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徐世友)

行尸走肉 2023-08-13 19:09:54 网友投稿

原阳英模李金玉,曾捕获两只小华南虎送给毛主席

1949年2月,毛主席和发出“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中央华北局从太行、太岳两个革命老区选调了4500多名优秀干部组成长江支队南下福建,建立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这支南下队伍中,就有原阳人李金玉的身影。

李金玉是河南原阳县官厂乡官厂村人,原名李蔚庭。1942年,25岁的他在原武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为人耿直,学习成绩优良,经卞诚、杨俊厚介绍加入中国。他善于做敌伪人员的工作,利用传统义气,拜把子,结盟友,了解敌人内幕。他和日伪原武县警备队大队长许子俊的弟弟许世发结成换帖朋友,经常出入警备队,成为许家座上宾,掌握了日伪大量情报,为1943年3月太行七分区一团开辟原阳新区做好了准备。

原武中学学生自治会成立时,李金玉任宣传股长,负责开辩论会、讲演会。他用比较隐蔽的方法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设计了“有神没神?”、“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等辩论题,有时也秘密组织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属于谁?”、“是不是赤匪?”等辩论。他还和几位党员合编了《卖儿子》的话剧。内容是群众生活困难,走投无路,妻离子散,揭露社会的黑暗,揭露日伪统治的残暴,效果很好。

1943年7月,原武中学党支部成立,擅长鼓动宣传的李金玉任支部宣传委员。这一年10月,他奉太行八地委指示调入修武武委会和敌工站工作,后参加八路军,任太行第八军分区情报参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李金玉多次深入沦陷区、国统区侦察敌情,他机智勇敢,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947年元月下旬,我军进行鹤壁战役,李金玉为配合战役行动,抓住时机进行策反工作,获得安阳驻军增援鹤壁的情报,迅速报告太行军区秦基伟司令员、黄镇政委和赵前参谋长,设伏将敌4个团和部分杂牌军歼灭,为鹤壁战役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 还策反孙殿英部80多人放下武器,为此,延安《新华日报》也进行了报道。

1946年,他有一次到郑州执行任务,被兵抓住了,在押送途中,他趁其不备,迅速跑到一户民宅中脱身。李金玉同志参加过道清战役、鹤壁战役、豫北战役等,解放了焦作、修武、沁阳、孟州、博爱、温县、武陟、新乡等城市,后来又参加了渡江战役,随后进军福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9年2月,李金玉得知组编南下支队的消息时,他积极报名,被编入第二野战军长江支队,渡江后又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在枪林弹雨中,千里转战南下,历时170多天,行程6000余里,途经8省63个县,8月17日福州解放,8月19日进入了闽南重镇泉州,率解放军某部独立第三营攻占福建省安溪县城,并解放安溪县全境。

后调到安溪县工作,任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县人委委员。在安溪工作期间,奉福州军区命令,率解放军围剿深山岩洞中少将王××带领的敌特,圆满完成任务,李金玉参加指挥了国防工程前沿机场建设,并率解放军战士打死一只吃过多人的华南虎,为民除了害,同时捕获两只小华南虎送给主席,主席转赠给北京动物园和天津动物园。

李金玉同志在四面是敌,敌我交错,战斗频繁,踪迹无定,极度困难的长期革命斗争中,机智勇敢,奋不顾身,勇往直前,发扬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胸怀党的事业,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战斗在党的地下工作和军事情报战役上,在革命的道路上,李金玉同志一直保持战斗的姿态,被太行八分区记大功两次,二等功一次,1955年被国家授予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功勋荣誉勋章,同时还荣获华北解放纪念章、中南解放纪念章、渡江纪念章和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纪念章。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军衔时,李金玉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来,他转业到泉州市工作,任公安局局长。1979年离休。作为一名从博浪大地走出的男儿,他把自己大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八闽大地。1994年逝世,终年77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