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魏姓男孩名字大全(2020年魏姓男孩名字大全两个字)
实录德州市陵城区各村姓氏字辈(原产业合作区王傅庄村)
该村位置图
王傅庄村已于2017年整体迁入生金刘社区。该村原址位于产业合作区管委会东北3千米,距陵城区政府16千米,东邻东外环路,南邻张明还村,西邻崇德十二大道,北邻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柳树董村。截至2017年,全村有115户,316人,皆为汉族;有耕地600亩。
王傅庄村以付姓居多。相传王傅庄村昔名王于锅庄,清朝嘉庆年间(1795—1820),傅姓始迁祖由山东即墨县东昌府傅家坟迁至德州宋官屯乡傅家庄,后又来此地定居,以两姓氏命村名王傅家庄,后沿之王傅庄村。
二十年(1931),属德县第七区第六乡;1952年6月,属德县五区(边临镇);1958年9月,属德县五星公社;1961年10月,属陵县边临镇公社;1984年4月,属陵县边临镇;2013年4月,划归项目东区;2015年11月,属产业合作区;2020年8月,属德州市运河新区(天衢新区)。
1963年,成立村党支部,历任党支部书记:付振林、付广森、付洪海、付全文、付全柱、付广泉、付银海。
该村有付、魏、贾3个姓氏。
付姓辈分排序:洪、光、全、银、金、万、宝、吉、振、青。
魏姓辈分排序:召、相、书、道、新、国。
贾姓待补充......
付占海,男,汉族,1932年出生,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2011年病故。
魏新华,男,汉族,1963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陵县四中,1983年在边临镇中学任教,现为高级教师。
魏新瑞,男,汉族,1966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现为陵城一中高级教师。
付全禄,男,汉族,1968年出生,1989年毕业于临邑县师范学校,现任德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
(付洪海 付全升提供材料,文字资料截至2017年,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留言补充)
「长安村落」——魏寨街道魏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长安区东南角,与蓝田县交界。地处浐河上游,坐落于岱峪河、汤峪河汇集于此形成的扇形三角洲河网地带的北侧阶地上,与八里原隔河相望。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魏寨管区和魏寨人民政府的所在地。现有8个村民小组,340户,1303人,1550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水稻。魏姓有270户,陈姓有40户,还有张、王、何等姓氏。西安地区最大的床单、被罩专业村。
该村相传建于隋大业年间。《水经注》和宋《长安志》等记载,秦襄公时有天狗于堡,下有贼则吠之,故盗贼不敢来,因称狗枷堡,在魏寨村南侧对岸蓝田县境内的岱峪河岸。分为二村,分别以字形字音雅化为敬家堡和龚家堡,因而这里的河网地带自古称为狗枷川,是长安、蓝田两县边界地区的物资集散地。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魏家寨。由于魏寨村所处的地理位置重要,《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记为魏家寨镇。《西京市区域图》亦记为镇。
改革开放前,村民居住的是土窑洞。有一年夏天,一场暴雨曾使40多户的土窑、土房毁于一旦。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村里七八户兴办的被罩加工厂,产品质量好,销路畅,效益高。党支部、村委会先后为50多户在金融部门联系贷款和提供信息服务,还先后筹资250多万元,从场地、门店、用电、培训等方面完善基础设施,搞好配套服务.促使全村从事床单、被罩、印染、建树、酿造、养殖等的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到80多户,安排剩余劳动力300多人,年生产、销售床单、被罩l00多万件。
先后筹资160多万元,改造硬化村内道路16条。组织群众集资200多万元,开辟了两条商业街,全长380米,新盖门面房160多间。投资18万元,建起七间两层村两委会办公楼,以便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
村中支持50多户分别在西安康复路批发市场、轻工市场等办起床上用品经销店,有的还在昆明、兰州、宁波、重庆等地设立批发经销点。该村仅此年产值2000多万元,由过去的穷村跨入长安东部的强村之列。村党支书、村主任多次被评为区(县)级优秀党员、连续多届当选区(县)人大代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2007年至2008年共筹资50万元,打170米的深井一眼,建18米高的水塔一座。使全村群众吃上自来水。2009年,征地35亩,筹资70万元,修建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甲级卫生室等,并安装路灯80盏。
魏百正,1979年自办裁缝铺。两年多帮乡亲们做衣服上千件。设计制作的新潮时装,销红了魏寨、鸣犊、引镇等地,并培训服装制作人员300多人。后又办起服装厂,并成为三五零七厂的军服加工点。企业鼎盛期,机器增加到150多台,有职工200多人。送货的车辆成为当时魏寨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1995年,根据市场变化,又转产生产床单、被罩,后逐步发展为全乡的骨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捐资修路、建校、资助贫困学生、支援灾区、帮扶贫户等的款额共计达38万多元。连续三届被推荐为区(县)政协委员,被有关部门评选为“三秦名人”。
历史上还曾发生过“魏寨民团抗捐斗争”的故事。
悠久的历史,使这里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工艺和文化。比如剪纸、刺绣、编织、花灯等的制作工艺精良,造型美观,富于创造性,特别是编织品曾通过广交会出口东南亚、日本等地。社火、打击乐、自乐班等民间艺术渊源流长,节日期间经常开展活动,在周边地区影响广泛。另外,从这里走出去的知名人物有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杨景成,主任医师、妇产科专家陈润棉等。
隋大业年间(605—618年),有魏姓人从白鹿塬迁居于此地,形成村落魏家寨,遂得名魏寨。
魏寨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部,浐河上游。东、南两面与蓝田县前卫镇、史家寨镇相邻,西与鸣犊街道相连,北与炮里街道相接,总面积2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魏寨街道下辖9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8个行政村
#在长安#
实录德州市陵城区各村姓氏字辈(现天衢新区叶堤口村)
村庄东西大街
叶堤口村位于安德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千米处,东南距区政府驻地7千米。西邻刘辛村,北接前寨村,东临马颊岔河,东西走向的小王沟从村南边流过。小王沟上,村口处修建有长20米,宽15米的南北桥。叶堤口大桥位于村南104国道,全长207米,宽26米。截至2017年底全村有175户,666人,皆为汉族,耕地800亩。
明朝洪武初年,叶姓始迁祖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因建村处东临古堤右岸豁口,取村名为叶堤口村。
1949年10月,属德县魏集区;1952年6月,属德县二区(土桥);1958年1月,属德县土桥乡;1958年9月,属德县英雄(土桥)人民公社;1961年10月,属陵县土桥公社;1984年2月,属陵县土桥镇;2000年6月,属陵县陵城镇;2005年5月,属陵县安德街道;2014年12月,属德州市陵城区安德街道;2020年8月,属德州市运河新区(天衢新区)。
1949年,建立党支部,历任村党支部书记:穆秀春、季长玉、叶云德、季长珂、季登文、季登臣、王洪元、季发成。
该村有张、叶、季、孙、王、高、魏、窦、穆9个姓氏。
张姓始迁祖张顺,清朝时期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辈分排序:顺、贡、士、开、洪、汉、新、付、仕。
叶姓辈分排序:洪、连、长、清、云、振、圣、华。
季姓始迁祖季久财,清朝时期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辈分排序:才、士、奎、连、峰、登、学、发、光、文、明。
孙姓始迁祖孙维山,1765年由孙家洼村迁来,辈分排序:明、亮、清、维、丰、东、寿。
王姓始迁祖王顺,清朝乾隆十年(1745)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来,辈分排序:清、合、林、长、马、刚、王、德、付、晓。
高姓始迁祖高万友,1908年由后将军寨村迁来,辈分排序:万、登、善、震。
窦姓,窦吉玉于1955年迁来,辈分排序:吉、光、明。
魏姓始迁祖魏清祥,1860年由德州八里庄迁来,辈分排序:清、金、德、月。
穆姓始迁祖穆九成,1718年由城南穆家庄子迁来,辈分排序:亭、田、传、修、居、可、大、家、小、玉、开、天、荣、昌。
季登云,男,汉族,1920年6月出生,1943年2月参加革命,平原县县大队排长,1944年7月在平原小商家战斗中牺牲。张汉文,男,汉族,1929年2月出生,1947年10月参加革命,二十八军八十二师二四四团一营机枪连炊事员,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牺牲。张汉臣,男,汉族,1929年11月出生,1946年6月参加革命,后编入华东野战军,1948年4月在潍县战斗中牺牲。叶云祥,男,汉族,1930年6月出生,1947年2月参加革命,华东野战军十纵二十九师八十五团战士,1948年11月在淮海战役中失踪,1950年12月追认为烈士。王洪庆,男,汉族,1930年8月出生,1947年2月参加革命,后编入志愿军六十八军二二师,任班长,1951年5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张洪武,男,汉族,1932年3月出生,1951年2月参加革命,志愿军六十八军二二师六0六团二营通讯员,1953年6月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季学元,男,汉族,1930年6月出生,曾参加抗日游击队,1955年退伍,先后在土桥粮所、土桥邮政局工作。王金荣,男,汉族,1942年4月出生,党员,曾任陵县教育局局长。叶云平,男,汉族,1950年出生,曾任陵县凤凰乡党委书记、县供销社主任、县政府财委主任。季春阳,男,汉族,1984年1月出生,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硕士,现役军人,中校军衔。村庄传说与纪事
☀魁星阁。龙王庙往南就是当年决堤留下的豁口,旧时为弧形,好像一条小山谷,成为出入村子的通道。再往南不远处有一座二层的楼阁,耸立在大片松柏林中,这里现已是一片庄稼地。
☀天降陨石。相传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天降陨石,砸穿了村中魁星阁的东南角,因此,村名一度改为“落星坡”,又认为不甚吉利,才复称叶堤口。据老人们讲,那块陨石的形状就像碾子底,用刀刮下来的石粉能治眼病,现在这颗陨石被收藏在苏禄王墓博物馆。据介绍,这块陨石是粗白石的晶体结构,长度是六十公分,宽度是四十公分,高度是三十公分。1929年由民众教育馆收藏,解放后由抗大展览馆保存,1993年德州文博馆专门收藏了这块陨石,在新湖风景区改造时,文博馆拆除以后移送到苏禄王墓管理处。
德州陨石王(德州新闻网图片)
☀叶堤口古庙宇。叶堤口村东下坡是古河床,整条古河床的最高最宽处,就是村民俗称“庙台子”,高约七米,顶宽十余米。这里曾坐落着具有浓郁民俗风格的古典建筑群,占地十多亩,有龙王庙、关公庙、长仙庙、魁星阁,还有古老的大槐树。龙王庙是该组古建筑的主体,山门向南,正殿斗拱飞檐,雕梁画栋,还有东西廊房各两间,蔚为壮观。庙宇始建于何时还是个谜,据说“安史之乱”时这里香火正旺。龙王庙大殿与东廊房的夹墙间,有一个月亮门,通向东北角的关帝庙。
“关帝庙”供奉着关羽,里面还有关兴和周仓的神像。走出山门,在右侧还有一座不大的“长仙庙”,“长仙爷”的法相什么样,已无从考证。新中国成立后,龙王庙被当做学校使用,神像被清除,整体建筑还基本完好。经过“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几栋庙宇不复存在,那曾经辉煌的古建筑群只剩一隅旧址。
古庙遗址
☀古堤。据文献记载,这一带黄河主流和支流多次泛滥、改道,它们流经年限长短不一,流经路线多有变迁。史载周定王时,马颊河沿河各国修筑长堤以防水患,秦时又连断补缺,民间有秦始皇跑马修堤的传说。现在的马颊河故道,是唐代把笃马河、鬲津河和屯氏别河联通起来,开挖的一条新河道,冠以古河名。它的中段从今平原到今乐陵河道,是依照汉代屯氏别河北渎开挖的,现东距叶堤口七里许。古堤西南的大庄,东北的陈文沟附近,两处又都与马颊河故道相连,新修的马颊岔河恰巧大部分也在古堤东迤逦相依,又与马颊河故道相连。从河水平面上目测,海拔高度相比古堤河道要低好几米。古堤河道因长期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故再以人工筑坝增高,逐渐形成了地上河。
今天,在古堤周围,有疏浚畅通的马颊河故道,有开凿的新马颊河与新鬲津河,集旱季灌溉、汛期安澜,生态养殖、旅游观光于一体。
(材料提供:张汉友 季学明 叶振国,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留言补充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