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属狗2021最危险的一个月(1982属狗2021最危险的几个月)

孤单的城 2023-06-05 11:22:48 网友上传

关于“安全生产月”,你记得多少?

安全生产月:

安全生产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防工办、国务院财贸小组、国家农委、公安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等十个部门共同作出决定,于1980年5月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并确定今后每年6月都开展安全生产月,使之经常化、制度化。感情最怕的就是自私,可是人心不像纸箱,会被逐渐填满,如果你爱得更多,心的容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基本概述:

1980年开展的安全月活动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安全健康的关怀,也是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1980年以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企业单位长期以来安全生产情况较差,伤亡事故多发,职业病严重。政府相关部门下定决心,花大力气,采取有力措施,力争解决劳动保护工作中的问题,扭转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严重的状况。

1984年3月29日,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公安部等联合发出开展第5次“全国”活动的通知。同年4月27日,国务委员、国家经委主任,“全国安全月”领导小组组长发表题为《狠抓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广播电视讲话,动员全国开展第5次全国安全月活动。

1984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安全月领导小组《关于今年"安全月"活动的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决定成立常设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就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意见。1985年4月26日,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后不再搞“全国安全月”了,但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活动。 “全国安全月”从1980年一直持续到1984年。在历经5次“全国安全月”活动期间,我国着重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开启安全生产周活动

从1991年开始,全国安委会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6月17日至23日,全国安委会首次开展了以"安全就是效益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周"活动。

1992年,全国安委会继续开展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创建良好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为目的的"安全生产周"活动,时间为5月11日至17日。此项活动一直延续至至2001年。

11年来,“安全生产周”活动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积累和创造了许多安全宣传教育成功的经验。

重新开启安全生产月活动

从2002年开始,我国将“安全生产周”改为“安全生产月”。2002年,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部委结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确定2002年6月份开展首次安全生产月活动,将安全生产周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延伸。

至此,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都在每年的6月份开展,一直延续至今。

历次主题

1980年第1个全国“安全月”

1981年第2个全国"安全月"

1982年第3个全国"安全月"

1983年第4个全国"安全月"

1984年第5个全国"安全月"

1991年第一个安全生产周以安全就是效益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

1992年第二个安全生产周以为国营大中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意识为目的

1993年第三个安全生产周主题:"遵章守纪 杜绝三违",控制事故为目的。

1994年第四个安全生产周主题:"勿忘安全 珍惜生命",控制事故为目的,开展"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活动。

1995年第五个安全生产周主题:"治理隐患 保障安全"

1996年第六个安全生产周主题:"遵章守纪 保障安全"

1997年第七个安全生产周主题:"加强管理 保障安全"

1998年第八个安全生产周主题:"落实责任 保障安全"

1999年第九个安全生产周主题:"安全·生命·稳定·发展"单位组织安全月宣传

2000年第十个安全生产周主题:“掌握安全知识 迎接新的世纪"

2001年第十一个安全生产周主题:"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2002年第一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003年第二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实施安全生产法 人人事事保安全"

2004年第三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2005年第四个安全生产月主题:"遵章守法 关爱生命"

2006年第五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发展 国泰民安"

2007年第六个安全生产月主题:"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2008年第七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2009年第八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2010年第九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2011年第十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2012年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主题:"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2013年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

2014年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2015年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

2016年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2017年第十六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2018年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主题:“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2019年第十八个安全生产月主题:“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

2020年第十九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

2021年第二十个安全生产月主题:“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2022年第二十一个安全生产月主题:“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

2023年第二十二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2022年11月才过半,就有6位名人去世,每位都让人痛心不已

2022年11月才过半,就有6位名人去世。

其中不乏大家熟悉的老艺术家。

尤其是音乐大师金铁霖的去世更让人悲痛。

01、金铁霖(1940年-2022年11月15日)

说起中国音乐界,金铁霖的名字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

可以说,中国半个音乐界都是他的学生。

李谷一、、张也、阎维文、李丹阳、吕继宏这些赫赫有名的艺术家都是他的弟子。

金铁霖出生在哈尔滨的医生世家,父亲是医院院长,家境极好。

父亲从小就培养他,想让他继承衣钵。

但他却对音乐无师自通,三年级就开始自学笛子,随后又自学了扬琴、二胡、小提琴等乐器。

20岁那年,他成了长春200多位考生中唯一被中央音乐学院录取的学生。

成为了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的学生。

这5年让他获益匪浅。

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了中央乐团,成为了一名歌唱演员,也由此走上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从1981年进入声乐教育岗位之后,他先后挖掘了很多音乐人才。

1982年,他去长沙讲学,偶然听到了张也的歌声。

虽然当初张也只有14岁,音量也不大。

但慧眼识才的金铁霖听到了她声音里的潜力。

于是,他不仅鼓励张也继续走下去,还积极推荐,最终张也考入了中国音乐学院

毕业后,以其清新甜美的嗓音很快走红。

尤其是她的《走进新时代》、《万事如意》、《高天上流云》等歌曲更是脍炙人口的。

其实,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应该是金铁霖的第一位学生。

1967年,23岁的李谷一就已经开始跟着金铁霖学习唱歌和发音了。

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金铁霖发现了李谷一的嗓音具有纯粹干净的特点,对她进行了悉心的教育。

多年后,李谷一还开玩笑地说自己是“金氏教学法”的第一个学生。

金铁霖知道来学习的孩子们自己在北京,经济都不宽裕。

所以,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在家里做很多好吃的,邀请学生们来家里。

在经济上,也尽量帮衬条件不太好的学生。

歌唱家阎维文就曾经说过:“金老师一直没收我学费”。

除了在生活上帮助学生,他也非常懂得因材施教。

李丹阳天赋好,喜欢唱歌,但胆子小。

只要人一多,就不想唱歌了。

每次大家在金铁霖家唱歌的时候,她不敢开口,总是找借口,说嗓子疼不能唱。

但金铁霖每次都要求她必须唱,而且经常在人多的时候指定她唱歌,锻炼她在公众面前唱歌的冲劲和能力。

在金铁霖的帮助下,李丹阳才逐渐克服了自己的弱点,做到了想唱就唱。

金铁霖有过两段婚姻,第一段是和著名歌唱家李谷一。

两人年纪相差四岁,年轻的时候互相欣赏,结为夫妻。

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离婚。

不过,离婚后。两人依旧保持了很好地关系。

第二任妻子是马秋华。

马秋华也是著名的声乐教育家。

他们的儿子金圣权是一位教师,同时也是歌手和音乐剧演员。

目前29岁。

气质儒雅,曾参加过音乐类综艺节目《声入人心》。

作为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对教育事业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曾有人问过他,什么时候收关门弟子。

他回答,我没有关门弟子,我的门对想要学习的孩子,永远不会关上。

愿老艺术家走好。

02、陆树铭(1956年8月15日—2022年11月1日)

陆树铭是94版《三国演义》关羽的扮演者。

这一版关羽也是历史上公认最成功的。

在陆树铭扮演关羽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扮演他。

陆树铭扮演关羽似乎是必然的。

当时导演看了别人推荐的照片后,去他家乡找他。

但此时他正在几十里之外上班,一个月也不会回去。

在当时没有电话的情况下,剧组就在他家窗户上留了一张纸条,大概有几分找得到找不到凭天由命的感觉。

但刚好当天狂风大雨,他想着家里的门窗可能需要修,就忽然赶回了家。

正好看到了纸条,就这么成了关羽。

他不仅扮演了关羽,在生活里也有着关羽的侠肝义胆。

虽然成名之后他的戏路并不宽,但并不缺乏商演邀约。

但大多数时候,他都不愿意扮丑或者当吉祥物,为的就是不玷污“关二爷”的精气神。

作为儿子,他在患双癌的母亲已经失去语言能力,神志几乎不清的情况下,给母亲找到良医做了手术。

陪着母亲做康复。

不仅将母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还让母亲恢复了语言和行走能力,不仅多生存了将近10年,生存质量还非常高。

作为朋友,他在得知扮演张飞的演员李靖飞因为中风,生活困难。

他不仅承担了李靖飞的生活费用,还一力承担了他的治疗费用。

更把给自己在乡下准备的一所养老小院给李靖飞住。

除了为李靖飞义演筹款之外,他默默地做了很多。

他本人身体就不好,据悉需要常年透析。

还有个年长身体不好常年治疗的母亲,加上李靖飞恢复和治疗的费用,他的负担并不轻。

为此,早年特别清高的他晚年一反常态,到处接商演,接广告。

为的就是筹集医药费。

但为此,他也被很多人误解,但他始终没有解释过。

但谁也没想到,就在陆树铭母亲以93岁高龄才去世一年之后,陆树铭也因心梗去世了。

更让人唏嘘的是,被他一直照顾的李靖飞,已经神志不清很久了。

现在在病床上,并不知道陆树铭已经去世了。

不由得让人一声叹息。

03、马之秦(1942年2月24日-2022年11月1日)

1985年,马之秦凭借主演的《昨夜星辰》获得了金钟奖。

也因此成为当红艺人。

马之秦自幼在外公的京剧团长大,上世纪50年代初进入话剧团。

70年始主演电视剧,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昨夜星辰》。

马之秦20岁结婚,育有一子,5年后结束了第一段婚姻。

没多久,她与一位土木工程师相恋结婚,过了一段非常美满的日子,还生了两个儿子。

但此时她有了外遇,虽然丈夫竭力挽留,她还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忽然宣布离婚,丈夫带着孩子离开。

但当时正是她事业的高峰期,离婚对她并没有太大影响。

她的第三位丈夫也就是外遇对象,年纪比她小11岁。

同样的,两人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之后,便因为吵闹不断而离婚。

马之秦看上去秀气温婉,但个性刚烈,敢爱敢恨。

这也是她几段婚姻屡屡碰壁的原因。

年长以后,她虽然很少出演作品,但依旧积极参与各种社火活动。

但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她晚年会会患上罕见病“渐冻症”。

3年前,她就被发现患上了渐冻症。

我们熟知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因渐冻症在轮椅上瘫痪了几十年,最终去世的。

在之前,还有不少明星和社会人士为渐冻症开展过冰桶挑战的活动。

马之秦在确诊后,行动能力逐渐消失。

据悉她在去世前一晚,神志和状态都很好,但第二天早上就安详地去世了。

也许对她来说,这样是最好的。

04、余子明(1944年3月19日-2022年11月10日)

熟悉TVB的人都知道,TVB里有这样一群演员。

他们其貌不扬,戏份不多,在荧幕上却又不可缺少,在每部戏中,都是不可取代的。

这样的演员被称为“甘草演员”,余子明就是这样的演员。

如果单说名字,可能观众印象不深,但看到他的脸,很多人斗鱼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啊。”

余子明原本是记者,后来参加歌唱比赛冠军。

1976年,加入《欢乐今宵》开始演艺生涯。

他一生参演了200多部影片。

但即使如此,他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

主要原因是TVB一年给他的底薪只有5万。

他因为热爱表演,多年一直忍气吞声,不计报酬。

有时候每天甚至只能睡2个小时,他在TVB多年,希望台里能发现他的价值给他提高待遇。

但始终无果。

为此,妻子和儿子对他抱怨不断。

不过,家人也理解他的心情,靠着妻子和孩子,家里的生活过得还不错。

2022年1月,他在家里因为中风不慎摔倒昏迷。

之后,病情几度反复,但总的来说,恢复的似乎不错。

只是没想到11月病情忽然恶化,余子明陷入深度昏迷。

10日去世。

当初那个满心欢喜从记者转做演员的少年可能并不知道。

这么多年,他能在这么多影片中留下自己的形象。

终究,他的热爱没有辜负他。

05、徐忠信(1952年-2022年11月2日)

徐忠信在业内被称为“大师兄”。

徐忠信10岁开始学京剧,17岁先进入邵氏担任武师,上世纪70年始,进入TVB担任武术指导。

除此之外,他在百余部作品中出演了黑社会大佬、武林高手及各类反派。

但无论演什么,他都是高手。

《射雕英雄传》、《他来自江湖》、《倩女幽魂》、《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黑社会以和为贵》等作品中都有他。

尤其是在《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中,他扮演的“雷一笑”,和李连杰扮演的黄飞鸿有直接对手戏。

让人印象深刻。

1989年,他在替郑少秋做一个从二楼跳下来的动作时,扭断了十字韧带。

花了10个月才治好,虽然行走无碍,但却没办法做动作演员了。

不过之后他一直做动作指导,和在业内也非常活跃。

10月25日日还和业内同行聚会,精神很好。

11月2日早上,他子女发现没有动静,随即送医,打了很多强心针,但最终没有醒过来,病因最终确定为心梗。

但此前,并没有觉察出他有心脏病。

TVB的武侠片动作是式微已久,现在又损失一名大将,真的非常遗憾。

06、Takeoff(1994年6月18日-2022年11月1日)

相比老艺人们因病去世,年轻的Takeoff格外让人觉得可惜。

在此之前不到1天的时间里,他才发布了自己的新歌《Messy》。

当时他们正在保龄球馆举办舞会。

而后似乎起了纠纷,现场大约响了10多声qiang响。

在现场还有一位女士受伤,但Takeoff在混乱中头部被击中。

虽然他同在现场的叔叔努力抢救,但最终无济于事。

人生无偿,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才是人生最好的意义。

聚焦退休人员再就业: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退休后,他们重新开始工作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年轻一代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

56岁的郑女士退休了,但退休生活只过了3个月。退休前,她无比“渴望退休生活”,体验完旅游、跳舞、健身这些憧憬的安排后,“闲得无所适从,没有意思”。因为没有经济负担,又没有孙辈可带,她觉得“退早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早已成为过去时。根据国家卫健委今年7月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2岁。与此同时,不少到了退休年龄的老年人,仍然想干事、能干事。

前程无忧今年10月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8%的老龄群体在退休后有强烈的就业意愿。退休老年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长寿,走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尝试老有所为。更早些时候,中国老年人才网于今年8月24日正式上线,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董克用将现在的退休求职者归纳为两种类型:兴趣驱动和收入驱动。报告也提到,退休后有强烈再就业意愿的老人中,“收入驱动”的占比为34.3% ,更多的退休求职者重返就业市场是为了寻求价值,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

不过,退休人员再就业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匹配的过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家招聘退休老年人的企业,“不用缴纳五险一金”“自带经验和资源”是这些企业聘用退休人员的主要原因。

“有专长的退休老人再就业,将会成为挖掘高素质老年劳动力潜能的新方向。”董克用表示,人口老龄化在带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力资源红利的新机遇。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司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一些专家看来,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背景下,年轻人因为求职意愿不匹配等原因,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些岗位“用工荒”问题,退休的老年人有意愿继续工作,可作为劳动力的补充。

别只看到“老年”,还要看到“人才”

国庆节前,郑女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听说了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巧,她还想继续发挥余热,便在网站发布了求职简历。历史专业本科,香港某商学院进修,3年市级党校任教经历,20余年企业中高层管理经验,涉足房地产、物业、咨询、教育等行业……郑女士详细填写了个人情况,期待着与“高级管理或文案写作”相关的就业机会。

退休后,她曾担任过一家公司短期项目的副总经理。虽然只有两个月,但这段退休再就业的经历更加坚定了郑女士退休后继续工作、发挥价值的想法。“还是在岗的感觉更好。每天有事可做,感觉有活力,也有存在感。”

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线前,她也在常见的智联招聘等人力资源服务网站投递过简历,尽管用人单位未写明年龄要求,郑女士也满足其他条件,但要么是简历石沉大海,要么是以“超龄”为由,把她的简历退回。

在郑女士看来,像她这样有经验、懂管理的退休人群不应该被年龄框住,社会和用人单位应该从身体状况、从业经验等方面来衡量是否符合条件。“需要我做到的,我都能做到,我不觉得和做同样工作的年轻人有区别。”

不过到目前为止,郑女士还没有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等到“令她心动的offer”。她表示,发布招聘的单位少,而且辅助性岗位多,薪资偏低是主要原因,“感觉很多用人单位只看到‘老年’,而不是‘人才’”。尽管如此,郑女士还是觉得,老年友好的目标受众设定让这个网站值得她的关注和等待。

今年65岁的吴崴也和郑女士一样,想在退休后找份工作“打发时间”。研究生学历,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经历,熟练阅读英文文献,掌握多种计算机编程语言……吴崴自身条件优秀,已经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和一家科技公司“牵手”成功。

吴崴的求职意向是“物联网相关,数字孪生、传感器数据采集”岗位。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这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赛道,拼体力、拼精力、更拼创新。但对于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吴崴来说,这些都不是障碍。“这要感谢我的导师,年过90依然保持学习的状态,影响着我也在了解元宇宙这些年轻人关注的新事物。”

相比于年轻同事更擅长执行具体操作,吴崴把自己定位为给年轻技术团队把握方向的人。“我的价值是在学会新技术的基础上,把丰富的经验融会贯通后进行应用,我们的分工不同,各有所长。”吴崴觉得,在擅长的领域和兴趣相投的人工作,“干到75岁不成问题”。

“希望有经验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

像吴崴这种退休求职者,正是师斌博希望通过中国老年人才网招聘到的老年人才。师斌博是北京中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极客”)副总经理,中科极客是一家初创公司,刚进入老年市场,迫切需要来自老年群体的意见以及对老年市场的了解。师斌博表示,他们公司的“市场顾问”和“销售方向事业部合伙人”的岗位就是面向老年求职者的,“年龄不是问题,有热情更重要,希望有经验和知识的老年人,为我们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师斌博计划给这类老年人才开出3000元至3万元的薪资待遇,“区间大,是为了留出谈价的空间,只要符合条件,一切可商量”。不过,目前还没有求职者联系他,他也担心被当作骗子,暂时没有主动联系求职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中国老年人才网上进行了初步统计,截至11月27日24时,网站共有210条求职信息,有31家单位提供了74个岗位。多数为市场销售类、教育培训、餐饮保洁、为老服务方面的岗位,科技企业投放的岗位不多。北京首开寸草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提供了养老院院长、护理员、护士、医生和护理主任5个岗位。据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潘晓丽介绍,招聘信息投放了一个多月,除了“养老院院长”,其他岗位咨询人数不少。“相较于人力资源服务网站,这里的匹配度更高”。

今年9月刚从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退休的管大夫是第一个到岗的。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潘晓丽发现,这位曾经的内科医生虽不善言辞,但工作认真,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她很快上手工作。而且,眼下养老是朝阳行业,这家养老服务公司共有13家分院,用人需求相当大,但找到合适的人并不容易。

“尽管一些岗位看似用人条件不高,但不意味着所有求职者都能胜任。”在潘晓丽看来,和老人相处的生活阅历,以及一定的从医经历和医学知识,是她更愿意聘用退休人员的两个原因,“这些方面年轻人就未必行”。

一些工作内容相对简单重复的岗位,和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可能有优势。陈女士负责宁波一家咨询公司的招聘工作。据她介绍,面向所有年龄群体的银行调研员工作,只需求职者会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并发送原图即可。目前她的工作所对接的20多名调研员中,有一半是退休的老年人。“除了速度慢一点,退休人员的返工率远低于年轻人。”在陈女士看来,和有的年轻人浮躁、拿钱干活儿相比,老人往往更负责也更靠谱。

如何让退休老人成为人才红利

退休人员再就业,会不会抢年轻人的饭碗?作为养老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是退休教授,董克用给出的答案是“不会”。

“在制度安排得当的情况下,老人在领域和岗位选择上与青年并不会发生太多冲突。”董克用认为,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一些行业“招工难”,退休老年人重新就业可以填补用人需求,“有专业特长的老年人发挥价值,有利于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对比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从10.33%增长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则从6.96%增长到13.50%。目前中国是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如果他们中的一部分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无疑是对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以外的补充。

这些老年劳动力中,像吴葳和郑女士一样具备较高学历、掌握专业技能的退休老人不仅是人力资源,更是一种人才资源。

“到2050年,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口规模将超过8050万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提供了项目课题组预测的一组数据。

项目课题组通过利用1982年以来人口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年龄、分性别、分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推算出老年人口教育水平在过去30余年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课题组按出生队列特定年龄以上教育水平基本稳定的假设,以人口学上最为经典且主流的队列要素方法为核心的预测显示,按照我国划分老年人口的办法,到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90后开始过上退休生活,受教育的人口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6.8%。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背后是规模不断变大的老年群体,落实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意义重大。”杜鹏表示,根据《2021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1年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解决这部分老人的问题,任务艰巨,但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老年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正在产生”。杜鹏认为,未来“退休”的标准,要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结合老人自身能力、社会的需要和政策导向不断变化。

“退休不再是社会参与的终点。”杜鹏指出,去年11月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其中还提到,“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

杜鹏表示,年轻一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作为赡养老人的子女,要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和数字鸿沟弥合;另一方面,作为未来也会步入老年的一代,青年人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带来的市场新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型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要求,还要关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如何影响和改变自己照护父母和自己养老的方式。

“借助科技手段、完善制度建设,树立积极老年观,从而提升老龄问题治理水平,才能让老年具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杜鹏说。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袁洁 魏婉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