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八字分析(陈晓东面相分析)

陪你演戏 2023-09-12 14:03:51 用户分享

创始人如何避免被“扫地出门”—枭雄黄光裕与叛将陈晓的股权战争

背景介绍:

黄光裕可谓是一代枭雄,从一个中学辍学生,到一个倒爷,再到一个零售大商人,地产资本家,最后成为资本巨鳄,24岁就成了亿万富翁,35岁就成了全国首富,真的是野蛮生长,一往无前。

可说到国美,我们不得不想起当年惊心动魄的国美控制权与股权之争。这也算是黄光裕“引狼入室”,再加上股权架构不合理,引起内战,最终导致国美元气大伤。

这个故事还得从2006年7月25日说起,那天,市场疯传的“中国家电连锁最大并购案”,终于在国美电器董事长和永乐电器董事长陈晓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揭开了谜底:国美电器以52.68亿元的股票加现金的方式全资收购了永乐电器,收购完成后,黄光裕继续担任董事长、陈晓担任国美电器的总裁,只身一人前往北京。

陈晓虽然担任合并后新的国美电器的总裁,但股份比例仅1.47%,多少有些寄人篱下的感觉,像是黄光裕聘请的职业经理人,为后来的“陈黄之争”埋下了伏笔。

好景不长,2008年11月,黄光裕被北京市公安局以操纵股价罪带走调查,陈晓临危受命,以第二大自然人股东、董事局代理主席的身份主持大局,处理国美危机。

在接管黄光裕家族近20天后,陈晓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国美电器并购永乐电器时的股权设计存在问题。我们来看国美电器的股权结构:2008年11月19日,黄光裕被捕前大股东黄光裕通过新冠控股和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国美股权33.7%的股份。陈晓有7%的股权,而机构投资者和少数股东有其他股权。33.7%的股权比例距离33.4%非常至近,只要被稀释0.5%,黄氏家族就将失去对国美的控制权。

于是陈晓找到自己的好友贝恩亚洲董事总经理竺稼(两人早有渊源。当年,陈晓为永乐引入战略投资者摩根士丹利时,竺稼就是最核心的人,其当时曾担任着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后来才转投贝恩资本。)

双方签订了一份协议:根据该协议,贝恩资本以及国美电器现有股东都有权力认购新增发的18%的股权,称为“共股”,同时,贝恩资本出资认购国美电器46亿港元可转债中的12%,年利率为5%。此次总共融资32亿港元。但是,在协议里还有之前已被大量媒体公开报道的4项“绑定”条款:

1、陈晓的董事会主席至少任期3年以上;

2、确保贝恩的3名非执行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进入国美董事会;

3、陈晓、王俊洲、魏秋立三名执行董事中至少两名不被免职;

4、陈晓以个人名义为国美做贷款担保,如果离职将很可能触及违约条款。

以上事项一旦违约,贝恩就有权要求国美以1.5倍的代价即24亿元赎回可转债。而这些条款将国美拉进了极大的风险当中。

由于贝恩股份转换的稀释,黄光裕持股比例已降至约30.7%,丧失了一票否决权,而且贝恩仅拥有不到10%股权的出资比例,却在11人董事会中绑定了4席自己的人选,另外还有3位核心高管被至少绑定2人。也就是说,据此条款,贝恩可能的“一致行动人”超过了董事会半数,那么这无异于掌控了公司事务的核心权力机构——董事会。

2010年7月,黄氏家族发现陈晓在秘密与国际投行接触。8月5日,黄光裕发起临时股东大会:提议免去陈晓的董事会主席职务。

黄动用了强大的公关团队,对陈晓“司马昭之心”做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宣传。而志在必得的陈晓,说出一句最狠的话:“黄光裕在中国的政治生命其实已经结束,但是他却一直没有看清楚,还在挣扎。这样的结果绝对是:鱼会死,网不会破!”

8月6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对外公布国美将正式起诉大股东黄光裕,并宣布应大股东的要求,将在9月28日再次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此时,黄光裕拥有30%的股份,陈晓加上管理层和投资机构,大概拥有36%的股份。而国美的小散户,因为黄光裕此前套现70亿,打压了股价,对其并无好感。这样看来,陈晓有绝对的胜算。

然而这时,黄光裕的夫人杜鹃出狱了。杜鹃出狱后第一时间联系陈晓,希望见面。陈晓答复说正在为国美增发股票进行路演,9月13日回国可以见面。杜鹃没有傻等陈晓,而是先行与国美的投资机构贝恩资本的总经理竺稼进行了交谈。杜鹃抛出了一个竺稼无法拒绝的诱惑:将300多家门店的资产注入贝恩的投资股权中,贝恩的投资享受这部分权益。前提是要抛弃陈晓,支持黄光裕。

拥有国美近10%股份的贝恩资本,如果转投黄光裕,则黄的投票权将超过40%,而陈晓团队将降至26%。这样一来陈晓就十分被动了。然而资本都是逐利的,虽然竺稼与陈晓是好朋友,但是面对白送的利益,不要才是吃大亏。最终,贝恩资本选择了黄光裕,陈晓败北。

这场争斗看似是黄光裕获胜,实则不然。国美电器大伤元气,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

黄氏家族的痛点

国美电器股权架构

黄氏家族之所以遭到陈晓的狙击,差点被职业经理人陈晓扫地出门,原因有二:一是黄氏家族只持有国美股权33.7%的股份,距离33.4%的一票否决权只有一步之遥,只要被稀释0.5%,黄氏家族就将失去对国美的控制权。二是当初国美电器并购永乐电器的时候,让陈晓直接持股国美电器,陈晓有权直接参加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进行投票,黄氏家族法律上没有任何权利剥夺。

解题之道

如果当初国美电器并购永乐电器的时候,黄氏家族和陈晓成立一家有他们两家作为股东的黄陈控股公司,经过换算,陈晓占有14.7%的股权,黄氏家族占有85.3%的股权,然后控股公司与黄氏家族、投资公司和一般股民共同持有国美电器的股权,则陈晓完全没有任何机会,因为在控股公司中,黄氏家族占股三分之二以上,拥有绝对控制权,陈晓没有任何话语权。即使黄光裕入狱,陈晓想联合投资机构和其他股东控制国美电器也无法得逞,因为他不是国美电器的直接股东,无法在国美电器的股东大会,如果想通过黄陈控股公司发生,但因为黄陈控股公司由黄氏家族占有绝对控制权,陈晓拟通过引进贝恩资本的想法根本不能得到实现,只能老老实实做他的职业经理人。

律师建议

黄光裕虽然付出了巨大代价,但终究没有被扫地出门,但是历史上很多企业创始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这方面的案例非常多,有被资本踢出局的,例如前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宝万之争,姚员外未能入主万科,但是万科创始人王石还是被踢出局;又如新浪网的创始人王志东当初因为四处引资,导致手里的股权不知不觉被稀释到仅为6.3%,2001年6月,新浪刚上市一年,王便突然被董事会集体解职。又被好兄弟踢出局的,例如昔日的“网络餐饮第一品牌”——西少爷肉夹馍品牌走红以后,CCTV及各大卫视对之热播时,作为创始人之一的宋鑫突然站出来,控诉其合伙兄弟卷走了众筹的资本,并将自己扫地出门。又如雷士照明的吴长江被自己的两个好兄弟三次踢出局,最终锒铛入狱。

还有被自己的配偶踢出局,近有当当网的创始人李国庆被自己的老婆俞渝踢出局,远有蒸功夫的创始人之一蔡达标被自己的前妻联合自己的前小舅子踢出局并被判14年有期徒刑。

但是成功的案例也很多,例如阿里巴巴、百度、腾讯、小米等科技企业,例如马云只有不到10%的股权,即使现在不当董事会会主席,为什么在不断引进投资、不停地对外投资的情况下,还能够牢牢控制阿里巴巴?除了他超强的人格魅力之外,根源在于他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股权架构设计,四两拨千斤地牢牢控制了阿里巴巴的股东会和董事会。又如京东的刘强东,他现在的股权也不到10%,但是他也通过一些的制度设计,牢牢地掌握了京东的控制权,即使现在从一系列的重要岗位上退下来,在京东内部,他仍然是无法撼动的第一哥,而且资本市场还一如既往地看好京东。

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早期,创始人只顾埋头苦干,不会考虑企业的股权结构,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才开始关心股权的分配,但是很多时候,已经亡羊补牢为之晚矣,或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而科学的股权架构不但有利于创始人掌握公司的控制权,还有利于公司对内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对外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为企业的做大做强坚定科学的基因。毫不夸张地说,股权架构就是一家企业的生辰八字,是企业的基因,决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股权架构设计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用途。我们认为在从0—1的阶段,股权架构的价值是招兵买马,从1—10的阶段是做大公司的实体价值,复制放大,从10—100的阶段是做大公司的资本价值。具体来讲:

在0—1的阶段,即上述创业初期,股权架构的价值是招兵买马,是指在初创期,创始人通过股权架构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绑在一起,组成一个紧密的创业团队,打造一个可以复制的单体。在这个阶段,股权架构的价值主要是整合人力资源,赚的是产品利润,赚的是辛苦钱。

在1—10的阶段,即上述快速扩张、成熟期和鼎盛期,股权架构的价值是做大公司的实体价值,复制放大,是指通过一个股权架构将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合作伙伴整合进来,将一个单体业务迅速做大,扩展到全国。在这个阶段,股权架构的价值主要是整合行业资源。赚的不是产品利润,而是供应链利润,包括加盟费、培训费、品牌使用费、产品购买费、软装费、加盟商利润分成等,在这个阶段,即使产品本身不赚钱,也可以通过产业链赚到钱,而且是更多的钱,例如上市前的顺丰。

从10—100的阶段,即股权架构的价值是做大公司的资本价值,是指通过股权架构,将一个闭环业务迅速通过融资和投资做强。这个阶段,赚的是股权在资本市场的溢价,这个模型的本质上就是一个金融模型,例如上市后的顺丰、京东商城、阿里巴巴等莫不如此。

因此,建议广大企业家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聘请专业的股权律师设计好公司的股权架构并拟定好相关的法律文件。

作者简介:

段海宇,资深股权律师,擅长股权架构设计、股权激励、股权融资、股权投资和股权纠纷业务,致力于以法律的思维武装企业家,以商业的思维武装律师,不但为企业家打官司,更为企业家打天下。

发福发腮、满脸褶子、肿胀僵硬还秃顶…港圈男神其实都是虚假冻龄

纵观港圈,很多男明星都曾被封为“不老男神”,比如年过六十的刘德华,小他四岁的郭富城,还有尚在不惑年龄段的黄宗泽和马国明,这些年轻时英俊潇洒的男星似乎从未被岁月侵蚀,每次出镜状态都一如当年。

可事实确实如此吗?

前不久,郭富城许新年愿望的素颜照,却撕下了“不老男神”的标签。

照片中,郭天王一脸疲惫,表情平静的情况下,抬头纹、法令纹已然明显,皮肤状态也与平日精修图大不同,粗糙、黄皮、发腮、松弛,这些年龄问题丝毫未放过这位勤恳的天王。

诚然,任何人都难逃衰老的规律,我们也并不是要求男神一定“不老”,但将保养得当的功效吹嘘大了,甚至靠精修和妆造维持“不老”神话,这就不够坦诚了。

刘德华——“解冻”男神

提及港圈男神,必得先说刘德华。

华仔纵横娱乐圈几十年从年轻一直红到年老,不是完全靠颜值和运气,还有他超高的情商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如今已经年过六十的华仔,从骨相来说确实“不显老”,因其面部较为消瘦也就谈不上胶原蛋白的严重流失,侧颜仍是刀削斧刻般俊朗。

可正面照他便再难撑起“不老”神话了。

发根花白、抬头纹和川字纹纵横交错,眼皮下垂苹果肌干瘪,此刻的刘天王俨然已是一副花甲之年的面相。

《流浪地球2》的拍摄照流出后,更让我们震惊于华仔的“老态”,虽然有影片妆发需要的前提,可当刘德华蓄着花白的胡须、褪去精致的“背头”后,刘天王似乎方才回归了真实的状态。

谁能不老,哪怕是是刘德华亦不能逃过时间的侵蚀,所以就别总给他戴“冻龄男神”的帽子了,也许优雅的老去并不是华仔难以接受的,反而是外界的痴心妄想。

黄宗泽——“叔味”冻龄

潇洒浪子黄宗泽曾经也是港圈里一骑绝尘的帅哥,单凭一张“痞帅”的面庞,便轻松拿下了众多粉丝。

其实按他的年龄来说,42岁并不老还能算得上是“当打之年”。

但不知何故,最近两年黄宗泽的颜值直线下降,满脸褶子皮肤松弛,路人视角下,黄宗泽竟然有种“油头粉面”的粗俗感。

北上内地发展后,他的颜值也没了绝对的优势,演技也不能让人信服,不少人评价其算是来内地“摆烂”的。

新剧《妙手》里,他的微表情如“梯田”一般,额头皱纹层层叠叠,实在难以再现港风“痞帅”型男的状态。

回想当年,为了凸显人物的成熟稳重,他还特意化了八字胡,彼时的他一脸奶油小生的稚嫩,再怎么化妆也找不出“叔味”。

可如今,黄宗泽恐怕再也不用担心不够成熟了,面相老态,即便穿搭得再时尚,仍旧难逃“叔味”,用“冻龄男神”形容他,还是略显草率了。

马国明——脸僵皮松

马国明也是TVB著名的“五小生”之一,虽然按年龄排他算最大的,可这位“大哥”的颜值也是当年最受欢迎的。

马国明的气质与黄宗泽不同,他是有点乖、有点斯文的文艺男神,这么多年一直被港媒视为“冻龄”典范。

可在去年TVB台庆时,他的表情极其不自然,面对镜头笑也笑不出来,两坨苹果肌僵硬的摆在脸上。

甚至有网友调侃,再过两年他可以跟吴卓羲演父子了,搭档关系再也不适合二人。

也许“脸僵”是因为马国明发觉了自己脸部的问题,而采取了某些手段。

之前曾有媒体拍到了他“皮松肉散”的照片,图片中的他显得格外臃肿,这倒也不是发福所致,只是因为其胶原蛋白流失,导致脸部不再紧实Q弹,故而显得“皮松肉散”。

陈晓东——“冻龄”变“假人”

陈晓东如今也年近50岁了,年轻时他也是文艺暖男的代名词,一张干净清澈的脸庞,曾是无数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

可当他出现在《追光吧!哥哥》中时,其硕大的双眼皮和不自然的笑容,让很多人质疑其是不是为了“冻龄”而采用高科技手段。

尤其是他的双眼皮,被嘴毒的网友戏称为“悲伤蛙”,脸部僵硬的肌肉更是在让他无法“开怀大笑”。

虽然目前确实看不出他脸部有皱纹,可其脸上透出的“塑料”感,实在掉价,网红脸的既视感,一扫曾经的温暖男神形象。

陈浩民——男神变脸

要说这些TVB男神中,颜值变化最大的还得算陈浩民。

年轻时的他,几乎能称为TVB当家奶油小生,玉面书生可演,温润如玉的段誉公子更是让他一炮而红。

可不知从何时起,“段誉公子”开始变脸了。

双眼皮越来越大,下巴也愈发尖锐,整张脸都像被“封印”一般,僵硬、肿胀感充斥着整个镜头,不少网友看到照片后猜测其“打了肉毒素”。

公子、书生的气质完全被人遗忘了,变成网红脸成了人们再度关注他的原因。

钟汉良——“充气”男神

钟汉良也是TVB男神之一,温文尔雅、英气俊朗。

小哇的西装造型至今仍能称霸港圈,纤瘦修长的身材,挺拔的身形让其在一众西装男神里拔得头筹。

即便已经是快50岁的人,钟汉良仍是荧幕情侣的最佳人选,与小他16岁的谭松韵组CP,竟然也毫无违和感。

这么好的状态说他“冻龄”也不为过。

可真实情况也翻车了,参加某档综艺节目时,小哇的脸部突然肿胀,似大面包一般。

且过于平整的面部更是让他陷入了“整容”疑云中,不少网友挑出了其在综艺上面部不自然的表现,嘲讽其像被“充气”了。

小哇一直很自律,作为一位人气不错的男星,发福的后果他应该心知肚明,本就到了事业危机的年纪,再让自己肆意发福,这恐怕不是钟汉良自愿的。

不过前后颜值变化之大,不得不让人感叹,前几年吹翻天的“冻龄男神”,如今也是跌下了神坛。

陈豪——脱发严重老态尽显

提及TVB当年的型男小生必须有陈豪的名字。

模特出身的他,颜值能打、身材比例优秀,虽然年轻时并不算有多帅,但赢在了“有型”。

已经52岁的他,曾经也是港圈里的“不老神话”。但这个神话却被其自己的“秃顶”打破了,港媒拍到其疑似因压力过大而脱发,严重到头皮中间出现了大片“空白”。

这种情况,即便他脸上平整得如三十岁的皮肤状态,恐怕大家也无法将“不老男神”一词放在他的头上。

更何况,陈豪的面部也并非光滑如初。

细碎的皱纹在其没有任何面部表情的时候,仍旧停留在其脸上,从额头到嘴角,几乎全被皱纹覆盖。

笑起来就更老气了,法令纹成“括号”,鱼尾纹又深又大,整张脸都写满了苍老,这样的状态怎能顶着“不老男神”的称号呢。

结语

其实,没有什么“冻龄”和“不老”的男神,人人都难逃自然规律,哪怕是曾经的玉面小生、气质型男,一到年纪都逃不过“大叔”的命运。

而那些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冻龄”,只不过是保养得当,或者靠“科技与狠货”营造的“虚假”表象罢了。

相对于容貌老去,实力和作品才是更重要的。例如男神刘德华,不正是越老越有味道,而且越老越迷人吗?

#刘德华#、#虚假冻龄#、#港圈男神#

作者:任意门

责编:EYELINER

本文由盖饭人物ThePeople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越整越难看后遗症一堆的男星:脸像鞋拔子,不能做表情,演戏难看

提起娱乐圈的冻龄男神,郑少秋、刘德华、吕良伟、苗侨伟必上榜,他们都是从年轻帅到老,妥妥的型男。

他们的帅不只是体现在身材管理上的自律,更是体现在他们的精气神上,岁月和阅历赋予了他们成熟的魅力,属于越老越帅的类型。

相比港星的自律,内地叔圈男星们早与普通中年男性一样,秃头、发福、啤酒肚三件套都齐了。

被吐槽最多的有沈腾、沙溢、黄磊、潘粤明,一笑起来就莫名的喜感,非常接地气。

这强烈的对比,也让观众产生两种不同的感慨。

对港星:时光真厚待男神。

对内地叔圈:岁月是一把杀猪刀。

其实也并非所有的港星状态保持得很好,有的港星在大家没有关注的时候悄悄“变了脸”,当大家再次见到他们时,简直要惊掉下巴。

01、陈浩民

记忆中的陈浩民是温润如玉,风度翩翩的段誉;是英俊不凡的叛逆少年哪吒;是美猴王孙悟空。

陈浩民因为“性骚扰”事件,事业跌入谷底,还有他不顾老婆身体,五年连生四胎也饱受诟病。

之后他转战内地发展,也拍了不少片子。

随着年龄的上升,陈浩民也开始了医美,他出席的一场活动惊到了网友。

充气浮肿的硅胶脸,蛙眼、大鼻,哪里还有当年玉树临风的样子。

这张脸已经严重影响他演戏,他在电影《奇门密探》里脸僵得都做不了表情,一个简单的微笑他做起来都十分困难,好担心他突然漏气啊。

被质疑整容后,陈浩民承认自己打过针并晒图。为了显年轻把自己整成这样真的不至于。

02、陈晓东

年轻时的陈晓东,是个浓眉大眼的帅哥,身上自带忧郁气质,有点像金城武,吸引了众多的迷妹。

陈晓东没有大火过,最出名的还要数他和张柏芝年轻时的那段恋情,虽然交往时帅哥美女谈恋爱是一段佳话,但是分手也成了一场闹剧,他多次内涵张柏芝脚踩几只船。

后来向太陈岚出来指责陈晓东感情不专一,陈晓东因此也背上了“负心汉”的骂名,事业直线下滑。

很久没有消息的他出现在综艺《追光吧哥哥》时,简直是震惊观众。

整张脸充满了金钱的味道。

崎岖的脸型、苹果肌像发了面的馒头,下巴快要飞出来的假体、被镰刀割过的双眼皮,肿胀的脸,僵硬的笑容感觉要裂开了。

这张也有点“姨化”

相比以前,陈晓东的身形依然保持得很好,但是整张脸充满了科技感,显得非常假,看他演戏非常得出戏。

这么帅还要整容真的非常不能理解。

03、郭晋安

郭晋安年轻时就长得显老,虽然长得不帅,但长相端正。郭晋安正派角色能演,邪性反派能演,演傻子也非常的自然,是个实力派演员。

可惜,到了中年的他为了显嫩他也走上了医美之路,导致面部崎岖,肌肉僵硬不堪,几乎认不出原来的容貌。

虽然对他演戏有滤镜,但是看到这里已经碎了一地了。

04、温兆伦

年轻时的温兆伦五官虽然不精致,但是组合起来却是很和谐。

他长相斯文帅气,气质很儒雅,他饰演的与他气质相反的斯文败类角色亦正亦邪,就是斯文败类本类。

丁有康和高天俊皆是如此,又坏又带感,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或许是太迷人了,他的感情史也是非常丰富,是个渣男。

现在的他很少出现在屏幕上了,去查了一下他这几年的近照,又是一个迷上医美的,整得不忍直视,每张照片都不一样,满脸的玻尿酸。

真的是要直呼救命了。

05、林峰

去年中年玛丽苏偶像剧《星辰大海》播出的时候,大家吐槽把火力都集中在了刘涛身上,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男主角林峰长得又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在剧中,他的硅胶感很重,脸上的苹果肌也是略显奇怪,鼻子像垫过假体,饺子下巴也凸出,很像鞋拔子。

做表情的时候他,面部僵硬扭曲,非常不自然,观众看着很出戏。

以前的林峰属于玉面小生,剑眉星目,高鼻梁和薄嘴唇,虽然面部线条不算流畅,但是也是棱角分明。

林峰出道多年,身上一直有整容的传闻,有人分析他削骨腮帮子变小了,鼻梁变挺了,眉眼更深邃了。

通过照片对比确实可以看出,出道时的林峰整体上看起来有点“钝”,后来轮廓越来越立体,五官越发精致。

或许是调整过后以及岁数渐渐上去显露出来的后遗症,虽然林峰崩得没有以上这几位这么惨,但是也要适度了,观众已经能从他的剧看出不适感了。

结语

能理解明星为了留住青春去做医美,它也能一定程度延缓衰老的进度,但是刻意地追求年轻反倒是会适得其反。

尤其是演员留下脸僵的后遗症简直是致命的,无法充分表达角色的情绪,观众也真的不想看一脸玻尿酸的演员表演。

所以,真的别再整了!不要整容风起就随波逐流,好好健身锻炼才是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