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多大(67年多大了今年多大了2023)

孤僻成性 2023-06-04 09:50:43 网友整理

2023年若出台延迟退休,谁会在65岁退下来?养老金能提高多少钱?

延迟退休这个词大家不会陌生,几乎每年都得提上一次或几次,但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 还是按照男性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的方案实施,不过,今年延迟退休被网上炒热的程度更高,原因是连续两年提及的渐进式延迟退休,2023年都包含在预计实施期内。

一个是人社部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还给出了十六字实施方案,即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十四五规划的5年期是从2021年~2025年,2023年正好在此期间内。并且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时间,延迟退休都没有出台相关具体政策,要在剩余3年内以小步调整方式覆盖全国的参保人,2023年实施的概率还是不可小觑的。

另一个是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再次明确了要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2022年已经过去,2023年自然成为最有可能实施的新的一年。

从实施的普遍性上,中国不是首个提出的地区,国外像是美国、日本等地早就计划将退休年龄分别延后到67或70周岁之间。以美国为例,在1983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制度,计划将退休年龄由65岁延迟到67岁。按照1937年退休年龄是65岁;1943年退休年龄是66岁;1960年退休年龄是67岁延迟的话,需要23年,平均每年延迟2个月。说明要延迟退休,很难做到一次性延迟几年。但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最长的男性也才达到60周岁,那么未来哪些人可能会在65周岁退休呢?

首先,之前有机构预测过,如果2023年实施出台延迟退休,到2050年,男女的延迟退休年龄将达到65周岁,意味着,今年出台延迟退休后,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不会直接延迟到65周岁,因为不符合小步调整的要求,按照2050年为一个调整阶段,就是说需要至少27年的时间。

其次,如果从看推迟时间分析,按照每年延迟4个月、3个月和2个月分别计算的话,要实施15年、20年和30年后,才能达到65周岁。一个国家的政策实施规律并不相同,以我国的一些政策实施时间来看,大多是按照季度、半年、一年来实施的,最短也是3个月,因此,实施20年后,延迟退休年龄达到65周岁的可能性可能更大,也就是到2043年。属于越晚退休的人,延迟时间越长,如果现行的养老保险参保最低年限不变的话,参保人可以从2028年开始参保。但实际情况下,养老金遵循的是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并且,人社部十四五规划中除了提到要实施延迟退休,还要探索延长养老保险最低参保年限,如果随着延迟退休时间推后5年,最低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也延迟5年的话,到2043年退休的人,最少要缴费满足20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

按照这个条件推算,今年45岁及以下的人,未来法定退休年龄或将增长到65周岁,但这里只是说男性退休人员,如果是女性,要达到65周岁,延迟的就不是5年而已,需要在她们现有的退休年龄基础上延迟10~15年,只要男女退休年龄不统一,那么女性退休年龄延迟5年的话,20年后,将达到55周岁和60周岁,不能以65周岁退休计算。

最后,延迟退休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养老金在未来保持覆盖每个退休人员的发放和每年的上涨,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我国正处于劳动力减少,老龄化率越来越高的两难处境,延迟退休后,参保人缴费时间更长,能增加养老基金收益,从而维持养老金待遇的发放。那么,延迟退休实施后,大家到手的钱真的都增加了吗?

我觉得要从以下2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月收入提高

刚退休后,准退休人员开始办理退休手续,次月将收到人生中第一笔养老金待遇,职工基本养老金分为两个账户,一个个人账户,另一个基础账户,个人账户是个人缴费的部分计入的,缴费年限越长,标准越高,进入账户养老金余额越多,延迟退休后,计发月数缩短,按照60周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而65周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01个月,假设个人账户余额是10万元,60周岁退休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0000÷139≈719.42元,而65周岁退休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0000÷101≈990.1元,每月能多领近300元,一年就是3000多。

基础账户部分,每年是按照本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本人的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核算的,延迟退休后,从缴费年限上,可能占不了什么便宜,因为延迟的目的是为了对冲养老金发放的压力,缴费最低累计年限也可能延长,但计发基数上,相比早退休的人,可以享受更高的计发基数,以北京为例从2022年~2021年上涨了548元,如果是20年,假设每年都涨这么多,相比去年退休的人,到2043年退休的人,计发基数可以上涨10960元,如果王大爷是2043年退休的话,缴费年限20年,缴费指数100%,相比2022年退休的人,每月基础账户养老金可以多拿到:10960×(1+100%)÷2×20×1%=2192元,一年将是26304元。

养老金每年上涨的时候,除了定额和倾斜调整与退休年龄联系不紧密,挂钩调整却与养老金水平关系很大,因为养老金月标准越高,现在除了北京外,都是按照百分比上调养老金,退休后养老金月标准越高,那么每年养老金调整后,每月增加的养老金也更高。

我国公共养老金有2大优势,一个是前面说的连年上调,另一个就是终身制。终身制指的除了退休人员在世会坚持按月份发放外,由于养老金不是一个无本收益,需要退休人员在退休前坚持参保缴费,满足领取要求后才会发放,因此,最开始的十几年时间里,大家领取的养老金,并不是收益,而是你的本金,在延迟退休后什么时候会回本呢?

按照计发月数101月个月计算,就是65周岁退休后的8年又5个月,等到73岁5个月后,从第6个月领取养老金时,才算是真正的养老保险投资收益,虽然制定了计发月数,但是当养老金发放时间超过计发月数后,仍然继续给退休人员发钱,就是终身制的优势,但不仅限于此,从第6个月发放的基本养老金,不考虑上调的话,与之前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标准一致,不会因为超过了计发月数时间而降低标准,因此,对于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越短,每月发放的养老金水平越高。

第二,部分人养老金总收入减少

虽然养老金是终身制,但是放眼全国,百岁老人还是少数群体,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现在才提高到78.2岁,人的寿命有限,退休时间延后,意味着整体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就要缩水,可能有人会说,既然长寿人群数量少,延迟退休可以多领几年工资,并且退休后,由于计发月数减少,每月养老金能多拿一些,每月的生活水平可以更高。但现实情况下,很多人忽略了两件事,1、每月养老金领取多,但在60岁的年龄继续打工,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抗压能力不同,精力会下降,是透支性的去工作的,可能会影响健康,缩短寿命,那么,虽然当月领取的养老金更高,但如果不能拿回本金和投资收益,因为身体原因,早早去世,那么,相比早退休,能多领几年养老金的人,其实是吃亏了。

2、延迟退休不是说你想延迟,企业就会给你继续发工资,交保险费,除了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机构,普通的企业,能让大龄普通职工坚持工作到退休,给他们交足养老保险,让他们舒舒服服领取养老金的并不多,因为要继续聘用大龄职工,除了工作效率降低,年龄大,又是重疾病高发群体,很多企业出现了职工工作中受伤、倒下,他们要承担赔偿责任的,从免责角度,很多企业会提前清退大龄职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很多人大龄失业的情况越发严峻,这部分人别说交社保费,失业后工资都拿不到,延迟退休,在退休前的是这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又不能提前领取退休金,这段时间如何生活就是个难题,可能只有花存款,等到满足延迟退休后的法定年龄办理退休,由于失业养老保险断缴,也无法通过增加缴费年限来提高养老金,退休后,与早退休的人,养老金水平可能差不多,因为早退休,虽然养老金最初核算的水平低,但是每年养老金上调后,能不断提高养老金待遇,如果是这部分群体,即使延迟退休,养老金也可能提高不了多少。

往期文章:退休人员如何在养老金调整时多涨钱?有这5种情况的,可以偷着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