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八字(李克勤八字命理)

隐身守侯 2023-08-10 20:26:04 网友分享

湖北工业大学:用故事讲“活”《追梦》思政课

在武汉市洪山区,接种新冠疫苗后与陈薇院士的一张合影照成为了19岁秦媛媛最有纪念意义的照片。

3月中旬,这位来自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一姑娘,从学院年级群看到了新冠疫苗志愿者招募通知,网上查阅资料后报名,顺利通过医院体检,成为了首批第53号新冠疫苗临床研究志愿者。

“疫情中,许多90后医务工作者奋战在一线,他们的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可以做点事情。”今年6月30日,站在湖工大《追梦》思政课讲台上,“00后”秦媛媛收获了全场的掌声。

2019年5月16日以来,湖北工业大学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开设了《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把最新时政热点引进课堂,聚合校内外优质资源,邀请身边人讲好亲身故事,用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打造引导学生成长的思政“金课”。

师生同讲思政课 亲近又可学

“如何战胜挫折,迎接困难?”站在《追梦》思政课讲台上,曾服役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杨证钦给出了答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他想起刚入新兵连时,遇到第一道坎儿,是队列行走的75厘米跨度。入伍前他不爱运动,在训练时常同手同脚,跟不上战友的步伐,成为队伍里的“拖油瓶”。

“越是难啃的骨头,我越要啃下去!” 杨证钦不服气,一吃完饭,一个人跑到在宽度不足5公分的操场道沿上纠正八字脚,十遍不过关就再练一百遍。坚持了一个多月,队列达到了训练的标准。等到新兵连体能考核时,他被授予“优秀士兵”称号。

退伍后,他把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又带回了校园,克服跨考和缩招的困难,顺利考上了研究生,站上了思政课讲台,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

要上好《追梦》思政课这堂大课,开讲前的“备课”工作繁重。湖工大通过校、院、班联动机制,借助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平台广泛发布信息,征集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挖掘学生闪光点,鼓励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讲述对“困难”“科技”“爱国”的理解。

为了让课堂既亲近又可学,每一讲《追梦》思政课都下足了功夫,既有来自校园主力军,也请来了校外最强“外援”。

在《追梦》第四讲,就职于阿里巴巴风险管理事业部的2008级理学院统计学专业校友郭百岭,患有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但接到学校的邀请,特地从杭州赶回来分享他的成长故事。

学生时代的郭百岭拥有多项光环:校奖学金获得者、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在湖工大求学期间,他从未落下一次课,后考取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攻读应用统计专业硕士。

“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我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如今站在思政课讲台的他,已通过阿里巴巴在华中地区的招聘,成为了一名算法工程师。

《追梦》思政课开设两年来,围绕“不负时代,用心成长”“红色基因,你我传承”等主题,开办了六期,邀请校内各专业领域专家学者、优秀校友、著名天文学家、抗疫一线英雄、全国人大代表等不同角色的主讲人站上讲台,已覆盖了全校2万余名学生。

“要办‘活’《追梦》思政课,就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让老师讲给学生听,更要让学生讲给学生听,让校友讲给学生听,还动员学校资源邀请各领域专家,让学者讲给学生听。”《追梦》思政课相关负责人说。

思政课也追热点 有用又时宜

如何紧跟时事,在疫情下讲好高校思政课?湖北工业大学举办的《追梦》课程给出了新的答卷。

5月28日,全国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追梦》思政课将主题定位为“智能制造,助力抗疫”,把讲台搬上了云端。

为让学生真听、真感受,参与到“火神山”医院施工的1999届机械设计专业校友罗正林在云端讲台“现身”,把抗疫故事带进了校园,“火神山”施工现场在课堂上被“还原”:上千台机械设备和上万名建设人员分布各个角落,施工人员一天只能休息3、4个小时,累了就靠在沙坑里眯一会儿,10天10夜,“火神山”里的机器日夜轰鸣。

曾是“云监工”的2017级园林专业学生刘晓钰是“火神山”直播的忠实粉丝,在《追梦》思政课上第一次听到了“火神山”建设背后的故事。“以前只知道这是国外网友都称赞的‘中国速度’,觉得很骄傲,直到今天才了解,速度的背后靠的是中国科技实力和成千上万建设者的努力。”

既追社会热点,《追梦》思政课也立足学校工科特色,从学校发展里找思政课素材,挖掘校园里的热点故事。

2019年9月,在“科技之光,国家富强”思政课上,授课团队向学生展示了学校科技创新的一串成绩单。

湖工大刘滨磊教授带领团队潜心钻研,与肿瘤死磕到底,研究抗癌病毒药物——溶瘤免疫疗法,让癌症患者看到了新希望;湖工大土建学院近五年来承担全国桥梁相关科研项目超过30项,先后参与了武汉军山大桥、天兴洲大桥,鹦鹉洲大桥、平潭跨海大桥等多座世界级大桥的科研项目。

“思政课的素材可以来源社会,也可以挖掘于校园。每年学校有500多名优秀学生从湖工走向世界名校,湖工大多个实验室承担着国家重点项目,让热点和校园特色相结合,更能打动学生。” 该课程的老师们介绍。

思政讲台“花样”多 有趣又有效

“思政课一定要上到学生心坎上,才有效果。”2年来,《追梦》思政课也一直在讲课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做到既有意义也“有意思”。

朗诵一首《青年,青年》诗歌,用表演的方式重温奋斗历史;演奏一曲古埙穿越时空,在课堂再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现场书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品,分享自己学习书法的感悟,让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来自新疆喀什的理学院学生卡地尔丁·艾合买提大二时曾参加《追梦》思政课。“记得第一次听思政课,在课上听学者讲述了中国最高尖科学技术发展历程。最后一张PPT上写着:用心成长,回报社会。我对这个画面一直印象深刻。”

2月4日,疫情在武汉爆发,卡地尔丁在朋友圈看到方舱医院正在招募志愿者,得到父母支持后,报名成为武汉市江汉方舱医院安保队伍的一员,值守医院2号门。

“我想这是回报社会的时候了。”在江汉方舱医院,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卡地尔丁穿着防护服,每天走上2万多步,引导车辆维护交通秩序,一天下来两腿发酸。

大二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张鸣,刚入校时不习惯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总爱待在寝室打游戏。在《追梦》思政课上,听了自己所在学院学习达人蔡雨萱的故事后,列了每日的计划表,走出寝室,准备参加更多的学科竞赛活动。

围绕《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湖工大开展40余次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举办“梧桐有约”茶会,让书记、校长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地畅谈理想和人生;青年学生献身国防成为时尚,2019年共有92名学生应征入伍,完成率达107.06%,位居湖北省属一本高校首位。

“打造《追梦》思政通识金课,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思政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规律性要求,通过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播撒进青年学生的心灵,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该校党委书记李克勤说道。(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供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