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花绳比赛规则(八字花绳比赛规则视频)

相见陌路 2024-01-04 15:20:46 用户分享

厉害!石排这支跳绳队获省、市奖项36个

厉害了!11月11日,记者从石排镇了解到,石排福隆小学跳绳队在省城市跳绳公开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的好成绩。

近年来,福隆小学花样跳绳队多次在省、市跳绳比赛中获得荣誉,仅今年已摘得团体和个人奖项36个。

石排福隆小学跳绳队在省城市跳绳公开赛中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

获得小学团体总分一等奖

近日,由广东省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主办的广东省城市跳绳公开赛(惠州站)正式开幕,来自全省普通中小学的百余支队伍,800余名运动员和教练员齐聚惠州,在赛场上一决高下。

石排镇福隆小学积极组织学生队伍参与本次比赛,开启为期两天的惠州之行。

本届比赛设置比赛组别多样:中学组,小学D组,小学E组,公开组,实现了各年龄段全覆盖,开设项目有速度赛和花样赛。石排福隆小学跳绳队参与的比赛项目有:男女30秒男女单摇,男女3分钟单摇,车轮跳,个人花样集体规定套路,车轮跳花样规定提高套路,十人八字跳,参赛项目覆盖面全,全面考验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在学校教练员洪伟展老师的带领下,福隆小学跳绳队取得了小学D组个人花样集体规定套路第二名的好成绩,并以小学团体总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为本次惠州之行画上了圆满句号。

福隆小学跳绳队参加广东省城市跳绳公开赛现场。

重点研究花样跳绳与协调性影响

花样跳绳作为福隆小学的校本课程,在该校开展已有三年时间,以花样跳绳为主题设计大课间流程,且成立了一支优秀的花样跳绳队。

福隆小学绳操队每日坚持训练,贯彻从小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抓好身体素质,提高技能水平。

2021年福隆小学开展第一届跳绳竞赛。

为保证训练质量与队员们的训练状态,花绳队每天训练时间至少40分钟,由教师指导花样跳绳动作,训练项目有单摇、双摇、多人花样跳绳(如十人八字、车轮跳)等,以及多种套路练习。

为了提升教育科研水平,福隆小学老师洪伟展主持课题《乐动悦跳式跳绳对小学中年段学生的协调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以花样跳绳与协调性影响为研究重点,探索花样跳绳训练是否能快速并有效地提高中年段学生的协调性,充分挖掘花样跳绳训练价值的现实意义,进一步推广花样跳绳,发展校园体育特色,唤醒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020年市级立项课题开题报告会。

获省级挑战赛团体第一

近年来,福隆小学积极参加省、市跳绳比赛,基于扎实的训练和超常的发挥,多次取得好成绩。今年以来,已摘得省、市团体和个人奖项36个。

所获荣誉。

2021年3月17日,福隆小学绳操队参与东莞市中小学生跳绳锦标赛,参与的项目有:男女30秒单摇、男女30秒双摇、团体一级规定套路、男女个人花样、车轮跳和10人8字,还有一个表演赛。

在个人比赛中,陈宁焯同学的30秒单摇获得了小学甲组第一的优异成绩。在本次比赛中,福隆小学绳操队荣获总分一等奖,队员之间配合默契,整体动作流畅无间断,充分彰显了学校绳操队的凝聚力。

2021年7月19日—8月17日,福隆小学1194名师生积极参加广东省“百校联动·百万同跳”第一届暑假线上跳绳挑战赛,感受跳绳运动的魅力,度过一个快乐健康的暑假。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获得2021年广东省“百校联动·百万同跳”第一届暑期线上跳绳挑战赛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百万同跳第二名。

奖杯。

【记者】丘想明

【通讯员】石排宣

【作者】 丘想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第十四届全国会:南通“绳童”勇夺金牌并破全国纪录

7月13日,以南通苏锡通产业园区实验中学为班底组成的江苏省跳绳队,在青岛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会上勇夺长绳3分钟10人八字项目金牌并打破全国纪录,成为赛场上的一个亮点。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载誉归来的江苏省跳绳队将士。

当天进行的3分钟10人八字比赛,吸引了国内21支代表队参赛。排在第四个出场的江苏省跳绳队10名队员在3分钟时间内一气呵成,比赛中没有出现一次失误,以578次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564次的全国纪录。

南通苏锡通产业园区实验中学是国内跳绳界一支劲旅,多年来在包括世界锦标赛、世界杯、亚锦赛、全国锦标赛在内的一系列比赛中夺得百余枚金牌。去年9月,江苏省有关部门决定以该校跳绳队为班底组建省跳绳队,其中6名队员来自苏锡通产业园区实验中学,另外4名队员分别来自南京和苏州。

耿建峰教练说,这支队伍队员的平均年龄为15岁,即将到龄解散,队员们用夺金牌、破纪录的成绩为自己学生时期的跳绳生涯画上一个圆满句号。(记者 杨天保)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