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香二十四香谱图解(上香24图谱)

若即若离 2023-06-01 09:07:58 互联网

拜佛烧香为什么要点三根,每根分别代表着什么?

随着科学的发展,教育的普及,尽管封建迷信思想越来越少,但烧香却依然兴盛,特别是初一、十五,前去寺庙烧香者络绎不绝。很多人只知道烧香,但却不知为何烧香只点三根?每根又代表着什么呢?

烧香的历史悠久,文字记载最早要从商周时期开始,那时候烧香是为了祭天。人们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无法解释,就以为是老天的惩罚。于是人们通过烧香来祈求风调雨顺,希望得到老天的庇佑。

而燃烧的烟雾就是与老天的通讯工具,人们用香来传达自己对老天的敬意。

古时候的香非常珍贵,只有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到了隋唐以后,香的种类越来越多,价格也逐渐降低,烧香也渐渐走进千家万户。

随着道教、佛教的兴起,烧香拜佛的信徒越来越多,而烧香只点三根,却还是有很多人不明原因。

先来说一下佛教的规矩。

首先,上香时穿着要稳重,切记不要穿吊带、裤头、拖鞋之类,这样会给人一种吊儿郎当、不尊重佛祖,心不诚的感觉。

其次,我们在点燃香时,切记不要用嘴吹灭,可用手轻轻扇灭,然后分别香炉里。第一根插在中间,代表供奉佛;第二根插在右边,供奉法;第三根插在左边,供奉僧。

另外佛教认为,人有三毒“贪、嗔、痴”。贪是:贪名、贪利、贪财、贪色等;嗔是生气,心火是最难去的;痴是不明事理,不分是非。而这三根香为“戒、定、慧”,用来戒贪,定嗔,慧痴。

在佛前点燃这三根香,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修行,去除三毒,消除业障,助人们早日脱离苦难。

下面再来看看道教。

道教是我国正统本土的传统宗教。道教始源于皇帝,俗称始祖,道祖为老子,教祖为张道陵,合称为道教三祖。

东汉时期,张道陵倡导黄老阴阳五行,开始修道,写下了道书二十四篇,成为道教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张天师”,张天师尊老子的道为最高信仰。

在老子著作的《道德经》里记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三”在道教里即是衍生万物的起源。

所以我们平时上的三根香代表了万物,普通老百姓点三根即可。如果是大富大贵之人或大企业主,可以点更多的香为属员或家族成员祈福,他的厚重可以承载起更多的福报。

人们通过点燃的缕缕灰烟传送到九重天的三祖,以求得庇佑。

道教与佛教烧香的规矩大同小异,可能会根据南北地区的差异略有不同。

除了以上宗教,在民间里,我们一般烧香就是祭祖了。三根香代表的是天、地、人,

第一根香祭天,祈求风调雨顺;第二根香祭地,祈求粮食丰收;第三根香祭人(祖宗),希望先人在极乐世界祐护子孙。

古今中外,有的人可能没有宗教信仰,但我们每个人对祖先的敬重,那是从出生就深深烙印在血液里。

人们用烧香这种仪式感,表示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烧香是人们的精神慰藉。其实大家心里也明白,幸福美好的生活来自个人的努力,人们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心灵寄托罢了,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封建迷信了。

「香」古人曾经用香计时,你知道吗?

纯天然手作香品——祈润香

打香篆——祈润香

之前我们写过几篇文章解析清代丁月湖《印香图谱》里的几款篆香图的设计,印香这种用香方式就只是文人单纯的案头娱乐吗?

篆香模

篆香人

印香,也叫“香篆”、“篆香”。就是用特有的模具将香粉压制成连续不断(即连笔的)、特定的图案或文字的香品,将其点燃之后,可依序燃尽。具体操作,先把香材打成极细的香粉,使用时在香炉内铺上一层香灰,然后取适量香粉用模具小心压印成固定的图文形状,将其从一端点燃后,便可依循形状而燃尽。

印香的模具称为“篆香模”,通常以金属或木料制成。宋代的洪刍《香谱》载: “(香篆)镂木以为主,以范香尘为篆。又然于饮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径者。”由于取用的香是呈松散的粉状,点燃之前才以模具堆砌成绵延不断的图形,而且移动模子时很容易碰坏图形,使用时并不方便。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南宋杭州城的住宅区内的各种服务业中,就有专门为人“供香印盘”的服务业,就像现在的家庭医生,大户人家会专门雇佣篆香人,每天到家压印香篆,按月支付香钱。

篆香的功用,一是用来计时。

据考证,篆香的出现不晚于唐代。唐代宫廷会用很大的香炉制作大型的篆香。因为篆香模的形状和大小尺寸不同,燃烧时间也差距很大。古人如果单纯是为计时,就会选用燃烧稳定性强的香料来打篆香,不容易断,也不容易时快时慢。

例如“百刻香”篆图,就是以可燃一昼夜的香粉的长度来确定篆香图案线条的总长,并校准十二时辰所对应的长度,将其总长划分为一百个刻度,通过香粉燃烧的进度来确定时间。

明 永乐年间长春永寿篆(复制品)作者藏

明代周嘉胄的《香乘》中记载: “穴壶为漏,浮木为箭,自有熊氏以来尚矣。三代两汉迄今遵用,虽制有工拙而无以易此。熙宁癸丑岁(即宋神宗照宁六年,公元 1073年),大旱,夏秋愆雨,井泉枯竭,民用艰饮。时待次梅溪始作百刻香印,以准昏晓。”

古代多用水漏计时。想必当时干旱极为严重,于是改用“百刻香印”来计时。由于香的材质、铺香的密度以及用香的气候温度和湿度,都会影响燃香的速度,因此能够用香把时间计算得很准是很难的事。

除了“百刻香”篆图之外,还有晚上8点至次日早晨6点计时所用之“五更印刻”篆图、以及用于不同节气计时的“节气印刻”篆图。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宁敬还制造过精巧的“屏风香漏”来计时。

二是佛教信众用来修密法者。

在佛教密法中,篆香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形状可以用来协助修行者观想。信众常会将香炉观想为法界,将篆香的图形视为代表慈悲、智慧的图像。这种篆香的制造灵感,来自《观自在菩萨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众生熏真如法》,就是将香粉印成表示佛菩萨等诸尊所说真言的梵字或有代表性的图案,用香作为与教法互通的媒介。当篆香依次燃烧时能显示真理,而燃尽时,则代表万法归于空。

三是用在、祭祖及庆典。

如流传下来的福庆香篆、延寿香篆、长春香篆、寿征香篆、内府香篆等 ,给人以典雅之中带有一种持咒似的神秘感。

四是文人抒怀。

无论在香文化盛极一时的宋代,还是绵延至晚清,文人对打篆香这一事始终热忱。用香粉回环往复形成如同篆字或吉祥图案的印香,被赋予了丰富的诗意与哲理。清光绪年间的丁月湖绘制《印象图谱》一书,把这种情怀与书法篆刻、金石、绘画艺术融为一体,俨然成了中华香文化的一道绚丽风景。文人对篆香的钟情总是用诗来呈现:

愁肠恰似沈香篆,千回万转萦还断——欧阳修

一灯如萤起微焚,何时度尽缪篆纹——苏轼

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辛弃疾

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王沂孙

打篆香不是很容易成功,其中关键原因除了制作者心静手稳外,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香粉。

沉香,檀香,龙涎香,安神香粉——祈润香

篆香粉的细密度非常重要,太细则孔隙小,不容易燃烧;太粗,颗粒大了又不容易堆砌成形,提篆香模时容易垮散。而每种香材又油性不同,不经过实践,是不能确定最终使用时的细密度的。

目前祈润香舫有四款篆香粉,即越南沉香粉、印度檀香粉、龙涎香粉、安神香粉(合香方),均是10克装。如需购买可扫下方二维码添加“祈润香舫”客服微信联系,也可公号留言,店家会直接和您沟通。

越南沉香粉

克重:10克(净重)

龙涎香粉

克重:10克(净重)

安神香粉

克重:10克(净重)

檀香粉

克重:10克(净重)

桔囊提梁纯铜洒金手炉

名称:桔囊提梁纯铜洒金手炉,可燃盘香,塔香,打香篆。

名称:手作鸑鷟香珠挂件

桔囊提梁纯铜洒金手炉

名称:竹节提梁手炉,可燃盘香,塔香,打香篆。

名称:手作鸑鷟香珠挂件

祈润香舫:chaichai_cc

图片:祈润香舫摄影制作

作者:卡卡 美编:chai

「香」香篆里的小秘密

「香」一瓣心香不染尘

「香」新年不用抢头香,宅家印香祈五福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香品均为祈润香舫设计制作

最全的烧香图解

最全的烧香图解

一、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4、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上香以三支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二、

善良香:常常诵经文,感受佛之善。不受三途苦,常行十善道。

忍耐香:忍辱波罗蜜,坚忍求正觉。时刻要警惕,莫逆众生心。

增功香:修道勤精进,一心专念佛,净业修三福,积功才累德。

刀兵香:娑婆本来苦,贪嗔痴横行。三日刀兵起,一心念观音。

增福香:斋戒得清净,六度菩萨行,修持如佛教,福慧即临门。

出行香:见人人总好,看事事皆圆。恒顺众生者,菩萨护行人。

抽丁香:一念恶因起,地狱已标名。药师佛前忏,还令得清净。

冰雹香:众生众业感,非时风雨雹。天灾时发难,念佛得消除。

催路香:有事急切催,起程心不怖。观音有灵感,念念平安路。

止行香:有恶行快止,有善行快行。三途恶道果,全由你心成。

出尘香:身在尘中坐,心恒住清凉。尘劳本来苦,念佛开心光。

天地香:礼念天中天,赞扬地藏愿。是否发大心,警惕魔捣乱。

长生香:寿相是非相,布施无住相。学佛出三界,是为长生相。

归家香:有人回家乡,离去时迷忘。回家知家好,飘泊梦一场。

消灾香:无始劫罪恶,念佛得消除。深信因果者,修持转罪业。

平安香:诸佛常护念,平安又吉祥。众善当奉行,精进坐道场。

增财香:十日进财兆,布施得福报。佛门如法求,求财财就到。

催丹香:信愿常念佛。感应佛菩萨。圆成菩提果,道人练成丹。

成材香:学佛成材喜,亲朋沾法益。劝人都念佛,共往极乐去。

公正香:待人公,做事正。分外莫做,本分行事。

凶信香:福祸唯人招,前因有后果。一声阿弥陀,灭罪十亿劫。

明心香:心性从不灭,唯在净与污。因果轮回法,心明不拔无。

疾病香:有疾临身上,宿业内外感。念佛超度之。敦伦尽本分

施舍香:不住相布施,布施一切人。舍一得万报,上报四重恩。

催供香:礼拜要真诚,供养如礼供。行普贤十愿,是则为真供。

救苦香:施人食与药,放生修福德。燃灯并造幡,当学药师佛。

增寿香:信行普贤行,渴仰求菩提。善得胜寿命,果报无人及。

亲友香:亲朋好友来,喜笑又颜开。不随俗务转,尽分不挂怀。

超生香:超脱生命事,唯有学佛道。此刻不精进,惹得愚人笑。

敬师香:师父教导我,永脱生死门。做人不忘本,常念报师恩。

二十四香谱图

七十二香谱图

烧香的讲究

如何敬佛,许多细节上都有讲究的。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是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

烧香时,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还有一个仪式叫\"开光\",当然是由得道高僧来主持最好。平时开光的东西置于家中,须得初一十五净手焚香,否则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开普光,则不同,开光的物件可随身携带。供开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制品。

把开光的物品和写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记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写)的纸用红纸或红锦囊包好,递上随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数字相关),请大师帮忙开光。言语需恭敬,否则冒犯了大师,不给你开光。

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放于一托盘,置于佛前,大师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赋于灵气与法力,可以带在身边保佑你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