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身(女儿身是什么意思呢?)

误到人间 2023-08-09 12:46:43 网友投稿

1950年,战斗英模被查出女儿身,惊动军长贺晋年:她是我军的骄傲

“你们注意了没有,郭富这家伙,从来不跟咱们一起上厕所!”

“这小子有点怪,跟他闹着玩,老是躲躲闪闪的。”

为了揭开这个谜,战友们趁着郭富不备,一把将他抱了起来,没想到郭富转身端起了步枪,向战友们大吼道:

“谁要胡来,今天我就挑了谁!”

“古怪”战友竟是女兵

这个在战友眼中有些“怪”的战士,名叫郭富。当年他要求参军入伍时,就透露出性格上的“与众不同”。

当时部队首长询问他的个人情况,得知他刚刚16岁,婉拒了他要求参军的请求,结果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声泪俱下地讲述了家里遭受的苦难。

图丨少年郭俊卿

虽然他的讲述感动了首长,但毕竟打仗不是儿戏,部队首长还是决定拒绝他,并且告诉他先回去“研究研究”,等定下来就通知他来参军。

转眼间七八天过去了,郭富听说部队准备离开,急忙找到几天前接待他的首长,告诉他自己不能再等了,如果不让自己参军,自己就不走了。

眼看着部队开始行动,铁了心的郭富偷偷跟在大部队后面,任凭母亲如何劝说,自己一定要参军。母亲知道他倔强的性格,含泪将打点好的行李交到他手上,嘱咐他如果部队不要他,一定要回家来。

告别了母亲,郭富就紧紧跟在部队的后面。一天一夜的时间,部队急行军四百里,郭富一步都没有落下。当部队休整时,曾经拒绝他的首长,一转身发现了他的踪影:

“小兄弟,你怎么又跟上来了?”

“首长,我连个家都没有,还往哪儿去啊。再说,我是铁了心要参加八路军的……”

看着瘦瘦小小的郭富,跟着部队连夜走了这么远的路,部队首长被他所感动,经过研究决定,破格允许他参军,并且分配到通讯班。

图丨郭俊卿参军后留影

当时郭富说话的声音还有些童音,战友们便拿他开玩笑,争着和他比个子,还说他细皮嫩肉,像个小姑娘。每当行军休息时,战士们就高喊:“假小子,指挥唱歌!”

在一起生活的时间长了,郭富身上的“怪异”表现更加明显。每次上厕所,他都要等到厕所没人才进去;晚上睡觉,他从来不脱衣服,都是找个靠墙的地方,将刺刀压在枕头底下,枪放在自己身边。

特别是洗澡的时候,行军打仗很艰苦,每个班用木板制成一个特大号的圆盆,大家一起在里面洗,而郭富总是借口不去。等到天黑之后,他反倒问大家有没有一起去洗澡的。当时别人都洗完了,谁还会去。

部队出发前,他总是先出去“溜”一圈儿,再赶回去集合,为此,他不知道被连长批评了多少次。在给首长当通讯员的时候,路上解手也总是跑到很远的地方,首长也批评他,说他“封建意识过浓”。

好在郭富平时训练刻苦,门门科目都是优秀,还被评为训练标兵。生活中和战友们相处得也不错,没闹过什么大的矛盾,甚至在某一年的大年初一,部队组织秧歌队,郭富头戴假发,身穿旗袍,一边唱歌一边扭着腰,逗得看热闹的人前仰后合:

“这个解放军演得真像个女人!”

图丨郭俊卿(右一)与战友合影

1949年,郭富因病住进了医院,当时他提出要求女医生给自己检查,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说他意识上有问题。这一情况后来被反映到军政治部秘书长李振军那里。

李振军听到反映后说,男医生给女病人看病,女医生给男医生看病,都很正常,就让女医生看。结果当天又有新的情况,说郭富要求女医生对自己的病情保密,女医生不敢看了。

对于郭富这个战士,李振军还是有些了解的,他是在自己手下成长起来的,是个好干部,不会有什么问题,便批示说保密就保密。

结果事实的真相让所有人大吃一惊,郭富居然是个女的。

这一消息连夜报到李振军那里,作为军英模大会的秘书长,李振军正在组织评选战斗英雄,一听说这个消息,吃惊之余又十分高兴,当即向军长贺晋年、政委陈仁麒等军首长作了报告。

军党委成员听了都高兴得不得了,贺晋年兴奋地说:“郭富是个巾帼英雄,是当代花木兰,是我们四十八军的骄傲!”

图丨贺晋年旧照

这件事后来上报到中南军区,军区领导认为,一个农村女孩子,女扮男装,英勇战斗,杀敌立功,这是值得宣传的先进人物。在军里召开的表彰战斗英雄模范的会议上,军首长宣布了这一爆炸性新闻,郭富也被推到了台上,换上了女装,重回女儿身。

“花木兰”事迹传遍大江南北

1950年9月,李振军带着郭富等一级战斗英雄,作为四野的战斗英雄模范代表,来到北京出席全国战斗英雄模范代表会议。、周总理、朱老总在北京饭店门口,亲自迎接英雄们的到来。

当晚毛主席在接见大厅和每一位英雄亲切握手,郭富作为全体英模代表,向毛主席敬献花篮。共进晚餐时,郭富还向毛主席敬了一杯酒。

图丨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会议中的郭俊卿

在这次大会上,郭富被选入大会主席团,和朱老总坐在一起。会上发言的共有11位战斗英雄,郭富就是其中之一。会后她还参加了中国青年访苏代表团,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见。

郭富的名气大了,各种连环画、小说都以她为原型进行创作,尤其是六十年代的电影《战火中的青春》,其中的主人公高山,就是以她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她的故事开始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广为传颂。

郭富,原名叫郭俊卿,出生在辽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全家人靠着三亩瘠薄的河滩地,勉强维生。在她6岁那一年,母亲特地请村里的一位教书先生,为她取名“俊卿”,意为长得英俊俏丽,将来有出息。

郭俊卿从小就喜欢听妈妈讲故事,有一次听过“花木兰”的故事后,她天真地对母亲说,自己长大也要当花木兰。引得母亲一阵苦笑。

在郭俊卿7岁那年夏天,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家里的茅草房和三亩河滩地,被淹没在洪水之中。待洪水退去后,郭俊卿的父亲狠了狠心,决定离开这个世代受穷的地方,上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大草原谋活路。

图丨朱德会见郭俊卿等战斗英雄

全家人辗转了两个多月,来到了内蒙古巴林草原,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草木丰茂,土地肥沃。为求生计,全家人被迫给地主当佃户,吃住在地主家两间小房子里,生活依旧很艰苦。

1944年冬天,地主逼着郭俊卿的父亲去打水,当时父亲已经刨了一天的柴,身体疲劳,再加上井台湿滑,还没等水打上来,就滑倒在井台边,昏了过去。等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身上已经落了厚厚的一层雪,左眼也摔得看不见了。

还没等休息两天,狠心的地主又逼着他上山刨柴,由于情绪不好,加上眼睛不便,不慎滑落到山沟底,等被发现的时候,手脚已经冻僵,整整缓了一夜才苏醒过来。

地主见郭俊卿一家没有什么油水可榨,当天就将他们赶出了大门。郭俊卿的父亲又急又气,不到三天就过世了。

此后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郭俊卿的肩上。为了熬过寒冷的冬天,她变卖了几乎所有家当,等春天来了,她剃光了头,打扮成男孩子,到外面去做小工。

图丨郭俊卿(右)

即使如此辛苦,家里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3岁的妹妹因病饿夭折,一家人不得不第二次流浪。一路沿街乞讨来到了林西县城,找到了郭俊卿逃荒至此的老叔,干上了卖烧饼的差事。

生活的悲惨,在郭俊卿的心里,早早埋下了一颗复仇的种子。

1945年8月,苏联红军来到了林西县城,郭俊卿突然发现队伍中还有女兵,心中决定也要去当兵,为死去的爹爹报仇。当时县里设置了四个招兵处,郭俊卿背着母亲,高高兴兴报了名。

过了几天之后,八路军进了林西县城,之前来的“苏联红军”落荒而逃,原来他们是伪满汉奸搞的骗局,企图扩充力量卷土重来。

第一次报名参军失败,没有打击到郭俊卿,反而更加坚定了她参军的信心。

郭俊卿打听到部队里不要女兵,就把自己打扮成男孩子的模样,改名叫“郭富”,还给自己“长”了两岁,结果还是没能被批准。在她的软磨硬泡下,部队首长最终同意将她招收进来。

参军之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军事训练。作为一名骑兵通讯员,骑马是最基本的技能,但对于一个从没摸过缰绳的女孩子来说,非常困难。但郭俊卿靠着自己不服输的劲头,在一次次被摔下马背之后,终于驯服了烈马。

图丨郭俊卿画像

但她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被摔成了脑震荡,落下了头疼的毛病。

1946年的冬天,郭俊卿和另一名战士奉命通知60里外的部队,在四个小时内赶回来执行任务。这是郭俊卿第一次执行任务,再加上又是下着大雪的深夜,郭俊卿深知任务的难度,但她也认为这是一次考验自己的机会。

由于雪深,郭俊卿和战友不能骑马前行,只能牵着马向前挪。突然脚下一滑,郭俊卿连人带马滚入沟中,所幸沟不太深,在战友的帮助下,郭俊卿艰难地爬了上来。

经过一夜的艰难前行,郭俊卿和战友终于在天亮的时候完成了任务。当策马扬鞭返回部队的时候,郭俊卿的坐骑因体力不支倒下了,郭俊卿抚摸着心爱的战马,流下了眼泪。她将马鞍背在自己背上,拖着沉重的步伐返回了驻地。

由于这一次任务完成出色,部队给郭俊卿记了一小功。

五年的南征北战,让常年女扮男装的郭俊卿,养成了男性豪爽的性格。行军途中她经常帮助战友扛枪,背背包,抬担架。在休息或行军途中,她还用自己稚气未脱的歌喉,鼓舞斗志,激励战友。

图丨郭俊卿与战友合影

在部队南下途中,郭俊卿已经是副指导员,烈日下她主动帮助战友,广播员累了,她就接过喇叭喊口号。有人让她坐车,她就让给体弱的同志,一到宿营地,她顾不上自己满脚的血泡,先给其他同志烧水泡脚,给战士们挑泡。

如果不是艰苦的军旅生活,让郭俊卿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她的真实身份可能还会继续隐瞒下去。

一生默默履行入党誓言

短短五年的时间中,郭俊卿荣立模范功一次,大功一次,小功四次,是许多男同志都有所不及的。

从苏联回到部队后,有关领导对郭俊卿的安排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让她去学文化,另一种是先提起来,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去学文化。郭俊卿毅然选择了离职学文化。

由于病情严重,郭俊卿接受了手术治疗,从此无法再生育。

图丨战功赫赫的郭俊卿

在人民大学学习期间,郭俊卿的老排长,主动向她表白,结果遭到了郭俊卿的拒绝:自己既然无法成为好妻子,为何再去拖累一位好同志?尽管老排长表示不能生育不要紧,但郭俊卿思前想后,还是决定不接受这段感情。

从学校毕业之后,郭俊卿就离开了部队,继续使用“郭富”的名字,转业到北京手工业管理局工作,后来又调至山东历城县手工业管理局,不久又调任青岛某被服厂担任厂长。

在担任被服厂厂长期间,她恢复“郭俊卿”的原名,经常受邀到工厂和学校作报告,说起当年战场上拼刺刀的经历,她将袖子撸起来,给大家看那一块块伤疤。

即使在厂里,她也很少安心坐在办公室。她喜欢和工人们在一起,在车间和大家一起踩缝纫机,在食堂一起吃饭,唱歌跳舞。还几次将调工资的机会让给了别人。

她将自己的母亲接到青岛奉养,还将自己的小侄女当作女儿培养,又领养了一个小女孩,靠着自己每月50多元的工资,养着母亲和两个孩子。

图丨郭俊卿与战友们的合影

后来郭俊卿被污蔑成“假花木兰”,先被调到山东曹县民政局工作,后来又被遣送到东北老家。回到东北不久,郭俊卿的母亲就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她也患上了高血压。

在那个困难的时刻,郭俊卿还想着帮助有困难的战友,经常从牙缝中省出点钱,接济有需要的人。她还经常将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给需要温暖的老人,女儿为此常常找不到衣服,郭俊卿总是回答说:“送人了!”

郭俊卿养女到了十七八岁的时候,由于是抱养的,没有户口,也无法被招工,为此经常对郭俊卿发脾气,结果郭俊卿却说,她们两个人有自己90多元的工资,够花了,别人有困难,先照顾别人。

有人劝她走走后门,找找关系,结果郭俊卿却说,自己从来没有找人开过后门。尽管如此,由于心情长期被压抑,郭俊卿还是患上了癌症。

1979年,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李振军,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因病住进了北京医院。当时他听医生说,有个女战斗英雄,是电影《战火中青春》女主人公的原型,因癌症住了院。

图丨《战火中的青春》剧照

李振军顿时心头一震,忙问这位女英雄叫什么名字,医生说叫郭俊卿。李振军立刻来到郭俊卿的病房。郭俊卿住在普通病房,一见到李振军,仿佛见到了亲人,忍不住失声痛哭,述说压在自己心头多年的委屈。

1983年9月23日凌晨,郭俊卿因脑溢血病逝于南京,时年52岁。她最贵重的遗物,也只有一只旧皮箱、一床旧被、一条毛毯和一台小收音机。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明、战斗英雄郅顺义,以及当地的主要领导,参加了郭俊卿的追悼会。

新华社发消息称: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她女扮男装5年之久,和男同志一样,冲锋陷阵,鏖战疆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屡建奇功,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郭俊卿去世之后,张明得知郭俊卿还留有遗孤,便向军区党委建议,将郭俊卿的养女征召入伍。从此郭俊卿的养女继承母亲的遗愿,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医。

1993年,在郭俊卿去世1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了郭俊卿生前多位战友写下的悼念文章,称她的人生是忠诚、无畏、坎坷和清贫的。

图丨郭俊卿在曹县工作时全家照

2009年,郭俊卿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她留下的手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要留下正气。如果没有正气,就会把咱们打下的江山,创下的美好光景一脚踢光……”

她们:虽是女儿身,却是男儿心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也是所有女同胞的节日,它代表所有女性在社会上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这是一个社会的进步,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笔者走访了建德三都的一名派出所女所长和莲花镇五水共治办的一名女治水人。她们虽是女儿身,却有着一颗男儿心,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毅力谱写了华丽乐章。

汪栋:建德首个派出所女所长

众所周知,警察这个职业,男多女少,汪栋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名女警察,因为性格的刚烈和从小对警察这个职业的敬畏,从杭州市人民警察学校毕业以后,她在警察这个职业上一干20年。目前,汪栋是三都派出所的所长,同时她也是建德公安局首个派出所女所长。从警20年来,她扎根基层,兢兢业业,先后奋战在刑侦大队、指挥中心、派出所警种一线,参与突破多起案件,获得嘉奖数次,并屡立三等功。

1998年的暑假,汪栋开始在建德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实习,实习结束以后,分配在梅城派出所当一名刑侦组民警。那时候,她经常跟着男民警一起跑外勤,完全没有因为自己是个女同志而要求被照顾,业务能力很快也随之增长。因为表现突出,也因为女刑警实在太少,她很快被调回市局的刑侦大队。报到没多久,组织上就分配给她一个艰巨的任务,单枪匹马护送几个贵州籍被拐卖妇女返回原籍。那还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且还要充当保姆的角色,但她出色地完成了。那时候火车的条件很差,40个小时的硬座,她愣是熬着一下没有闭眼,直到完成任务才顶着熊猫眼补眠。回忆起当刑侦民警的经历,她明显健谈了很多,她说那个时候年轻,每天晚上一两点睡,早上照样生龙活虎地起来投入工作,有次刚出警回来躺下没有几分钟,又因为一个突发的纵火案整整两天没有合眼。问起是什么让她如此坚持,她笑着说,就是因为年轻呀。

到三都担任所长之前,汪栋是市局指挥中心分管情报工作的副主任,对建德区域的重点人员烂熟于心。三都辖区有一名信访老户,多次到建德、杭州两级市政府及信访局、公安局缠访、闹访,频繁拨打市长公开电话,还曾1天拨打20次110报警电话胡搅蛮缠,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他还多次涉嫌恐吓、阻碍施工、寻衅滋事、、妨碍执行公务等,成为三都的一颗毒瘤。汪栋到任不久,就针对该人进行了工作的布置,要求必须以打霸拨钉的铁腕手段进行打击。之后,她亲力亲为,发挥原先熟悉的各类情报信息的优势,广泛征集该人的违法犯罪证据,将各条线逐一收网,终于揭开该人所谓“维权斗士”的遮羞布,并一举将其拿下。毒瘤的拔除受到了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大家都夸“这个女所长厉害,有两下子”。

汪栋认为,工作中除了要有打击罪犯的刚强和力量,还要有服务群众的热情。她说,越是群众的工作越离不开群众的帮助,只有跟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才能让群众乐意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2017年,三都辖区春江源村的一块用地因为涉及到光伏电工程的施工,遭到了村民的阻扰,村民认为这会带来污染,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坚决不同意施工。这个事件三都镇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这一次,汪栋的群众路线又发挥了作用,因为平时注意与群众打交道,她在辖区的群众基础很不错,所以在她参与调和矛盾时,村民的对立情绪并不高,也乐意告诉她真实的想法。在充分了解矛盾的起因和掌握骨干人员身份后,她向镇里建议,调解为主,逐个击破。最终,原本可能引发群访群闹的集体性事件成功化解了。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加班加点已经不值得拿出来晒,然而,汪栋的爱人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像很多“双警家庭”一样,两人经常因为工作的原因聚少离多,但也正是因为是双警家庭,他们更理解彼此的付出和努力。聊到最后,汪所长说,其实最想感谢的还是家人,因为家人的支持,才能使得她在工作上始终保持拼劲而没有后顾之忧。

诸可静:人是晒黑了,但水变清了

大家都说她是名女汉子,“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三年多来她一直冲在治水一线,整日风吹日晒,人也黑了一圈。可她却说趁着年轻要用心拼命干,才不会留下遗憾,虽然人晒黑了,但水变清了。她就是莲花镇资深的“治水人”—— 诸可静。她曾获杭州市五水共治先进个人、杭州市最美公务员,现为建德市莲花镇农业和农村办公室主任。

2014年新年伊始,莲花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会议精神,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以治污水为重头戏的“莲花溪整治八大工程”。彼时莲花镇是畜禽养殖大镇,由于养殖数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和水系自净能力,境内莲花溪、徐家溪、江珠溪皆为劣五类的黑臭河,省市高度关注。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休完产假后的第一天,诸可静就到镇五水办报到,作为后勤保障和综合项目组工作人员,她积极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精神,全力走好群众路线,天天跑现场,夜夜访农户,做好资料信息报送和工程建设的无缝对接。她经常一手抱孩子,一手赶材料,深入细致地抓好各项工作,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2014年6月莲花溪就达到了出境水质三类水质的预期目标,当年境内三条黑臭河成功摘帽,治水取得了明显成效,该镇五水共治考核自2014年以来一直为建德市二等奖。

2017年,莲花镇启动 “剿灭劣Ⅴ类水” 工作,诸可静全面负责小微水体整治各项工作。“一双勤脚满镇跑,两个肩膀闲不住。”通过努力,于5月初全面完成9个池塘和67条沟渠整治任务,实现了镇域内小微水体水质三类以上的目标经统计,今年以来,该镇共接待省内外13批次领导来考察莲花治水工作,莲花镇从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华丽转身变成了建德市五水共治的样板区!

其实建德很多平凡岗位上不乏像汪栋、诸可静这样的女性人物,她们不畏严寒酷暑,坚守岗位,奋斗在工作的一线,用辛劳和汗水谱写奉献之歌。小小的身体里却蕴含着大大的能量,彰显着女性魅力。

女儿身男儿心!最有男子汉味道的星座女

你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群女生,明明是女儿身,却有着比男儿更加豪爽的性子?

· 射手座 ·11.23-12.21

属于火象星座的射手女,性子直爽大方,重情重义,说起来也是一位烈女子呢!她们直来直去的疯癫风格,是做不出来撒娇发嗲的样子来的,撒娇的样子恐怕连她们自己都觉得有点恶心吧!妥妥地女汉子一枚!

· 摩羯座 ·12.22-01.19

摩羯女大多独立性很强,做事沉稳,也不太擅长表达自己的感情,她们固执倔强。凡事不肯轻易认输,是那种有点强势的女汉子呢!

· 水瓶座 ·01.20-02.18

有自己的想法,独立性很强的水瓶女,她们是不允许自己得“公主病”的,而且也特别看不惯有公主病的女生。对特别做作的女生也特别的不屑,她们天生就只愿意当自己的女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