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中的中年指什么年龄段(八字中的中年指什么年龄段的人)

若即若离 2023-08-25 01:17:27 用户分享

中国历史上,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古人对此真是讲究了

中国历史上,古人对不同时期的年龄,创造出各种有趣且富有含义的年龄称谓,如:“三十而立”、“六十花甲”等,古人对年龄称谓可谓是讲究到了极致,这些年龄称谓的背后都有什么意义呢?

引言:

年龄称谓是古代人们指代年龄的一种称呼,对不同年龄时的指代称呼,可以不用具体数字进行表示。现今我们常用年龄称谓比较简单,如: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壮年、老年、及晚年。

对比现今年龄称谓的简单化,古人对不同阶段年龄创造出细致化的称谓,从出生到百岁之后都有特定的称谓表示,不用直接说出自己或他人多少岁,一看称谓便知,如我们常听到的“花甲之年”、“古稀之年”等。

古人处于不同年龄时的称谓:

刚出生的婴儿:

出生三天的婴儿称“汤饼之期”,也称为“汤饼”。在古时候,刚出生的婴儿有一个习俗,孩子出生的第三天要举行宴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吃汤饼。

一是为了庆祝孩子的出生,亲朋好友送上祝贺;二是为了“洗三朝”,出生三天的婴儿需要有经验的接生婆洗身唱祝词,也就是给婴儿洗澡,举行这个仪式也是为了大吉大利。

三是为了“三朝礼”,在古代,凡是女子生育的头胎,在孩子出生后的三天,女方母家要对女婿家赠礼,也就是外婆家给产妇头胎的赠礼。一些大家族举行这种宴会还有吹嘘之意,编出一些话,表示婴儿是多么的来历不凡。

不满一岁的幼童:

古代不满一岁以下的幼童称“襁褓”,也有称谓为“赤子”。因为刚出生的婴儿是很脆弱的,需要用被子包裹起来,小心照顾。“襁”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子,“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所以不足一岁的婴儿称谓“襁褓”。

古代满一周岁的孩子称“初度”,两至三岁的孩子称“孩提”,为幼小之意,表示孩子处于幼年、幼儿时,此时的孩子也还处于襁褓之中,除了孩提外,还有“孩提包”、“提孩”等称谓。

三岁到八、九岁的孩童:

古代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称“垂髫(tiao,二声)”,因为古人一般是不剪头发的,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古代儿童的头发短,不能束发,只能垂下去,所以有“垂髫”之称。

古代孩童在幼年时也称“生小”,表示幼小,七、八岁的男童和女童也称“始龀”,这个年龄段正式孩童换牙的时期,乳齿脱落长出恒齿。女孩七岁时称“髫年”,男孩八岁称时“龆年”,总体也称为“垂发”。

八到十三四岁间的称谓:

这个时期的孩子称“总角”,古代处于这个时间段的孩童,头发已经长到可以扎起来的长度,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举行加冠礼,便将头发分左右两半扎起发髻,扎成两个如同羊角的结,故称为“总角”。

此时间段也到了学习年龄,也称“幼学”,意为初入学的学童。以及出外就学的年龄(外出学习一般用于贵族的孩子,因为也只有贵族才有支撑起孩子外出求学),也称“外傅”,宫廷中教养王子、皇子为“内傅”。

九岁的孩子也有“九龄”之称,不过一般泛指长寿者(九十岁), 十岁以下的小孩子也有“黄口”之称,因古代户役制度将小孩称为“黄”。

为此还有一种不好的释义,想必大家也猜出来了,那就是“黄口小儿”。一般用于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古代十二岁的女子称“金钗之年”,因女子到十二岁时就要开始带金钗,学着开始打扮自己,也为之后可以嫁给一个如意郎君做准备。因古代女子出嫁比较早,一般十几岁就嫁人了。

古代十三岁的女子称“豆蔻年华”,豆蔻原本是初夏开花的一种植物,因初夏还是盛夏,所以豆蔻用以比喻还未成年的女性,故此未成年的古代少女被称为“豆蔻年华”。

古代男子、女子十三到二十四岁之间的称谓:

此时间段女子称谓:

十四岁的女子称“二七”之年,取二七一十四之意。十五岁的女子称“及笄之年”,也称“既笄”、“笄年”。这个年龄的古代女子就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礼记·内则》有记载。

“笄”是束发所用的簪子,形容古代女子到了该出嫁、结婚的年龄。女子十六岁时称“碧玉年华”,也称“破瓜年华”、“碧玉年”、“破瓜之年”,因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年纪。

瓜字破之为二八字,作解为十六岁,一般用于女子。而“碧玉”一词被古人用于诗词之中,用以描写二八妙龄女子的清新美好。十八岁的女子称“二九”,虽然“二九”男女皆可以使用,但在古代诗文中一般多用于女子。

二十岁的女子代称为“桃李年华”,桃李二字比喻人青春年少。这个年岁的女子也称“待年”,指古代女子已经成年,等待婚嫁,“待年”便成为适龄女子待嫁年岁的表示。

二十四岁的女子代称为“花信年华”,花信表示花期,处于开花时期,泛指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摽梅之年”,是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年龄大,还未婚嫁的女子被称为“怨女”,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指的就是未婚的大龄男女青年,三十岁的女子称为“半老徐娘”,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也是形容女子风姿绰约的称谓。

此时间段男子称谓:

古代处于十三岁至十五岁的男孩称“舞勺之年”,这个时期的孩童开始学习文舞,舞勺则文舞也,“文舞”是古代宫廷的雅乐舞蹈,因其是为了歌颂古代帝王以文德治天下,以标榜当朝统治者的文德和授命于天,故称为文舞。

《礼记.内则》记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十五岁被称为“志学之年”,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便将十五岁称为“志学之年”,为志力、志向、志气于学习,表示到了专心求学的年龄。

在清朝前,汉族男孩到十五岁时也到了开始束发,将以前类如羊角的两个发髻解散,将头发束起来扎为一个髻,盘于头顶,表示从儿童到了成童,在十五岁到二十岁加冠前的年岁也称“成童之年”,束发表示到了青少年。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的男子称为“舞象之年”,“舞象”也是“成童”的代名词,这时开始学各种技艺 ,舞象”原本是古武舞名,也表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男子可以上战场打仗了。

《礼记曲礼》 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二十曰弱,冠。”

表示古代男子一般在二十岁时行冠礼,如:秦始皇是在二十二岁时举行的加冠礼(可能是秦国特有年龄规定,或是被推迟),二十岁的男子也称“弱冠”,表示已经成人,但还比较年少,还未到壮年,故而称“弱冠”。

“冠礼”在古代是特别重要的礼仪,其过程也非常慎重和讲究,还是孩童的男子正式成人,可以带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担负起该有的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冠礼只能用于男子,从周代一直延续到清末。

古人三十岁之后的年龄称谓:

《论语》记载: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古人三十岁时称“而立”,也称为“立年”、“始立”等,指年至三十,应学有成就,有自己的学术体系,威望,表示三十岁就应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立”指的是“立德、立言、立身”,现今三十岁称“而立之年”。

四十岁称“不惑之年”,也称“强壮之年”,表示到了这个年龄的人遇到事情能做到明辨不疑,没有什么顾虑、疑惑,对自己要不迷惑、不糊涂,也到了没有选择及后退的心理。

五十岁时称“知命”、“天命”、“半百”、“知命之年“知非之年”等,知命,即知天命,到了这个年纪不得认命,不怨天尤人,做到平常心,也到了反省自身的年龄,开始总结人生经验。

六十岁和七十岁便是我们熟知的“花甲之年”和“古稀之年”,因中国古代历法是以六十年为一循环,而一循环便是一甲子,甲子便是花甲,六十岁也有“耳顺”称谓。七十岁之所以称“古稀之年”,是因为古代到了这个年龄的人已经很稀少。

六十一岁称“开甲”、“华甲”,指破开一甲子,六十四岁称“破瓜”,前文也说到瓜为二八,因瓜子拆分为“八八”两字,取八八六十四之意,故而破瓜成为六十四岁时的代称。

七十一岁称“开八”,七十七岁称“喜寿”,八十岁称“杖朝之年”,在古代,年纪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八十至九十岁的人称“耄耋”,指年龄很大的人。八十八岁称“米寿”(“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

九十岁称“鲐背之年”,年纪非常打了,指老人高寿。九十九称“白寿”,因“百”(数)字去一为九十九。一百岁称“期颐”,“期”指期待,“颐”指供养,一百岁的高龄老人已经到了需要他人来供养、照顾。

一百零八岁的别称是“茶寿”,一百二十岁称“花甲重开”,意思就是两个六十就是一百二,祝福一百二十岁的寿星。一百四十岁称“古稀双庆”。

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有关年龄的称谓并不止这些,各类古代书籍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年龄称谓,因各种原因未能流传下来。而那些流传下来的年龄称谓有些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如:“三十而立”等。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古人创造出的这些年龄称谓不仅是对年龄一种代称,更是赋予了一定意义在其中,更是寄托了古人对长寿的朴素愿望。

大家对古人所创造的这些有趣而又富有深意的年龄称谓怎么看?大家还知道哪些年龄称谓,下方留言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你知道四柱八字中年、月、日、时支所藏的天干吗

我们在四柱八字的排盘中,通常要用到十神来表示相关命宫的情况,而我们只有清楚地了解十二地支当中的藏干,才能精确的排出某个八字的命盘。下面我把十二地支中的藏干给大家分享一下。

子下藏100%的癸水。

丑下藏60%的己士,30%的癸水,10%的辛金。

寅下藏60%的甲木,30%的丙火,10%的戊土。

卯下藏100%的乙木。

辰下藏60%的戊土,30%的乙木,10%的癸水。

巳下藏60%的丙火,30%的戊土,10%的庚金。

午下藏70%的丁火,30%的己土。

未下藏60%的己土,30%的丁火,10%的乙木。

申下藏60%的庚金,30%的壬水,10%的戊土。

酉下藏100%的辛金。

戌下藏60%的戊土,30%的辛金,10%的丁火。

亥下藏70%的壬水,30%的甲木。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喜欢的朋友们记得收藏哦。

如何用生辰八字看生死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们都想活得长久,经历与见证更多美好的事情,也因为此人们对于死亡非常恐惧,以至于会想要通过各种方式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有的人会问易枫老师自己能活多久,那么如何用生辰八字看生死的呢?

一、生辰八字中论生死

一个最典型的说法,就是《滴天髓》在何知章中论断,那就是:何知其人寿,性定元神厚;何知其人夭,气尽神枯了。但是,关于这样两句话,却繁衍出了很多关于死亡的具体论断。

比如有人从十神论的角度,论述一个人的生死关口。这个方面比较全面的是《渊海子平》,其中的论述,也不乏精彩之处,也有很多验证。但是人们认为,这些论述,或者理论性太强,或者比较模糊,操作性不够,因此,江湖上也就开始流行出更多方法,通常有:

1、元神法

就是找出一个人八字中的体现寿命的元神;从而分析这个元神在八字和行运中的盛衰,进而确定一个人的生死关口。

2、三垣法

就是依据一个人胎元、身宫、命宫确定的三垣,分析八字和行运中这个三垣的盛衰,进而确定一个人的生死关口。

3、棺材板盖法

就是根据八字喜忌,结合岁运确定棺材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看大运、流年、流年日组是否出现三空。所谓三空,就是六甲空亡,追魂空亡,或者劫路空亡;也指三方空亡,比如大运、流年(流年日组)、原局(年命、日柱)是否会齐了路空、或则魂空。这个方法,我们称为空亡法。

4、禄马术

也就是民间流传的倒禄倒马法。其中分为:禄马查法口诀,禄马长生诀,禄马生死诀,禄马病秧诀。当然,还有黄泉掌法与金锁蛇关法等等。

这些方法,有些甚至作为本门本派的至上宝诀。说实话,大多都是虚张声势,不足而凭;或者说,应证者不少,但是,不应验者也多。或许,八字是无法确定一个人的生死的。更进一步说,仅凭人类现在的智慧,是无法参透人生的生死玄机的。

二、八字看寿命方法

即使我们认为八字虽然无法参透生死玄机,但是也不是说,八字对于人的生死,就什么端倪都无法发现,什么都不能作为。下面的理论有一定的道理,可以提供给大家思考:

1、从八字中反吟的角度看生死

总的原则是:少年行运反吟到年柱,青年行运反吟到月柱,中年行运反吟到日柱,晚年行运反吟到时柱。因为八字中的反吟,足以体现出命局整体平衡态的倾斜,或者严重失衡,所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灾祸。如果一个人,在相应的年龄段,反吟到自己的限运,就主这个人会有性命之忧。这个是第一步。剩下的就是找出哪个年份应凶。一般说来,应凶最严重的流年,应该是流年与大运或者命局伏吟之年,或者是日干墓地之年应凶。由于福报不同,有些人逢生死之灾并没有死亡,但是总有九死一生的味道,丁酉生死于千钧一发的时刻。

2、从八字伏吟的角度看生死

伏吟论生死,其范围不限与同一时空段的大运与同一时空断的四柱。只是看大运与命局出现伏吟现象,表明此段大运有死人倒寿之象。此种方法看生死,有时并不是本人有死亡之灾,很可能是近亲有死亡之灾。主要看用神,用神被克,是自己;否则是六亲。具体是何六亲,这就要看这个伏吟的在何柱,合神受克、受冲,受克无生,便是那个六亲有灾了。确定哪部大运有生死之灾时,再推流年,一般发生在伏吟流年应灾。注意伏吟并不只是岁运并临,也包括相同五行的阴阳不同的表现。还有一点的就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伏吟之年面临生死之灾,往往可能发生在伏吟逢合,恰恰合后之五行,又同属于伏吟之五行,也是应期。

3、从胎养生与死墓绝的角度看生死

这个原则,比较着重于合会冲,要命中岁运有感应。如何感应呢?就是一定要日元或者十神所代表的亲人之胎养生或者死墓绝被冲出本命,或者外面冲入本命,或者在原命局中被运程冲掉。或者大运流年合入本命,合出本命。原来在命中有的东西,被岁运合掉、冲掉,都是失去的迹象。这个方法,不但可以适用日主,同样也可以适用相应六亲。如果日主或者六亲在原局中,以及行运上,碰上死墓绝,在原局,大运占全,那么可以初步判断,这个大运,日主或者某个六亲会有生死之灾;在逢流年遇到死墓绝便是应期。

至于胎养生,最怕长生之反被冲掉,逢大运冲掉,必主有生死之灾,逢给主冲方加力之年便是应期;胎养亦是如此。《渊海子平》说:五行生死,人事参评。遇生怕死,遇死怕生;逢旺处生,则死处灭;逢死处生,必然旺处脱;也是一个判断指标。另外,也有旺者怕更旺,生者怕重生。阳干与阴干有别,阳干怕衰,阴干怕旺。

三、如何从八字看生死

1、独印逢财

月令为一位印星,逢岁运引动财坏印,且命局无解救。如男命:辛未、庚寅、丁未、戊申。丁火生在寅月为印格,命局食伤、财星重重,印星断不可伤,然而寅木上面有庚金财星相克,下面有申金财星相冲,6岁丁丑年,丑未冲,寅申冲,引动财坏印,命主被其父用刀砍死,财星为父亲,因财损格,所以被父亲所害。

2、独食逢枭

命局印旺身强,喜食神泄身吐秀,逢岁运引动枭神夺食,且命局无解救。如男命:乙巳、癸未、癸巳、庚申。辛巳运癸酉年,巳酉合金,引动辛金直克年干乙木食神,枭神夺食,命主当年病亡。

3、独官遭破

月令官星一位,最怕冲破月令提纲之运,如果命局无解救,则多为破格不寿之时。如男命:甲午、壬申、乙巳、癸未。月令官印相生,虽然命局食伤旺强,但天干不透火,况且大运西北,印星可以去伤救官。所以,命主学业顺遂,历任高等法院文牍科主任。直到戊寅运冲破月令官星,破格不寿。

4、用财遭劫

月令财星为用,大运行到比劫旺地,财星被劫,命局无解救者。如男命癸酉、丁巳、壬午、丁未。命主在癸丑运,巳酉丑三合印局生身,飙升于仕路,由团长升旅长,由旅长升宁台镇守使,随之再升为淞沪护军使,成为上海的最高领导。然而大运到壬子,62岁乙亥年,大运流年均是水,比劫夺财,命主寿终。

5、杀重攻身

身弱逢岁运引动旺杀攻身的人,最容易遭凶罹祸。如女命:丁巳、壬寅、己未、癸酉。18岁乙亥年,亥水冲克巳火,乙木七杀趁机猛克日主,结果是祸从天降,命主在睡梦中被人先奸后杀,抛尸于河中。

6、羊刃逢冲逢合

命带羊刃的人,最容易遭凶,如岁运遇冲合羊刃时,往往有死灾。如某女命:丁未、壬子、庚申、乙酉。乙卯运乙亥年,亥卯合,冲酉金羊刃,该年命主丧身车祸,年仅28岁。

7、过旺的五行入墓库

命书云“过旺者,入墓有祸,太多者遇库为劫;伤强主弱,伤入墓以身亡;旺杀入墓寿难延等等”。什么意思呢?就是过旺的五行入墓都为生死大劫,不管是旺身、旺印、旺杀,还是旺伤,当大运行到这种五行入墓时,都为寿终之时。如男命壬辰、辛亥、癸亥、癸亥。命局水势滔天,汪洋一片,格成润下,故命主出将入相,大贵无匹,入辰运收重水入墓,病亡。

关于如何用生辰八字看生死,确是非常复杂的。因为生与死有时是毫厘之差,况且说命运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比如一生行善积德,信教者有利于逢凶比吉,所以有时如果单纯从四柱及行运上看,不考虑其它因素就会与实际有出入。另一方面也说明。虽然命运对人有决定性的影响,但人类在命运面前也不能俯首称臣,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审时度势,趋吉避凶,在有利的时间及空间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包双龙老师根据实践证明,对于人的凶灾,只要提前测出,按照化解之法去做,生死之关是可以闯过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