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上坎下(坤上坎下卦详解)

陪你演戏 2023-06-06 10:26:47 网络

《周易》师卦:坤上坎下,贞丈人吉,无咎

师卦

(地水师)坤上坎下

《师》:贞丈人吉,无咎。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六三,师或舆尸,凶。

,师左次,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译文

师卦:占问总指挥的处境,吉利,没有危险。

初六:行军征战要守军纪,不守军纪,必打败仗。

九二:主帅身在军中,吉利,没有灾祸,君王三次下令嘉奖。

六三:军中有人用车运送尸体,战败。

:军队驻扎在左边,没有危险。

六五:打猎获取猎物,打仗抓获俘虏,没有灾祸。长官率领军队作战,副官指挥运送伤亡者,贞兆凶险。

上六:国君下令赏功,分封诸侯大夫。不能重用无才德的小人。

注释

(1)师是本卦标题。师在这里的意思是指军队。本卦既因“师”字多次出 现,又因内容主要与军队出征作战有关,所以用师作标题。

(2)丈人:这里的意思是军队的总指挥。

(3)律:军纪,纪律。

(4)否(pi)臧 (zang):不好。这里指不守军纪。

(5)王:君王。锡命:赐命,意思是下 令嘉奖。

(6)舆尸:用车运送尸体。 (7)左次:驻扎在左边。

(8)田: 田猎,打猎。禽:鸟兽。 (9)执言:意思是抓获俘虏。

(10)长子:指挥作战的长官。

(11)弟子:指挥运送尸体的副官。

(12)大君:国君。

(13)开国。分封诸侯。承家:分封大夫。

师地水师,坤上坎下师

讼卦终《易经》第七卦:师地水师,坤上坎下。师:贞,丈人,吉无咎。

彖日: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象日: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师在古代是指军队的意思。而师卦本身的卦型代表着水源藏在地下。其表现出来的形象更多的类似于在一片水中凸起的土地。所以既代表着军队是蕴藏在民众之中。也代表着善待民众才是军队的根本。延伸出来就是民众才是王权的根本。这大概就相当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吧!

所以师卦的译文为。坚守正道,以贤明的长者为统帅,就能无忧无灾祸。而贤明的长者,意味着要用卓越的才能来领导群众。用优秀的品德来引导民众。用平等的方式来维护。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君王,才能称之为天下之主。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治理好天下。所以大象传中说,君子以容民蓄众。君子用宽容的胸襟来管理民众。

所以师卦本身就已经不单纯是民众了。他已经上升到君王和管理者的阶层。师代指军队,那么他必然是统治的工具。但军队脱身于民众,所以只有安抚好民众,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军队。引申为只有管理好民众,才能维系统治。

所以彖传中说。有众多的军队就可以成就王业。优秀的统帅与优秀的君王一样,都要做到贤明。这样的话,他才能让军队顺从他,服从他,从而让别人的军队也信服他。这样他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对人来说。贤明的管理者才能让别人发自内心的追随他。这样他才能不断发展,最后成就自己的事业。如果管理者并不贤明,那么自然而然遇到贤明的管理者,他的队伍也会随之而然的倒向贤明者那一边。这是人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象日:师出以律,失律凶也。整军出战要严格的遵守军队的军纪。如果不遵守军纪,就会产生危险。

军队首重纪律。如果出征时不严苛的遵守军纪,不服从命令。这样的军队是打不了硬仗恶仗的。那么,他必然是不会成功的。这也告诫我们,做事要以严明法纪为先。

外出征战有生有死,各种情况都会出现。军队守正纪律,是因为不能让人肆意妄为趋利避害。只有做到不畏险,不怕死,不贪生。这样的军队才能攻城拔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遇到害怕的就避开。遇见柴火就上去空抢,这样的军队一盘散沙只会被对面严守纪律的军队冲散,从而失败。

所以商殃变法之所以能让秦国强大。是因为他严明了纪律。以纪律为倚仗。不怕死,不贪生。这样才能让一件事物完整的运作起来。只要完整的运作起来,产生的能量是非常大的,这就是纪律的作用。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象日: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统领军队坚守正道。这样的军队是不会有什么灾祸的。所以上级多次奖励他们。

所以在军队中要坚守正道。准确的来说是坚守自己的品行和操守。这样的话才能不会产生灾祸。许多的皇帝猜疑将军并不能完全说是皇帝的问题。将军要自己做到高风亮节,不能善权,也不能用看似光明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私心。

许多人特别喜欢用一些伟大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私心。比方说,一个人热衷于当官,并不能说是他心系天下。他只是用一些伟大的借口来掩饰他对于权力的渴望。这样的人,他必然会受到别人的猜忌,从而一败涂地。

所以最好的行为是顺天应命。有的话你接着,没有的话你就搁那等着就可以。你非得要自己用一些特别伟大的借口去干涉这个干涉那个,最后显得自己有多么的有才能。就像红楼梦中的凤姐一样。他承包这个承包那个是因为他心系天下吗?纯粹是因为他想显示自己的才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与别人相处的和睦呢?既然都无法相处和睦,他怎么可能会容许下属呢?谁都容不下他,又怎么可能成功呢?

六三:师或舆尸,凶。象日:师或舆尸,大无功也。军队出征,有人拖着尸体回来,这是凶险的征兆。

这里象征着是统领军队的将领能力不足。志大才疏。不顾主观条件贪孤冒进,从而大败而归。带着大量尸体出战而回的军队,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成功的事情。

这里正是从下卦到上挂的起越,所以这个时候更要切记不能贪功冒进。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折损了大量的军队,那么再大的功劳也不能称之为功劳。反而会作为被世人唾弃的对象。正如长平之战的赵括一样。虽然为赵国解了围,但终归免不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路上,被人叫上数千年的纸上谈兵。

:师左次,无咎。象日: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军队撤离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这个时候刚刚登上上卦。情况不明,条件不利。所以这个时候更要明哲保身。类比军队就是军队,刚到一个地方,不能贪功冒进要全力防御,这样才没有多大灾祸。

六三代表贪功冒进损失惨重。而已经到了上卦,如若有失,必然会被摔的粉身碎骨。所以混过了六三,到了就更要谨慎。谨慎并不是怯懦,而是要确保不伤害自身的前提下再去建功立业。

名将王翦灭楚国,深沟高垒以等待时机。时机不利,自己守好就可以。等到确定有好的时机才能够出动出击。一击必胜。而如果没有机会,就应该老老实实的离开。正如长平之战一样。廉颇在的时候,双方都没有等到机会,最后拖垮了赵国。这个时候就应该放弃常平保存实力,而不是咬牙硬扛。有的时候逃跑并不是因为怯懦,而是为了等待最后的成功。置一时之气并不是什么英勇的行为。而是一种把自己逼入绝境的自杀式行为。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象日: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师,使不当也。田地里出现了野兽,就可以去追捕他,这样是没有什么灾祸的。品行刚正的长者是可以率兵出征的。而不知轻重的毛头小子则必然会遭受大败。所以要坚守正道来防止出现灾祸。

孙子兵法里面说。明智的将领不会去选择战争作为主要的手段。即使被迫走了战争的道路,也会尽快的结束战争。当别人来侵犯自己的时候,就要全力的去抵抗,这是属于正义的。而依仗着自己的强悍去欺辱别人,则这是很容易失败的。

因为通晓战争的强者是不会通过战争的手段去彰显自己的武力。他只会用此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就是品行高尚且才能着重的人才会去做的事。而一心贪功冒进,不知轻重的毛头小子则会冲动的用武力来解决一切,最后会葬送整个国家。

正如大明战神朱祁镇一样。什么都不知道,既不懂战争的残酷,也不懂得战争的目的,只需要通过一场战争来彰显国威。表示自己的体面,那么必然是会将国家拖入深渊。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象日: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国家的君王论功行赏。对有卓越贡献的人进行封赏。但是不能够重用小人。

战争结束就要去封赏功臣。这样的话才能维持国家军队的效率。但是切记不能重用小人。在古人眼中,小人一般指的是才能不够或者品德有缺失的人。可以单指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一起。所以切忌给领导的指示,就是不能够随意的进行封赏。

在韩非子的眼中。赏一定要根据法令来执行。按照法律对有功劳的人进行赏赐。因为如果按照君王的喜好来办的话,很有可能会小人得到赏赐。从而危害国家。

因为不合格的人获得赏赐,一般都是君王给予的特权。给予这样的特权,既会伤害军队法令的执行,也会打击人的积极性。所以明智的君主是不会这么做的。也是大明战神朱祁镇,因为喜爱太监王振,不听劝诫。所以才有了土木堡之变。

纵观师卦,本身就具有多凶少吉。所以警告人们最好不要通过一些战争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这也再次印证了孙子兵法当中的尽量不要去使用战争。所以与人为善才是王道。动不动就身怀利器威胁别人,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