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如何要认干爹(怎样从八字看认干娘)

稳走感情路 2023-07-16 13:00:03 网友分享

聊城渐行渐远的“认干亲”习俗

本报记者 陈金路

莘县退休教师王发社绘制的“认干亲”民俗画。受访者供图

很多年轻人对于“认干亲”或许并不熟悉,但事实上,“认干亲”的传统由来已久,不但在聊城有,而且在国内很多地方都存在。只是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的提高,“认干亲”的习俗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认干亲’的现象现在还有,只不过比之前少多了,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习俗是历史的产物。”11月15日,原市史志办副编审汪庆峰对记者说。

传统的“认干亲”形式多样

莘县65岁的退休教师、《鲁西民俗画》作者王发社说,莘县现在还有“认干亲”的现象,但不多了。王发社说,以前莘县“认干亲”的形式大致有6种:一是,孩子母亲没有奶水,另找奶妈喂养,孩子就认奶妈为“干妈”;二是,两家关系密切,甚至是世交,其中一家有儿无女或有女无儿,而另一家正好有几个女儿,或者几个儿子,这样,就让其中的一个女儿或儿子认另一家的父母为“干爸”“干妈”;三是,一家孩子少或无孩子,另一家孩子多的,孩子多的这家就让其中一个孩子认无孩子或孩子少的那家的主人为“干爸”“干妈”;四是,单门独户的孩子认大家族中的一家主人为“干爸”“干妈”,这样单门独户的这家人就像是融进了大家族,以此拉近与周围人的关系,避免被人欺凌;五是,孩子生下来体弱,认个健硕的“干爹”“干娘”,以求孩子健康成长,还有的甚至会拜年代久远的石磙、古树等为干亲,以期孩子的身体强壮;六是,认在当地名望较高或家庭殷实的人为“干爹”或“干娘”,以求让孩子有个好出路或有更好的前程。

其实,以前“认干亲”的情况不仅仅是王发社所说的几种,还有其他很多情形,比如孩子出生后不久,父母就请人看八字,如果孩子与父母“相克”,为了避免灾祸,往往就以“认干亲”的方式来“化解”,以期家庭和睦。旧时民间有“双爹双娘,福大命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说法。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是因为老年得子或几代单传,即便孩子有姐妹,也要让独子认人丁旺盛之家的父母为干亲,以期孩子一生平安。

聊城民间文史学者刘洪山谈及“认干亲”时说,他知道的“认干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这家无儿无女,也无近亲,但家产殷实,这种情况就会认一个家境贫穷、弟兄多的家庭的孩子当“干儿子”,一来继承自己的家产,二来为自己养老;另一种是,这家人有闺女无儿,这样就找个养老女婿上门为其养老送终,养老女婿上门后要更名换姓,成为主家的“干儿子”。

“认干亲”一般都举行认亲仪式

“认干亲”一般都有一定的认亲仪式。认亲时,孩子的父母要洒扫庭除,备好丰盛的酒菜、香烛和礼物,礼物须是双数不能为单数。认亲当天,孩子的父母请前来认亲的孩子的干爹干娘坐上座,让孩子向干爹干娘行磕头礼,干爹干娘则将带来的礼物、红包赠送给孩子。随后,干爹干娘用从家里带来的碗筷象征性地喂喂孩子,将带来的衣服穿到孩子身上,寓意干爹干娘对孩子有了养育的责任。认亲仪式结束后,两家在一起开怀畅饮,热闹一番。至此,两家成为干亲。此后,逢年过节孩子都要到场,甚至要与干爹干娘的亲生儿女一样为他们养老。

“聊城现在还存在认干亲的事,我认识的一对老夫妻就曾认了干亲。”汪庆峰说,他身边的一对陈姓老夫妻,10年前认了一个干闺女,现在,陈先生夫妻帮干闺女带孩子,接送干闺女的孩子上学。而陈先生家里的大事小节,干闺女和其丈夫都会到场帮忙。

“过去,‘认干亲’时要摆上供品、跪下明誓:小子无能,改姓换名;离爹离娘,养老送终;如有不孝,送官问刑。”刘洪山说,他身边的一件“认干亲”的事,至今让他印象深刻。曾经有一名城西的家境不好的刘姓青年,父亲去世后,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再后来,其母亲也去世,只剩下刘姓青年,生活非常困难。经人介绍,他成为城北一村庄王家的上门女婿,随后举行认亲仪式,刘姓青年更名换姓,并到外地发展,还成就了一番事业。

“认干亲”的习俗长期在民间流传,现如今已渐行渐远,但仍有存在。汪庆峰认为,这种习俗与民族性格、百姓情感密不可分,尽管呈现形式不一样,但目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期望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

认干亲的习俗你们那里有吗?是物品的那种

家乡有棵老树,小的时候上山总是能看到它,据说以前这棵树村里人是要伐掉的,但是好像是有人阻止了,听说和风水有关,但具体不太清楚,感觉挺好,保护了这个百年老树。

有一年回家,起了兴致,去山上看看那棵老树,结果下面放了很多水果当做贡品,树枝上也系了红布,感到很诧异,难道村里有人在祭拜古树?

回到家里谈起来这事,长辈很自然的说应该是有人“认干亲”。

认树做“干亲”?第一次听到,后来无意间发现,这种事例还不少,难道这是东北的一个特有的典故?

一查才知道,原来全国或多或少都也类似案例,认“干亲”的还不只有树,还有石头、石磨等。

认他人作干亲一般是因为两家交情好,亲上加亲,或者是为了报恩,亦或者是给孩子找一个大人物当靠山以后提携自己子女。

那么为啥要认“东西”当干亲?

其实大多和以前的迷信有关,树木被认作“干亲”是因为树木根深叶茂,福荫甚广,能保佑孩子远离灾祸,长命百岁。

还有就是命里缺啥,小时候学过鲁迅的文章,里面一个叫闰土的就是因为命里五行缺土,因此叫闰土。

但是名字改了,还是认为不保险,那怎么办,那就找个“干亲”,这位干亲必须要有孩子缺少的东西,比如孩子五行缺木,那干脆找个全是木的“干亲”不就可以了,然后树就成了“干妈”。

这干妈干爹不是乱认的,两者是有区分的。

五行在古代可以说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到了现在还是有很多人深信不疑,抛出迷信,其实是对美好前景的期盼,为了好的未来,当然不能让命里有缺。

专门找懂得人了解了一下,这里还是有些讲究的。

在八字命理中,生我者为母,克我者为父。

如果一个命理是属金,土生金,那么命理中的五行土,就为母。

要是这个人八字弱,土金都弱,克自己的力量又强。说明此人一生中压力大、不利力量多,可能不会一生平坦。如果再走什么霉运,那就可能有不吉之祸。

但此人八字命里有根,说明有母缘,可以得到母亲的庇护,就可以认一个五行土的干亲。

土为大地,孕育万物,保护健康成长。

可是五行土多的干妈不好找,人五行属土的神明或者物品,那可是目标很明确啊!

此时算命先生或许就会建议任石头、磨坊,或者土地奶奶做干亲。

但命硬的人,就不适宜认干妈了。

好比孩子已经够叛逆了,还找个干妈护犊子,宠着孩子,那这个孩子不就更肆意妄为,如果再认干妈,那就盛极则衰,月满则亏就不利了。

八字中,我克者为财为父,财是要付出精力去获取的东西。

父亲一般会更严厉,不会像母亲一样包庇子女,父亲对孩子相对更严格,需要孩子付出努力去获得认可的。

如果一个命太硬,就会劫财,不能生财,不仅对财运不利,对父亲也不利。

此时,有的算命先生,就会让这孩子,去认一个干爹。

比如命理属金的人,金克木,木为财,五行里的木为父。

如果此人金旺木衰,就会认一颗百年老树做干爹,有助于减弱克父,长大后也能增旺财运。

也有的认神做干亲,不看五行的。

比如孩子从小体弱多病,或者遭逢变故的,让孩子直接认阴间的白无常为干亲,白无常姓胡,俗称“拜胡干爷”。

因为无常鬼是阎罗王专门派来拘摄死者之魂的鬼,将子女寄于无常鬼,是希望它不要拘摄继子之魂,以保长寿。

虽然这些放到现在过于迷信,但是这种做法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期盼,期盼孩子能健康成长,因此我们也不能过多的批判它的落后,但是如果一味的相信那就会过犹不及了。

你是怎么看的?

~~如果喜欢就点个赞,你的肯定是我坚持先去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