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姓霸气的名字男孩(梁姓霸气的名字男孩四字)
53年,梁漱溟顶撞毛主席!30年后在主席故居,梁漱溟说出悔恨之语
1983年,90岁的梁漱溟来到了毛主席的韶山故居。
在故居,看到地道的农舍房子,想到家世代为农的家庭背景,老人的心情突然很沉重,他想起了30年前顶撞的那一刻,突然之间,心中百感交集,他发现自己既没有“雅量”,亦没有格局。
不觉间,梁老眼圈红了!
他感叹道:“由于我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全不顾毛主席作为领袖的面子,当众与他顶撞......,这事要发生在身上,他底下的特务早就来拿我梁漱溟的人头了。”
1、和梁漱溟曾经的交往出生前的两个月,北京一家梁姓人家,生了个男孩,这就是梁漱溟。他俩同年。
梁漱溟,绝对少年得志那一种,比年轻的风头更盛。
1913年,20岁的还在努力上学时,梁漱溟已经名声在外,他因为《报》记者、编辑的身份,见识颇远,人脉也不少。而在1913年,梁漱溟写出了两本极其小众的书,一本叫《社会主义之神髓》,年末写出《社会主义粹言》。
仅仅从这两本书看,这年轻人特别善于思考和总结。
接下来的时间里,忙着求学、救国,而梁漱溟则做各种研究,这一段时间在研究佛学,下一段时间喊着要出家;这一段时间在北大教书,下一段时间又在研究农村;这段时间在四处演讲,下一段时间又在写书.....
总之,梁先生研究挺杂,但因为思想有深度,写作能力超级强,研究什么都能出成果。就此,梁先生的名气越来越大,渐渐成为国内一大名人,甚至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大儒”。
如此大的名气,不免为人狂傲。这也是很多高级知识分子的显著特点。
和梁漱溟的初相识,是在1918年,那时,还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而同样年龄的梁漱溟已经是老师杨昌济的座上宾了。对名满天下的梁漱溟,印象深刻。而梁漱溟没有记住这个朋友的学生。
下一次见面,已经到了1938年,梁漱溟作为的国防参议员、民众教育委员会的委员,来到了延安。
这次,主动介绍身份:“我们早就见面了,你还记不记得?当时,你是北大的老师,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
终于,梁先生隐隐约约地想起来了。
如此,两人很快熟络起来了,距离迅速拉近。
当时,对于抗日战争,梁漱溟较为悲观,而却很乐观,斩钉截铁地说道:“中华民族是不会亡的,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只能是这个结局......”
当时,正在撰写《论持久战》,而且接近完稿。因此,从前到后,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国到日本,仔细分析了个遍,此时梁漱溟才发现,这是个大才,大为叹服!
当日,梁漱溟将自己写的《乡村建设理论》一书送给了。
快速浏览阅读,第二日,两人再度进行深聊,这一次,两人争吵一通。
梁漱溟对国家建设主张改良主义,对“主义学说”并不看好,而则是坚定的人,对于信仰,坚定不移。于是,争吵未能避免。
梁漱溟在延安期间,和深谈八次,每次都有两小时以上,有互相的敬佩,也有意见一致的时候,当然也有观点不同的时候。
总体下来,虽有争论,两人互感还算不错。
1946年初,梁漱溟再赴延安,此时,内战还未完全爆发。
这一次,梁漱溟高谈阔论,大谈国家治理。不过,有些谈的还是不错,比如中国应该发展新现代工业,农业上也应该现代化。
不得不说,梁先生是做过功课的,他将欧美的经验仔细研究后,认为应该走欧美相似的路,可是,梁先生显然忽略了中国当时的国情,其他不说,国共两党能否和平共处,都是难事。
底下有十多位高级领导,大家没有打断,也没有反驳他,让他毫无压力地侃侃而谈。
梁漱溟刚回去三个月,启动了内战,他谈论的两党和平共处下的国家治理,没有了任何的土壤。
2、1953年,梁漱溟顶撞曾经,是杨昌济的学生,梁漱溟是杨昌济的同事,那时,无乱如何争论没关系。
后来,到了延安,是毛主席了,但和梁漱溟是私下谈论,哪怕有争论,也没有关系。
再后来,建国了,梁漱溟因为性格直率,说出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也无大影响。
比如,1950年3月12日,他受邀到了,说道:如今得了天下,上下一片欢腾。但得天下易,而治天下难。
当时,就摆了摆手,笑说道:治天下固然难,得天下也不容易啊!
再比如,1950年朝鲜战争前,约见梁漱溟。
此时出兵朝鲜已经确定,当和梁漱溟一起谈到了出兵的问题,梁漱溟说道:新中国刚刚成立,就卷入朝鲜战争,绝非上策。
看得出来,梁先生真的非常直率。某种方面来说,其实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1953年,梁漱溟直接顶撞了毛主席。
1953年9月9日,政协全国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兼任政协主席,周恩来是副主席。此次会议,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小组代表纷纷发言。
第一天,各小组轮流汇报,临结束时,周恩来宣布第二天有个人做大会发言。
这就不是小组讨论的内容了。因为时间有限,只能挑选一些代表发言。而梁漱溟,应周总理邀请,安排在了第二天发言。
梁漱溟做事认真,连夜准备内容。第二天,大家发言很踊跃,于是,梁漱溟提议让外地的同志先说。时间不够,周恩来宣布延期一天,而梁漱溟的发言就放在了最后一天。
第三天到了,终于到了梁漱溟发言的时间了。
梁先生准备充分,大谈了三大内容,一是经济建设中该注重哪些,第二个说了党员干部发动群众时,要注意态度,不能强压,不能包办代替。这两方面说的好像都没什么大问题。
第三个说到了农民问题,大谈农民太难,他用到了“工人生活在九天,农民生活在九地”这句话,还说道:“过去依赖了农民,今天要是忽略了农民,人家会说你们进了城,嫌弃了他们。”
当时,很多人非常诧异,这不像解决问题,而是制造矛盾,因为当时正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且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主要资金要用在重工业上。农民的生活水平暂时改善得慢一些少一些,也是制定“一五计划”的原则之一。
显然,第三点讲得不太好,忽略了大局。当时,毛主席不在场。
政协大会开完后的第二天,参加政协大会的大多数人也参加了“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这场大会,彭德怀做了抗美援朝的情况报告,接下来进行了讲话。
讲话期间,毛主席说了这么几句话:“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太苦,要求照顾农民.....现阶段,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我们不能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我们搞了几十年农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的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易,不容易破坏的。”
显然,听说了梁漱溟不合时宜的话,对此并不赞成。
此时,众人都明白,毛主席说的是谁。梁先生应该反思一二,可能更好。但是,关键时刻,这个有风骨的读书人,选择了最不可取的方式,
他先是在12日写了封信,信中据理力争。9月13日给了信。至此,就可以了,应该止住了。
可是,梁漱溟坚持认为,毛主席对他有误会,这误会应该解开,解开的程序是好好谈一谈。9月13日有过会晤,梁漱溟认为没有谈开。
9月14、15日继续开会。
9月16日,梁漱溟再次发言,陈述自己在政协会议9月12日的内容,认为不反对总路线,只是“实事求是”。
到这一步,梁漱溟还不知道哪里错了。
9月17日的会上,周恩来发表长言,批评了梁漱溟。而也是再次严重批评了梁漱溟,口气很严厉,结合过去的言论一起批评的。
梁漱溟不甘心,回家做了仔细的准备,在9月18日再次发言,认为领导们对他的批评过了,特别毛主席的批评过于严厉,他说道:“主席的口气很重,肯定我是恶意。但是,仅从一次讲话,就判断我是恶意,显然论据不足....."
全国性的大会上,梁漱溟多次争辩,还直接顶撞毛主席,参会的人们纷纷要他下台。如此,梁漱溟脸上更挂不住了,但他继续大谈特谈,甚至谈到“我也想看看毛主席有没有雅量”.....
看到梁漱溟谈个不停,大家都不耐烦了,有人已经起哄梁漱溟下台了,最后说道:“给你十分钟,讲一讲要点好不好?”
梁漱溟回答道:“十分钟怎么够?我希望主席给我一个公平的待遇。”
全场哗然!说道:“不给他充分说话时间,他说是不公平。给了他充分时间,他能讲几个钟头。而他的问题,不是几小时、几天,甚至几个月能够解决的。”
毛主席坚持让他十分钟讲完要点,梁漱溟坚持要更多时间。就此进入僵局。
最后不得已,大家举手表决。当然,大多数人不同意梁漱溟讲了,僵局就此终止!
后来,梁漱溟不再参加这样的大会了,但工资照发,待遇照旧。说道:他是思想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3、1983年,梁漱溟在故居,眼圈红了1958年前后,国内发生了一些波动,可是,梁漱溟未受到什么大冲击,日子照旧。
1966年,更大的冲击来了,梁漱溟也仅仅是从屋内赶到了一个小房子,他继续写作,日子照旧。
梁漱溟给他的长子谈起过和毛主席的争论,儿子的看法很客观,一是认为父亲的一些建议不合适,毫无顾忌地提出,更不合适;二是,父亲总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待新中国,批评新中国的一些不足,也不合适;三是,认为他有恶意,不足怪,主席也是站在大局上看问题。
听完长子的话语,梁漱溟久久沉默不语.....
1983年,梁漱溟已经90岁了,他到了湖南韶山毛主席的故居,看到毛主席居住的土房,感慨不已,红了眼圈。是啊,论农村问题,毛主席家世代农民,又搞了十多年农动,又怎会比自己看得浅呢?
他对身边陪同人员说道:“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说话不讲场合,伤害了他的感情.....由于我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全不顾毛主席作为领袖人物的面子.....是我的顶撞在先,才有的严厉批评在后......"
是啊,梁老终究是发现了问题之所在,也终究是后悔于曾经的顶撞。
只是,毛主席听不到这样的悔恨之语了。如果毛主席泉下有知,一定会欣慰不已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