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的意思(渥的意思是什么)
10岁小孩写“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你知道是谁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王阳明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我们对王阳明这个名字,大都并不陌生。王阳明还有一个名字,叫王守仁(1472-1529),余姚人,自号阳明子,学者后期称他为阳明先生。他是明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后世称他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古今完人。
一 十岁作诗见志向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明宪宗时期的状元。王阳明从小家境优渥,生活无忧无虑,可他却有一般孩子没有的思想。1481年,王华一大家子搬到京城,那时候王阳明才十岁。王华给儿子请来好几个老师,让王阳明背四书五经。王阳明极为聪明,一般孩子是死记硬背,他却能够领会其中的意思。
王华想着儿子能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照着自己的路子再走一遍。正当父亲王华为有个聪明的儿子感到无限欣慰和骄傲的时候,他却发现王阳明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从王阳明的一首打油诗里发现了这孩子的非同寻常。
这诗是这么写的:“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一般人的眼里,高山远大于山头的月亮,可是在王阳明的眼里,月亮可比高山大得多,仅十岁的王阳明就懂得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
年幼的儿子有这样的本事,做父亲的本该高兴才对,可王华却开始闷闷不乐。王华是个安于现状的老实书生,最大的志向就是中状元,谋个好职位,养家糊口,光宗耀祖。他现在已经预感儿子将来不会走他的道路。
二 修行路上忘婚期
年少的王阳明先对父亲说,想带兵去前线打仗,后又对父亲说,自己想当大圣人。王华简直气炸了,怎么办呢?王华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给儿子找一房妻子,想让媳妇管住王阳明。
于是,王华让王阳明离开繁华的京城,让他去江西,并且给儿子定了婚事。王阳明倒也听话,老爹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结婚就结婚呗。王华以为此事已经办妥,可他哪里知道,自己的儿子差点上演结婚当天逃婚的闹剧。
原来,结婚的当天,王阳明的岳父怎么也找不到王阳明,他发动了一大帮人去找,结果在第二天早上,大家发现王阳明悠然地待在道观里,他居然把结婚的事情给忘了。等知道自己误了结婚的事情后,他还很听话,回去就把婚事给补上了。
1489年,王阳明带着新婚妻子回老家,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读书人,两人相谈甚欢,王阳明说出心中的困惑,那就是怎么才能做圣人。那人说,想当圣人,就得跟朱熹学习,王阳明乐了,他终于有了奋斗的目标。
他父亲的计划没有成功,妻子没有阻挡住王阳明的追求。
三 上下求索重真理
自古以来,有文化有理想的人,都想去大都市发展,因为那里人多,人才也多,人的思想先进,可以相互交流。王阳明也这样觉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带着妻子去北京找父亲了。王华看王阳明这次回来,整日闷在书房里学习,懂事了很多,开始还挺高兴,想着儿子将来能考个状元,谋份好职业。但没多久,父亲的美好愿望就破灭了,原来王阳明一直在学习朱熹的理学,也就是什么“存天理,灭人欲。”
开始,王阳明觉得朱熹说什么都是对的,可学着学着,王阳明发现,自己不能理解朱老前辈的思想了。正当王阳明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父亲又开始叫他参加考试。王阳明还真是聪明,稍微看看书,就中了举人。
王华想让儿子更上一层楼,又督促儿子参加全国的大考,可是这次王阳明落榜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还没考上。王阳明都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后来,王阳明想通了,他想领兵打仗,报效国家。王华也是无可奈何。
后来,王阳明果真学起了武,后来还成了这方面的专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他都是数一数二的。在学习之余,又参加了一次大考,这次在朝廷里找了一份差不多的工作。
一次,王阳明去杭州办事,路过一家寺庙,跟寺里的一个和尚聊了起来,这和尚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王阳明细问才知道,原来和尚是想母亲了。王阳明说:“想娘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是个人都会想自己的娘,不是人才不想呢。”和尚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回家看母亲了。
这正是王阳明在琢磨朱熹的理论时发现的问题,他认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简直是谬论,想念母亲是人的欲望,可是这欲望为什么要被灭呢?
四 功德圆满成圣人
渐渐地,王阳明发现朱熹的理论有很多错误,就在他即将突破的时候,他的人生来了一个大转折。
王阳明因为上书替戴铣鸣冤,弹劾权贵刘瑾,遭到刘瑾的打击报复,打了四十大板,还被贬了职,降为贵州龙场驿的驿城。刘瑾心眼极小,他还不肯善罢甘休,还想置王阳明于死地。王阳明想了一条妙计,他把自己的衣服通通扔进了杭州的钱塘江,这样一来,追捕他的人以为王阳明已经自杀,这才回去复命,王阳明用诈死才逃脱过去。
王华现在在南京任职,王阳明悄悄去见了父亲一面。父亲这次没有责骂,好声言说,并建议儿子去偏远的龙场驿。因为那里清静,不会受到旁人的打扰,也不会担惊受怕。王阳明想通后,就前往龙场驿去了。
接下来的生活让王阳明懂得了什么是艰辛,什么是穷,但是王阳明没有放弃自己理想,他始终在苦苦寻觅。他终于知道,所谓天人合一,正是他苦苦追寻的“理”,也正是人们心中所想。“理”在哪里?“理”在人心!什么是“天理”,天理就是欲呀!这和朱熹的理论是相悖的。
就这样,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之后,王阳明终于修炼成了“圣人”,他所创立的“心学”也备受世人的关注。
王阳明的故事先到此结束。请点关注,更多精彩待续!
论语与修养|依利而行必多怨
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谁不愿意财富多一些,生活优渥一些?钱是好东西,没有人不喜欢的。人们常说,钱不能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一分钱可以难倒英雄好汉。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天下之人,整天忙忙碌碌就是为了利益而奔波,王侯将相还担心贫穷,平民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在利与害面前,人本能地会选择对自己有利那个面,而要极力避开有害的那一面。但是,在追逐利益与厌恶害处的方面,君子与小人是完全一样的。
孔子也认为寻求利益没有什么错,但是他强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放,按照、依照;怨,怨恨。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个人私利,一定会招致别人的很多怨言,甚至怨恨。
利害,利与害是紧密相连的,有利就可能有害。
有时候,是对别人的损害。因为他只按照自己的利益来行事,也不顾及自己在求利的时候对别人造成的损害,他在获得自己的私利的同时,损害了别人的利益。
有时候,是对自己也是损害。损人利己,必然招致别人对他不满,不爱多事的人对他心怀不满而有怨言,斤斤计较的人会与他进行争执,而报复心强的人会对他进行报复。
不要以为,自己占了别人便宜就沾沾自喜,其实,后果很严重。别人对他怨恨的程度与他获得利益的多少成正比,也与他对别人损害的程度成正比。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利益越多,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人们对他的怨恨就会越来越大,报复心就会越强烈,那么他取得利益利后的害处就越大。
一个人只把个人的利益作为行为的准则,他也许会有一时的成功,但他肯定走不长远。一个国家,如果人人都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从利的角度来想问题、办事情,人与人之间必然是矛盾重重,不但会引起各种各条瓣社会问题,甚至会危及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存亡。
《孟子·告子下》:“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臣下怀着求利的心为国君干事,当儿子的怀着求利的心侍奉他的父亲,当弟弟的怀着求利的心来对待哥哥,大家都不讲仁义,各自怀着求利的心相互对待,这样的国家不灭亡是从来没有的。因为,从上到下都只追求一己的私利,而不顾及别人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就会诱发人与人的争夺,最终使国家危亡。
在利益面前要想不引起人们的怨恨,就要正确对待利益,要见利思义,依义而行,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或者国家的公利,人们就不会有怨言。
明代有一个叫郝子廉的人,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他每次在河边给自己的马饮水时,就往河里扔3个小钱。他到自己的亲姐姐家吃饭,临走时在姐姐家的炕席下面悄悄地压了50文钱。他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也说明了他为人不贪便宜,不管是无人管理的小河,还是自己的亲人,都不沾光。
不能“放利而多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同样也是做人的应该遵守的原则。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人们在投入的时候首先考虑成本与收益比。与人相处时,利益成了许多人考量的首要因素。无时无处不在言利,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拥有财富的多少也成为衡量的首要标准。
对财富的不满足,对利益的贪求,就是有些人做事完全以利为标准,“放于利而行”,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的利益,或者损害的公众利益,引起了人们的义愤,这就是“多怨。”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警惕。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发达的社会,人由“组织人”、“社会人”变成“经济人”,不言利是不可能的,不追求利益也是不现实的。在求取利益时,首先利益应该是自己的正当利益,不能是不当之利;其次,追逐利益的手段要合理、合法,不能不择手段地损害他人的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只有利人利己,才能不招致怨恨。
#头条品书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我读《论语》之《里仁篇》:
【原文】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如果依据个人的利益去做事,会招致很多怨恨。”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 ,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