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的意思(智的意思)

行尸走肉 2023-06-17 14:29:36 网友整理

对一个“知”字的独到理解,让他变成了神

王圣人

(一)

看过前面文章的老读者知道(文末点击阅读),虽然王阳明是成功人士,但王阳明心学并不是什么成功学,而是与程朱理学一样,都是在儒家这颗千年古树上开的花、结的果。

但两者又有「异同」。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目标相同」:都是在追求至圣的终极真理。

最大的区别在于求的「路径不同」:

程朱理学是向外求,终极真理——藏在万事万物之中;

陆王心学是向内求,终极真理——本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目标有了,求的路径有了,那求的方法是什么呢?

——两派都说是「格物致知」。

但就是这四个字,或者就是对一个“知”字的理解不同,不仅让王阳明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还造就了日久弥新的心学。

一个字,有这么重要吗?

不信,往下看。

《大学》

(二)

要厘清两派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差异,就得先看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

「格物致知」并不是朱圣人,更不是老王的发明,这四个字来自于儒家经典《大学》,本书一翻开就是下面这一段,格物致知就在段尾: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是一个倒装句式,这意思是说:

要平天下,必须先治国,要治国必须先齐家,要齐家必须先修身,要修身必须先正心,要正心必须先诚意,要诚意必须先致知,而致知就要靠格物。

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由来。

这四个字,是儒家一切的起点,从格物、致知开始,后面还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点的修炼是有严格的先后秩序的,需要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你不能“跳级”,不能从格物就跳到平天下了,这是要出大问题的。

就像要做一个德艺双馨的真艺术家,你必须先练德行、再修表演,比如刘德华。

但凡你反过来或者不修德行直接跳到表演,那你只能成为吴和霍尊。

儒家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么严格。

但就在一开始的两个台阶,理学和心学就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分歧在哪里呢?

我们进入正题。

朱圣人

(三)

其实,《大学》里对这些概念本是有解释的,什么是诚意、正心及后面的几点都有解释,唯独「格物、致知」没有。

或许是这几片竹简丢了,原因不知道。

朱熹就在编撰《四书》时,对格物致知补充了自己的理解。

朱圣人说: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众物都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

古文较长,我估计你也不愿意读,但意思很明白:

要致知,必须先格物,终极真理,就藏在这万事万物之中,你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是因为你还没有格透万事万物。

所谓格物,就是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探索各种事物的终极真理;

所谓致知,就是将已经格出来的道理触类旁通,向外推演,便逐渐由掌握一事一物背后的终极真理,到掌握到了万事万物的终极真理,大功就此炼成,成为圣人了。

你看理学大家张载的《西铭》,也是在讲这个道理,所谓的“理一分殊”,真理其实只有一个,虽然表现在具体事物上存在差异,差异就是“分殊”,但万流归海,九九归一之理就只有一个,都在那个“理一”里,这就是终极真理。

在此,我们就知道了,理学阵营里的「格、致、知」的意思:

格——是一个动词,探索、研究之意;

致——也是一个动词,穷尽之意;

知——是一个名词,就是知识、道理。

朱圣人是儒学里高山仰止的人物,他的解释也当成了金科玉律,成了格物致知的标准版本。

但到了王阳明这里,他对这三个字的理解,就“离经叛道”做出了不同的解释。

为什么他要这样?他的理解又是什么?

王圣人

(四)

一开始,王阳明也是朱圣人的信徒,但他和千百年来的读书人完全不同。

其他人都把圣人之言当成了仕途的阶梯,读这些书只是为了考试、为了能当官、为了能发财。

而当这些世俗的目的达到后,那到底能不能据此找到终极真理又有谁在乎呢?

当官发财,就是这些人的终极真理!

而王阳明却是真的要立志做圣人的,他可能是世上那唯一严格践行圣人之言的人,他开始格物——从竹子开始(阳明格竹)。

但格了七天七夜后,真理没有格出来,却格出了病,虚脱了。

既然一颗小小的竹子都如此难格,如此难找到这颗竹子的“真理”,那还有万事万物要格呢,这不是把有限的生命用在无穷的格物上吗?

到死,也不会进入「诚意、正心」的阶段了,后面可还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等着呢?

这样说来,圣人之路就永远停在了第一步,本想一二三四五,现在却永远只能一一一一一。

此路不通啊!

王阳明断定朱圣人可能错了。

错在哪里呢?

就从这格物致知的「知」字上,理解上就错了,只要这个理解错了,后面就全错了。

我们就来看看王圣人理解的「格物致知」。

王圣人

(五)

我们先看「知」。

如果《大学》里的这个“知”,不是指“知识”,而是指“良知”呢?是不是就可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这个“知”真的指的是良知,那“格”是研究、探索之意就说不太通了,探索知识很好理解,探索良知就有点违背常识,没这么说的。

如果真的是指良知,“格”就可能不是动词,而是名词,意思是“格子”,在心里画好了格子,就有了一个标准,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

如果真的指良知,那“致”就不是穷尽,而是导致、达到的意思了。

王阳明理解:

格——不是探究之意,而是一个标准;

致——不是穷尽,是导致、达到之意;

知——不是知识,而是每个人心底都有的「良知」。

由此,在王圣人看来,朱圣人就全错了!

「致知」不是穷尽天下之理了,而是「致良知」,到达心底至真至纯之善。

「格物致知」就是:

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恶,本来每个人心里都是明明白白的,也就是「良知」就在每个人心里。遇到了事情,只要拿出「良知」一框,在框里合乎良知标准的,就保留就去做,不符合标准的,就舍弃不要做。

这个简单吗?

不简单。

虽然王圣人相信每个人心底都有良知,但也相信:这个良知会随着年龄增长被灰尘遮蔽,从而分不出是非善恶来。

比如,在大多数人看来霍尊就是个卷猪帘的、是“恶”的,但有些孩子却在力挺他,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些孩子是他的铁杆粉丝,孩子们站了边排了队,就有了倾向,这个「倾向」就成了心里的灰尘,把原本的「真善美」给盖住了。

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勤拂去心里的各种灰尘,一日三省。

也正是这种对「格物致知」的解释,王阳明打开了《大学》里修炼其他台阶的通道,直达圣贤的顶点。

怎么说?

王圣人

(六)

你看,格物致知要是指拿心底的“那杆至真至纯的秤去称万事万物”,就比去探究藏在万事万物的“理”,要省时间得多。

朱圣人的格物,“物”太多了,是永远格不完的;

王圣人的格物,方便快捷,遇事就拿良知去套,是非曲直异常清楚。

只要把盖在良知上的灰尘都拂去了,就有了诚意、有了至真至诚、心就正了,心正了身自然就修得差不多了、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能按部就班,就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

由此,心学与理学分道扬镳,打开了国人一扇新思想的大门。

虽然现在我们看来不如如此,但这在当时的思想界,就是石破天惊,这就好比:

你想发大财,朱圣人说财富就藏在祖国的每一座大山里,只要你拿着铁锹挖遍千山万水,总会挖到的。

于是,你没日没夜、千辛万苦地挖,累得跟孙子似的却一无所获。

而就在此时,王圣人说,别到外面去挖了,你被蒙蔽了双眼,其实金山银山就在你家后院里放着呢。

王阳明不仅影响了自明朝以来的中国人,心学还走出国门,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特别是日本。

1905年,日本战神东乡平八郎以少胜多,全歼了俄国太平洋舰队。

在表彰酒宴上,他在包括天皇在内的一致夸赞声中,慢步走上演说台,在众目睽睽之下,他什么也没说,便拿出了自己的腰牌举过头顶。

众人皆惊,只见上面写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完)

相关文章:

1、不了解王阳明《传习录》的背景和前提,读100遍都会云里雾里;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次给你讲清楚;

3、大圣人王阳明,那也是“凡尔赛”的高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