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强弱与五行得分有什么区别(五行八字强了好还是弱了好)

君心似我心 2023-07-17 15:38:23 网友分享

先天奇门遁甲教程|奇门九宫五行强弱计算法

《先天奇门遁甲教程》:奇门九宫五行强弱计算法,奇门局是加密的,直接看不出任何信息,必须先要计算九宫五行的强弱,“强弱”要用数值来衡量。

《先天奇门国学院》期望全国奇门遁甲爱好者:相信科学,相信易理,相信客观规律。目前市面上的易学基础都是错误的,不但难以记忆,而且讲不出任何道理,也没有任何实际用途。读者从书本上学到的都是假奇门,源自于《神奇之门》与《开悟之门》。假奇门伪易学没有任何预测功能,请读者不要花费时间,精力,而后一无所获。

重点:奇门局排出来是加密的,直接看不出任何信息,必须要通过九宫五行生克抵消法计算九宫五行的强弱。

《先天奇门遁甲》是第一个把数学计算引入奇门局的,离开数学的量值衡量,基本都是伪易学无疑。

先天奇门遁甲揭开奇门之谜

例如:我们说那个五行强,那个五行弱?如果没有量值来衡量,岂不成了想当然。比如:相同的八字,拿去给十个“大师”看,必然有十种结果,或许十种结果都不对,目前的伪易学都好比“万能公式”,都是牵强附会和生拉硬套。

奇门局12地支落宫

12地支落宫的位置是不变的,奇门局里不是只有天干,同样有地支。地支是无条件起作用,天干是有条件起作用,空亡是无条件起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发出的磁场力,无论是正力还是负力,都是无条件的起作用。

数学表示正力和负力

地支的力为正力,数学上用【+】来表示,正力是可以叠加起来的,例如:地支里出现3个子,数学表示为【+3子】。同理负力也是可以叠加起来的,例如:空亡出现3个午未空,数学表示为【-3午】+【-3未】。天干的力都为正力,天干和地支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力都是等同的,都是单位1。

奇门遁甲九宫五行属性

《后天奇门遁甲》,也就是读者从书本上学到的,九宫五行的属性都是错的,都是《后天八卦》那些东西,毫无章法,背离易理,不合逻辑。

万事万物要分五行,五行都要分阴阳,奇门九宫也不例外,下面是《先天奇门遁甲》九宫五行属性。

奇数宫;9宫阳火,1宫阳水,3宫阳木,7宫阳金,5宫阳土

偶数宫:4宫阴火,6宫,8宫阴木,2宫阴金,0宫阳土

这样修改后与《先天八卦》对应的丝丝入扣,也把奇门九宫置于流动的动态生克链条中。九宫五行本身就是五行,必然有阴五行、阳五行,中间为中央土。

5宫和0宫:在奇门九宫里,5宫和0宫是合二为一的,5宫为阳土,0宫为阴土。其实中5宫是有5和0二个数字的,只是0代表没有,就省略了。中5宫是九宫五行的圆点,阴土是0宫,叫5宫阴土也可以,都是一个意思。

先天奇门国学院弘扬先天易学

顺便在讲下奇门遁甲里为什么没有“甲”这个天干?奇门遁甲是门高等的天文物理学,也叫磁场学,和行军打仗没有任何关联。地球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的一员,地球的磁场力是12种,也叫12地支能量场,天干“甲”就代表地球本身,已经有12地支代表地球的磁场力了,地球自己不能再和自己发生作用了,所以一定要“遁甲”!

四柱八字之日主旺衰判断

判断在论八字之先,首要研究的是取喜用神,但是在选取喜用神之时,必须要先了解日主的强弱旺衰,因日主的强弱,会影响到喜用神的选择。如正官格,日主弱,官杀多,取印星通关为用。反之,日主强,印多,则取财生官克印为用。由此可知,日主强弱,对于喜用神的选择,有其密切的关系,不可不注意。

日干旺包括四个方面

得令, 得地, 得生, 得助.

1. 得令: 日干旺于月支, 处长生, 沐浴, 冠带, 临官, 帝旺之地为得令.

如日主是甲乙木生于寅、卯月(正、二月), 丙、丁火生于巳、午月(四、五月), 戊、己土生于辰、戌、丑、未(三、六、九、十二月), 庚辛金生于申、酉月(七八月), 壬、癸水生于亥、子月(十月、十一月), 如果日主五行生在这些月份都是处于旺的状态,就叫做得令。亦叫当令,当旺。相反曰干处于休、囚、死、绝的状态就弱,叫做“不得令”。

2. 得地: 日干在其余各支中得长生(须阳日干), 禄刃(支中藏干的本气为比,为劫), 或逢墓库(阳日干逢墓库为有根, 阴日干无气 , 故无根).

3. 得生: 日干得四柱干支中的正偏印之生为得生.

4. 得助: 日干与四柱其它天干同类为逢比肩劫财帮身, 此为得助.

旺衰的判断

判断旺衰先要分析是否以得令为主,如果在得令的条件下,再得地或得势两条其中一条则为身旺。三者如果全备,就是最强(旺极相反的若是失时、失势、失地俱全,那便是最弱(衰极)了。一般我们从下面5个方面判断日主是否身旺

1.首先, 日干得令是判断身旺的最重要的方面.

2.在得令的前提下, 得地, 得生或得助再占其一, 可以肯定是身旺. 占其二为偏强偏旺. 三者都占就为过旺.

3.在不得令的前提下, 得地, 得生, 或得助再占其二项以上, 要有力又多助益, 为身旺或偏旺.

4.在不得令的前提下, 得地, 得生或得助只占其一项, 但四柱中三合局或三会局为生身之印局, 或为帮日干之比局, 为身旺.

5.在不得令的前提下, 如果得地, 得生或得助有力且众, 虽占两项仍为身旺, 但如得地中长生, 禄, 刃, 墓中占的成分少, 势必地支中克我, 耗我, 泄我的成分就多. 日干便处于较为平衡的不旺不弱之间, 不易定出旺衰, 用神就不好找, 走什么运更好就无从论起. 在这种情况下要从下面四种情况分析。

(1). 如果天干化合的五行或地支合化的五行是生身帮身, 就为身旺; 是克制我, 耗我气或泄我气的, 便为身弱.

(2). 地支半合或半会生身帮身五行的, 也为身旺; 是克制我, 耗我气的便是身弱.

(3). 克我, 耗我或泄我之气的处在弱地(不得令), 而生我, 帮我之气处在旺地, 则为身旺. 反之为弱.

(4). 克我, 耗我或泄我的干支逢冲, 被制服, 被合去, 或离得远, 仍为身旺.反之为弱.

举例

(1)身旺之八字

①强旺的八字:

甲丁甲乙

寅卯寅亥

这个八字甲木日主生于卯月为得时,四柱中1水6木为得势。年支、日支坐禄,月支坐帝旺,时支坐长生,为之得时得势而又得地,故为最强的八字。

②次强的八字

癸庚庚丙

酉申午戌

这个八字日主庚金生于秋季,为得时,月支庚金透干助之为得势,并且年支坐帝旺,月支坐禄为得地,故为次强的八字。

③较强的八字

辛庚辛丙

亥寅酉申

这个八字辛金日主生在寅月,为绝地,但四柱中有众金帮扶,为得势,日支坐禄,时支坐刃为得地,故为较强的八字。

(2)身弱之八字

①最弱的八字

丁丙庚丙亥午午子

这个八字日主庚金生于午月,火旺金衰谓之不得时,日主坐病,月支坐沐浴,时支坐死,是不得地,纵观日主失令、失时,失势,故为最弱的八字。

②中弱的八字

辛庚甲戊

巳寅辰辰

这个八字甲木生于春季,谓之得令,柱中庚辛金克之,戊土耗泄之,无有帮扶,谓之失势,年支坐病,日时支坐衰,仅有月支坐禄,故为次弱的八字。

③较弱的八字

乙癸丙丁

亥未子酉

这个八字丙火日主生于未月,不得时令,年干生之,时干助之,谓之得势。但年、月、日、时为失地无根,故为较弱的八字。

以此看来,柱中月令虽然不旺,但日主多帮扶,地支又得气,乃是身强构成的条件,而身强的构成还要分清既当令又多帮扶而又得气为最旺,如仅得气而少帮扶,或多帮扶而失令为中强,既不当令,又少帮扶但年日时得气为次强的八字。

八字命理怎样判断日主的强弱,掌握以下10条,便能准确判断

论命首先要具备五行,天干,地支,干支刑冲会合,四柱排列,十神定位,神煞排定。然后就是论命的顺序了,首先是看十神的位置,其次判断日主的强弱,再来辨别格局,然后取用神,依据用神辨别各干支的喜忌,再看喜忌神坐落的宫位,以十神的心性,取象,再配合命局中干支的刑冲会合,进而推测对应的人事物。在每一步大运中,结合流年,形成了六柱,将岁运干支代如原命局,则贫富吉凶自由推查。

判断日主的强弱

这一步尤为重要,滴天髓云“能事旺衰之真机,其于三命之奥,思过半矣。”用神是论命的依据,而取用神就是依据日主的强与弱,找出能使命局中和的五行。这个五行就是用神。那么怎样来判断日主的强弱旺衰呢?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判断。

1 得时:月令为日干的当令之季, 例如甲乙木生于寅卯月,谓之得时,为旺。月令为日干的休囚死绝之地,例如甲乙木生于夏秋,谓之失时。为衰。

2 得势:四柱干支对日主多生扶,比助。例如甲乙日干,四柱多见水木,即是任癸亥子,甲乙寅卯。当多势众,谓之得势,为强。如果相反,少得生扶比助,谓之日干无助,为弱。

3 得地:四柱的地支为日主的长生,禄旺,谓之的地,或称为得气,根身,根重,为旺。如果相反的,谓之失地,为弱。

4 判断月支藏干,什么时候司权旺气(这要看出生日的节气),尤其在月支的藏干同时透出天干之时,及辰戌丑未月,最注重节气。

5 权衡刑冲合会,合出生助日主之神,则有增加日主之力。合出克制日主之神,则会减低日主之势。

6 日主对四柱地支,根据经验,以月支力量最大,其次是时支,例如甲乙木生于寅卯亥子月,若时支在见同类或生扶,则可以断定为日主强旺。

7 十干不论月令休囚,只要时柱有根,什么叫有根?就是日主的余气,墓库,长生,禄旺。

8 天干的一比肩不如地支得一墓库,例如甲逢未,丙逢戌。

9 天干得二比肩不如地支的一余气,例如乙木逢辰,丁火逢未。

10 天干的三比肩不如地支的长生禄刃,例如甲木逢寅卯亥子。

11 阴干长生不以此论。

以我多年的论命经验,掌握以上11条,断定日主旺衰不会有错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