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刘恒是谁的儿子)

往事如风 2023-07-25 08:56:59 网友上传

汉文帝刘恒好歹也是九五之尊,他为何废不掉年老色衰的窦漪房?

熟悉汉朝历史的人对窦漪房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作为汉文帝之妻、汉景帝之母,窦漪房先后以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身份执掌后宫四十余年,在宫中的地位、威望可谓无人能比。不过,其实窦漪房也曾经因为年老色衰而逐渐被汉文帝冷落。那么,作为一国之君,为何汉文帝没有直接将窦漪房废掉,而是让其一直留在皇后的位子上呢?

和历史上许多出身门阀士族的皇后、嫔妃不同,窦漪房出身并不显赫。据《史记》记载,她生于清河郡观津县,也就是今河北衡水武邑县一带。相传,秦末天下大乱时,她的父亲隐居在观津过着清贫的日子,却不慎落水而死。高祖刘邦去世后,窦漪房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被选入宫中伺候吕后,后又被吕后赐给了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

来到代国后,窦漪房很快便得到了刘恒的宠爱,并为其生下一女,取名刘嫖,当然,此女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称呼,那便是馆陶大长公主。第二年,窦漪房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即日后的汉景帝刘启。早在刘恒被推举为皇帝之前,窦漪房就已经为其生儿育女,这一方面体现出了刘恒对其十分宠爱,一方面也为其日后地位巩固打下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刘恒原本有自己的王后,且王后已经为其生下了四个儿子,但在他即位前后,王后和这四子却先后去世。或许是运气使然,让刘启成为了刘恒诸子当中最合适的继承人,而窦漪房也在儿子被立为太子后不久顺理成章当上了皇后。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已经可以得出第一个原因:窦漪房母凭子贵,作为太子生母地位相当稳固。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窦漪房是如何失宠的。按照《史记》的说法,窦漪房曾因一次重病导致了失明,文帝则以此为契机开始宠幸慎夫人、尹姬等人。甚至,文帝曾让慎夫人与皇后同席而坐,以示宠爱。不过,以刚直著称的大臣袁盎及时发现了这种现象,并直言进谏,避免了文帝继续破坏后宫的尊卑秩序。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二个原因,那便是来自以袁盎为首的众大臣的监督和压力。

第三点,其实文帝并没有废黜窦漪房的正当理由。正如上文所说,文帝曾经相当宠爱窦漪房,后者则先后生下二子一女。后来窦漪房失明失宠,被文帝宠爱的慎夫人和尹姬却迟迟未孕,无法像当初戚夫人同吕后争宠时那样从皇子的角度入手挑唆。

作为文帝的皇后,窦漪房没有重大过错,且为了配合文帝进行勤俭节约宣传而带头穿布衣、谢绝进贡的礼品,堪称贤后。如果窦漪房乱权干政、行为失当,文帝当然有借口将其废黜,但实际上作为皇后的她表现相当不错,名声也极好。文帝难以找到合适的理由,自然也就没法轻易剥夺其皇后地位了。

有人认为,汉文帝贵为九五之尊、一国之君,完全可以在窦漪房失明、色衰后直接换一个皇后。其实,反而正是因为他乃汉朝的皇帝,才恰恰不能随心所欲轻易废立。作为皇帝,文帝的一举一动都牵动天下,他以身作则倡导节俭,就是为了让百姓效仿,从而形成良好的风气。同样的,如果他因为皇后容颜不再就直接换掉,天下人也会受到影响,要么对皇帝的薄情多有微词,要么效仿他抛妻弃子、始乱终弃。

综上所述,汉文帝之所以不废掉年老色衰,还因病失明的窦漪房,其实有着很多原因。作为帝王,他要在乎天下人的想法,不能只凭自己喜好做事;作为丈夫,窦漪房为其付出整个青春,从他还是代王时就跟随身边不离不弃,又生下包括太子在内的两儿一女,于情于理他都不该忽视这些付出随随便便就强行另立皇后。

作为父亲,文帝在做决定时不能不考虑太子刘启、长公主刘嫖及梁王刘武这三个自己与窦漪房所生孩子的感受。刘启等人对父亲和母亲都十分敬重,但如果父亲因为移情于其他女子就剥夺母亲的皇后身份,对于这三人来说无疑是重大打击。而且,倘若文帝另立宠姬为后却找不出新的太子,日后刘启继位必然会出于报复对新后不利。最后,窦漪房德高望重,不但地位极高,还拥有着安定整个后宫的能力和威信,这是其他姬妾做不到的。因此,这是就算是从利用价值的角度来看,保持其皇后地位也远远好过另立她人。

汉文帝霸陵重见天日,刘恒真的是刘邦的亲生儿子吗?真相如何?

北京时间12月1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会上公布一则重磅消息,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江村大墓发现了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至此,考古学家已经掌握西汉全部十一座帝陵的具体信息。

截止到目前,工作人员陆续发掘了霸陵外围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文物。

该墓葬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上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随着霸陵的重见天日,有许多历史爱好者开始讨论,汉文帝刘恒到底是不是汉高祖刘邦的亲生儿子?

因为汉文帝的母亲原本是魏王豹的宠妾,再加上近几年关于对刘邦后裔的基因检测,人们普遍怀疑汉文帝的母亲薄姬,似乎给刘邦戴了顶绿帽子。

那么,事情真相到底如何?难道刘恒真的与刘邦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乃薄姬所生。

薄姬原是项羽部将魏王豹的嫔妃,魏王豹是魏国公子,薄姬母亲曾遇异人,说自己女儿将来能生下天子。魏王豹得知此消息,便将薄姬纳为自己的宠妾。

楚汉战争初期,魏豹投降刘邦。因其三心二意,自立门户。公元前204年8月,魏王豹被刘邦心腹韩信、曹参联合剿灭。

叛乱平息后,包括薄姬在内的魏王豹的妻妾成为汉军的俘虏,薄姬被送入长安织室干杂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邦见到了薄姬,见其有几分姿色,将其纳入后宫。可是薄姬入宫一年多,也没有得到汉高祖的宠幸。而与薄姬一起进入后宫的管夫人、赵子儿,先后受到刘邦的宠幸。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坐在河南宫内成皋台,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相伴,两位美人在与刘邦聊天中,说出还有个好姐妹薄姬入宫后受尽冷落。

汉高祖听到后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与她同房。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

这一次同房,让薄姬有了身孕,于汉高祖四年底(前203年),生下儿子刘恒。自从生下刘恒之后,刘邦就很少与薄姬相见,薄姬逐渐被冷落。

刘恒8岁那年与母亲薄姬一起,来到与匈奴交界的代国(今山西代县)居住,从此远离长安。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皇后吕雉独断朝纲,扶持大批吕氏族人,这便是历史中有名的“诸吕之乱”。

后来在陈平、周勃等功臣的辅佐下,公元前179年,刘恒正式登基,成为汉朝历史上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

汉文帝在位期间,采用勤俭治国,休养生息的治国路线。废除部分肉刑,废除连坐法,减轻刑罚,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减轻赋税,轻徭薄赋,采取安民养民的方式发展经济。

在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下,汉朝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汉文帝亲手开创了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征讨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力基础。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已病入膏肓,他自知时日无多,嘱咐太子刘启丧事一切从简,更不要使用一些贵重的陪葬品。

《史记·卷十》:“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可以这么说,汉文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帝之一。由于西汉帝陵形制,规模过于庞大,也期待考古学家能从霸陵当中提取更多相关信息。

但是网上多有传言,说汉文帝刘恒其实不是刘邦的儿子,他的母亲薄姬一早就怀有魏王豹的遗腹子。为此部分历史爱好者还拿刘邦后裔的基因检测结果作为确凿证据。

之前检测汉朝刘姓DNA时,有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颠覆性发现。研究发现:刘邦族代号为F155,在其下面有Y21364、F813两簇支系,都呈现出人口众多、分布极广的特质。由于汉惠帝无子,所以Y21364、F813应该代表汉文帝和汉景帝。

Y21364的下游支系分支很少,说明其子嗣不多,这与历史上汉文帝刘恒的后裔情况(汉文帝生四子,且第四子刘揖无后)基本对应。

而在Y21364下游的F813支系下,出现了一次人口大爆发。F813的形成时间约在2070 年前,这与汉文帝长子汉景帝刘启的基本情况(刘启生于公元前188年,共生十四子)大致相符。

如今,F813在F254的后裔中占比最高,约占到66%。可能这些数据让大家看得头昏眼花,简单来说,通过基因检测结果来看,汉文帝所属支系与刘邦有着较大出入。

再结合史书,魏王豹死于公元前204年,汉文帝刘恒出生于公元前203年下旬,从时间推算,刘恒的确有可能是魏王豹的遗腹子。

可《外戚世家》称,魏王豹死后一年多刘邦才宠幸薄姬。“豹已死,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色,诏内後宫。岁馀,不得幸”。这里的内容或许有误,旨在撇清汉文帝与魏王豹的关系。

固定的出生时间无法改变,对当时情形互通一下,就知道不能撇清魏王豹与汉文帝的关系。

结合基因分析还有相关时间,部分历史爱好者推测,在魏王豹死后,刘邦宠幸薄姬时,薄姬可能有孕在身。如果真是这样,西汉可就不是刘姓天下,而是魏国后裔。

其实,这种说法看似有理,但站不住脚跟,经不起任何推敲。

首先,汉文帝的母亲薄姬进入后宫时,正是吕雉当权。吕雉是一个心狠手辣,小肚鸡肠,且十分在意刘邦与其他女人的关系。

我们假设,文帝真的是魏王豹的遗腹子,当薄姬进入后宫后,她就至少有2~3个月的身孕。再加上遭到刘邦的冷落,肚子慢慢就会显怀。这是人之常情,谁都无法改变的生理现象。

大家想想,若是让吕雉知道薄姬竟然是带着身孕进入后宫,凭吕雉的手段,她还能在宫中安然无恙?既然这样,也就不存在刘邦宠幸薄姬,然后薄姬生下刘恒。

除此之外,刘恒还未称帝之前只是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代王”。在功臣集团的推荐下,才从“代王”摇身一变成为汉文帝。

古人都看重血脉延续,陈平、周勃等人推举刘恒成为皇帝之前,必定对这位“代王”的身世包括其他信息进行深入了解,确认无误后才会拥立他为新一任帝王,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还有大家最为看重的基因检测结果,同样漏洞百出。大家可以这么认为,既然Y21364是刘邦F155之下,那么Y21364肯定是刘邦的后代,包括刘启、刘胜、刘彻肯定是刘邦的后代。而F813也不一定就是文、景帝,还可能是刘邦兄弟们的后代。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Y21364才是嫡系,才是文景帝一支,F813是刘邦兄弟的后代。

我们再回到此次发现的西安江村大墓,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边长约390米。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

刘恒是不是刘邦的亲生儿子,只有他的母亲薄姬最为清楚。可是薄姬下葬的南陵同样规模庞大。按常理分析,如果薄姬真的做出对不起刘邦的事情,出于心虚或其他负面情绪,她也不敢为自己修建如此规模庞大的陵寝。

事实摆在眼前,无论是基因检测结果,还是史书文献与相关时间推测分析,刘恒就是刘邦的嫡系子孙。

综上所述,皇帝宠幸嫔妃都是有记录的,嫔妃怀孕更是要记录的,见过什么人?时间是多久?都有严格的文字记录,特别是册封的妃子,几乎没有出轨的可能性。

另外,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三代,Y染色体每代都有突变概率太小,平均四代突变一次。乱扯刘邦的后宫关系混乱,这是非常不严谨的。

无论如何,汉文帝刘恒是西汉正统皇帝无疑,我们后人就不要对其进行妄加推论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