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生的男孩姻缘(2000年生男孩姻缘哪年最好)

几分真心 2023-06-07 23:04:07 网友分享

对于选择早婚 六位“95后”年轻人这样说

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上热搜 近六成希望26-30岁走入婚姻

对于选择早婚 这群年轻人这样说

近日,“大学生未来结婚意愿高于预期”登上微博热搜。媒体报道称,部分青年研究机构、高校、媒体有关大学生婚育观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希望在26-30岁走入婚姻。百度热搜数据显示,18-24岁年轻人有关“结婚”的问题搜索排行前10位中有两项都与结婚年龄有关。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六位“95后”。他们的故事中,有人在大学时选择做家庭主妇,有人读博期间生下“二孩”,也有人刚刚毕业在职场打拼,就成为了准爸爸。他们或为买房积分,或因意外怀孕,更多则是爱情使然。在经济、生理、感情等诸多因素轮番博弈后,婚姻作为一种结果呈现。或许,结婚不在早晚,只在等到那个对的人来。

“我们的情况,电视剧都不敢这么写”

讲述人:王铭望

年龄:22岁

婚龄:3个月

生育情况:准爸爸

职业:医护人员

城市:北京

我2000年,她1989年,大我11岁。我们相识于酒吧兼职。她为写作体验陌生领域,我在假期打工赚钱。她没想到我是00后,我以为她也是兼职大学生。

我们第一次见面彼此心里就有感觉,得知对方的真实年龄后却都犹豫了。

好在我们属于同一类人,面对感情我们都选择了诚实和勇敢。“俩傻子”就这么一头撞进来,开始了一年的异地恋。

按照预想,我俩可能两年左右结婚,婚后三五年再要孩子。我们甚至考虑到,如果她年纪大了,生育有难度,到时候能生就生,不能生就算了。

也许是命运使然。结束一年异地后,仅仅同居一周,她就意外怀孕了——那时,双方的家长还不知道我们各自的存在。

宝宝是她决定留下的。她说不想剥夺我当爸爸的权利,不想剥夺家里老人盼孙儿孙女的念想。而我犹豫的是,我是应届毕业生,年初才结束实习,入职目前所在的医院还不满三个月,一穷二白,太委屈她了。

更巧合的是,意外有孕的时间赶上她换工作的空当期,她变成了“失业人员”。以前她税后月收入一万五六,不算富裕但至少能过得舒适。现在,就要靠我养家了。

紧张、害怕,“见家长”那天的感觉至今依然清晰。但我遇到了挑着灯笼也难找着的女方家长,不仅没有给我任何压力,而且待我就像自家孩子。第一天与准岳父岳母见面,第二天我们就去领了结婚证。

因为疫情原因,所以领证一个月后,她才首次见到公婆。我总觉得,我们这种情况,比电视剧还离谱。

如今,我们领证三个月了。我每天上班下班,她则和肚子里的宝宝一起等我吃饭。现在是孕中期了,我让她等我下班到家我来做饭,但她总是直接把饭菜都做好了,夜班的时候还有爱心便当。

很幸运,我们遇到了对的人。

“我们线上敲定了结婚这件事”

讲述人:小耿

年龄:26岁

婚龄:8个月

生育情况:暂定丁克

职业:投行销售

城市:上海

2021年,25岁的我在恋爱10个月后领证了。早婚的一个现实因素是:买房加分。

在上海,买新房实行摇号积分制。认购后,根据家庭、户籍、房产等积分高低进入公证摇号选房名单。我俩都还是职场新人,只有60分。结婚可以加10分,买到理想房子的概率更大。

他父母挺早就开始看房,去年末确定小区,准备买房时就跟我提出来了。

12月21日,我收到他的微信:“呃”“我们”“去领证吧”,三条短消息,再加一个可爱的表情包,这就是他求婚的方式。

虽然他没什么浪漫细胞,但我们三观一致、性格合适、相处舒服,我心想,“在一起待一辈子没问题”。就这样,我们线上敲定了结婚这件事。

后来,周围几个新小区同时开盘,分散了认购人群,看中的房源没想象中难买。我们的积分算是被“浪费”了,有点可惜。

如果不是买房,我们可能不会这么着急。得知我结婚,朋友们第一反应是“震惊”。一个“不想生孩子的叛逆女青年”为什么这么早结婚?

我在20岁出头就萌生了丁克的想法。在婚前我跟我老公商量这件事,他觉得没问题。或许再过几年,我还是逃不掉公婆的“催生”,那就到时候再说吧。

在我认识的人中,也有一些人本科毕业就结婚,但通常是家在同一座城市、双方家庭条件较好。像我这样,在外地工作落户不久就早婚的是少数。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很早就遇到了对的人。唯一的一点遗憾就是还没有当过伴娘,就要当新娘了。

我想强调,早婚不一定是惊喜,只是一个选择。婚姻很难保证几十年如一日都会完美如初,享受当下美好的同时,也要有接受未来变故的准备。如果有一天不快乐了,要有蹦出来的勇气。

“求学路上完成结婚生娃两件大事”

讲述人:阿雯

年龄:27岁

婚龄:2年3个月

生育情况:两娃

学业:博士在读

城市:武汉

2021年,硕士毕业典礼,我一边穿着学士服挤在同学堆里合影,一边寻觅操场看台上的老公和儿子。

2022年,博士课程即将结束之际,我生下二宝,完成一篇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发表。今年27岁的我在求学路上完成了结婚、生娃两件“人生大事”。

刚成年时,我就对婚姻有了大概认识。姐姐大我7岁,22岁大学毕业后结婚,小家庭还算幸福。我上研一时24岁,年纪虽不大,但想到之后会被催婚,我就希望有段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

研一暑假,在朋友推荐下,我花300元在一个相亲公众号录入了信息。不到一个月,公众号为我匹配了一位男生:医学博士、同在武汉、比我大8岁。他满足我对另一半的学历期待,我们也很聊得来,相处一个月后开始正式交往。

大半年后,得知自己意外怀孕,我很慌乱。虽然向往婚姻,但作为学生的我并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可在身边人对小生命的期待中,婚礼还是提前提上了日程,我也慢慢安定了下来。

一年多后,我再次怀孕,这个孩子同样比计划中来得早。生养老大的顺利让我没有太多焦虑,于是怀着信心迎来了第二个小生命。

关于照顾两个宝宝需要的精力,我是后知后觉的。虽然有婆婆与保姆阿姨帮忙照顾,但我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分给了孩子。二宝容易半夜醒来,有时一晚上会醒两三次,要花一小时才能哄好。我通常早上补觉,下午陪伴孩子。只有到了晚上八点后,孩子们都睡着了,我才能真正开始自己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孩子中途醒来找妈妈,我还是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陪他。看着孩子,作为母亲的身份就不由自主地高于其他一切了。

睡前躺在床上刷朋友圈,看到没结婚的朋友们晒出旅游照,有时会羡慕她们的自由。但我并不后悔,兼顾学业、事业、家庭是我的理想状态。

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我们的关系一开始就摁上加速键”

讲述人:小苏

年龄:24岁

婚龄:1个月

生育情况:两三年后考虑生育

职业:公务员

城市:四川宜宾某县城

我没想过自己会结婚,还结得这么早。我们相识于大三的暑假培训班兼职。10天“无感”,20天“暧昧”,我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被摁上了“加速键”。

在一起几个月后,他把我“骗”回家。原以为只是在他家楼下短暂逗留,不承想他的家人早在窗前守候张望,我“见家长”的时间也被迫提前。

不久后,我们开始实习,有他在的出租屋成为我在成都唯一的家。在频繁出差、加班到晚上10点、3小时通勤的压力下,他仍能用向日葵、蛋糕、气球和LED灯装点我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我瞒着家人和他一起回家,全职备考公务员。

住在他家的感觉挺好。他父母说话总是和和气气;我的家庭要求一毕业就工作“反哺”,他的家庭承担所有支出,还不让我们洗衣做饭,给我们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成都的公务员我没考上,成都的房我们买不起,那就考回小县城吧。今年,“一战”失利的我们双双“上岸”了宜宾当地某县城的公务员。

一个月前,我们领证结婚。算起来,我刚好在他家住了一年。有了那个“红本本”,我住在他家总算是“名正言顺”一些。

无论是感情,还是现实条件,他都是我结婚的最合适人选。我选择他,也选择了他的家庭。

如数上缴的工资、慢慢增长的“买房积金”、可以用脚步丈量的县城……这是我可以预见的未来,也是我喜欢的平淡生活。

“因为有底气,我坚定不移要二胎”

讲述人:小林

年龄:26岁

婚龄:5年

生育情况:二胎(一男一女)

职业:家庭主妇、微商

城市:河北石家庄

21岁,我上大三,因为兜兜转转的缘分,我和从小相识的男孩结婚了。

他比我大5岁。上小学时,我就很欣赏他,但因为年龄差异没有太多往来。到了高中,他们全家去了日本,我们保持着断断续续的联系。上大学那年,我们的交流突然增多,也确定了恋爱关系。

后来,我不想再异地,就让他回国领证。我不注重仪式,连婚礼都没办。在我眼里,喜欢大过天。

想起结婚前,有一次我去日本找他,遇到了罕见的台风天气。他先是开车来和我会合,中途高速被封了。换乘新干线,没坐多久也停运了。为了见到我,他又试着打出租,在雨里站着等了很久。到酒店时,他全身都湿透了。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是被人如此坚定地爱着。

婚后没几个月,我怀孕了。我最在意对方是否能和我一起承担育儿责任,他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好。老大出生后,他会在半夜起来陪我喂奶,会在夜里定好闹钟冲奶粉喂孩子。在老大的婴儿时期,我没有在半夜帮孩子换过尿不湿;老大慢慢长大,他还承担了所有做辅食、带他出去玩的工作。

因为有底气,所以我坚定不移地选择要二胎。

他做到了先爱我再爱孩子。出门给孩子们买炸鸡翅的腌料,他会拎回来一袋我两周前偶然提过想吃的橘子;我睡前要喝水,每天睡前他都会倒一杯水给我;我讨厌吹头发,只要他在家我就没有自己吹过头发。

很多生活里的小细节,真的很难做到,但是他已经坚持了五年。

“经济独立比结婚年龄更重要”

讲述人:小殷

年龄:27岁

婚龄:1个月

生育情况:计划两年后生龙宝宝

职业:传媒行业

城市:北京

我上个月刚领结婚证。我和媳妇的“月老”其实是我爸。他们在晨练跑步中认识,熟络了聊起来,发现这女孩跟我年龄差不多,就大了一岁。其实我爸当时并没打算要把人家当儿媳妇,只想让我们交流考研经验。我们互相觉得不错,就发展了恋情。

对比此前的恋爱,我媳妇更适合跟我成家过日子。她能持家,也能照顾我,最起码比我勤快,跟我挺互补的。

我对于另一半的条件其实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唯独希望尽量是独生子女。我媳妇儿恰好就是独生子女,而且父母都是公务员,她自己也有学历、工作,收入也很不错。虽然不是北京户口,但距离北京也不远,就在几十公里外的固安。可以说,这些条件没得再挑了。

至于她是看上我什么,我倒没有详细问过。她最在意的是,我在传媒行业,周围的女同事多,她有不安全感。这个我理解,她也没发现什么,就没事了。

我们之间的信任感建立起来了,相处融洽,条件满足,家庭也合适,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不结婚,还等什么呢?所以我们结婚就是很顺其自然的事情了。就是该往下一步走了。

我认为,早婚,关键还是看个人发展。最起码得有工作,只要经济独立了,就可以成家。年龄不重要,独立最重要。

文/本报记者 陈静 朱健勇 张子渊

实习生 张星雨 李芊筱 蔡雪琴 孙哲

来源:北京青年报

90后小夫妻亮出“天生一对”结婚证,网友惊呼:缘分妙不可言

总有一些缘分,令人惊叹不已;总有一些巧合,令人高呼神奇!

登记人员向往常一样,举起手中的章正准备盖下时,突现愣住:是我眼花了?

李秋怡,一位90后小伙,与女友前往民政局领取结婚证。当证书放置在登记员桌前准备盖章时,登记员惊讶地发现男女双方的名字竟完全相同。

初登记时,工作人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于是仔细看了几次,确认无误后才明白,原来真有夫妻同名。这对夫妻的情况也是她首次遇见,由于好奇心驱使,她忍不住询问两人的故事。

而根据男生的陈述,他们俩开始交往确实是因为拥有相同的姓名。出于好奇,他们互相添加了好友并进行了简短的交流。随后发现彼此很合拍,于是尝试开始恋爱。

男孩被女孩问及为何母亲给他取了个女孩子的名字,男生感到有些束手无措,吐槽母亲太过草率,以为给男孩取女孩的名字会让男孩更加乖巧。然而,后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并没有任何作用。

人们最感到好奇的是,这对年轻夫妇将会给他们的孩子起什么名字?这两位年轻人尚未决定,但一定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给男孩取女孩的名字了。有一些网友则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建议,例如可以让孩子叫“李秋裤”,当然这也仅仅是大家调侃。

同名同姓的人不少,大家也许不惊奇。

那么你见过同名同姓同年同月同日生且同校同专业同导师的两个人吗?

在武汉科技大学就有这么有两名叫李欢的同学,男生为2018级研究生,女生为2019级同门师妹,两人还同年同月同日生,且同专业还同一个导师。

男生说,导师喊李欢时两人会同时站起来,如果一起写论文,署名需要进行特别标注。

这是怎样特别的缘分,才会使得两个人拥有如此相似的信息下又相遇于同一师门?

这样特殊的缘分,网友直呼:“这难道就是世界上另一个我吗”

神奇么?也许还有人认为是那偶然,那接下来的又如何解释呢?

女子在翻看老公的旧照片时,竟然发现了一个让她感觉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她的丈夫五岁时和他的姐姐弟弟一起在公园玩耍,亲戚认为孩子们很可爱,于是给他们拍了一张大合影。

而照片中一扎着羊角辫,穿着条纹毛衣的小女孩,让女子感到非常眼熟。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和妈妈奶奶逛公园时拍的一张照片,自己也穿着条纹毛衣的样子,难道这个小女孩就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

就是这么巧合!这个戏剧性的场景也让人不禁感叹。

这位女士和她丈夫是通过相亲认识的,但两人并不知道在小时候某个时刻,他们曾经在同一个地方相遇,只是擦肩而过。

而男孩同样没想到,身边扎蝴蝶结的小女孩,竟成了他未来的媳妇,这真是命中注定的缘份啊。如果当时知道结果,就应该留下联系方式,也就不用费尽心思去相亲了。

无独有偶,成都的叶先生和薛女士夫妇结婚已有5年,他们惊喜地发现18年前在青岛旅游时曾合影同框,原来他们的缘分早已注定!

2000年,素不相识的两人都还只有10多岁。那年,丈夫随旅行团第一次去青岛旅游,而妻子则陪着母亲到青岛散心。偶然的巧合,他们在五四广场下拍照留念,妻子的照片上还拍下了丈夫的身影。然而,直到11年后的2011年,他们才在成都相遇并相爱,如今他们已经成为夫妻,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

“当我看到照片时,我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我感到非常惊讶。照片中的女孩穿着一件白色裙子,看起来非常文静而青涩。在相机的快门按下瞬间,也拍到了不远处正在拍照的一个男生的身影,穿着蓝色短袖和黑色长裤,尽管只是从一个大角度拍摄的,但我当然认得出,那个男生就是当时的我。那就是我当时的拍照姿势啊,我也拍了一张照片,使用了相同的姿势,但是不同的角度。”叶先生兴奋地说道。

生活周围,不乏偶然,因缘巧合,千里相会。广州某女子晒出自己男友与弟弟同名同姓,而且还同天生日。求助网友称该如何称呼两人?

当事人黄女士介绍,男友是去年在网上认识的,已见面相恋近一年。交换姓名时才发现与弟弟同名同姓,而且还同天生日。觉得很有缘分又很惊讶!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短短今生一面遇,前世多少香火缘。

虽然类似的事情有很多,但每次听过后依然会感叹:缘分真的妙不可言!

你相信缘分吗?

范明:娶大6岁的二婚女,将继子视如己出,如今继子是国家的骄傲

文|长安故里爱娱乐

编辑|长安故里爱娱乐

范明33岁的时候和大他6岁的妻子结婚。

妻子曾有一段失败的婚姻,还有一个7岁的儿子。

作为继父的范明,二十多年来将继子视如己出。

如今,继子也成了范明的骄傲。

01 一见钟情的邂逅

范明和妻子相遇时,还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高中毕业后,来到工厂打工。

日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让他十分倦怠。2年后,他通过业余演出队的考试,成为一名文艺兵。

但他不是演员,而是一名编剧,在队里帮同事们写了4年剧本。

每次写剧本的时候,范明就恨自己为什么不多读点书。

他非常羡慕作家,因为作家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全部构思出来。而他空有一肚子想法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而此时范明的编剧女友正在赶来的路上。

4年后,范明进入南京话剧团,正式成为一名演员。

有一次台里要举行节目,老师任宏举让他写一个剧本出来。

碰巧任宏举的好朋友厉玲也在现场。

厉玲是一位时尚编辑,文采很好,经常给电视台撰稿。

厉玲 范明

得知此事后,范明去请教厉玲,想让她给自己指点一番。

厉玲很爽快的答应了,还给他讲了很多专业知识。

演出结束时,单位组织大家去打保龄球。

打保龄球的时候同事们都在,可范明的视线一直在厉玲身上从未离开。

厉玲打保龄球的动作很美,美的让他挪不开眼。

而他还是一个不会打球的“土老帽”。

只会傻傻的砸球,毫无技巧可言。

顿时,范明对厉玲心生崇拜,一直在想办法和她搭讪。

同事都看出端倪,范明也不隐瞒,还大大方方走过去邀请厉玲跳舞。

厉玲没有拒绝,俩人在舞池中央跳的非常有节奏,聊天也很投机。

这次聚会结束后,范明和她交换了联系方式,方便以后交往。

可厉玲似乎并不想和他有过多接触。

当范明第一次开口表白时,厉玲果断拒绝了。

她觉得自己比他大6岁,离过婚还带着一个7岁的儿子,怎么想都觉得不合适。

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范明,毕竟他还年轻。

可范明没有死心,在那个姐弟恋并不盛行的时代,他不顾身边人劝阻,执意此生非厉玲不娶。

此后,他对厉玲展开疯狂的追求。每天对她嘘寒问暖,接送她上下班。

不同于常人的是,范明不会故作绅士,不会刻意打扮的光鲜亮丽。

因为厉玲平时接触的都是绅士,所以他要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需要关心的时候送去关心,需要幽默的时候,就主动去扮丑给她讲笑话。

在厉玲面前,范明没有任何虚伪的“包装”。

也许正是这点打动了厉玲。

于是,当范明再次求婚时,她答应了。

果然,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

求婚时,范明对她说:“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我爱的是你,不管你是不是离过婚,是不是有一个孩子,更不管你大我几岁。我爱的是你这个人,我会爱你的一切,包括你的儿子,我会把他当成我亲儿子一样去照顾。”

范明这句承诺彻底打消厉玲心中的顾虑。

1997年,33岁的范明和39岁的厉玲结婚。

从相识到结婚一共四个月的时间。

四个月或许在别人眼里看来是“闪婚”,很多人不看好他们,都认为这段婚姻不靠谱。

可范明却用一生去履行了求婚时的一句承诺。

02 继子让我欢喜让我忧

结婚后,厉玲和儿子韩冷住进范明家里。

韩冷第一次见范明,就对他说了一句:“爸爸,你好。”

这句话把范明吓了一跳,厉玲也感到诧异。

范明对继子说:“孩子,你如果不想喊爸爸也没关系,可以先喊叔叔,等你想喊我爸爸了再喊也行。”

厉玲也对儿子说可以先从叔叔喊起。

而韩冷却说:“我就要叫爸爸,不想叫叔叔。”

这句话让范明非常感动,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加倍对继子好。

从此,他每天接送继子上下学,给他做好一日三餐。

不拍戏的时候就整天在家里陪着孩子,带他做游戏,陪他聊天谈心。

因为自己和孩子有代沟,他强迫自己必须接受年轻人的思想。

范明是1964年出生的,为了融入孩子,他要把自己变成70后,甚至80后。

2006年《武林外传》播出以后,范明的事业越来越红火,一年到头基本上都在外地拍戏。

厉玲需要整天坐班,白天也不在家。

时间一长,韩冷心中倍感落寞,甚至怀疑父母不喜欢自己。

察觉到儿子心思的范明,立马把儿子带到剧组。恰逢当时学校放暑假,范明就让韩冷在剧组住了整整50天。

父子俩一收工就去餐厅吃饭,去景点游玩。

那段时间范明和儿子相处非常融洽,感情快速升温。

范明是个很神经大条的人,嘴很碎,也很幽默。

在他的影响下,韩冷的性格一天比一天开朗。

韩冷 厉玲

等韩冷上高中时,渐渐和母亲有了矛盾。

小学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星期30块钱零花钱,高中了妈妈还是给他30块钱。

因为家里财政大权都在厉玲手上,范明也没办法私自做主。

为了调解母子二人的矛盾,他就去找妻子谈话。

告诉她儿子大了,用钱的地方多,肯定不能跟小时候一样。

几番交谈下来,厉玲终于松口,将30块钱零花钱涨到50块钱。

不知不觉,父子俩就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

一唱一和,把厉玲哄得团团转。

高中毕业后,韩冷想去当兵。

恰好范明正有此意,但是怕儿子吃不了苦。

于是,从决定当兵那天起,范明对他的态度就发生360度大转弯。

因为范明自己就是军人出身,所以知道军人的作息有多严格。

他开始让儿子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每天早上拉他起床跑步。

一旦晚起几分钟,范明就会大声呵斥他:“你看你像什么样子,做事拖拖拉拉的,成何体统!”

休息日也不让儿子睡懒觉,必须准时准点起床去晨练。

没过多久韩冷就不耐烦了,心里想着继父终究是继父,态度变化真快!

第二天,他就没有起床,开始跟范明置气。

等范明来房间叫他吃饭时,他一脸不情不愿。

家里人跟他说话,他也是爱答不理的态度。

这下直接惹怒范明,他拍桌子大喊:“你摆脸子给谁看呢?”

韩冷的脾气也很倔:“用你管?反正你也没把我当亲儿子,有这么对亲儿子的吗?”

听到这句话,范明才意识到儿子心里有芥蒂了。

他立马搂着儿子肩膀说:“儿子,我是为你好,当兵就要严格遵守纪律,我现在就让你适应,等你入伍之后才能更快融入集体。”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惜此时的韩冷年纪尚小,无法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直到入伍时,韩冷才发现父亲对他的管教有多好。

很多同龄人都无法适应早起晨练,只有他能最快适应。

就这样,在家庭和部队的严格管理下,韩冷越来越优秀。

大学毕业后,韩冷成为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最年轻的教官。

他把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父母,并且对父母说:“爸妈,这是我第一份工资,感谢你们把我抚养长大。”

范明忍住眼泪,拍着儿子肩膀说道:“孩子,爸妈不要你钱,你有这份心就足够了。”

从此之后,范明逢人就提儿子给他上交工资这件事。

朋友听了都羡慕他,羡慕他教育出如此孝顺的继子。

继子也成为范明心中的骄傲。

2019年,韩冷和自己心爱的女人举行婚礼。

婚礼当天,范明前前后后打点着一切。

作为公公,他在台上对儿媳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韩冷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你多担待。”

说完这句话,范明冲着儿媳鞠了一躬。

从这点来看,他真的是一位很尊重晚辈的父亲。

不倚老卖老,不对晚辈指指点点。

大家以诚相待,用真心换真心,这样才能成为和睦的一家人。

如今,韩冷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养儿方知父母恩。

儿子出生后,他更能体会到父亲的不易。

范明对孙子非常疼爱,每次看见都抱着不愿意松手。

在一档节目上,韩冷录制VCR答谢父亲:

“很感谢我爸这些年对我的教育,他给我起到一个很好的指引,从我上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后来当兵,都是他在指引我,没有我爸爸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我真的很感谢他。”

听到这番话,范明二十多年的付出就没白费。

范明和厉玲还有一个女儿,是2000年出生的,今年22岁。

女儿和父亲相处起来就轻松许多,毕竟他们之间没有隔阂。

对女儿要求严厉时,也不用怕女儿说出:“你不是我亲爸”这句话。

女儿遗传了母亲的基因,长得高挑又漂亮。

范明夫妻和女儿

在家里,范明的家庭地位最低。

他们家的排名是厉玲、女儿、儿子、范明。

大事范明说了算,小事厉玲说了算。

只不过家里一般没什么大事。

范明的片酬从来都没经过自己的卡,直接打到妻子的卡上。

自己只留一张信用卡,他每花一笔钱,妻子就会收到短信。、

在家里,他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03 婚姻的完美和对父亲的遗憾

范明和厉玲的家庭人口都比较多,兄弟姐妹也多。

范明是家里的长子,也是收入情况最好的。

所以经常在经济上对亲戚朋友给予帮助。

岳母和母亲身体都不好,需要常年住院,无论医药费还是生活费,范明全都包在自己身上。

平时只要不拍戏,他就会去看望母亲和岳母。

他不想给自己留遗憾,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

岳母每次看到范明都很欣慰。

谁也想不到厉玲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后,还能遇到对他如此深情的男人。

并且收获了一段非常浪漫、忠诚的婚姻。

范明对得起两位母亲,对得起妻子厉玲。

唯独对父亲有遗憾,而且这个遗憾伴随了他一生。

当年范明还在《双枪李向阳》剧组拍戏,那时他还没大火。

拍戏过程中,范明父亲突发疾病离世。

而他无法离开剧组,他一走,剧组上上下下所有人都要停工。

停工一天剧组要白白扔出去场地费、机器租赁费、还有所有人工费等等。

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进度,范明没能赶回家看他父亲最后一眼。

这也是他心里永远的痛。

很长一段时间,范明都不敢看父亲的照片。

每次到合家团聚的日子,他心里就会隐隐作痛。

而这份愧疚永远也无法弥补。

这件事对范明影响很大,导致他现在进组第一件事就是跟制片人说:“如果我家有事,你们必须保证我立马就能走。”

如今范明已经58岁了,厉玲64岁,这是他们结婚的第25个年头。

在外人看来,他们已经是老夫老妻,已经到了没有任何浪漫可言的年纪。

但范明和厉玲依旧恩爱如初。

本身他就是一个爱浪漫的人,经常会对妻子唱情歌。

直到现在,他还会时不时的对妻子唱情歌。

其中就有一首李健的《传奇》。

《传奇》的歌词和他们的经历也很像:“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田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旁从未走远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这样的爱情谁能不羡慕呢?

从当初人人不看好,到现在人人羡慕,

厉玲和范明的感情扛过了25年的风风雨雨。

范明也用25年向厉玲证明当初的承诺不只是说说而已。

他爱厉玲,爱继子,爱女儿,爱家人。

把继子培养成对国家有贡献的军人,把自己的整个人生奉献给演艺事业。

虽然他从未大红大紫过,但他的演技是受观众和同行认可的。

范明从一开始的流水线工人,到现在的国家一级演员,这背后付出的辛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在这个圈子里,他看似疯疯癫癫,实则没有半点绯闻。

无论做演员还是做父亲,范明都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