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小偷(八字小偷命小摸命)

超甜的布丁 2023-09-01 21:23:32 网友上传

一名小偷被捕,他的指纹却离奇地匹配上奸杀案现场搜集到的指纹

技巧简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不寻常的地方

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破案人员需要面对从犯罪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证。它们可能是鞋印、车轮印、木头、泥土、毛发、纤维、玻璃、胶条……

即便犯罪嫌疑人冷静机警,但只要去过犯罪现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因此,破案人员只需要对现场证据进行分析,在得到确凿证据之后,以此为突破口击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有着“美国威尼斯”之称的劳德代尔发生了一起恶劣的事件:一名女性遭到犯后被掐死。警察在犯罪现场搜集证据时发现了一些残缺不全的指纹和树皮碎屑。

几个月后,警察抓到一个窃贼,在指纹录入警方数据库之后,发现与之前在那名被杀女性的案发现场采集到的指纹匹配,同时警察还在他衣柜中的一条牛仔裤口袋里发现了一些树皮碎屑。

于是,警察对这个窃贼进行讯问。面对警察的讯问,这个窃贼用平淡的语气说道:“哦,是的,我认识她。那天我们去了同一家商店买东西,相遇后我们聊得很投机,随后我就去她家并和她发生了关系。但是之后我就走了,这有什么问题吗?”

他的解释听起来毫无破绽,因为警察在被害人的家中确实见到了那家商店的购物袋。但是在他说话之前,警察没有告诉他两件事:一是被害人的指纹是从她家的窗户上采集到的,手指的方向是朝着窗户里面的;二是在被害人家中地板上发现了橄榄树树皮的碎屑,而他那条牛仔裤口袋中的树皮碎屑就是橄榄树树皮的碎屑,被害人家的窗户外面种着一棵橄榄树。

非常明显,这名窃贼说了谎话,如果他是被邀请进入被害人的家中,窗户上的指纹应该是朝向窗户外面的。如果他不是从窗户进入的,那么他的口袋和被害人家中的地板上就不可能有橄榄树树皮的碎屑。这样确凿的证据一出现,犯罪嫌疑人只能俯首认罪。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隐私越来越看重,很多人并不想被别人知道自己曾经去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情。因此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所面对的人讲出的话是真是假。面对出于这种原因说谎的人,我们可以像案例中的警察一样,从他身上的小细节去分析,从而破解谎言。

证据除了上面说过的指纹、毛发、玻璃、纤维等之外,还包括很多种。

喜欢侦探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福尔摩斯,在《血字的研究》里,福尔摩斯通过对鞋印、血字和烟灰的观察,发表了如下观点:“这是一件谋杀案。凶手是个男人,他高六英尺多,正当中年。照他的身材来说,脚小了一点,穿着一双粗平方头靴子,抽的是印度雪茄烟。他是和被害者一同乘坐一辆四轮马车来的。这个马车用一匹马拉着,那匹马有三只蹄铁是旧的,右前蹄的蹄铁是新的。这个凶手很可能是脸色赤红,右手指甲很长……”

当然,我们要做到像福尔摩斯那样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根据有关鞋子的细节进行简单的分析。

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去简单地鉴别鞋印,很多人会觉得现在鞋子都批量生产,怎么可能通过鞋印来分辨鞋子的主人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习惯、步态的不同,会使得每双鞋子从被穿上的那一刻起就留下独特的痕迹。比如有的人是习惯性外八字脚,那么他的鞋子一定是脚后跟外侧磨损过度。所以,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鞋印分析出他走路的习惯。

鞋子能显示的信息不仅包括鞋印,还包括鞋子上的各种物质,因为在一个人走路的过程当中,大量的碎屑和痕迹,包括小石子、灰尘、沙子、泥土等都会沾染到鞋子上。诸如此类,都能成为判断一个人曾经去过什么地方的证据。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个人在说话时做出的小动作、身上的气味等,来分析这个人曾经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只要做过就一定会被察觉,重要的是一定要细致鉴定和分析出现的蛛丝马迹。

侦探游戏:细心鉴定,准确分析

车轮的痕迹

开启游戏

雨后清晨,放假的警长迈克心情愉悦地骑着自行车来到一处山脚下散心。正当他找寻地方歇脚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了地上躺着一个人,这个人穿着警服,腹部插着一把刀,血流满地,这个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迈克急忙上前为这个人止血。感觉到迈克的动作,这个人睁开眼睛,抬起手指着一个方向,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在五六分钟前,我看见有个人………我上前去询问……没想到……他竟然拿出一把刀捅了我……骑着……自行车……跑了。”话音刚落,他就停止了呼吸。

这时刚好有两三个人路过,迈克亮出自己的警官证,请他们报警,而他自己则飞快地骑上自行车,顺着刚刚那人指示的方向追寻过去。

骑出一段距离之后,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两条岔路都是缓缓向上的斜坡,在距离路口四十米的地方都在施工,路面上铺满了沙石和泥土。

迈克先跑到右侧的岔路观察,在右侧的沙石路面上,有着非常明显的自行车车轮的印痕。他摸了摸下巴:“凶手似乎是顺着这条路逃走的。”

当然,谨慎起见,他同样也去了左侧的岔路观察,那条路上竟然也有自行车车轮的印痕。

迈克停下来思考:“这个人究竟是朝着哪个方向逃走的?眼前是两条岔路,他只能选择一条。”

迈克开始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对比这两条路上出现的自行车车轮印,经过对比后他发现:右侧岔路的印痕,前轮后致相同;而左侧的岔路为什么前轮的印痕会比后轮浅?“哦,我知道了。”

迈克骑上自行车火速追了过去,最终抓到了凶手。

你知道警长迈克是如何判断出凶手逃跑的路线的吗?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破案游戏中,凶手为了逃避追捕,自作聪明地在另一条路上留下了轮胎印,以为这样就能迷惑警察,而警长正是根据两条路上的轮胎印判断出凶手是沿着右侧的岔路逃走的。原因是前轮和后轮所留下的轮胎印深浅不同。通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时,他身体的重量几乎全部由后轮承担,因此自行车行进在平地或是下坡时,前轮印会较浅,而后轮印较深。但是上坡时,因为他身体开始向前倾,重心被置于自行车中部,就造成了前轮与后轮的印痕深浅完全相同的情况。

这两条路上,右侧的岔路上的印痕深浅完全相同,左侧的岔路有一条前浅后深的轮胎印,警长迈克据此判断出凶手是从右侧的岔路逃跑的。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凶手因为要制造迷惑痕迹,耽误了时间,因此很快就被警长迈克追上,并被抓获。

深浅不一的脚印

开启游戏

某个冬天雪后的早晨,警察接到报警电话,报警人声称自己在一座空房子里发现了一具尸体。警察火速赶到现场,对案发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报警人詹姆斯被带到警察面前,警察对其进行了例行询问。詹姆斯回答:“今天早晨,我想要用铁丝做一个东西,想到这个空房子里可能会有铁丝,我就进去了,结果却在房子里发现一具尸体,当时吓我一大跳。因为这房子周围没有被害人和凶手的脚印,只有我一个人进出的脚印,所以我认为此人一定是昨天夜里下雪以前就已经在空房里被杀了。”警察听完他说的话之后,去查看了目击者往返现场时的脚印,往返的脚印深浅不同。警察厉声呵斥詹姆斯:“你在撒谎,你就是凶手!”

凶手真的是詹姆斯吗?警察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

头脑发动机

因为刚下过雪,空房子四周白雪皑皑,如果真如詹姆斯所说,他是去找铁丝,那么雪地上出现的脚印应该是深浅相同的,只有在突然加大重量的情况下,雪地上的脚印才会出现深浅不同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是雪地上的脚印是深浅不同的,所以真相应该就是凶手在别的地方杀了人,穿过雪地之后把尸体抛到空房子里。用身体扛着尸体和独自一人行走,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会深浅不同。所以,一定是詹姆斯杀人之后,扛起尸体进入空房子内,然后他空手返回家中,紧接着拨通了报警电话。

墙上的血手印

开启游戏

夏日的一天夜里,一所青年公寓里发生了命案,警察迅速出动。在这所公寓三楼的一个房间中,一名年轻女性被杀了,身中数刀,死状惨烈。

警察在现场采集证据的时候,发现墙壁上非常清晰地印着一个血红的手印,五指分明,连掌心的纹路都能清晰看出。大家都认为这可能是凶手杀人之后逃跑时慌不择路才没意识到自己将沾满鲜血的右手按到了墙壁上。由此可见,这很有可能是一起杀人案,现场散落一地的物品、破碎的杯子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约翰警长在仔细查看了墙上的血手印后,对雷斯探长说道:“这个血手印能帮助我们快速查到凶手,案件侦破指日可待。”

雷斯探长看了看血手印,嘴角轻撇,摇了摇头,对满脸喜色的约翰警长说道:“别高兴得这么早,这个血手印是假的,是凶手为了蒙骗我们,特意弄出来的,手印上虽然有被害人的鲜血,但我必须告诉你,通过这个血手印一定查不出真正的凶手,请你不要上当!”

约翰警长听完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这血手印是假的?”

雷斯探长笑道:“你可以试着把自己右手的手掌染上墨水往墙上按一下。”

约翰警长一头雾水,但是依旧按照雷斯探长所言,尝试着把自己的手印印到墙上,当他把手拿开,手印显现出来的那一刻,他瞬间就明白了雷斯探长的话。

雷斯探长是根据什么认为墙上的血手印是假的呢?约翰警长又明白了什么?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破案游戏中,凶手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制造出一个假的嫌疑人,用血手印来引开警察的目光,从而让自己逍遥法外。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反而给警方留下了追查的线索。

因为一个人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手接触物体留下的手印会残缺或模糊。又因为在逃跑的过程当中,手掌接触墙壁的时间过短,也不会在墙上留下非常清晰的纹路。

但是这个案例中,出现的血手印十分清晰,就连手心纹路也一清二楚。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个人站立在墙边,重重地把手按下去,停留数秒。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杀完人之后慌不择路地逃跑,如何会留下这样一个清晰的血手印?由此可知,这个血手印是凶手在杀人之后,特意留下的,以此来误导警察的追查方向,以便于自己摆脱嫌疑。

半个指纹

开启游戏

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来到一家商场购物。因为已经年满18岁,所以她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但当她驾驶着汽车进入商场的停车场之后,却再没能出来。当她再次被看到时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9楼的楼梯口。明明停车场是在商场地下,为何她会死在9楼的楼梯口呢?

案发现场记录显示:女孩穿着很是整齐,而且没有任何被侵犯过的痕迹,只有胸部直接被刀刺穿,鞋子和包不翼而飞。但是后来她的鞋子和皮包都在她的车里找到了,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这也就排除了抢劫杀人的可能性。

侦查人员在她的车旁边发现了一块手帕,这个证物被送去化验了很多次,却没有任何发现。

这个结果让女孩的家人无法接受,她的父亲为了找到凶手,甚至开始变卖家产,悬赏找寻凶手,但是案件依旧没有任何进展,被搁置了。

很多年以后,这个女孩的父亲找到了华裔神探李昌钰,对他说:“我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现在您是我唯一的希望了,希望您能帮助我。”李昌钰十分同情这位父亲,于是他当机立断联系了当时处理案件的警察局,拿到了现场的照片,在重新翻看这个案件现场照片的时候,李昌钰有了重大的发现:其中一个纸巾盒上似乎有指印。于是他再次联系警察局,同时联系了检察官,希望能够找到那个纸巾盒。

纸巾盒找到了,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因为时间过去太久,这个纸巾盒上的血指印早就已经变成了咖啡色。而且由于当年对物证进行处理的人用错了化学药品,该证物被损坏了。在没有其他物证的情况下,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李昌钰决定重新使用化学药剂和激光等对这个纸巾盒进行处理。结果终于没有辜负期望,得到了半个指纹。

但警方在搜索指纹数据库后,却找不到能和这半个指纹匹配的人,这表明这个人没有前科。没有了线索,这个案件再次被搁置。

又过去了很多年,女孩的父亲即将去世,在去世前,他在医院给李昌钰打了电话:“我只怕活不了很久了,希望李博士不要忘记我女儿的谋杀案,我一死,家里就没有人了。”李昌钰回答道:“请你好好保重,我们不会忘记,警察也不会忘记。”

一桩案件被搁置了快30年,还有侦破的可能吗?尤其是这桩案件的破案关键线索仅仅有半个指纹,该如何去侦破呢?

头脑发动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女孩的父亲去世两年后,机缘巧合下,一个因为殴打妻子被抓的男子,他的指纹竟然和纸巾盒上的半个指纹匹配上了。可惜的是,这半个指纹无法成为证据,因为凶手可能会说自己是在超市中无意间接触了这个纸巾盒。

李昌钰没有气馁,背负着死者的冤屈和家属的嘱托,他再次对这个案件进行梳理。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块被检测了多次,早就残破不堪的手帕,李昌钰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小块鼻涕的痕迹,在DNA鉴定之后,凶手终于确定了。

至此,已经被搁置了近30年的案件,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长长的印痕

开启游戏

X国出现,新总统将原领导人软禁在首都郊外的一幢小别墅中,不能与家人见面,只有他孤零零一人。一段时间之后,他被允许饲养一条小狗,毛茸茸的小狗让他稍微心生温暖,但如果一直这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实在是太过无趣和痛苦。而如果自杀,又太过便宜现在的当权者。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自杀,但是要伪装成他杀的样子,当世人知道自己被杀,都会怀疑是当权者没有容人之量,让人民唾弃当权者。

于是他苦苦思索,慢慢筹谋,终于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那是夏日的一个清晨,阳光明媚,看守他的人久久等不到他出门用早餐的身影,于是去敲门询问,得不到回答之后破门而入,看到的竟然是他的尸体。

一时间这幢小别墅人影憧憧,尸检人员确认他是死于大动脉被割裂后的大出血,再加上割裂他大动脉的那把刀是在院墙附近发现的,如同杀人后被遗弃似的,于是,各种阴谋论开始扩散开来。为了尽快消除各种阴谋论的传播,警察局加派了人手来调查这个案件。

侦查人员发现距离他的尸体被发现已经过去了半天,室内依旧有着杀虫剂的味道,杀虫剂的瓶子已经空了。门上有个供狗出入的门洞,门洞下的垫子上发现了一道长长的湿润印痕。院子里的树下发现的那把凶器上还绑着一条令人十分迷惑的长线,长约30厘米,在树下玩耍的狗的尾巴上也同样绑着长线。

侦查人员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该领导人死于自杀。

这场自杀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当一个人切开自己的大动脉之后,如何在不惊动看守人员的情况下把刀弄到院子里去的呢?

头脑发动机

这个案件中,最容易被人忽略掉的破案关键就是门下垫子上那道长长的湿润印痕,很多人会觉得它很有可能是狗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弄的,和本案没有联系,这也是X国原领导人抓住的关键点。

简单说,这个长长的印痕是冰块在上面停留和通过时留下的。X国原领导人利用冰块连接两条线,一条线绑缚在狗的尾巴上,另一条则绑缚住刀子,等到他用刀子把自己的大动脉割开之后,就用杀虫剂朝着狗喷,狗嗅觉灵敏,闻到杀虫剂的气味之后,会从门下的狗洞爬出,这样一来,刀子也就随之被拖出去了。而用来连接两条线的冰块在跟随狗跑出去的过程中开始不断消融,刀子就自然而然被狗甩到院子里的树下,只要凶器不在尸体旁边,那么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他杀。

钢丝绳的断头

开启游戏

H市市郊的一处工厂内,施工人员正在施工,一辆大吊车在作业的过程当中,突然出现失控现象,吊钩滑落,一名工作人员当场被砸倒在地。周围的工作人员急忙上前查看,在发现被砸的张宏伤得非常严重后,有人打了120,有人打了110。工厂内一团乱,等到救护车和警车都到了之后,才稍稍安静些。救护人员对张宏进行了紧急施救,但依旧没有挽救他的生命。众工友都觉得张宏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吊钩天天都好好的,就今天他刚移动到吊钩下没多久,吊钩就掉了下来,砸死了他。

警察进行了例行查问,小工头急匆匆赶来,跑得一头汗,到了警察面前就开始抱怨,说道:“这个张宏真是我的克星,死了也要让我不得安生。”在他面前的警察眉头一皱,开口问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谁还愿意早死吗?”

小工头急忙点头哈腰地道歉,说自己这个工程的进度目前已经延误,张宏的这个事情一出,他觉得工程的进度又一次被减慢,每天要承担的风险增加了,所以刚才自己才会出口抱怨。警察点点头,开始对他进行询问:“你说死者是你的克星,他做了什么?”

小工头回答道:“他刚来我这边没干多久,也就半年,已经给我找了很多事儿了。之前他因为食堂的问题,给我找了一次麻烦,我换了做饭的人。后来他又觉得我这边工资低,我当时就和他说了他可以不在我这儿干,结果他竟然联合大家罢工,没办法我就把他工资给涨了,本想着等到这个项目完工,就再也不用他了,没想到……唉……”

警察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让小工头自己去忙了。警察一边询问张宏的工友,一边围绕着大吊车转着看。工友说几天前听到张宏和小工头的争吵声,但不知道吵什么,不过隔天张宏就被换到了大吊车下作业。警方的技术人员在检查过吊钩之后,对负责询问的警察低语了一番,并且把一截断头稍显整齐的钢丝绳递给了他。这名警察立刻起身,找到并抓捕了小工头,小工头大声喊叫,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抓自己。

警察冷冷地说了一句:“因为钢丝绳的断头。”小工头瞬间冷汗直冒,精神萎靡。

钢丝绳的断头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小工头听了之后就不再喊冤了呢?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案子里,凶手行凶的关键就在于钢丝绳的断头。所以当小工头听到警察说出“因为钢丝绳的断头”这句话后,猛然被戳破的惊吓,让他瘫软在地。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十分隐秘了,不太可能会被人发现,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警察就破解了,他被吓着了。钢丝绳的断头是如何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所在呢?正常情况下,大吊车的吊钩如果出现掉落,那么很有可能是钢丝绳的问题,钢丝绳在吊车工作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断拉伸和弯曲,会产生“金属疲劳”的现象,钢丝绳的表面逐渐磨损,钢丝不断断开,磨损和断丝达到一定程度后,钢丝绳的安全性就不能保证,在吊运重物的过程中,钢丝绳会突然断裂。如果是磨损和断丝造成的钢丝绳断裂,那么钢丝绳的断头会非常不平整。但是,本案中的钢丝绳的断头却是稍显整齐的,这也就是说钢丝绳出现断裂并不是因为吊车使用造成的自然磨损,而是人为将其破坏,从而造成的断裂。

小工头在之前就已经对张宏怀恨在心,这一次张宏因为发现小工头选购的材料出现了问题,就再次找到他,对他说如果不更换材料,自己就会把这事捅出去。这激起了小工头的满腔恨意,所以他一边笑着安抚张宏,一边说给他安排一个轻一点的活计。当时小工头心中就已经萌生了杀人的念头,但为了抹除自己的杀人嫌疑,小工头就研究出这样的杀人手法:他将张宏安排到吊车下工作。之后他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把大吊车吊钩上的钢丝绳剪开大部分,之后的事情就发生了。本来小工头还想着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大不了到时候赔些钱给张宏的家人就行了,没想到警察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地上的玻璃碴儿

开启游戏

秋日的一天,B市报警中心接到了一家工厂打出的报警电话,电话里说厂里发生了一起案,财务办公室的保险箱里存放的10万元现金没有了。

警察火速赶到了现场,现场的情形一目了然:财务办公室大门紧闭,只有玻璃窗被打碎了,碎玻璃散落在屋子内,地板上随处都是,警方初步认为是小偷打破窗户,直接跳进屋子作案。

警察对被喊来的昨晚值班的保安进行询问:“你昨天来没来过这个房间?如果来过,几点来的?几点走的?”

保安回答说:“我每天都要巡视所有的房间,昨天我来过这个房间。我昨天巡视这个房间的时候差不多12点左右,当时这个房间所有的窗户都关得好好的,我确认过,走之前我也把门锁好了。所以,我想小偷一定是在后半夜来的。”

警察观察了一圈地上的玻璃碴儿,对保安追问道:“你确定走的时候门窗都关好了?”

保安点点头:“当然,我当时还顺手拉上了窗帘呢。”

警察皱了皱眉头,对保安指了指地上的玻璃碴儿,接着说道:“你看,地上的玻璃碴儿这么多,可以看出当时那小偷在砸玻璃的时候一定用了很大的力气,你当时没有听见任何声音吗?”

保安确认:“没有,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厂房边上的那条铁路,小偷一定是趁着火车经过的时候砸的窗户。这样一来,我就听不见砸窗户的声音了。”

警察停顿了几秒,抬头对保安说:“你就是那个小偷!”

保安脸色大变。

你知道警察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吗?你知道为什么小偷就是保安吗?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案件中,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窗帘。当警察询问保安时,保安的回答是他确定自己是在玻璃被打碎前就拉上了窗帘,如果窗帘真的如同他所说被拉上,那么,当小偷打碎玻璃时,玻璃碴儿会受到窗帘的阻挡,只会掉落在窗帘附近,而不是如同现场那般散落在满屋了。由此可知,保安说的是谎话,小偷就是他。

滑雪板之谜

开启游戏

冬日的一天下午,警察局得到一条线报:一名被通缉的在逃犯前几日潜入了市内某滑雪场的一幢别墅里。这名逃犯曾经是国家级的运动员,身手了得。警察局立即安排人手,迅速出警,可惜还是迟了一步,等到警察赶到别墅的时候,逃犯已无踪影。

警方对别墅进行了细致的搜索,种种迹象都表明,逃犯在此停留过。其中最重要的痕迹是在别墅后门处雪地上留下的滑雪板痕迹。不过令人感到十分疑惑的是,滑雪板的痕迹十分怪异,滑雪板留下的痕迹呈现交叉状。虽然警方已经确定逃犯是依靠滑雪板逃跑的,但是无法通过这怪异的痕迹去找寻逃犯。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有一名警察在苦苦思索之后,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种可能。他急忙去和这个案件的负责人商量。之后不久就抓到了逃犯。

你知道这种滑雪板的痕迹是如何留下的吗?逃犯的脚到底是如何踩滑雪板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呢?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案件中,关键的一点是:警察局收到了一份线报,上面称一名被通缉的逃犯潜入这幢别墅中。而且该逃犯曾经是运动员,这表明其身体素质比较好,运动神经发达。不过大家也再次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线报说一名逃犯潜入别墅,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该别墅中只有一个人。

其实并不是,逃犯只有一名,但其有帮凶。为什么逃犯别的地方不去,而要专门潜入这幢别墅呢?是因为需要有人帮助其逃跑。滑雪板的痕迹之所以呈现出交叉状,是因为当时该别墅中实际有两个人,两人选择使用一副滑雪板,以此迷惑警方。两个人一人用一只滑雪板,分头行动,追踪而至的警方在看到这奇怪的痕迹之后,一定会选择先调查和分析,从而让他们有了更多逃跑时间。逃犯因为是国家级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力非常强,用一只滑雪板逃跑也很轻松,所以并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本案中呈交叉状的滑雪板印痕实际上是这么形成的。

蓝色的粉末

开启游戏

韩元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朋友们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会设置一些谜题来事务所找韩元解答。夏日的一天傍晚,韩元的朋友李澜走进了侦探事务所。李澜刚一进门,韩元就看见了他裤子的皮带纹理中有一些蓝色的粉末。虽然有点奇怪,但韩元没有说什么,而是笑呵呵地迎接李澜,让他在沙发上坐下喝茶。

李澜休息了一会儿,笑着对韩元说:“你猜我今天下午干什么去了?”

韩元有些无语,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找我就不能有点别的事情吗?老是玩这种幼稚的游戏。”

李澜哈哈大笑,对他说:“我的大侦探,这不是想让你的脑袋多用用吗?你就别逃避问题了,怎么?是猜不出来吗?那……”

韩元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不用猜,你一定是去玩台球了。”

李澜惊讶得张大了嘴:“你怎么猜出来的?我来的时候专门换了上衣啊。”

你猜到了吗?到底韩元为什么能知道李澜做过什么?

头脑发动机

上述案件游戏中已经清晰地展示了问题的关键点,那就是李澜裤子皮带纹理中的那些蓝色的粉末。这种蓝色的粉末通常是用在台球杆的顶端的,也就是大家在玩台球的时候,用来涂抹台球杆的粉末。李澜裤子皮带中有这些蓝色粉末,而且他自己也说了自己是专门换了上衣才来的,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在涂抹台球杆之后,顺手提了皮带,或是玩台球的时候,台球杆不经意间碰到过他的皮带。人们在换衣服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换掉皮带。而这也就成了韩元推测的关键所在。

一名小偷被捕,他的指纹却离奇地匹配上奸杀案现场搜集到的指纹

技巧简介:从蛛丝马迹中发现不寻常的地方

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破案人员需要面对从犯罪现场搜集到的所有物证。它们可能是鞋印、车轮印、木头、泥土、毛发、纤维、玻璃、胶条……

即便犯罪嫌疑人冷静机警,但只要去过犯罪现场,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因此,破案人员只需要对现场证据进行分析,在得到确凿证据之后,以此为突破口击穿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

有着“美国威尼斯”之称的劳德代尔发生了一起恶劣的事件:一名女性遭到犯后被掐死。警察在犯罪现场搜集证据时发现了一些残缺不全的指纹和树皮碎屑。

几个月后,警察抓到一个窃贼,在指纹录入警方数据库之后,发现与之前在那名被杀女性的案发现场采集到的指纹匹配,同时警察还在他衣柜中的一条牛仔裤口袋里发现了一些树皮碎屑。

于是,警察对这个窃贼进行讯问。面对警察的讯问,这个窃贼用平淡的语气说道:“哦,是的,我认识她。那天我们去了同一家商店买东西,相遇后我们聊得很投机,随后我就去她家并和她发生了关系。但是之后我就走了,这有什么问题吗?”

他的解释听起来毫无破绽,因为警察在被害人的家中确实见到了那家商店的购物袋。但是在他说话之前,警察没有告诉他两件事:一是被害人的指纹是从她家的窗户上采集到的,手指的方向是朝着窗户里面的;二是在被害人家中地板上发现了橄榄树树皮的碎屑,而他那条牛仔裤口袋中的树皮碎屑就是橄榄树树皮的碎屑,被害人家的窗户外面种着一棵橄榄树。

非常明显,这名窃贼说了谎话,如果他是被邀请进入被害人的家中,窗户上的指纹应该是朝向窗户外面的。如果他不是从窗户进入的,那么他的口袋和被害人家中的地板上就不可能有橄榄树树皮的碎屑。这样确凿的证据一出现,犯罪嫌疑人只能俯首认罪。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隐私越来越看重,很多人并不想被别人知道自己曾经去过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情。因此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所面对的人讲出的话是真是假。面对出于这种原因说谎的人,我们可以像案例中的警察一样,从他身上的小细节去分析,从而破解谎言。

证据除了上面说过的指纹、毛发、玻璃、纤维等之外,还包括很多种。

喜欢侦探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福尔摩斯,在《血字的研究》里,福尔摩斯通过对鞋印、血字和烟灰的观察,发表了如下观点:“这是一件谋杀案。凶手是个男人,他高六英尺多,正当中年。照他的身材来说,脚小了一点,穿着一双粗平方头靴子,抽的是印度雪茄烟。他是和被害者一同乘坐一辆四轮马车来的。这个马车用一匹马拉着,那匹马有三只蹄铁是旧的,右前蹄的蹄铁是新的。这个凶手很可能是脸色赤红,右手指甲很长……”

当然,我们要做到像福尔摩斯那样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根据有关鞋子的细节进行简单的分析。

我们可以学习如何去简单地鉴别鞋印,很多人会觉得现在鞋子都批量生产,怎么可能通过鞋印来分辨鞋子的主人呢?答案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习惯、步态的不同,会使得每双鞋子从被穿上的那一刻起就留下独特的痕迹。比如有的人是习惯性外八字脚,那么他的鞋子一定是脚后跟外侧磨损过度。所以,可以通过一个人的鞋印分析出他走路的习惯。

鞋子能显示的信息不仅包括鞋印,还包括鞋子上的各种物质,因为在一个人走路的过程当中,大量的碎屑和痕迹,包括小石子、灰尘、沙子、泥土等都会沾染到鞋子上。诸如此类,都能成为判断一个人曾经去过什么地方的证据。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个人在说话时做出的小动作、身上的气味等,来分析这个人曾经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只要做过就一定会被察觉,重要的是一定要细致鉴定和分析出现的蛛丝马迹。

侦探游戏:细心鉴定,准确分析

车轮的痕迹

开启游戏

雨后清晨,放假的警长迈克心情愉悦地骑着自行车来到一处山脚下散心。正当他找寻地方歇脚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了地上躺着一个人,这个人穿着警服,腹部插着一把刀,血流满地,这个人已经奄奄一息了。

迈克急忙上前为这个人止血。感觉到迈克的动作,这个人睁开眼睛,抬起手指着一个方向,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在五六分钟前,我看见有个人………我上前去询问……没想到……他竟然拿出一把刀捅了我……骑着……自行车……跑了。”话音刚落,他就停止了呼吸。

这时刚好有两三个人路过,迈克亮出自己的警官证,请他们报警,而他自己则飞快地骑上自行车,顺着刚刚那人指示的方向追寻过去。

骑出一段距离之后,前方出现了一个岔路口,两条岔路都是缓缓向上的斜坡,在距离路口四十米的地方都在施工,路面上铺满了沙石和泥土。

迈克先跑到右侧的岔路观察,在右侧的沙石路面上,有着非常明显的自行车车轮的印痕。他摸了摸下巴:“凶手似乎是顺着这条路逃走的。”

当然,谨慎起见,他同样也去了左侧的岔路观察,那条路上竟然也有自行车车轮的印痕。

迈克停下来思考:“这个人究竟是朝着哪个方向逃走的?眼前是两条岔路,他只能选择一条。”

迈克开始用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对比这两条路上出现的自行车车轮印,经过对比后他发现:右侧岔路的印痕,前轮后致相同;而左侧的岔路为什么前轮的印痕会比后轮浅?“哦,我知道了。”

迈克骑上自行车火速追了过去,最终抓到了凶手。

你知道警长迈克是如何判断出凶手逃跑的路线的吗?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破案游戏中,凶手为了逃避追捕,自作聪明地在另一条路上留下了轮胎印,以为这样就能迷惑警察,而警长正是根据两条路上的轮胎印判断出凶手是沿着右侧的岔路逃走的。原因是前轮和后轮所留下的轮胎印深浅不同。通常,一个人骑自行车时,他身体的重量几乎全部由后轮承担,因此自行车行进在平地或是下坡时,前轮印会较浅,而后轮印较深。但是上坡时,因为他身体开始向前倾,重心被置于自行车中部,就造成了前轮与后轮的印痕深浅完全相同的情况。

这两条路上,右侧的岔路上的印痕深浅完全相同,左侧的岔路有一条前浅后深的轮胎印,警长迈克据此判断出凶手是从右侧的岔路逃跑的。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凶手因为要制造迷惑痕迹,耽误了时间,因此很快就被警长迈克追上,并被抓获。

深浅不一的脚印

开启游戏

某个冬天雪后的早晨,警察接到报警电话,报警人声称自己在一座空房子里发现了一具尸体。警察火速赶到现场,对案发现场进行详细的调查取证。报警人詹姆斯被带到警察面前,警察对其进行了例行询问。詹姆斯回答:“今天早晨,我想要用铁丝做一个东西,想到这个空房子里可能会有铁丝,我就进去了,结果却在房子里发现一具尸体,当时吓我一大跳。因为这房子周围没有被害人和凶手的脚印,只有我一个人进出的脚印,所以我认为此人一定是昨天夜里下雪以前就已经在空房里被杀了。”警察听完他说的话之后,去查看了目击者往返现场时的脚印,往返的脚印深浅不同。警察厉声呵斥詹姆斯:“你在撒谎,你就是凶手!”

凶手真的是詹姆斯吗?警察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

头脑发动机

因为刚下过雪,空房子四周白雪皑皑,如果真如詹姆斯所说,他是去找铁丝,那么雪地上出现的脚印应该是深浅相同的,只有在突然加大重量的情况下,雪地上的脚印才会出现深浅不同的情况。现在的情况是雪地上的脚印是深浅不同的,所以真相应该就是凶手在别的地方杀了人,穿过雪地之后把尸体抛到空房子里。用身体扛着尸体和独自一人行走,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会深浅不同。所以,一定是詹姆斯杀人之后,扛起尸体进入空房子内,然后他空手返回家中,紧接着拨通了报警电话。

墙上的血手印

开启游戏

夏日的一天夜里,一所青年公寓里发生了命案,警察迅速出动。在这所公寓三楼的一个房间中,一名年轻女性被杀了,身中数刀,死状惨烈。

警察在现场采集证据的时候,发现墙壁上非常清晰地印着一个血红的手印,五指分明,连掌心的纹路都能清晰看出。大家都认为这可能是凶手杀人之后逃跑时慌不择路才没意识到自己将沾满鲜血的右手按到了墙壁上。由此可见,这很有可能是一起杀人案,现场散落一地的物品、破碎的杯子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约翰警长在仔细查看了墙上的血手印后,对雷斯探长说道:“这个血手印能帮助我们快速查到凶手,案件侦破指日可待。”

雷斯探长看了看血手印,嘴角轻撇,摇了摇头,对满脸喜色的约翰警长说道:“别高兴得这么早,这个血手印是假的,是凶手为了蒙骗我们,特意弄出来的,手印上虽然有被害人的鲜血,但我必须告诉你,通过这个血手印一定查不出真正的凶手,请你不要上当!”

约翰警长听完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这血手印是假的?”

雷斯探长笑道:“你可以试着把自己右手的手掌染上墨水往墙上按一下。”

约翰警长一头雾水,但是依旧按照雷斯探长所言,尝试着把自己的手印印到墙上,当他把手拿开,手印显现出来的那一刻,他瞬间就明白了雷斯探长的话。

雷斯探长是根据什么认为墙上的血手印是假的呢?约翰警长又明白了什么?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破案游戏中,凶手的真实目的是想要制造出一个假的嫌疑人,用血手印来引开警察的目光,从而让自己逍遥法外。但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反而给警方留下了追查的线索。

因为一个人在慌不择路的情况下,手接触物体留下的手印会残缺或模糊。又因为在逃跑的过程当中,手掌接触墙壁的时间过短,也不会在墙上留下非常清晰的纹路。

但是这个案例中,出现的血手印十分清晰,就连手心纹路也一清二楚。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一个人站立在墙边,重重地把手按下去,停留数秒。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杀完人之后慌不择路地逃跑,如何会留下这样一个清晰的血手印?由此可知,这个血手印是凶手在杀人之后,特意留下的,以此来误导警察的追查方向,以便于自己摆脱嫌疑。

半个指纹

开启游戏

一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子来到一家商场购物。因为已经年满18岁,所以她有了人生中的第一辆车,但当她驾驶着汽车进入商场的停车场之后,却再没能出来。当她再次被看到时已经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躺在9楼的楼梯口。明明停车场是在商场地下,为何她会死在9楼的楼梯口呢?

案发现场记录显示:女孩穿着很是整齐,而且没有任何被侵犯过的痕迹,只有胸部直接被刀刺穿,鞋子和包不翼而飞。但是后来她的鞋子和皮包都在她的车里找到了,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这也就排除了抢劫杀人的可能性。

侦查人员在她的车旁边发现了一块手帕,这个证物被送去化验了很多次,却没有任何发现。

这个结果让女孩的家人无法接受,她的父亲为了找到凶手,甚至开始变卖家产,悬赏找寻凶手,但是案件依旧没有任何进展,被搁置了。

很多年以后,这个女孩的父亲找到了华裔神探李昌钰,对他说:“我已经想尽了各种办法,现在您是我唯一的希望了,希望您能帮助我。”李昌钰十分同情这位父亲,于是他当机立断联系了当时处理案件的警察局,拿到了现场的照片,在重新翻看这个案件现场照片的时候,李昌钰有了重大的发现:其中一个纸巾盒上似乎有指印。于是他再次联系警察局,同时联系了检察官,希望能够找到那个纸巾盒。

纸巾盒找到了,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因为时间过去太久,这个纸巾盒上的血指印早就已经变成了咖啡色。而且由于当年对物证进行处理的人用错了化学药品,该证物被损坏了。在没有其他物证的情况下,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李昌钰决定重新使用化学药剂和激光等对这个纸巾盒进行处理。结果终于没有辜负期望,得到了半个指纹。

但警方在搜索指纹数据库后,却找不到能和这半个指纹匹配的人,这表明这个人没有前科。没有了线索,这个案件再次被搁置。

又过去了很多年,女孩的父亲即将去世,在去世前,他在医院给李昌钰打了电话:“我只怕活不了很久了,希望李博士不要忘记我女儿的谋杀案,我一死,家里就没有人了。”李昌钰回答道:“请你好好保重,我们不会忘记,警察也不会忘记。”

一桩案件被搁置了快30年,还有侦破的可能吗?尤其是这桩案件的破案关键线索仅仅有半个指纹,该如何去侦破呢?

头脑发动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女孩的父亲去世两年后,机缘巧合下,一个因为殴打妻子被抓的男子,他的指纹竟然和纸巾盒上的半个指纹匹配上了。可惜的是,这半个指纹无法成为证据,因为凶手可能会说自己是在超市中无意间接触了这个纸巾盒。

李昌钰没有气馁,背负着死者的冤屈和家属的嘱托,他再次对这个案件进行梳理。功夫不负有心人,那块被检测了多次,早就残破不堪的手帕,李昌钰在进行整理的过程中,找到了一小块鼻涕的痕迹,在DNA鉴定之后,凶手终于确定了。

至此,已经被搁置了近30年的案件,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长长的印痕

开启游戏

X国出现,新总统将原领导人软禁在首都郊外的一幢小别墅中,不能与家人见面,只有他孤零零一人。一段时间之后,他被允许饲养一条小狗,毛茸茸的小狗让他稍微心生温暖,但如果一直这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实在是太过无趣和痛苦。而如果自杀,又太过便宜现在的当权者。思来想去,他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自杀,但是要伪装成他杀的样子,当世人知道自己被杀,都会怀疑是当权者没有容人之量,让人民唾弃当权者。

于是他苦苦思索,慢慢筹谋,终于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那是夏日的一个清晨,阳光明媚,看守他的人久久等不到他出门用早餐的身影,于是去敲门询问,得不到回答之后破门而入,看到的竟然是他的尸体。

一时间这幢小别墅人影憧憧,尸检人员确认他是死于大动脉被割裂后的大出血,再加上割裂他大动脉的那把刀是在院墙附近发现的,如同杀人后被遗弃似的,于是,各种阴谋论开始扩散开来。为了尽快消除各种阴谋论的传播,警察局加派了人手来调查这个案件。

侦查人员发现距离他的尸体被发现已经过去了半天,室内依旧有着杀虫剂的味道,杀虫剂的瓶子已经空了。门上有个供狗出入的门洞,门洞下的垫子上发现了一道长长的湿润印痕。院子里的树下发现的那把凶器上还绑着一条令人十分迷惑的长线,长约30厘米,在树下玩耍的狗的尾巴上也同样绑着长线。

侦查人员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该领导人死于自杀。

这场自杀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当一个人切开自己的大动脉之后,如何在不惊动看守人员的情况下把刀弄到院子里去的呢?

头脑发动机

这个案件中,最容易被人忽略掉的破案关键就是门下垫子上那道长长的湿润印痕,很多人会觉得它很有可能是狗在玩的时候不小心弄的,和本案没有联系,这也是X国原领导人抓住的关键点。

简单说,这个长长的印痕是冰块在上面停留和通过时留下的。X国原领导人利用冰块连接两条线,一条线绑缚在狗的尾巴上,另一条则绑缚住刀子,等到他用刀子把自己的大动脉割开之后,就用杀虫剂朝着狗喷,狗嗅觉灵敏,闻到杀虫剂的气味之后,会从门下的狗洞爬出,这样一来,刀子也就随之被拖出去了。而用来连接两条线的冰块在跟随狗跑出去的过程中开始不断消融,刀子就自然而然被狗甩到院子里的树下,只要凶器不在尸体旁边,那么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他杀。

钢丝绳的断头

开启游戏

H市市郊的一处工厂内,施工人员正在施工,一辆大吊车在作业的过程当中,突然出现失控现象,吊钩滑落,一名工作人员当场被砸倒在地。周围的工作人员急忙上前查看,在发现被砸的张宏伤得非常严重后,有人打了120,有人打了110。工厂内一团乱,等到救护车和警车都到了之后,才稍稍安静些。救护人员对张宏进行了紧急施救,但依旧没有挽救他的生命。众工友都觉得张宏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吊钩天天都好好的,就今天他刚移动到吊钩下没多久,吊钩就掉了下来,砸死了他。

警察进行了例行查问,小工头急匆匆赶来,跑得一头汗,到了警察面前就开始抱怨,说道:“这个张宏真是我的克星,死了也要让我不得安生。”在他面前的警察眉头一皱,开口问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谁还愿意早死吗?”

小工头急忙点头哈腰地道歉,说自己这个工程的进度目前已经延误,张宏的这个事情一出,他觉得工程的进度又一次被减慢,每天要承担的风险增加了,所以刚才自己才会出口抱怨。警察点点头,开始对他进行询问:“你说死者是你的克星,他做了什么?”

小工头回答道:“他刚来我这边没干多久,也就半年,已经给我找了很多事儿了。之前他因为食堂的问题,给我找了一次麻烦,我换了做饭的人。后来他又觉得我这边工资低,我当时就和他说了他可以不在我这儿干,结果他竟然联合大家罢工,没办法我就把他工资给涨了,本想着等到这个项目完工,就再也不用他了,没想到……唉……”

警察面无表情地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让小工头自己去忙了。警察一边询问张宏的工友,一边围绕着大吊车转着看。工友说几天前听到张宏和小工头的争吵声,但不知道吵什么,不过隔天张宏就被换到了大吊车下作业。警方的技术人员在检查过吊钩之后,对负责询问的警察低语了一番,并且把一截断头稍显整齐的钢丝绳递给了他。这名警察立刻起身,找到并抓捕了小工头,小工头大声喊叫,说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为什么要抓自己。

警察冷冷地说了一句:“因为钢丝绳的断头。”小工头瞬间冷汗直冒,精神萎靡。

钢丝绳的断头藏着什么秘密?为什么小工头听了之后就不再喊冤了呢?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案子里,凶手行凶的关键就在于钢丝绳的断头。所以当小工头听到警察说出“因为钢丝绳的断头”这句话后,猛然被戳破的惊吓,让他瘫软在地。因为他认为自己做得已经十分隐秘了,不太可能会被人发现,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警察就破解了,他被吓着了。钢丝绳的断头是如何成为揭开真相的关键所在呢?正常情况下,大吊车的吊钩如果出现掉落,那么很有可能是钢丝绳的问题,钢丝绳在吊车工作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断拉伸和弯曲,会产生“金属疲劳”的现象,钢丝绳的表面逐渐磨损,钢丝不断断开,磨损和断丝达到一定程度后,钢丝绳的安全性就不能保证,在吊运重物的过程中,钢丝绳会突然断裂。如果是磨损和断丝造成的钢丝绳断裂,那么钢丝绳的断头会非常不平整。但是,本案中的钢丝绳的断头却是稍显整齐的,这也就是说钢丝绳出现断裂并不是因为吊车使用造成的自然磨损,而是人为将其破坏,从而造成的断裂。

小工头在之前就已经对张宏怀恨在心,这一次张宏因为发现小工头选购的材料出现了问题,就再次找到他,对他说如果不更换材料,自己就会把这事捅出去。这激起了小工头的满腔恨意,所以他一边笑着安抚张宏,一边说给他安排一个轻一点的活计。当时小工头心中就已经萌生了杀人的念头,但为了抹除自己的杀人嫌疑,小工头就研究出这样的杀人手法:他将张宏安排到吊车下工作。之后他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把大吊车吊钩上的钢丝绳剪开大部分,之后的事情就发生了。本来小工头还想着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大不了到时候赔些钱给张宏的家人就行了,没想到警察一眼就看出了问题。

地上的玻璃碴儿

开启游戏

秋日的一天,B市报警中心接到了一家工厂打出的报警电话,电话里说厂里发生了一起案,财务办公室的保险箱里存放的10万元现金没有了。

警察火速赶到了现场,现场的情形一目了然:财务办公室大门紧闭,只有玻璃窗被打碎了,碎玻璃散落在屋子内,地板上随处都是,警方初步认为是小偷打破窗户,直接跳进屋子作案。

警察对被喊来的昨晚值班的保安进行询问:“你昨天来没来过这个房间?如果来过,几点来的?几点走的?”

保安回答说:“我每天都要巡视所有的房间,昨天我来过这个房间。我昨天巡视这个房间的时候差不多12点左右,当时这个房间所有的窗户都关得好好的,我确认过,走之前我也把门锁好了。所以,我想小偷一定是在后半夜来的。”

警察观察了一圈地上的玻璃碴儿,对保安追问道:“你确定走的时候门窗都关好了?”

保安点点头:“当然,我当时还顺手拉上了窗帘呢。”

警察皱了皱眉头,对保安指了指地上的玻璃碴儿,接着说道:“你看,地上的玻璃碴儿这么多,可以看出当时那小偷在砸玻璃的时候一定用了很大的力气,你当时没有听见任何声音吗?”

保安确认:“没有,我没有听到任何声音,”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可能是因为厂房边上的那条铁路,小偷一定是趁着火车经过的时候砸的窗户。这样一来,我就听不见砸窗户的声音了。”

警察停顿了几秒,抬头对保安说:“你就是那个小偷!”

保安脸色大变。

你知道警察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吗?你知道为什么小偷就是保安吗?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案件中,问题的关键所在是窗帘。当警察询问保安时,保安的回答是他确定自己是在玻璃被打碎前就拉上了窗帘,如果窗帘真的如同他所说被拉上,那么,当小偷打碎玻璃时,玻璃碴儿会受到窗帘的阻挡,只会掉落在窗帘附近,而不是如同现场那般散落在满屋了。由此可知,保安说的是谎话,小偷就是他。

滑雪板之谜

开启游戏

冬日的一天下午,警察局得到一条线报:一名被通缉的在逃犯前几日潜入了市内某滑雪场的一幢别墅里。这名逃犯曾经是国家级的运动员,身手了得。警察局立即安排人手,迅速出警,可惜还是迟了一步,等到警察赶到别墅的时候,逃犯已无踪影。

警方对别墅进行了细致的搜索,种种迹象都表明,逃犯在此停留过。其中最重要的痕迹是在别墅后门处雪地上留下的滑雪板痕迹。不过令人感到十分疑惑的是,滑雪板的痕迹十分怪异,滑雪板留下的痕迹呈现交叉状。虽然警方已经确定逃犯是依靠滑雪板逃跑的,但是无法通过这怪异的痕迹去找寻逃犯。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有一名警察在苦苦思索之后,突然眼睛一亮,想到了一种可能。他急忙去和这个案件的负责人商量。之后不久就抓到了逃犯。

你知道这种滑雪板的痕迹是如何留下的吗?逃犯的脚到底是如何踩滑雪板才会留下这样的痕迹呢?

头脑发动机

在这个案件中,关键的一点是:警察局收到了一份线报,上面称一名被通缉的逃犯潜入这幢别墅中。而且该逃犯曾经是运动员,这表明其身体素质比较好,运动神经发达。不过大家也再次陷入了一个认知误区:线报说一名逃犯潜入别墅,所以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该别墅中只有一个人。

其实并不是,逃犯只有一名,但其有帮凶。为什么逃犯别的地方不去,而要专门潜入这幢别墅呢?是因为需要有人帮助其逃跑。滑雪板的痕迹之所以呈现出交叉状,是因为当时该别墅中实际有两个人,两人选择使用一副滑雪板,以此迷惑警方。两个人一人用一只滑雪板,分头行动,追踪而至的警方在看到这奇怪的痕迹之后,一定会选择先调查和分析,从而让他们有了更多逃跑时间。逃犯因为是国家级运动员,对身体的控制力非常强,用一只滑雪板逃跑也很轻松,所以并不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因此,本案中呈交叉状的滑雪板印痕实际上是这么形成的。

蓝色的粉末

开启游戏

韩元开了一家侦探事务所,朋友们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会设置一些谜题来事务所找韩元解答。夏日的一天傍晚,韩元的朋友李澜走进了侦探事务所。李澜刚一进门,韩元就看见了他裤子的皮带纹理中有一些蓝色的粉末。虽然有点奇怪,但韩元没有说什么,而是笑呵呵地迎接李澜,让他在沙发上坐下喝茶。

李澜休息了一会儿,笑着对韩元说:“你猜我今天下午干什么去了?”

韩元有些无语,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你找我就不能有点别的事情吗?老是玩这种幼稚的游戏。”

李澜哈哈大笑,对他说:“我的大侦探,这不是想让你的脑袋多用用吗?你就别逃避问题了,怎么?是猜不出来吗?那……”

韩元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不用猜,你一定是去玩台球了。”

李澜惊讶得张大了嘴:“你怎么猜出来的?我来的时候专门换了上衣啊。”

你猜到了吗?到底韩元为什么能知道李澜做过什么?

头脑发动机

上述案件游戏中已经清晰地展示了问题的关键点,那就是李澜裤子皮带纹理中的那些蓝色的粉末。这种蓝色的粉末通常是用在台球杆的顶端的,也就是大家在玩台球的时候,用来涂抹台球杆的粉末。李澜裤子皮带中有这些蓝色粉末,而且他自己也说了自己是专门换了上衣才来的,所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在涂抹台球杆之后,顺手提了皮带,或是玩台球的时候,台球杆不经意间碰到过他的皮带。人们在换衣服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不会换掉皮带。而这也就成了韩元推测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