以语言的语符号为中心、要么以非语言的象符号为中心的狭义符号观的分治立场。中性的语象合治观关注的是异质符号关系,主要是语符和象符的“居间性”,即语象之间既区分又跨界的合治关系。

中性符号学重点研究区分基础上的中性跨界现象,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取中融合。这是相对于“分治”而言的一个对比项,是对异质符号(主要指语象)分治对立关系的解除。其二,居中融合。这强调语象之间在本源上的融合,而不是对语象对立关系的主动解构或解除。因此,语象合治也包括“取中合治”与“居中融合”的进一步对话与合治。比如,传统甲骨文研究将象形字的内部结构处理为字符,但语象中性观则发现其内部有语象双重的中性编码。传统汉语学将汉字看作汉语的记录工具,而语象中性观则把汉字看作异质于汉语的符号系统——它既是汉语的一个要素,又是基于视觉理据建构汉语的方式,因此言文关系也是一种语象关系。

中性符号学的“中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异质符号之间的“居间性”;二是中性符号学的“中国性”。就后者而言,语象融合、消解极性对立是中国传统符号哲学思想的重要特征。儒家概括中庸之道的说法有,“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简称“执两用中”,即消解两端的极性对立,采取一种不偏不倚的执中立场。在语象关系上,王弼总结道:“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语象于一体的“象”是基础。汉字符号的形、音、义揭示出,以象符为轴心,在图符、音符、义符三种符号之间摆渡的中性。借此,我们可以把语象合治分为形象合治、音象合治和义象合治三种类型。形象合治符号包括:象形字、卦爻象符,传统诗意画或写意画,现代的表情包以及各种标识的设计等。电影中用来揭示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感性表象理解事物本质的“蒙太奇”也属此列。音象合治符号包括:汉字的形声字、文人画的诗(声旁)画(形旁)并置等。义象合治符号(用意符组合来表达形象)包括:指事字、会意字、诗中有画以及现代的语象叙事等。

东西对话与文明互鉴

关于“中性”,巴特认为其是“破除聚合关系之物……即通过一个第三项……甩掉、消除或反制聚合关系的僵硬的二分法”,洛特曼根据文化编码方式的不同将文化符号分为约定—离散的语言符号和图像—浑成型的形象符号,其他一些西方学者(如德里达、福柯、鲍德里亚、米歇尔等)也对语象的中性跨界问题进行过探讨。但是,这些西方符号学的中性倾向,多表现为一种反语言、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后现代学术思潮,重在“解构”而并未形成以建构“中性”为核心范畴的符号学理论。而以汉字“六书”中语象“居中融合”为基本原则的中性符号学,显然有别于以破除二元对立为特征的“取中融合”西方中性符号学思潮。并且,中性符号学的合治观,不仅强调语象合治(在区分基础上的融合),也强调东方的“居中融合”与西方的“取中融合”之间的合治。

一般认为,纯粹的图像符号是反概念的,主要是像似性地再现现实物象;纯粹的书写符号是反物象的,主要是抽象性、约定性地代表某个语言概念。而中性符号学的要义,则是消解图像符号的像似关系与语言符号约定关系之间的界线,在象符号中有言符号的约定编码,在言符号中有象符号的编码,最终产生一种“合治文本”。换言之,中性符号学提供了一种浑成型的符号意指方式。这种意指方式,既包含了西方的跨媒介、多媒体、多语式、语象叙事等符号学精髓,又吸纳了中国古老的“中和”“意象”等哲学传统。它介于视觉图像符号的像似性和语言符号的约定性中间的意象性理据原则:按照可视、可感、有理据的方式呈现抽象的义理和观念,同时又“忘掉”或掩藏了这种理据性。总之,中性符号学是一种具有东方特征的符号学范式,是一种基于东西对话、文明互鉴的符号学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什么是命局的特殊格局?八字特殊格局都有哪些呢?

特殊格局

普通格局讲的八格,是常见的一类格局,从数量上讲,在所有命局中占大部分。有些事物会超乎常理而以其独特的规律运动变化。格局也是一样,普通格局之外,还有特殊格局。之所以特殊,主要在于这种格局的取用原则“旺之极者不可损、衰之极者不可益”与普通格局中的“强抑弱扶”完全不同。

如果我们误把特殊格局当成一般格局分析,由于用神取错,对命运的推断往往南辕北辙,自己却找不出原因。有的人不承认特殊格局,我们不必强求别人认可某一种观点或理论,理智的人,会在实践中、在失败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如果非要不顾事实,一味固执己见,那就只有让他在预测实践中去碰壁了。

特殊格局概论

要深入研究命理学,必须透彻地认识和掌握特殊格局。一个专业从事命理预测的人,不可避免地经常碰到特殊格局。有人认为特殊格局在所有命局中占的比例不大,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深研,但若你是一个长期从事命理研究的人,持这种观点就必然经常碰壁。真正的命理预测高手,在一定程度上就高在对特殊格局的精深造诣上。我时常碰到一些求测者对我说:“我的四柱找过许多人甚至命学界名人批过,准确率很低,没想到你却给我测得这么准。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或用的其他方法?”其实这些四柱就是特殊格局。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掌握了这类格局,预测起来就跟批普通格局一样容易。我在从事专业预测期间,预测的四柱殊格局约占一半,当然这并不是说这类格局在所有命局中占有这么大的比例。我年轻时在民间从事专业预测十多年,碰到的特殊格局也不少,但按比例算大约占20%。所以,特殊格局到底在所有命局中占多少,凭预测经验是难以确定的。如果把50多万种命局全部排出来界定,倒是能得出一个准确的比例,但这也只是对原命局而言,上一个甲子与下一个甲子的各年每月交节令时间不同,导致起大运岁数不同,岁运的干支组合也就不同,所以每个甲子(60年)的50多万种命运全局与另一个甲子的50多万种命运全局又不尽相同,如此轮回,命局变化就是一个大得惊人的天文数字,谁也没有这个精力把所有格局列尽。

正因为特殊格局具有特殊性,所以有的人甚至命学界的个别名人也难以理解,于是就武断地否定特殊格局的存在。遇上测不准的特殊格局,就归结为“出生时辰不准”或者说是“因果报应”的原因,真可谓胎笑大方。

常言道:大势随众,顺天应时,识时务者为俊杰,这是说顺应一股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则无灾答。两军相战,败方若缴械投降,则可免灭顶之灾,即所谓“缴枪不杀”。一辆奔驰的列车,如果你坐在车里,会安然无事,但如果站在轨道上想迎面用身体止住它,你就会被撞得粉身碎骨。这是现实生活中“旺极之势可顺而不可逆”的例子。

命理是研究人们命运现象的科学,当然也必须符合现实生活中的道理。命局就是一种五行气势,五行平衡流通则相安无事,五行中某一行太弱,无法自立,而又想求得生存,就只得服从和依附于强旺之行,不然就如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日干作为命局五行中的一行,也遵从这种道理。日干有力量自主就自立,力量太弱不足以自主就得服从于力量强大之行,服从就是顺应,顺应则有吉无凶。这便是命局中从格的道理。日主这一行强旺至极,其他之行太弱,那么其他之行也只能服从于日主,这便是命局中专旺格的道特殊格局与普通格局的取用原则有着根本的区别(偶尔亦有巧合之处)。

所以判错格局往往就易取错用神,也就难以测准吉凶了。有少部分命造,格局难以判别,往往似是而非,比如身弱到底弱到什么程度才从?身强到底强到什么程度才专旺?如果不能把握这个尺度,就容易把身弱的普通格局判为从格,把专旺格判为身强的普通格,或者反其道而行之。

特殊格局的种类

五行取格法之特殊格局共有专旺格、两气(两行)成象格、三气(三行)成象格、从格、化气格五大类。其中专旺格又分为:木专旺(曲直)格、火专旺(炎上)格、土专旺(稼稿)格、金专旺(从革)格、水专旺(润下)格五种;两气(两行)成象格分为:木火通明格、火土成慈格、土金航秀格、金白水清格、水灵木秀格、金木栋梁格、木土疏通格、土水池沼格、水火既济格、火金器血格十种;三气(三行)成象格分为:木火土三气成象格、火土金三气成象格、土金水三气成象格、金水木三气成象格、水木火三气成象格五种;从格分为:从官(杀)格、从印格、从财格、从儿格、多从格五种;化气格分为:甲己化土格、乙庚化金格、丙辛化水格、丁壬化木格、戊癸化火格五种。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关注、转发、点赞,大家一起弘扬周易研究预测。大家如果有八字命理知识的疑惑、姻缘合婚,起名改名,婚姻情感不顺,事业财运阻塞,健康状态、家居风水等诸多问题,欢迎留言、转发、关注。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白师周易研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留言区评论,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