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的意思(壅的意思是什么)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光明论坛·温故】
作者:刁大明(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研究员)
2022年11月,国家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团结合作勇担责任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为亚太合作指明方向。在讲话中,主席引用了中国古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提出建设“和平稳定”“共同富裕”“清洁美丽”“守望相助”的亚太的倡议,激荡起团结合作、共促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推动着各国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再创亚太合作新辉煌。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自孔子的《论语·子罕》。其基本含义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孔子意在告诫弟子与世人,要不断求索真知,减少自己的困惑;要真诚地待人如己,不为个人得失而忧愁;要勇于实践,不畏惧任何困难。其中,知与仁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经常被同时提及的崇高品德。比如,《论语·也雍》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聪明人像流水一样应变,智谋层出不穷;有仁德者意志坚定如山,巍然屹立。又如,《荀子·子道》提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而“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勇则是以知与仁为前提和基础的。《论语·泰伯》中的“勇而无礼则乱”和《论语·问政》中的“见义不为,无勇也”,都是在强调勇要服从于礼、服务于义。由此可见,正如《礼记·中庸》所言,“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智慧、仁德、英勇是天底下通行不变的品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标准。
知者不惑,对当今亚太各国而言,就是要正确理解、把握本地区的历史与现实,继续维护公平正义与和平稳定。鉴往事,知来者。过去几十年,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所以蓬勃发展、之所以能创造举世瞩目的“亚太奇迹”,完全得益于和平稳定的环境。其中最为关键的历史经验即各国相互尊重、团结合作,遇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寻求最大公约数。当前,国际社会再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的亚太各国不应该有丝毫疑惑与犹豫,应继续相互尊重、携手合作,共同守护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以此为全球的安全与发展注入不竭新动力。
仁者不忧,对当今亚太各国而言,就是要尊重协调各国的发展需求与人民关切,开放包容、协调平衡、共享繁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亚太地区的发展必然是地区各国共同且可持续的发展。共同的发展,要求亚太各国跳出患得患失的“小算盘”,真正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加强政策协调,切实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共商共建共享,最终实现亚太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可持续的发展,要求亚太各国在发展经济、平衡协调不同诉求的同时,高度重视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高质量的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美丽的地区目标。在发展与生态这两大维度上,亚太地区的成就与贡献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世界意义。
勇者不惧,对当今亚太各国而言,就是要坚持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维护好亚太合作的正确方向,有效应对不同维度的各类重大挑战。亚太各国必须在公平正义、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勇于通过对话协商的和平方式来处理管控内部分歧与潜在矛盾,勇于通过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务实方式来抵御某些“冷战思维”和“单边主义”构成的阻碍与挑衅,勇于通过同舟共济、同心协力的团结方式来应对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粮食与能源安全等当前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与地区挑战。亚太地区的“大家庭”应勇于担当,以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来引领世界发展方向。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新时代中国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维护团结、勇担责任。中国坚持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致力于实现全球共同安全与全球共同发展,为包括亚太地区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持续发展与繁荣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这才是亚太乃至全球共同发展、持续繁荣、守护共同命运的人间正道。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31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得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失之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我们看原文:“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 失之”是失了什么呢?失了我们前面所说的“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第一个失掉了“清净”,因此“志意”——就是精神,不协调了;第二个失掉的是什么呢?失掉的是“此因时之序也”,失掉了顺从天地自然、四时阴阳变化的“四气调神”的道理;第三失掉的什么呢?失掉的是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掉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叫做“传精神”,失掉的是“聚精会神”。(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三点都失掉的时候会怎么样呢?第一不会“精神治”,“志意”不会“治”就会溃散,内在就会溃散;失掉了第二个的“因时之序”,就会让身体的气机的紊乱,因为四时指的是自然界的四气,它讲的是一气周流的概念。阳气一周循环的顺序失掉了之后,对应到人体的气机循环也会失常,气机一旦失常之后,就会得病;第三个就是失掉了“传精神”,就是经常的精神涣散。
我们后文会讲到阳气一散了之后,这个人就很耗竭,就很没有劲,浑身的精、气、神虚弱,“烦劳则张”,整个人的阳气就张开了。就像花儿一样,没开之前是阳气汇聚,含苞欲放,全开完了之后,整个花张开了,阳气全散掉了,就开始衰败。所以中国古人讲的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汇聚精神,不要让它完全耗散掉。不要让人体像花儿一样,完全的张开,完全的耗散,完全的“烦劳则张”,阳气就消耗掉。因此失掉了清净,失掉了“因时之序”,失掉了“传精神”之后,人就会出现问题,就会“内闭九窍”。我们之前讲过前后二阴再加上七窍——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张嘴,这是九窍。失掉了养生的规律之后则“内闭九窍”,九窍就闭塞不通;“外壅肌肉”,肌肉当中的气血壅滞,“卫气散解”,卫气涣散而不固;“此为自伤”,这样就产生了“自伤”。这是气就削弱,“气之削也”,气削弱,减弱。这是整体来讲,我们看,气是周游人体一身的,内在是九窍,外在是肌肉。
如果清净就会安和,“清净则志意治”;烦扰就会溃乱,一烦恼、一打扰就会溃乱。“安和则内外调达”,安和的话内外都会通达,条达顺畅;“溃乱则壅闭不通”,一乱了之后就会壅闭不通,壅在哪里呢?壅在肌肉,闭在哪里呢?闭在九窍。因此壅闭不通之后,“卫气因之亦病矣”,卫气是什么呢?《灵枢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解释“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很重要,它不仅是身体的卫外之气,同时它还是“温分肉,充皮肤”,让整个人体形成一层保护层,就像地球有一层大气层保护一样,人体外在也有一层卫气保护着。它是“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卫气一开,阳气外散,卫气一阖,阳气固密,“肥腠理,司开阖”,是这个意思。假如说“内闭外壅”,内在的九窍闭住了,外在肌肉壅滞了,卫气就会散解。卫气最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卫外而为固也”,卫气最重要功能就是把它固密住,让外在的“虚邪贼风”进不来,是一层保护层。要是内闭外壅了之后,气机紊乱了,卫气就会散解,这个“散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气溃乱了之后涣散不收,卫气完全涣散开了收不住了。这样的人就会得病,而且还会得大重病——大病和重病,这叫做“此为自伤”,受了内伤,“气之削也”,也念做削(xue),削弱,消减的意思。
由此我们会看到,《黄帝内经》里面的这段原文,是在讲解人要是不符合自然之道,第一是人心不清净了,第二是人不符合四时阴阳养生的规律了,第三点是人不会抟聚精神了,不能聚精会神了。没有了这三点,会导致气机的溃乱,气机的壅滞不通,闭塞。同时导致卫气散解,卫气完全往外散解了。散解了之后气就削弱了,人就容易受伤得病。
对应到现实生活中,你就会发现经常熬夜的人,就是经常的不符合四时阴阳的规律,不符合“时”的规律,就是“不因时之序”,怎么样?抵抗力就会下降,心情就不好,心也不清净了,就会得病。那么这就是第三点,不会聚精会神,精、气、神也虚弱。(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我们看到好多经常熬夜的人脸色苍白、手脚凉、浑身乏力,表面上是寒,但是内心还特别热,还有火,一伸出舌头来舌尖红,一看头发还白,还掉头发,两个脚还怕凉,没有劲。这都是长期不能专注精神,不能好好休息,长期心不能清净所导致的阳气虚弱。
阳气一旦虚衰了之后,很容易得病,小朋友是“纯阳之体”,他怎么玩,怎么闹,怎么在大雨天、大风天或者是下雪天出去玩闹,不会得病,为什么呢?因为他阳气充沛,即使得了病两三天就好了。那么反过来看,老年人让外头的风寒一吹得了伤寒病,感冒之后很多天好不了,我发现有的老年人一两个月,感冒症状还遗留,还咳嗽,甚至诱发哮喘,一住院住上半年,这样的老年人特别多,什么原因呢?就是阳气虚弱,就是气少了,气是怎么少的呢?就是不会聚精会神,不会“因时之序”,不会心态清净所导致的。(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十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声律启蒙》逐句详解(二冬第一段)
二冬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
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详解:
二冬
古音里冬韵不同于东韵,韵母一般为ong,也有发eng的。现代汉语拼音里,两者读音相同,要注意区别。
春对夏,秋对冬。
春天对夏天,秋季对冬季。秋、冬两字都是平声,此对没能做到平仄相对,也是作者的无奈之举。
暮鼓对晨钟。
日暮击鼓对清晨敲钟。现暮鼓晨钟用来形容发人深省的话。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观赏山景赏玩水景,翠绿的竹子对苍翠的松树。
冯妇虎,叶公龙。
冯妇搏虎,叶公好龙。冯妇:《孟子》载,春秋时晋国有个善于打虎的冯妇,后来改恶向善,金盆洗手。有次冯妇乘车看见众人在追虎,却没人敢上去打虎。冯妇不禁技痒,捋袖下车,上去打虎。现有成语再作冯妇,比喻重操旧业。叶公:《新序》载春秋楚国人叶公很喜欢龙,家里到处都是龙的纹饰,有天天上的真龙真的降临到叶公家,叶公却吓得魂不附体。现有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这句对偶的两个故事都反映了人心的难以改变。多说一句,正是这位叶公和孔子在《论语》子路篇里还有一段著名的对话。
舞蝶对鸣蛩。
飞舞的蝴蝶对鸣叫的蟋蟀。蛩:[qióng],蟋蟀。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一双紫燕衔泥筑巢,几只黄蜂采花酿蜜。课:动词,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这里形容蜜蜂每天完成一定量的采蜜任务。此类意义的词还有如“课书”,表示学习一定量的书本知识。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春天的花园里黄莺“恰恰”鸣叫,秋天的塞外大雁“雍雍”哀鸣。《诗经匏有苦叶》里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
秦岭层云横贯,八千里路途遥远;
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巫山雨后,十二座山峰高峻挺拔。
本文知识点:成语 再做冯妇 叶公好龙。
古今异意字 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或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