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宜忌(腊八节忌什么)

谁为谁伤 2022-05-04 23:21:12 网友投稿
导语:腊八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而腊八节距离新一年过年也很近了,那么为什么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小年吗?想知道更多关于2018年农历十二月的日子的宜忌吗?关注农历十二月专题吧!

为什么俗语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句话前一句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民间,还有“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的说法,等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一过,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
腊八是在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腊八过后大多数家庭都开始准备过年,年味越来越浓,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等。而这些过年前的准备好需要一段时间,等做好过年准备,年也就到了。所以由于腊八的主旨与春节相通,是源自上古时代祭祀神灵、祈求丰收的习俗,时间又与春节临近,故而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

腊八节是小年吗?

不是。
但是腊八与年的关系,大概是有句俗语是: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每年的腊月初八,而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腊八节简析: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来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遂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后随佛教盛行,佛祖成道日与腊日融合,在佛教领域被称为“法宝节”。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戌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戌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