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八字纳音(八字纳音准吗)

孤僻成性 2023-08-22 16:28:17 网友投稿

《全数命理学》干支 五行和纳音

一、干支

(一)、干支的起源

相传黄帝时期大臣大挠创造了干支纪法,至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

黃帝

以公元前2697年(黄帝元年)为甲子年,作为纪年的开始。由此推算,公元0年为第45个庚申年,公元1980年为第78个(45+33)庚申年,1984年为第79个甲子年。从殷代甲骨卜辞中,可查到用干支纪法和预报天气的记载。用干支纪法来表示人的出生时间(年、月、日、时),就是人的生辰四柱,也叫八字。由此看来,四柱八字是离不开干支的,而干支则是来源于历法中的年、月、日、时。例如,北京时间阳历1949年10月1日14时,用干支纪法就是己丑年、癸酉月、甲子日、辛未时。在这个时辰出生的人,其八字就是:己丑、癸酉、甲子、辛未。

(二)、干支的序数及搭配规则

黄帝与大挠

天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

地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

单数干支属阳,双数干支属阴。干支中按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搭配成六十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六十甲子”。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首,相配为“甲子”;十干之2与十二支之2相配为“乙丑”,十干之3与十二支之3相配为“丙寅”.....直到十干之10与十二支之12相配为“癸亥”。

二、五行

(一)、五行来源

黄帝时期的鬼臾区

五行寓万物,万物归五行。每年、每月、每日、每时都有干支五行相对应。相传黄帝时期鬼臾区创造了五行。鬼臾区又作鬼容区,号大鸿。传说是上古医家,黄帝臣,曾佐黄帝发明五行,详论脉经,于难经究尽其义理,以为经论。

五行蕴涵着太阳对地球作用力的信息。春天太阳开始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地球北半球逐渐变暖,万物开始生长,所以五行木旺。夏天太阳在北回归线附近,天气炎热,所以北半球五行火旺、土燥。秋天太阳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果实丰收,北半球五行金旺。冬天太阳由赤道向南移动,北半球变冷,五行水旺、土湿。这些规律在南半球刚好相反。

(二)、干支配五行规则

五行生克

天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地支:寅卯为木,巳午为火,辰、未、戍、丑为土,申酉为金;亥子为水。

按上述干支序数确定五行的阴阳属性,即单数为阳五行,双数为阴五行。

三、干支纳音

(一)、干支纳音来源

《三命通会》论纳音取象: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配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不可着意执泥。夫自子至亥十二宫,各有金、木、水、火、土之属,始起于子为六阳, 终于亥为六阴,其五行所属金、木、水、火、土,在天为五星,于地为五岳,于德为五常, 于人为五脏,其于命也为五行。是故甲子之属乃应之于命,命则一世之事。故甲子纳音象, 圣人喻之,亦如人一世之事也。何言乎?

四库藏书《三命通会》

(二)干支配纳音法则

1、数字与纳音五行的对应关系:1水、2火、3木、4金、5土。

2、将天干分成5组:1甲乙、2丙丁、3戊己、4庚辛、5壬癸。。

3、将地支分成3组:1子丑午未、2寅卯申酉、3辰巳戌亥。

4、将天干、地支对应的数字相加,其和大于5时除以5,取其余数配纳音。

5、将计算结果1变3,3变1,2变4,4变2,5不变。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表

例1:庚申年,庚为4,申为2,两者相加得6,6除以5取余数1,把1变为3,所以庚申纳音是木。

例2:庚戌年,庚为4,戌为3,两者相加得7,7除以5取余数2,把2变为4,所以庚戌年为4,属于金命。

例3:甲子年,甲为1,子为1,两者相加得2,2变为4,所以甲子年为4,纳音是金。

这样干支的纳音五行基本上不用记忆,用5以下的数来推算即可。

六十花甲子及纳音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六十甲子?六十甲子是中国古的一个发明创造,又称六十花甲子,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我们已经学过天干和地支的基本概念,六十花甲子就是用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搭配出来的,一共循环六次组成60个不同的干支组合。这六十个干支循环,每六十年循环一次,俗称“六十花甲子”。生活中我们称呼满60岁的老人为花甲之年或年过花甲,民间都有过六十大寿的讲究,其实也是因为60岁属于一个人走完了一个花甲之年,是一个意义非同一般的年份,所以六十大寿一般都会很重视。历史当中经常以六十甲子纪年来记录事件,比如甲午海战、辛丑条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

六十甲子依次匹配的方法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作“十二地支”。天干和地支都是从头开始依次组合,是阳和阳匹配,阴和阴匹配,阴阳之间不能匹配。具体方法是十个天干从第一个天干甲开始依次匹配到最后一个天干癸,地支从第一个地支子开始依次匹配到最后一个地支亥。第一个匹配出来的叫甲子,第二个叫乙丑,以此类推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由于天干是十个,地支是十二个,所以到天干最后一个“癸”配完以后,地支还剩两个。再从天干甲开始接着地支剩下的两个继续循环依次排下来,一直到天干地支完全轮回一遍,共计是天干轮回了六次,地支正好轮回了五次,正好循环了60次组成60年,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甲子,这就是所谓的60一甲子。

什么是纳音?纳音是古代中国术数预测中广为应用的一种取数的方法,它对应的数理已经被六十甲子纳音明确规定下来,其基本的意义是用“五行”来阐述的。 “纳音”的“音”,就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不同音阶确定的五音。纳音原本是我国古代音乐的一种音符,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 从甲子到癸亥, 共六十个组合,是六十甲子。再把六十甲子当中的每两组配一纳音五行, 形成纳音学说,简称纳音。

六十甲子纳音:

甲子 乙丑 海中金; 丙寅 丁卯 炉中火; 戊辰 已巳 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已卯城墙土; 庚辰辛巳白腊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已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沙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已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已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松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已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生活中大家会经常碰到一些江湖术士或者算命先生问了你的出生年份,很快就会告诉你是什么什么命,比如说你是大溪水命,沙中土命,沙中金命等等,他们就是根据这个纳音表得来的,他们再根据纳音五行含义来做进一步的解析和推测。

因为小编主要以学习讲解四柱八字为主,所以此处不以纳音算命法为重点,大家对此有所了解或者查阅其他资料便可,纳音法可以作为参考。

想零基础学习更多关于四柱八字内容的朋友们可以点关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讨。喜欢的朋友可以随时转发此内容,支持的朋友辛苦一下请点个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