璝(璝的简化字)
汉末三国:死于箭下的40位武将
三国乱世,多少武将驱驰戎马,冲锋陷阵。虽各为其主,然身当矢石,奋不顾躯,不辱战将之称。自古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是以无数武将,勇如黄忠、典韦、张郃、太史慈、甘宁之流,皆殒身于箭下。一、吴国1.孙坚孙坚率兵跨江击刘表,击败黄祖,乘势围襄阳,刘表以健将吕公出城向袁绍求救,孙坚单骑追击,至岘山为吕公伏击,矢石齐下,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
2.凌操凌操从征江夏,大败黄祖,奋勇争先,冲入夏口,被黄祖部将甘宁一箭射死。
3.孙策孙策定吴郡,杀太守许贡,许贡三门客于心不甘,矢志报仇,于孙策丹徒狩猎时乘机行刺,三人枪刺箭射,重创孙策。由于箭头有毒,又因怒气冲激,箭疮迸裂,未几陨命。
4.太史慈太史慈从孙权攻打合肥,时两军相持不下,太史慈向孙权献内应外合之计。不意为张辽识破,将计就计,于城中埋伏,假意让太史慈攻入城内,一声令下,乱箭齐下,太史慈身中数箭,大败回营,当夜重伤而死。
5.甘宁刘备伐吴,甘宁带病出战,于两军混战时,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中头颅,带伤逃至富池口,死于大树下。
6.宋谦宋谦为太史慈副将,攻打合肥时,被魏将李典一箭射中心窝,当场阵亡。
二、蜀汉7.庞统庞统为刘备军师,与刘备分道攻打雒城,至落凤坡,为张任伏击,死于乱箭之下。
8.夏侯霸夏侯霸为夏候渊长子,高平陵之变,投奔蜀汉,从姜维北伐,于洮阳之战为邓艾伏击,死于乱箭之下。
9.张嶷张嶷从姜维北伐,段谷之战,姜维陷入重围,张嶷率数百人奋勇杀入重围,救出姜维,自己亲自断后,死于乱箭之下。
10..吴班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诸葛亮以吴班、吴懿乘木筏烧浮桥,为司马懿识破,以张虎、乐綝埋伏狙击,吴班中箭落水而死。
11.黄忠黄忠从先主伐吴,两军阵前,斩史璝、几回合击败潘璋,乘势追杀,欲为关羽报仇。却中吴军诱敌入深之计,陷入重围。突围之时被潘璋部将马忠一箭射中肩窝,被关兴、张苞救出,回营当夜重伤而死。
12.卢逊卢逊为南郑关守将,钟会伐蜀,以连弩弓箭击退魏兵,于追击魏军时为荀恺一箭射杀。
三、曹魏13.蔡嚑蔡喠为蔡瑁之弟,三江口之战,为曹军水师先锋,与吴军交战,被吴将甘宁一箭射死。
14.典韦典韦为曹操宿卫,折冲左右,宛城之变,张绣叛乱,典韦死守营门,掩护曹操撤退,连杀数十人,叛军不敢靠近,用箭齐射。典韦中箭无数,临难不退,后为长枪刺中后背,死于乱军之中。
15.王必王必为曹操帐下长史,留守许昌。耿纪、韦晃作乱。王必率兵平乱,肩膀中箭,重伤而死。
16.史涣史涣为徐晃部将,仓亭之战,出阵与袁尚交锋,战三个回合,袁尚诈败而走。史涣不知是计,被袁尚回马翻身一箭射中左眼,当场气绝身亡。
17.乐进乐进于濡须之战,出阵与凌统交锋,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休放冷箭射中凌马,凌统落马于地,乐进纵马挺枪直刺凌统,却被甘宁一箭射中面门。自此销声匿迹,应该是死于非命,只是书中未作交代。
18.张辽张辽从魏文帝曹丕伐吴,撤军时为吴军伏击,奋勇救驾,为吴将丁奉一箭射中腰窝,重伤而死。
19.徐晃徐晃从司马懿征讨新城孟达,为先锋,自负勇猛,纵马直至城下。为孟达一箭射中头部,重伤而死
20.张郃张郃追击蜀军,被魏延、关兴二将诈败,诱至木门道予以伏击,死于乱箭之下。
21.秦郎秦郎为司马懿部将,奉命率兵偷营劫寨,却中诸葛亮埋伏,乱军之中死于箭下。
22.郭淮郭淮于铁笼山之战击败蜀军,追击姜维时,张弓射箭,却被姜维接住羽箭,反手一箭射杀。
23.钟会钟会独统大军,阴谋据蜀自立,谋泄事败,为魏军围攻,虽亲自斩杀数人,终为乱箭射中倒地,为魏将胡渊枭首。
24.夏侯惇夏侯惇征讨吕布时,追击高顺时,为高顺部将曹性一箭射中左眼,拨矢啖睛,鼓余勇击杀曹性,然而自此左目失明,生不如死。
25..成何成何为庞德部将,襄樊之战,关羽水淹七军时,与庞德拚命死战,被关羽一箭射死。
26.韩琼韩琼为韩德第三子,从韩德抵御蜀军,于两军交锋之际,与兄弟韩瑛、韩琪、韩瑶围攻赵云,混战之中被赵云一箭射死。
四、诸侯27.公孙越公孙越为公孙瓒之弟。出使冀州,为袁绍派人予以射杀。
28.黄祖黄祖为刘表帐下大将,于孙权西征江夏时,扺挡不住败走,为甘宁(此时己归附吴国)赶上,一箭射杀。
29.郭图为袁绍帐下谋士,辅佐袁谭,于南皮城下被曹将乐进一箭射杀。
30.沮鹄沮鹄为沮授之子,奉袁谭之令守邯郸,出城迎战曹军,被张辽击败,于逃亡时被张辽一箭射死。
31.邓贤邓贤为川中名将,雒城之战,与冷苞合力击败魏延,魏延落马,邓贤纵马挺枪直刺,却被黄忠赶到,一箭将其射死。
32..陈横陈横为秣陵太守薛礼部将,孙策攻城受伤,诈死撤军。薛礼中计,引军追击,正中孙策埋伏,混战中陈横被蒋钦一箭射死。
33.成廉成廉为吕布手下健将,定陶之战,被曹军击败,与吕布一起逃遁,被乐进一箭射中,气绝身亡。
34.薛兰薛兰为吕布部将,与李封守兖州,曹操大军攻陷巨野,李封为许褚斩杀,薛兰见势不吵,急忙拍马逃走,被吕虔飞马追上,一箭射落马下,死于非命。
35.韩忠韩忠为黄巾军大将,与朱儁交战,兵败被朱儁一箭射落马下,一命呜呼。
36.金旋金旋为武陵太守,刘备南征荆州诸郡,出城交战失利,被部将巩志叛变,被其一箭射中面门,落马死于非命。
37.孙仲孙仲为黄巾军大将,兵败逃走时,被刘备一箭射杀。
,
38.陈生陈生为黄祖部将,孙坚跨江征讨刘表,两军交锋,陈生被孙策一箭射死。
39.李谌李谌为韩遂部将,被马超追杀,于禁赶来,张弓一箭射向马超,马超急闪,那箭却射中李谌,死于非命。
40.张济张济因军中缺粮,率兵劫掠宛城,中流矢而死,其部众为侄子张绣统领。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字,你都读对了吗?看《三国演义》学生僻字(五)
#头条创作挑战赛#
人物篇(姓氏首字母K、L)阚(kàn)泽:字德润,今浙江绍兴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
赤壁之战中,阚泽第一个发现了周瑜打黄盖使用的是苦肉计,黄盖知其能言善辩有胆气,想让阚泽送诈降书,阚泽欣然应诺曰:“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乎!公既捐躯报主,泽又何惜微生!”,乔装成渔翁模样入曹营,被曹操识破后仍面不改色,甚至讥讽曹操道“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一番妙言便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
夷陵之战初期,刘备打败东吴先锋孙桓,朝着荆州节节进逼。孙权惊慌之时,阚泽奏曰“现有擎天之柱,如何不用耶?昔日东吴大事,全任周郎;后鲁子敬代之;子敬亡后,决于吕子明;今子明虽丧,现有陆伯言在荆州。此人名虽儒生,实有雄才大略,以臣论之,不在周郎之下;前破关公,其谋皆出于伯言。主上若能用之,破蜀必矣。如或有失,臣愿与同罪。”,在其他人的质疑下,阚泽大呼曰“若不用陆伯言,则东吴休矣!臣愿以全家保之!”,之后陆逊不负期望,火烧七百里连营,逼得刘备白帝城托孤。
孔伷(zhòu):字公绪,今河南省开封人。东汉末年,董卓掌权后,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后参加讨伐董卓联盟,为第三镇兵马。
伷本义胄,盔甲或者后裔、后代的意思。
蒯(kuǎi)越:字异度,今湖北襄阳人。蒯良之弟,为人足智多谋,兄弟二人辅助刘表。讨董联盟解散后,孙坚暗得国玺归南,刘表因袁绍通知此事,命蒯越截击孙坚,大破其军;后刘备依附荆州,并送的卢马与刘表,蒯越知的卢乃凶马,劝刘表奉还;蔡瑁忌惮刘备,欲于宴会上杀之,蒯越用计调开赵云,若不是伊籍报信,刘备连马跃檀溪的机会都没有;刘表死后,次子刘琮嗣位,蒯越与傅巽等劝其降曹操。曹操平定荆州后,蒯越随刘琮投降,封为江陵太守樊亭侯。曹操亲加抚慰道:“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
李傕(júe):字稚然,今陕西耀县人。李傕和郭汜的经历基本相同,是董卓手下的心腹大将,董卓精锐部队飞熊军的统领。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逃居陕西,使人至长安上表求赦。王允曰:“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无奈之下,听取贾诩建议,大破吕布,杀回长安,把持朝廷大权。虽然军事能力不错,政治眼光太差,盟友之间内讧频发,相互交战。最后段煨杀了李傕,伍习杀了郭汜,段煨将李傕首级及合族老小二百余口押入许都。曹操令分于各门处斩,传首号令。
泠(línɡ)苞:东汉末年刘璋的部将,与张任、刘璝和邓贤并称“西川四将”。起初刘璋想邀请刘备入川,泠苞等文臣武将都认为不可行,刘璋不听。魏延在席上舞剑想要谋害刘璋时,泠苞起身舞剑阻止。公元213年,刘备进攻益州,刘璋派泠苞、刘璝、张任和邓贤点五万大军,星夜往雒县抵抗刘备。泠苞被黄忠击败,被魏延的伏兵所擒。 泠苞以招降其他将领为由逃回,后来泠苞打算决水淹没刘备军队,被彭羕用占卜识破,刘备事先有了准备。泠苞再次被魏延俘虏,刘备下令将泠苞处决。
刘璝(gūi):东汉末年刘璋的部将,与张任、泠苞和邓贤并称“西川四将”。刘璝数次与刘备交战,各有胜负,后退守雒城。刘备兵临城下,刘璝在城上大骂。严颜正要取箭射杀时,刘璝被身旁的张翼拔剑砍翻,开门投降。
璝本义通“瑰”,指美玉。
刘邠(bīn):字令元,今安徽淮北濉溪人,平原太守。演义中与管辂有交集,乡中有个老妇人丢了牛,求管辂占卜。管辂说:北溪之滨,七人宰烹;急往追寻,皮肉尚存。老妇按照他说的去追寻,果然看到七人于茅舍后煮食,皮肉犹存。老妇告到本郡太守刘邠处,官府就逮捕七人并惩治。刘邠问老妇人:“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妇告诉管辂神卜之事。刘邠不信,请管辂到府,取印囊及山鸡毛藏于盒中,让管辂占卜。管辂说: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其二曰:岩岩有鸟,锦体朱衣;羽翼玄黄,鸣不失晨:此山鸡毛也。刘邠大惊,遂待管辂为上宾。
邠字本义通“彬”,指有文采。
刘寔(shí):字子真,今山东高唐人。三国至西晋时期重臣、学者,刘寔出身寒苦,但他品德清洁,好学不倦,最终通晓古今。演义中钟会伐蜀出征之时,有百官送出城外,旌旗蔽日,铠甲凝霜,人强马壮,威风凛然。人皆称羡,惟有相国参军刘寔,微笑不语。太尉王祥见寔冷笑,就马上握其手而问曰:“钟、邓二人,此去可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还都耳。”王祥问其故,刘寔但笑而不答。果然在灭蜀后,邓艾和钟会无一善终。
寔字本义通“实”,确实的意思。
刘璿(xuán):字文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宗室,蜀汉昭烈帝刘备长孙,后主刘禅长子。在蜀汉灭亡后,姜维假装向钟会投降,设计杀死邓艾,以此图谋恢复蜀汉。姜维的计划最终以失败而告终,钟会和姜维同时被杀,刘璿与关羽之孙关彝也被乱兵杀害。
璿是璇的异体字,美玉,也指古代测天文的仪器,称北斗星的第一星至第四星。
刘谌(chén):今河北涿州人,刘备之孙,刘禅第五子,三国蜀汉北地王。邓艾攻克绵竹后,刘禅与众官商议对策,谯周建议降魏,刘谌从屏风后转出骂谯周:“偷生腐儒,岂可妄议社稷大事!自古安有降天子哉!”,刘谌提出与姜维内外攻击的建议未被采纳,刘谌叩头哭道:“若势穷力极,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奈何降乎!”,后主不听。谌放声大哭曰:“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刘禅没听刘谌的话,还是派人向邓艾送交了玉玺。刘谌听到消息后,怒气冲天,告诉了妻子崔夫人,并且表明与国家共存亡的决心。崔夫人触柱而死殉国。随后刘谌杀掉自己的三个儿子,并割妻头,提至昭烈庙中,伏地哭曰:“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蜀人闻知,无不哀痛。
谌本义为相信。
刘璩(qú):,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七子,被封为上党王,蜀国亡后投降魏国,后来于永嘉之乱被杀。
璩本义为古代的一种玉环。
李譔(zhuàn):字钦仲,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任命尹默、李譔为博士。
譔是撰的异体字,本义为专心教育。
感谢您的阅读,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虽已尽心整理,难免还会有错漏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同时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就请为孩子收藏。能为孩子们爱上名著、理解名著和增长知识起到一点帮助,也是同为家长的笔者的初衷!
西夏王朝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说西夏王朝是一个被遗忘的传奇?
#文物有话说#
大夏,是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首次提及的西域古国之一,在《史记·大宛列传》中有此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身毒国。”其居民可能是 印欧人种的东支—— 塞种人(又称 斯基泰人)的一支,即 古希腊文献所见Tochari。公元前140年左右,包括Tochari在内的 塞种人诸部自 锡尔河南下,灭了希腊一 巴克特里亚王国。中国史籍将主要由塞种人诸部控制的巴克特里亚地区称为大夏。“大夏”应为Tochari的汉译。
西夏疆域
大夏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史称“胡夏”。定都统万城,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 赫连夏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大单于算起,到公元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二十四年。 夏凤翔六年(公元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趁机攻下长安,在霸上(今陕西省西安市)即帝位,国势更强。 十月,刘义真年少,赐与左右无节,王修每裁抑之。左右皆怨,谮于义真曰:“王镇恶欲反,故沈田子杀之。杀田子,是亦欲反也。”义真信之,使左右刘乞等杀。既死,人情离骇,莫相统壹。义真悉召外军入长安,闭门拒守。关中郡县悉降于夏。赫连勃勃进据咸阳,长安樵采路绝。
刘裕闻之,使辅国将军蒯恩如长安,召义真东归;以相国右司马朱龄石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镇长安。裕谓龄石曰:“卿至,可敕义真轻装速发,既出关,然可徐行。若关右必不可守,可与义真俱归。”又命中书侍郎朱超石慰劳河、洛。
大败晋军
十一月,龄石至长安。义真将士贪纵,大掠而东,多载宝货、子女,方轨徐行。雍州别驾韦华奔夏。赫连帅众三万追义真;建威将军傅弘之曰:“公处分亟进;今多将辎重,一日行不过十里,虏追骑且至,何以待之!宜弃车轻行,乃可以免。”义真不从。俄而夏兵大至,傅弘之、蒯恩断后,力战连日。至青泥,晋兵大败,弘之、恩皆为王买德所禽;司马毛之与义真相失,亦为夏兵所禽。
大败晋军
义真行在前,会日暮,夏兵不穷追,故得免;左右尽散,独逃草中。中兵参军段宏单骑追寻,缘道呼之,义真识其声,出就之,曰:“君非段中兵邪?身在此,行矣!必不两全,可刎身头以南,使家公望绝。”宏泣曰:“死生共之,下官不忍。”乃束义真于背,单马而归。
暴殄天物,京观髑髅
夏王勃勃欲降傅弘之,弘之不屈,勃勃裸之,弘之叫骂而死。勃勃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长安百姓逐朱龄石,龄石焚其宫殿,奔潼关。勃勃入长安,大飨将士,举觞谓王买德曰:“卿往日之言,一期而验,可谓算无遗策。此觞所集,非卿而谁!”以买德为都官尚书,封河阳侯。
暴殄天物,京观髑髅
龙骧将军王敬先戍曹公垒,龄石往从之。朱超石至蒲阪,闻龄石所在,亦往从之。赫连昌攻敬先垒,断其水道;众渴,不能战。城且陷,龄石谓超石曰:“弟兄俱死异域,使老亲何以为心!尔求间道亡归,我死此,无恨矣。”超石持兄泣曰:“人谁不死,宁忍今日辞兄去乎!”遂与敬先及右军参军刘钦之皆被执送长安,勃勃杀之;钦之弟秀之悲泣不欢燕者十年。钦之,穆之之从兄子也。
夏王勃勃筑坛于灞上,即皇帝位,改元昌武。
《宣验记》记载
刘义庆《宣验记》云:
赫连勃勃虏破冀州,境内道俗,咸被歼戮,凶虐,残杀无厌。爰及关中,死者过半。妇女婴稚,积骸成山。纵其害心,以为快乐。仍自言曰:“佛佛是人中之佛,堪受礼拜。”便画作佛像,背上佩之,当殿而坐。令国内沙门:“向背礼像,即为拜我。”后因出游,风雨暴至,四面暗塞,不知所归。雷电震吼,霹雳而死。既葬之后,就冢霹雳其棺,烈尸出外,题背为“凶虐无道”等字。国人庆快,嫌其死晚。少时为索头主沙圭所吞,妻子更被刑戮。(见萧子显《齐书》)
四面暗塞
萧子显《南齐书》成书于刘义庆之后,所以此段文献不全为《宣验记》原文,肯定有刘宋以后佛教信徒渲染扩充的部分,但故事主体可能出自刘义庆之《宣验记》。虽然《宣验记》的成书时间现无从考知,但刘义庆其人生活的时代是确定得,他生于东晋元兴二年(403),卒于刘宋元嘉二十一年(444)。相对于刘义庆,赫连勃勃才是二、三十年前的人物。
灭亡
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称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胡夏王朝共存在24年(407年~431年)。
西夏文物
民族关系
军事力量的增强、统辖范围的扩大,使铁弗匈奴民族自信心及自豪感增强,与此同时,南进过程中的铁弗匈奴也更深一步接触、体会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又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卑怯心理。
随着游牧民族不断深入农耕地区,农耕文化的优势日益被南迁的游牧民族所感受。出于对农耕文化的向往及政治需要,内迁少数民族不约而同地采取各种措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吸收汉文化。在这种趋势的带动下,铁弗匈奴于晋安帝义熙三年(407年)六月建立之时,也攀附一个华夏族的先祖,自认为乃夏后氏之苗裔,故勃勃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其名号“大夏”,改元“龙升”。并仿照中原汉族王朝的政制,设置百官,以期得到广大汉族人民的支持。铁弗匈奴的这些作法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其进攻后秦都城长安的过程中,得到了关中地区人民的支持,夏凤翔六年(418年)春,赫连玻进军至渭阳之时,关中民众络绎不绝地归附于赫连碛。但是,铁弗匈奴攻占长安之后,在如何处理与汉族士人的关系上却出现失误。赫连勃勃征召隐士京兆人韦祖思,祖思“既至而恭惧过礼”,勃勃于是怒日:“吾以国士征汝,奈何以非类处吾!汝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遂杀之。对于勃勃杀害韦祖思一事,学者们大多从勃勃性格的残暴来解释,但我以为这种解释稍嫌简单和程式化。
农耕文化
作为人类的适应方式,不同的经济与文化形式在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之内,自有其存身的合理性与特殊优势。游牧文化的生存环境,是“不食之地”的地理与“逐水草迁徙”、“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的游牧生产方式。而汉文化则是与湿润半湿润的大陆大河型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系统。各文化系统一旦越出自身生态环境的界限,原来所具有的文化优越性便自然而然地丧失,他系统文化则显示出适应性极强的特殊优势。魏晋时期,胡汉两种文化的关系正是如此情势。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草原游牧民族不断南迁,打破了“与中国壤断土隔”的文化生态环境的疆域线,进入了与汉文化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于是胡文化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一种低势能文化,其与文化环境的不相适应性日趋尖锐地暴露出来。与此反观对照,汉文化理所当然的成为高势能文化,并充分地展现出其优越性,文化学上的所谓“社会距离”由此产生。
对于“社会距离”,美国文化学家罗杰·皮尔逊曾作如下诠释:“当两个不同的亚文化群,甚至两个不同社会的成员意识到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时,习惯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存在于他们之间的‘社会距离’。这个距离并非空间测量法,而是指个人或集团之间的隔离感,它产生于文化的不相容性。”这样一种“社会距离”正是文化冲突的心理基因。胡汉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其实质是草原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文化形态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了胡汉文化质的不相容性。然而,这种不相容性并非不变动,文化冲突中的对立诸面不可避免地在文化冲突中会改变自身原有文化心理结构,从对方吸收于己有用的文化质,从而在调整、适应的过程中趋于一体化。
游牧文化
对于游牧文化来说,抛弃旧质,以适应新的农业文明的生态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急务。因此,内迁游牧民族都不约而同地主动或被动地采取各种措施,如采取农业民族的典章制度、改汉姓、习汉语、服汉服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吸收农业文明,在这种趋势的影响和带动下,铁弗匈奴自然也不能免俗。但是,无论内迁民族采取何种方式靠拢、接受、吸收汉族文化,对于进入中原地区的草原游牧民族来说,与本民族差别比较大的汉文化形式毕竟是非常陌生、深奥而又眩目的,北朝乐府名句“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正道出了胡人对汉文化的陌生感,因此,随着与汉族密切接触,深深体会和感受到汉文化的茂郁,意识到胡、汉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差”,使得少数民族统治者对于君临汉族地区有一种卑怯心理。
在两晋十六国时期,作为少数民族的匈奴族已不再是先秦至西汉时期的一个统一的强大部族,从人数上看,入塞匈奴相对于汉族而言处于绝对劣势,与其他少数民族相比也并不占优势,匈奴族社会随着对其他民族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的吸收,虽然有所进步,但较之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汉族,在当时也仍然存在较大差异,把入塞匈奴作为一个整体,情况是这样,从其各个分支来看,更是如此,作为“胡父鲜卑母”后裔的铁弗匈奴,是游牧特性比较浓厚的一支,进入到农耕地区之后,其不足之处日益凸显,出现了由于“各族与汉族相比,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发展都比较低,他们向经济、文化发展比较高的汉族转化,表现在民族心理上更多的是卑怯心理,而不是民族的自傲自大”。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民族观念,从而使游牧民族——匈奴族原有的“强胡”心理丧失存在的根基。由“强胡”至“卑怯”,这种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往往使他们无所适从,因此在对待汉族人士的政策上难免会有许多失当之处,勃勃杀害韦祖思一事当从这方面分析和考虑。而且,对于勃勃这种心理,从现代心理学中也能找到理论依据:“一个民族当与本民族成员在一起时,所显露的是个体意识,而当与其他民族在一起时,更多显露的则是民族意识。当所从属的民族处于上升时期时,他在其他民族面前表现于外的是民族的自尊意识。当所属民族团体衰落时,所显露于外的则是民族自卑与民族压抑感,更多倾向于怀旧、复古,崇仰民族历史、民族英雄人物,以获得民族意识上的心理平衡。“而且,如果“一个民族长期受到文化上的攻击和迫害,因为他们的文化的特征遭受污辱和歧视,就会使这一民族的成员产生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拒绝和自卑心理,在这一阶段民族成员羞于他们自己本民族的特征与文化,在行为上就会有过分地追求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被认同的人,自卑的民族意识是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体验和表现出来,弱小的、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体验较深,在单独一个民族内部很少有自卑的体验。”
从史书对勃勃杀害韦祖思一事的记载看,勃勃之所以杀害韦祖思,主要是因为韦祖思表现的太过于“恭惧”,这种“恭惧”在勃勃看来是韦祖思把他作为“非类”对待,是一种非平等的状态;姚兴征召时,韦祖思“不拜姚兴”,却前来拜会勃勃,这又让勃勃认为是韦祖思“不以我为帝王”,从此可以看出,勃勃所不愿意看到或者可以说比较惧怕的是被汉族目之为“非类”,他希望的是汉族士人把他当作同类,而去平等地对待他:而绝不是把他当作“非类”式的毕恭毕敬和畏惧,同时还要让汉族士人把他当作真正的“帝王”,这一切都说明勃勃从心里认为汉族士人把他当作了“非类”,也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帝王”,这是一种面对汉族士人时所表现出的极度敏感的自卑。正如胡三省所说:“勃勃之杀祖思,虐矣。然祖思之恭惧过甚,勃勃以为薄己而杀之,则勃勃为有见,而祖思为无所守也。”
总之,随着势力的南进,与农业民族联系加深,铁弗匈奴的民族心理表现出一种极为矛盾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匈奴族曾有的辉煌历史以及铁弗匈奴建立以来军事征服的顺利进行,使铁弗匈奴民族的自我意识及自豪感增强;另一方面,面对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巨大的落差,铁弗匈奴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面对华夏文化时的一种卑怯心理。
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两汉曹魏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汉化。在这种趋势下,勃勃却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一种不识时务。也正是因为这种刻意强调其民族特征的意识,决定了铁弗匈奴所建的夏在政治、经济以及如何处理与汉族士人关系上的失当,其灭亡就成为一种必然。
大夏王朝
夏是十六国时期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的。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汉赵,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因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夏朝。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后秦军。
大夏王朝
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刑杀工匠数千人。
统万城遗址
夏凤翔元年(413年),赫连勃勃驱使十万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大夏国都,取统一天下,君临万方之意,将都城定名为统万城。负责筑城的叱于阿利凶残好杀,下令用蒸土筑城,待土干后,用铁钉刺上检验,只要刺入一寸,即杀死筑城的民工,推倒再筑。筑城用的是粘土和石灰混合的“三合土”,故土色泛白且坚固,因而当地群众俗称“白城子”。北魏灭夏后改统万城为“夏州”。此后的北魏、北周、隋、唐时期统万城都是关中王朝抵御柔然、突厥、最前线,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夏州”,“无定河”(统万城南城墙处的河流)等词语也多次出现在唐诗中,成为边塞的代名词。
统万城遗址
北宋初年,定难节度使李继迁以统万城(当时称夏州)为根据地与北宋对抗。公元994年,宋军攻破夏州,宋太宗赵光义和宰相吕蒙正决定,把夏州城毁掉,城里的百姓都迁到别处去。六百年的统万城就这样在大火中焚毁,只剩下部分白色的城墙残存至今,历尽沧桑却依然雄壮。现古发掘中,统万城南门翁城中出土的大量焦炭证明了宋太宗焚城属实。
统万城由外郭城、东城和西城组成。从平面图上看东城为主,西城为辅。东城730×500米,设有四门:南为朝宋门、东为招魏门、西为服凉门、北为平朔门。西城650×500米,西南城角有角楼残土高31米,西城墙中间有一个折角墙。
外郭城
现在城垣遗址的高度从2米至10米不等。四城角各有墩楼,最高达30米,四城墙均有防御性的马面建筑。这里常出土箭镞、铜币、花方砖、“永隆”瓦当、印章、佛像等。统万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是研究大夏和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料。
史料记录
赫连勃勃,匈奴右贤王去卑之后,刘渊之族也。曾祖武,刘聪世以宗室封楼烦公,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为代王猗卢所败,遂出塞表。祖豹子招集种落,复为诸部之雄,石虎遣使就拜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父卫辰入居塞内,苻坚以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虏,屯于代来城。及坚国乱,遂有朔方之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后魏师伐之,辰令其子力俟提距战,为魏所败。魏人乘胜济河,克代来,执辰杀之。勃勃乃奔于叱干部。叱干他斗伏送勃勃于魏。他斗伏兄子阿利先戍大洛川。闻将送勃勃,驰谏曰:“鸟雀投人,尚宜济免,况勃勃国破家亡,归命于我?纵不能容,犹宜任其所奔。今执而送之,深非仁者之举。”他斗伏惧为魏所责,弗从。阿利潜遣劲勇篡勃勃于路,送于姚兴高平公没奕于,奕于以女妻之。
勃勃身长八尺五寸,腰带十围,性辩慧,美风仪。兴见而奇之,深加礼敬,拜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常参军国大议,宠遇逾于勋旧。兴弟邕言于兴曰:“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陛下宠遇太甚,臣窃惑之。”兴曰:“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收其艺用,与之共平天下,有何不可!”乃以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使助没奕于镇高平,以三城、朔方杂夷及卫辰部众三万配之,使为伐魏侦候。姚邕固谏以为不可。兴曰:“卿何以知其性气?”邕曰:“勃勃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轻为去就,宠之逾分,终为边害。”兴乃止。顷之,以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镇朔方。时河西鲜卑杜崘献马八千匹于姚兴,济河,至大城,勃勃留之,召其众三万余人伪猎高平川,袭杀没奕于而并其众,众至数万。
义熙三年,僭称天王、大单于,赦其境内,建元曰龙升,署置百官。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以其长兄右地代为丞相、代公,次兄力俟提为大将军、魏公,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梁公,弟阿利罗引为征南将军、司隶校尉,若门为尚书令,叱以鞬为征西将军、尚书左仆射,乙斗为征北将军、尚书右仆射,自余以次授任。
其年,讨鲜卑薛干等三部,破之,降众万数千。进讨姚兴三城已北诸戍,斩其将杨丕、姚石生等。诸将谏固险,不从,又复言于勃勃曰:“陛下将欲经营宇内,南取长安,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有所凭系,然后大业可成。高平险固,山川沃饶,可以都也。”勃勃曰:“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姚泓凡弱小儿,擒之方略,已在吾计中矣。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于是侵掠岭北,岭北诸城门不昼启。兴叹曰:“吾不用黄儿之言,以至于此!”黄儿,姚邕小字也。
西夏文书
勃勃初僭号,求婚于秃发傉檀,傉檀弗许。勃勃怒,率骑二万伐之,自杨非至于支阳三百余里,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傉檀率众追之,其将焦朗谓傉檀曰:“勃勃天姿雄骜,御军齐肃,未可轻也。今因抄掠之资,率思归之士,人自为战,难与争锋。不如从温围北渡,趣万斛堆,阻水结营,制其咽喉,百战百胜之术也。”傉檀将贺连怒曰:“勃勃以死亡之余,率乌合之众,犯顺结祸,幸有大功。今牛羊塞路,财宝若山,窘弊之余,人怀贪竞,不能督厉士众以抗我也。我以大军临之,必土崩鱼溃。今引军避之,示敌以弱。我众气锐,宜在速追。”傉檀曰:“吾追计决矣,敢谏者斩!”勃勃闻而大喜,乃于阳武下陕凿凌埋车以塞路。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斩其大将十余人,以为京观,号“髑髅台”,还于岭北。
勃勃与姚兴将张佛生战于青石原,又败之,俘斩五千七百人。兴遣将齐难率众二万来伐,勃勃退如河曲。难以去勃勃既远,纵兵掠野,勃勃潜军覆之,俘获七千余人,收其戎马兵杖。难引军而退,勃勃复追击于木城,拔之,擒难,俘其将士万有三千,戎马万匹。岭北夷夏降附者数万计,勃勃于是拜置守宰以抚之。勃勃又率骑二万入高冈,及于五井,掠平凉杂胡七千余户以配后军,进屯依力川。
姚兴来伐,至三城,勃勃候兴诸军未集,率骑击之。兴大惧,遣其将姚文宗距战,勃勃伪退,设伏以待之。兴遣其将姚榆生等追之,伏兵夹击,皆擒之。兴将王奚聚羌胡三千余户于敕奇堡,勃勃进攻之。奚骁悍有膂力,短兵接战,勃勃之众多为所伤。于是堰断其水,堡人窘迫,执奚出降。勃勃谓奚曰:“卿忠臣也!朕方与卿共平天下。”奚曰:“若蒙大恩,速死为惠。”乃与所亲数十人自刎而死。勃勃又攻兴将金洛生于黄石固,弥姐豪地于我罗城,皆拔之,徙七千余家于大城,以其丞相右地代领幽州牧以镇之。
遣其尚书金纂率骑一万攻平凉,姚兴来救,纂为兴所败,死之。勃勃兄子左将军罗提率步骑一万攻兴将姚广都于定阳,克之,坑将士四千余人,以女弱为军赏。拜广都为太常。勃勃又攻兴将姚寿都于清水城,寿都奔上邽,徙其人万六千家于大城。是岁,齐难、姚广都谋叛,皆诛之。姚兴将姚详弃三城,南奔大苏。勃勃遣其将平东鹿奕于要击之,执详,尽俘其众。详至,勃勃数而斩之。
其年,勃勃率骑三万攻安定,与姚兴将杨佛嵩战于青石北原,败之,降其众四万五千,获戎马二万匹。进攻姚兴将党智隆于东乡,降之,署智隆光禄勋,徙其三千余户于贰城。姚兴镇北参军王买德来奔。勃勃谓买德曰:“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祖宗重晖,常与汉、魏为敌国。中世不竞,受制于人。逮朕不肖,不能绍隆先构,国破家亡,流离漂虏。今将应运而兴,复大禹之业,卿以为何如?”买德曰:“自皇晋失统,神器南移,群雄岳峙,人怀问鼎,况陛下奕叶载德,重光朔野,神武超于汉皇,圣略迈于魏祖,而不于天启之机建成大业乎!今秦政虽衰,籓镇犹固,深愿蓄力待时,详而后举。”勃勃善之,拜军师中郎将。
乃赦其境内,改元为凤翔,以叱干阿利领将作大匠,发岭北夷夏十万人,于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起都城。勃勃自言:“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勃勃以为忠,故委以营缮之任。又造五兵之器,精锐尤甚。既成呈之,工匠必有死者:射甲不入,即斩弓人;如其入也,便斩铠匠。又造百练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复铸铜为大鼓,飞廉、翁仲、铜驼、龙兽之属,皆以黄金饰之,列于宫殿之前。凡杀工匠数千,以是器物莫不精丽。于是议讨乞伏炽磐。王买德谏曰:“明王之行师也,轨物以德,不以暴。且炽磐我之与国,新遭大丧,今若伐之,岂所谓乘理而动,上感灵和之义乎!苟恃众力,因人丧难,匹夫犹耻为之,而况万乘哉!”勃勃曰:“甚善。微卿,朕安闻此言!”
其年,下书曰:“朕之皇祖,自北迁幽、朔,姓改姒氏,音殊中国,故从母氏为刘。子而从母之姓,非礼也。古人氏族无常,或以因生为氏,或以王父之名。朕将以义易之。帝王者,系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庶协皇天之意,永享无疆大庆。系天之尊,不可令支庶同之,其非正统,皆以铁伐为氏,庶朕宗族子孙刚锐如铁,皆堪伐人。”立其妻梁氏为王后,子璝为太子,封子延阳平公,昌太原公,伦酒泉公,定平原公,满河南公,安中山公。又攻姚兴将姚逵于杏城,二旬,克之,执逵及其将姚大用、姚安和、姚利仆、尹敌等,坑战士二万人。
遣其御史中丞乌洛孤盟于沮渠蒙逊曰:“自金晋数终,祸缠九服,赵、魏为长蛇之墟,秦、陇为豺狼之穴,二都神京,鞠为茂草,蠢尔群生,罔知凭赖。上天悔祸,运属二家,封疆密迩,道会义亲,宜敦和好,弘康世难。爰自终古,有国有家,非盟誓无以昭神祇之心,非断金无以定终始之好。然晋、楚之成,吴、蜀之约,咸口血未乾,而寻背之。今我二家,契殊曩日,言未发而有笃爱之心,音一交而怀倾盖之顾,息风尘之警,同克济之诚,戮力一心,共济六合。若天下有事,则双振义旗;区域既清,则并敦鲁、卫。夷险相赴,交易有无,爰及子孙,永崇斯好。”蒙逊遣其将沮渠汉平来盟。
勃勃闻姚泓将姚嵩与氐王杨盛相持,率骑四万袭上邽,未至而嵩为盛所杀。勃勃攻上邽,二旬克之,杀泓秦州剌史姚平都及将士五千人,毁城而去。进攻阴密,又杀兴将姚良子及将士万余人。以其子昌为使持节、前将军、雍州刺史,镇阴密。泓将姚恢弃安定,奔于长安,安定人胡俨、华韬率户五万据安定,降于勃勃。以俨为侍中,韬为尚书,留镇东羊苟儿镇之,配以鲜卑五千。进攻泓将姚谌于雍城,谌奔长安。勃勃进师次郿城,泓遣其将姚绍来距,勃勃退如安定。胡俨等袭杀苟儿,以城降泓。勃勃引归杏城,笑谓群臣曰:“刘裕伐秦,水陆兼进,且裕有高世之略,姚泓岂能自固!吾验以天时人事,必当克之。又其兄弟内叛,安可以距人!裕既克长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诸将守关中。待裕发轸,吾取之若拾芥耳,不足复劳吾士马。”于是秣马厉兵,休养士卒。寻进据安定,姚泓岭北镇戍郡县悉降,勃勃于是尽有岭北之地。
俄而刘裕灭泓,入于长安,遣使遗勃勃书,请通和好,约为兄弟。勃勃命其中书侍郎皇甫徽为文而阴诵之,召裕使前,口授舍人为书,封以答裕。裕览其文而奇之,使者又言勃勃容仪瑰伟,英武绝人。裕叹曰:“吾所不如也!”既而勃勃还统万,裕留子义真镇长安而还。勃勃闻之,大悦,谓王买德曰:“朕将进图长安,卿试言取之方略。”买德曰:“刘裕灭秦,所谓以乱平乱,未有德政以济苍生。关中形胜之地,而以弱才小儿守之,非经远之规也。狼狈而返者,欲速成篡事耳,无暇有意于中原。陛下以顺伐逆,义贯幽显,百姓以君命望陛下义旗之至,以日为岁矣。青泥、上洛,南师之冲要,宜置游兵断其去来之路。然后杜潼关,塞崤、陕,绝其水陆之道。陛下声檄长安,申布恩泽,三辅父老皆壶浆以迎王师矣。义真独坐空城,逃窜无所,一旬之间必面缚麾下,所谓兵不血刃,不战而自定也。”勃勃善之,以子璝都督前锋诸军事,领抚军大将军,率骑二万南伐长安,前将军赫连昌屯兵潼关,以买德为抚军右长史,南断青泥,勃勃率大军继发。璝至渭阳,降者属路。
义真遣龙骧将军沈田子率众逆战,不利而退,屯刘回堡。田子与义真司马王镇恶不平,因镇恶出城,遂杀之。义真又杀田子。于是悉召外军入于城中,闭门距守。关中郡县悉降。璝夜袭长安,不克。勃勃进据咸阳,长安樵采路绝。刘裕闻之,大惧,乃召义真东镇洛阳,以朱龄石为雍州刺史,守长安。义真大掠而东,至于灞上,百姓遂逐龄石,而迎勃勃入于长安。璝率众三万追击义真,王师败绩,义真单马而遁。买德获晋宁朔将军傅弘之、辅国将军蒯恩、义真司马毛脩之于青泥,积人头以为京观。于是勃勃大飨将士于长安,举觞谓王买德曰:“卿往日之言,一周而果效,可谓算无遗策矣。虽宗庙社稷之灵,亦卿谋献之力也。此觞所集,非卿而谁!”于是拜买德都官尚书,加冠军将军,封河阳侯。
赫连昌攻龄石及龙骧将军王敬于潼关之曹公故垒,克之,执龄石及敬送于长安。群臣乃劝进,勃勃曰:“朕无拨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不知何以谢责当年,垂之来叶!将明扬仄陋,以王位让之,然后归老朔方,琴书卒岁。皇帝之号,岂薄德所膺!”群臣固请,乃许之。于是为坛于灞上,僭即皇帝位,赦其境内,改元为昌武。遣其将叱奴侯提率步骑二万攻晋并州刺史毛德祖于蒲坂,德祖奔于洛阳。以侯提为并州刺史,镇蒲坂。
勃勃归于长安,征隐士京兆韦祖思。既至而恭惧过礼,勃勃怒曰:“吾以国士征汝,柰何以非类处吾!汝昔不拜姚兴,何独拜我?我今未死,汝犹不以我为帝王,吾死之后,汝辈弄笔,当置吾何地!”遂杀之。
群臣劝都长安,勃勃曰:“朕岂不知长安累帝旧都,有山河四塞之固!但荆、吴僻远,势不能为人之患。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适未见此耳!”其下咸曰:“非所及也。”乃于长安置南台,以璝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事。
勃勃还统万,以宫殿大成,于是赦其境内,又改元曰真兴。刻石都南,颂其功德。
其秘书监胡义周之辞也。名其南门曰朝宋门,东门曰招魏门,西门曰服凉门,北门曰平朔门。追尊其高祖训儿曰元皇帝,曾祖武曰景皇帝,祖豹子曰宣皇帝,父卫辰曰桓皇帝,庙号太祖,母苻氏曰桓文皇后。
勃勃性凶暴好杀,无顺守之规。常居城上,置弓剑于侧,有所嫌忿,便手自杀之,群臣忤视者毁其目,笑者决其脣,谏者谓之诽谤,先截其舌而后斩之。夷夏嚣然,人无生赖。在位十三年而宋受禅,以宋元嘉二年死。子昌嗣伪位,寻为魏所擒。弟定僭号于平凉,遂为魏所灭。自勃勃至定,凡二十有六载而亡。
史臣曰:赫连勃勃獯丑种类,入居边宇,属中壤分崩,缘间肆慝,控弦鸣镝,据有朔方。遂乃法玄象以开宫,拟神京而建社,窃先王之徽号,备中国之礼容,驱驾英贤,窥窬天下。然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姚兴睹之而醉心,宋祖闻之而动色。岂阴山之韫异气,不然何以致斯乎!虽雄略过人,而凶残未革,饰非距谏,酷害朝臣,部内嚣然,忠良卷舌。灭亡之祸,宜在厥身,犹及其嗣,非不幸也。
赞曰:淳维远裔,名王之余。啸群龙漠,乘衅侵渔。爰创宫宇,易彼毡庐。虽弄神器,犹曰凶渠。
大夏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掠夺,总以各种理由与借口对四邻发动战争以掠夺地盘和财物,虽然据有了广袤的土地来畜养牲口,但还是支撑不了连年的战争消耗。因此发动战争愈多,国力下降愈多。
赫连勃勃在夺取了长安之后,夏朝疆土南界秦岭,东戎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国势达到全盛。赫连勃勃逐渐骄横起来,统治极端残暴,嗜杀戮,视民如草芥,搞得人人自危,忠良卷舌,人心尽丧,儒士寒胸,军将失信。
赫连勃勃晚年昏聩,听信谗言,废长立幼,欲废太子赫连璝而改立酒泉公赫连伦。赫连璝听到消息后,不甘坐以待黜。于是不分青红皂白,率骑一万攻杀赫连伦。赫连璝杀赫连伦后,率众返长安,并攻统万。赫连伦之弟太原公赫连昌闻知,即起兵攻杀赫连璝,之后收编了赫连璝的部众回到统万城。赫连勃勃闻讯后悲愤不已,却亦无可奈何,只得封赫连昌为太子。这次太子之争连损夏朝两根顶梁柱,令夏朝大伤元气。
与大月氏在正史中,大夏之名始见于《 史记》,与大夏经常同时出现的国名则有 大月氏。此后的《 汉书》、《 后汉书》等对大夏和大月氏的记载与《 史记》基本相同。《三国志》中未见大夏和大月氏之名。《晋书》在“ 大宛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但未见提到大夏。
《魏书》和《北史》中始见有吐呼罗国,同时还都列有大月氏国,但皆未见大夏之名。此外《 北史》中还列有 吐火罗国。《隋书》中列有 吐火罗国,在“ 康国”条中提到了 月氏之名。《旧唐书》中无大月氏国和吐火罗国,但在“ 罽宾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在“波斯”条中提到了吐火罗。《 新唐书》中列有“吐火罗”条:“吐火罗,或曰土豁罗,曰睹货逻,元魏谓吐呼罗者。”按《新唐书》的说法,《魏书》和《北史》中的吐呼罗就是吐火罗。《新唐书》中还记载:“挹怛国,汉 大月氏之种。大月氏为 乌孙所夺,西过大宛,击大夏臣之。治蓝市城。大夏即吐火罗也。”《新唐书》所提到的大夏,显然是指汉时大夏,而21世纪指的是吐火罗。
观古籍可知,大夏之名见于《 史记》、《 汉书》和《后汉书》中,而 吐火罗之名(或同音异字)则见于《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大夏和吐火罗之名分别出现在两个时期,即汉时西域有大夏、大月氏而无吐火罗,北朝及以后的西域则有吐火罗、大月氏而无大夏。
鉴于北朝及以后的史籍中吐火罗和大月氏并列出现,所以将吐火罗对应于大月氏显然不妥,就是对应于大月氏的一部分也是很牵强的。相反,大夏与吐火罗之名的分期出现,则为大夏即吐火罗一说带来了较为有利的信息和旁证。
与吐火罗有学者主张大夏即 吐火罗,他们认为,“大夏”正是吐火罗(Tochara)的精确音写,或为西方记录中所载“Tokhara”之对音。
语言学家们认为,经过五胡乱华事件后,中国北方汉人向江南迁徙,而外来民族进入北方及中原,因此北方方言的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的说来,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跟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是大大简化了,而南方各方言,却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较多的古音成分。如吴方言在声母方面保留了古浊声母和清声母的区别。”因而“现在的吴语是中古北音的继承者。”按语言历史学,晋以前北方地区的语言是中古北音,晋末以后则演变为现代北方方言(普通话)了。
既然“现在的吴语是中古北音的继承者”,那么就用现吴语来读一下“大夏”两字吧。以下便是用吴语中的上海方言所读“大夏”两字的音(采用国际音标注音):
用上海方言读“大夏”,与"大华"同音,其读音与“ 吐火罗”读音很接近,而与“睹货逻”读音则几乎一致。这完全证实了北朝以后用北方方言所读的“睹货逻”之音就是晋以前用中古北音所读的“大夏”之音。唐玄奘在《 大唐西域记》中将“吐火罗”正音为“睹货逻”,可见这是唐玄奘亲耳所闻之记录,非常准确和忠实。同时也反映出自北朝至唐,北方方言一直在变化之中。
综上分析,大夏与吐火罗(睹货逻)完全就是同音异写,大夏即吐火罗,正如《新唐书》所说的那样。
与希腊中国古代史书上的大夏,一说为希腊族移民建立的 巴克特里亚王国,位于兴都库什山北麓及 阿姆河上游一带。这里先后曾经历古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亚历山大帝国及 塞琉古王国(前312~前64)的统治。公元前3世纪中叶,塞琉古王国在大夏的总督狄奥多特实行独立。独立后的大夏统治者们仍然是古希腊族移民出身的人,所以史书上又称之为希腊—大夏王国。在狄奥多特之子狄奥多特二世时,大夏北部地区的一个总督欧提德摩斯夺取了狄奥多特家族的,自立为王。公元前208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向东进军,打败大夏军队,围攻大夏首都,但不能攻下。公元前206年,双方取得协议:欧提德摩斯仍保留大夏王号,但必须和安息王一样对塞琉古王国纳贡称臣。
欧提德摩斯的儿子地米特留斯(约公元前190—167年)继位后,大举向南扩张,将大约相当于今阿富汗斯坦和巴基斯坦所在的地区纳入大夏版图。这是大夏王国的极盛时代。地米特留斯又将首都迁至怛叉始罗,使国家的重心移入古印度的西北部,并重视希腊文化与古印度文化的交融。但是大夏的希腊人对他的这种政策颇有不赞成者。约公元前168年,一个希腊人贵族欧克拉提德占据大夏,自立为王。于是希腊人统治的大夏国家一分为二:一在大夏本土,一在印度。以后两国各分为若干小国。希腊-大夏王国作为统一国家存在的时间,总共还不到一个世纪。
按大夏自古是 吐火罗的观点,大夏又译作“吐火罗”﹑“者(代用字)货罗”﹑“吐火罗斯坦”,“大夏”即 巴克特里亚之汉译,是 雅利安人的故乡,曾流行伊朗 琐罗亚斯德教,最早见于《 史记· 大宛列传》和《 汉书· 张骞李广列传》。按史书记载: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 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 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 身毒国。”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 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 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
身毒即印度,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 月氏人”,即早期 贵霜帝国(即 贵霜)。而在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希腊- 巴克特里亚王国已经陷入和战乱。
如果大夏是 吐火罗人,那么大夏故地在中国西北地区,大夏人生活中心大致在今新疆 和田一带,属 东伊朗人种,是 斯基泰人和 塞种人的近亲。大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有交往,古籍中对其多有记载。公元前174~前161年,伊塞克湖东岸和 伊犁河上游流域的 塞种人部落受 大月氏人第一次西迁的冲击,向南迁徙。途中与大夏发生冲突。战败的大夏人除一部分傍南山(今 阿尔金山﹑ 祁连山山脉)东逃,进入 陇西 洮河流域外(汉时曾在此置大夏县),大部向西迁徙,翻越 葱岭(今 帕米尔高原)后进入中亚 阿姆河以北地区,与同样受大月氏冲击而从伊塞克湖以西迁徙至此的塞种人部落汇合,约在公元前145年,他们同一部分塞人冲过阿姆河,占据 巴克特里亚(今阿姆河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地区),将盘踞此地两百馀年的中亚希腊人逐往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公元前128年, 张骞出使大月氏至阿姆河时,见大夏人定居巴克特里亚,遂以“大夏”之名称呼之,后来的西方史家和 阿拉伯人则称之为“ 吐火罗斯坦”。大夏人在巴克特里亚脱离希腊人统治后不久,就被第二次西迁而来的 大月氏人征服。
大夏人为半农半牧者,有自己的语言,大夏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伊朗语族,最初用阿拉米字母书写,在 月氏人统治下开始用 希腊字母书写。不过 吐火罗语却不属于伊朗语族。20世纪初,在新疆 库车﹑ 龟兹发现一种古语言,曾一度被认为是吐火罗语。在 巴克特里亚发现一种属中古波斯语的地方方言,书写时采用希腊字母。一些学者认为这才是大夏人的语言,故称之为“真正吐火罗语”。
大夏主要指 阿姆河( 古希腊称Oxus)以南, 兴都库什山(古希腊称Paropamisus)以北地区,继承了被称为纳马兹加(Namazga)的阿姆河文明,现存考古文物有一些不超过15厘米高的距今4000多年的小头大身女性雕像。大夏地区被希腊人征服以后成为一个中亚古国。另有一说主张大夏人为巴克特里亚土著。
大夏王国即巴克特里亚,大约在现代阿富汗。 这里原本是希腊人最东端的殖民地,统治者为希腊人,被统治者塞种。由于吐火罗四部入侵,导致当地的希腊王国瓦解。统治者大约都是吐火罗征服者。但是这个地域依然属于塞种文化圈,风俗与塞种国家大宛相同。 所以《史记》记载月氏西迁之前的大夏“与大宛同俗,无大君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
巴克特里亚是希腊化的奴隶制国家,所以一般也称为“希腊-巴克特里亚”,在中国称之为“大夏”。在亚历山大死后为塞疏西王国之一部。汉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大夏被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大月氏人征服。由于大月氏也被称为吐火罗,所以大夏也被称为“吐火罗斯坦”。史记里记载的“大夏国”是巴克特里亚在北方的残留部分,德米特里乌斯一世南下入侵印度时留守北方的将军欧克拉蒂德斯叛变,巴克特里亚分成南北两个王国。
公元前329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征服此地后,即以此为东方领地的统治中心。塞琉西王朝统治中亚地区的时候,更将大批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移居此地。公元前256年,巴克特里亚总督狄奥多图斯一世(约前256~前248在位)宣告独立。并委派其亲属和功臣为各州总督。
约公元前230年,索格狄亚那总督欧西德穆斯夺得王位。公元前208年,他挫败安条克三世率领的塞琉西军队,迫使后者正式承认巴克特里亚王国。其子德米特里一世(约前200~前185在位)即位后,将喀布尔、犍陀罗和旁遮普等地纳入王国的版图。至公元前2世纪70年代时,王国的版图东起恒河中游流域,西达波斯沙漠,南抵孟买湾,北界锡尔河,势力鼎盛。但就在这时,监领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地区的欧克拉蒂德斯发动叛乱,在巴克特里亚称王。从此,王国以兴都库什山为界,为南北二朝,互相攻战不已。一些势强的总督或将军乘机割据一方,国势转衰。
在当时大夏已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各等级的居住区域和房屋有十分明显的差别。据铭文研究,希腊语是王国的官方语言,而希腊字母也往往被用来标写或改写本地语言。这一时期,希腊的宗教,建筑风格、雕塑技艺、钱币和金属器皿的铸造技术在中亚及南亚北部广泛流行。
公元前145年,巴克特里亚被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大月氏人和部分塞种人所征服。张骞在大夏时,得知由蜀(今四川盆地)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张骞及时地报道了与西北各国往来的可能性。暗示了与那些地区通商的潜在价值。他还指出了与像中国那样反匈奴的其他民族结盟的好处。具有雄才大略而又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听后十分惊喜,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从西南到大夏的官道,由官方参与商业贸易,扩大疆土。但是由于少数民族的抵抗,汉武帝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公元前1世纪末至公元1世纪初,控制中亚细亚的喀布尔和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的赫尔谟尤斯一度势强,但在安息却很快衰亡。
容易读错的历史字词
容易读错的历史字词,你读对了吗?
1、会稽郡(会,拼音:kuài,读快)
2、岑参 (cén shēn)
3、炮烙(páo luò)之刑
4、大月氏 (ròu zhī)
5、女娲(wā)
6、樊於期(fányú jī)
7、苻(pú)坚
8、龟兹 (qiū cí)
9、可汗 (kè hán )
10、吐蕃(bō)
11、帝喾 (kù)
12、万俟勰(mò qí xié)
13、赤嵌(kàn )城
14、褒姒 (bāo sì)
15、范蠡 (lǐ)
16、焚(fén)书坑儒(rú)
17、呼韩邪单于(yé chán yú )
18、金兀术(wù zhú)
19、祖逖 (tì)
20、老聃(dān )
21、汨(mì)罗江
22、淳(chún )于越
23、临洮(líntáo )
24、鸭绿(lù)江
25、芒砀山 (mánɡ dànɡ)
26、缇萦 (tí yínɡ)
27、于阗(tián ) 28、张骞 (qiān ) 29、谯(qiáo )县
30、应玚(yīnɡ yánɡ) 31、阮瑀(ruǎn yǔ) 32、拓跋珪(tuò bá ɡuī)
33、元昊(hào ) 34、郯([tán])城 35、暹(xiān )罗
36、蕲(qí)县 37、虞姬 (yú jī) 38、范滂 (pānɡ )
39、鄯善(shàn shàn) 40、蔡邕(yōnɡ) 41、许攸(yōu)
42、刘歆(xīn ) 42、邗(hán )沟 43、范缜 (zhěn )
44、鄄(juàn )城 45、郓( yùn )城 46、鲜卑 (xiān bēi )
47、樵(qiáo )夫 48、大汶(wèn)口 49、燧(suì)人氏
50、蚩尤(chī yóu ) 51、有扈(hù)氏 52、亳 (bó)
53、镐(hào)京 54、夏桀 (jié) 55、商纣 (zhòu )
56、共(ɡōnɡ)伯和 57、藁(ɡǎo)城 58、蟠(pán)龙
59、郢(yǐnɡ) 60、李悝(kuī) 61、阖闾(hé lǘ)
63、公子虔(qián) 64、大宛(yuān) 65、邯郸(hán dān)
66、虢(ɡuó)国 67、弈(yì)秋 68、阿房(ēpánɡ)宫
69、骊(lí)山 70、胡亥(hài) 71、垓(ɡāi)下
72、刘濞(bì) 73、主父偃(yǎn) 74、淄川(zi chuan),古名般阳。75、齐桓(huán)公 76、李膺(yīnɡ) 77、陂(bēi)塘
78、冒顿(mò dú) 79、阏氏(yān zhī) 80、王嫱(qiánɡ)王昭君
81、胡笳(jiā) 82、周髀(bì)算经 83、王粲 (càn)
84、迦毗(jiā pí)罗卫 85、蹴鞠(cù jū) 86、曹丕(pī)
87、刘禅(shàn)88、齐王冏(jiǒnɡ) 89、长沙王乂(yì)
90、河间王颙(yónɡ) 91、遒(qiú)县 92、司马懿(yì)
93、疆埸(yì) 94、洧 (wěi) 水 95、钟繇(yáo,一作yóu)96、翟(zhái)让 97、入彀(ɡòu) 98、颉(xié)利可汗
99、英国贞武公李勣(“勣”音“绩”)100、阙(quē)特勤 101、苾伽(bì jiā)可汗
102、回鹘(hú) 103、靺鞨(mò hé) 104、大祚(zuò)荣
105、晁(cháo)衡 106、和同开珎(zhēn) 107、马嵬驿(wéi yì)
108、颜杲(ɡǎo)卿 109、唐僖(xī)宗 110、冤句(yuān qū)
111、宇文恺(kǎi) 112、洨(xiáo)河 113、刘焯(zhuō)
114、邙(mánɡ)山 115、李峤(qiáo) 116、下邽(ɡuī)
117、羌(qiānɡ)族 118、步辇(niǎn)图 119、李存勖(xù)
120、赵匡胤(yìn) 121、宋神宗赵顼(xū) 122、鄞(yín)县
123、潢(huánɡ)河 124、澶(chán)州 125、钱镠 (liú)
126、澉(ɡǎn)浦镇 127、斡难(wò nàn)河 128、萨都剌(lá)
129、赵孟頫(fǔ) 130、张瑄(xuān) 131、拂菻(fú lǐn)
132、苏洵(xún) 133、李煜(yù) 134、黄筌(quán)
135、孟昶(chǎnɡ) 136、米芾(fú) 137、濠(háo)州
138、朱棣(dì) 139、浡(bó)泥 140、倭(wō)奴
141、俞大猷(yóu) 142、脱懽(huān) 143、鞑靼(dá dá)
144、萨尔浒(hǔ) 145、多尔衮(ɡǔn) 146、蒯(kuǎi)祥
147、陈洪绶(shòu) 148、周瞾(zhào) 149、王谠(dǎnɡ)
150、拳毛騧(ɡuā) 151、冕旒(miǎn liú) 152、妫(ɡuī)
153、榷(què)场 154、燕蓟(jì) 155、郾(yǎn)城
156、朱彧(yù) 157、俳(pái)优 指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158、狼筅(xiǎn)
159、昭梿(lián) 160、身(yuān)毒 161、嫘(léi)祖
162、濮(pú)阳 163、鲧(ɡǔn) 164、皋陶(ɡāo yáo )
165、妇好[fù hǎo]166、髹(xiū)漆 167、利簋(ɡuǐ)
168、重(chónɡ)耳 169、邲(bì) 170、捭阖(bǎi hé)
171、圭(ɡuī)表 172、日晷(ɡuǐ) 173、程邈(miǎo)
174、酎(zhòu)金杯 175、蒙恬(tián) 176、毛玠(jiè)
177、氐 (dī) 族 178、鄠 (hù) 杜 179、羯(jié)族
180、伊尹(yī yǐn) 181、邹(zōu)国 182、曩(nǎnɡ)时
183、岷(mín)江 184、秭(zǐ)归 185、墨翟(mòdí)
186、苜蓿(mù xu) 187、琅琊(lánɡ yá) 188、木屐(jī)
189、缑(ɡōu)氏 188、褚(chǔ)遂良 189、长垣(yuán)
190、宫阙(què) 191、瓦剌(lā) 192、唐摭(zhí)言
193、幞(fú)头 194、陶埙 (xūn)195、钺(yuè)
196、稔(rěn) 197、膏腴(yú) 198、夯(hānɡ)
199、骨力裴(péi)罗
生僻字的读音
1. 觊觎(读音:jì继yú鱼):非分的希望或企图;例句-亚洲车商“觊觎”美国人才。
2. 耄耋(读音:mào茂dié叠):八九十岁的年龄;
3. 饕餮(读音:tāo涛tiè帖):古代传说中一种凶恶的兽;
4. 诟(读音:gòu够)耻辱;辱骂:~骂。~病(指责,辱骂)。~谇(辱骂指斥)。~厉。~詈。~辱。
5. 囹圄(读音:líng灵yǔ于)古代的监狱;例句:身陷囹圄;
6. 蹇(读音:jiǎn简)人名;正直的样子
7. 桎梏(读音:zhì制gù固)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8. 攫(读音:jué绝):掠夺;抓取:~取(掠夺)。~夺。
9. 皈(读音:guī归)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泛指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皈依佛门
10. 昶(读音:chǎng厂)舒畅,畅通。
11. 谞(读音:xū需)才智;计谋
12. 赍(读音:jī犄)怀着,抱着
13. 儁(读音:jùn俊)才智出众的人
14. 酎(读音:zhòu宙)酎金:古代诸侯给皇帝的贡金,供祭祀之用。
15. 髯(读音:rán然)两腮的胡子
16. 戮(读音:lù录):杀,杀戮
17. 镔(读音:bīn宾)镔铁:精炼的铁
18. 偃(读音:yǎn演)停止;停止:~息。~武修文。仰面倒下,放倒
19. 兖(读音:yǎn演)县名,在山东
20. 桓(读音:huán环)姓
21. 邕(读音:yōng拥)〔~江〕水名,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南宁的简称
22. 蜺(读音:ní尼)寒蝉,寒蝉,一种体形较小的蝉。
23. 珪(读音:guī规)同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仪式时所有的玉器。
24. 藜(读音:lí黎)植物;嫩叶可吃。茎可以做拐杖(亦称“灰条菜”):
25. 顒(读音:yóng永二音)大,仰慕
26. 颍(读音:yǐng影)颖河,在河南
27. 盱眙(读音:xū需yí怡)县名,在江苏
28. 邳(读音:pī批)邳县,在江苏
29. 鬻(读音:yù驭)卖
30. 喏(读音:nuò懦)叹词
31. 鸾(读音:luán栾)传说中凤凰的一种
32. 槊(读音:shuò硕)矛,古代的一种兵器
33. 鳌(读音:áo獒)传说中的海里面的大鳖
34. 傕(读音:què绝)用于人名
35. 汜(读音:sì四)水名,在河南省
36. 痈(读音:yōng拥)一种毒疮
37. 齑(读音:jī激)捣碎的姜、蒜等的。
38. 擐(读音:huàn换)穿
39. 邙(读音:máng忙)山名,在洛阳北
40. 掾(读音:yuàn愿)古代官署属员的统称
41. 谶(读音:chèn趁)迷信的人指将来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42. 狻猊(读音:suān酸ní霓)传说中的一种猛兽
43. 贲(读音:bēn奔)虎贲:古代称勇士
44. 辔(读音:pèi佩)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
45. 鄠(读音:hù户)户县,在陕西省
46. 隗(读音:kuí奎或wěi委)姓
47. 袅(读音:niǎo鸟)炊烟上升的样子
48. 弑(读音:shì是)古时候指臣杀君、子杀父母的行为
49. 潸(读音:shān珊)流泪的样子
50. 茕(读音:qióng穷)没有弟兄
51. 轸(读音:zhěn诊)古代车后面的横木
52. 遽(读音:jù锯)急忙
53. 谯(读音:qiáo桥)谯楼:古代城墙上建筑的楼,可以瞭望
54. 戾(读音:lì利)罪过
55. 馥(读音:fù复)香气56. 匡(读音:kuāng筐)扶正
57. 玳瑁(读音:dài带mào冒):异种爬行动物,跟龟相似
58. 旄(读音:máo矛)古代用牦牛尾马做成的旗子
59. 钺(读音:yuè越)古代的一种兵器,比斧子大些
60. 岑(读音:cén参差的参的读音)小而高的山
61. 搦(读音:nuò懦)挑惹
62. 帻(读音:zé责)古代的一种头巾
63. 酾(读音:shī施)斟酒
64. 飐(读音:zhǎn展)风吹物体使颤动
65. 崤(读音:xiáo淆)山名,在河南省
66. 赀(读音:zī咨)计量(多用于否定);同“资”
67. 荥(读音:xíng型)荥阳,地名,在河南省
68. 踅(读音:xué学)折回
69. 轘(读音:huàn换)古代用车人体的一种酷刑
70. 咥(读音:xī细)大笑
71. 蒯(读音:kuǎi快)姓
72. 谌(读音:chén臣)相信
73. 羌(读音:qiāng腔)羌族,少数民族
74. 麴(读音:qū渠)同“曲”
75. 搴(读音:qiān谦)拔取
76. 鍪(读音:móu谋)古代的一种锅
77. 磾(读音:dī滴)人名
78. 曩(读音:nǎng攮)从前的,过去的
79. 翊(读音:yì翼)辅佐,帮助
80. 岘(读音:xiàn现)岘山,在湖北省
81. 郿(读音:méi梅)郿县,在陕西省
82. 慄(读音:lì利)发抖
83. 箸(读音:zhù住)筷子
84. 蘼(读音:mí迷)
85. 馔(读音:zhuàn撰)饮食,吃喝
86. 迓(读音:yà亚)迎接
87. 觞(读音:shāng商)古代喝酒用的器物
88. 栊(读音:lóng龙)窗户
89. 衠(读音:zhūn谆)纯粹
90. 奁(读音:lián连)妆奁:嫁妆
91. 蹙(读音:cù蹴)皱眉头
92. 诩(读音:xǔ栩)说大话
93. 祀(读音:sì四)祭祀
94. 衢(读音:qú渠)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
95. 黥(读音:qíng情)古代在犯人的脸上刺刻涂黑的刑具
96. 刖(读音:yuè越)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的足砍掉
97. 佞(读音:nìng宁死不屈的“宁”音)有才智;善辩,巧言谄媚
98. 盩厔(读音:zhōu周zhì至)地名,在陕西省,今周至
99. 搠(读音:shuò烁)扎,刺
100. 彧(读音:yù玉)有文采
101. 绲(读音:gǔn滚)织成的带子;绳
102. 徵(读音:zhǐ纸)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5”。
103. 玠(读音:jiè介)古代的一种礼器,即大圭
104. 鄄(读音:juàn倦)鄄城,在山东省
105. 朐(读音:qú渠)临朐,地名,在山东省
106. 竺(读音:zhú竹)古同“笃”,厚;姓
107. 阍(读音:hūn昏)宫门,看门
108. 帛(读音:bó博)丝织品的总称
109. 繇(读音:yáo摇)同“徭”
110. 斛(读音:hú胡)器量名,十斗为一斛,后改为五斗为一斛
111. 暹(读音:xiān先)日升;进;用于人名
112. 黍(读音:shǔ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113. 撄(读音:yīng婴)接触;扰乱,纠缠
114. 跸(读音:bì毕)古代皇帝出行时清道;帝王出行的车驾;泛指帝王出行的车驾
115. 煨(读音:wēi威)在带火的灰里把东西烧熟
116. 骅骝(读音:huá滑liú流)古代称赤色的骏马
117. 轵(读音:zhǐ指)古代指车轴的末端
118. 砀(读音:dàng荡)砀山,地名,在安徽省
119. 慓(读音:piāo飘)快捷而勇猛,同“剽”,剽悍
120. 哙(读音:kuài快)咽下去
121. 腴(读音:yú鱼)肥
122. 颔(读音:hàn汉)点头
123. 觐(读音:jìn颈)朝见君主或朝拜圣地,
124. 觥(读音:gōng公)古代用兽角做的一种盛酒的器皿
125. 骞(读音:qiān千)高举;人名
126. 纮(读音:hóng红)古代帽子上的系带
127. 渚(读音:zhǔ煮)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128. 笮(读音:zuó泽)姓;用竹篾拧成的索
129. 秣(读音:mò莫)牲口的饲料
130. 淯(读音:yù育)水名,在河南省
131. 胤(读音:yìn印)后代
132. 笄(读音:jī机)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
133. 俟(读音:sì四)等待
134. 兀(读音:wù物)高而上平
135. 臾(读音:yú鱼)须臾:片刻
136. 飏(读音:yáng杨)同杨
137. 僭(读音:jiàn鉴)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
138. 蕤(读音:ruí蕊)草木旺盛的意思
139. 浚(读音:xùn迅)浚县,在河南省
140. 垕(读音:hòu后)古同“厚”。
141. 刈(读音:yì义)割
142. 戕(读音:qiāng腔)杀害
143. 貔貅(读音:pí皮xiū修)传说中的一种猛兽,似熊
144. 啖(读音:dàn但)拿利益引诱人
145. 钁(读音:jué爵)刨土的工具
146. 攸(读音:yōu忧)所
147. 豨(读音:xī西)古书上指猪
148. 盍(读音:hé何)何不,表示反问或疑问
149. 眭(读音:suī虽)姓
150. 墀(读音:chí迟)台阶
151. 悚(读音:sǒng耸)害怕
152. 肱(读音:gōng宫)股肱:得力的助手
153. 鈚(读音:pī批)古代箭的一种
154. 酂(读音:cuó矬)酂阳地名,在河南省
155. 俎(读音:zǔ祖)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
156. 冢(读音:zhǒng种子的“种”音)坟墓
157. 璆(读音:qiú求)美玉
158. 匄(读音:gài丐)同丐
159. 旆(读音:pèi佩)旗帜上镶的边
160. 罾(读音:zēng增)古代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
161. 豕(读音:shǐ使)猪
162. 祢(读音:mí迷)姓;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163. 乂(读音:yì意)治理,安定
164. 昃(读音:zè仄)太阳偏西
165. 鸷(读音:zhì智)凶猛的鸟,喻指凶猛
166. 坌(读音:bèn笨)灰尘
167. 胥(读音:xū需)古代的小官
168. 蜾(读音:guǒ果)蜂一类的飞虫
169. 夤(读音:yín银)深
170. 圭臬(读音:guī归niè镍)法度,规则
171. 廨(读音:xiè谢)古代统称官署
172. 邺(读音:yè业)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临漳县西
173. 绫(读音:líng陵)一种很薄的丝织品
174. 獬豸(读音:xiè谢zhì制)专说中的一种异兽,能辨曲直,见有人争斗就用角去顶坏人
175. 楮(读音:chǔ储)纸的意思
176. 虬(读音:qiú球)传说中的一种龙
177. 怏怏(读音:yàng样yàng样)不高兴,不满意
178. 歆(读音:xīn心)喜欢;羡慕;祭祀时神灵享受祭品、香火
179. 缧绁(读音:léi雷xiè谢)捆绑犯人的绳索
180. 禳(读音:ráng瓤)祈祷消除灾殃
181. 斫(读音:zhuó卓)砍削
182. 囷(读音:qūn群)古代的圆形谷仓
183. 邰(读音:tái台)姓
184. 莒(读音:jǔ沮)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莒县一带
185. 跣(读音:xiǎn显)光着脚
186. 郃(读音:hé何)合阳,在陕西省
187. 谮(读音:zèn怎)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188. 迤逦(读音:yǐ以lǐ里)曲折连绵
189. 箪(读音:dān眈)古代盛饭的圆竹筒
190. 穰(读音:ráng瓤)稻、麦等的秆
191. 隳(读音:huī灰)毁坏
192. 鼙(读音:pí皮)鼙鼓,中国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193. 髡(读音:kūn昆)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一种刑罚;古代指和尚
194. 顗(读音:yǐ以)安静;庄重恭谨的样
195. 鹄(读音:hú胡)水鸟,形状像鹅,体较鹅大,鸣声宏亮,善飞,吃植物、昆虫等(亦称“天鹅”):
196. 洹(读音:huán环)(~水〕水名,在中国河南省。亦称“安阳河”。
197. 滏(读音:fǔ抚)〔~阳河〕水名,在中国河北省
198. 夔(读音:kuí魁)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夔州,旧府名,府治在今四川奉节县
199. 琰(读音:yǎn演)美玉
200. 珩(读音:héng横)佩玉上的横玉
201. 蠡(读音:lǐ理)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202. 髀(读音:bì闭)大腿
203. 嗔(读音:chēn琛)生气;对人不满
204. 骖(读音:cān参)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205. 忖(读音:cǔn存的三音)思量
206. 孑(读音:jié杰)单独
207. 殂(读音:cú粗的二音)死亡
208. 忤(读音:wǔ武)逆,不顺从
209. 趱(读音:zǎn攒)赶路
210. 镬(读音:huò或)古代的大锅,鼎~(常作为烹人的刑具)。~亨(“亨”,同“烹”)。汤~(古代酷刑,把人投入盛着沸水的锅中煮死)。
211. 倥偬(读音:kōng空zǒng总)事情急迫;穷困
212. 篁(读音:huáng黄)竹林,泛指竹子
213. 杵(读音:chǔ础)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214. 鼐(读音:nài耐)大鼎
215. 侪(读音:chái豺)等辈,同类的人们:~类。~辈。吾~(我们这些人)。
216. 悃(读音:kǔn捆)至诚,诚实,诚心:~款。~诚。谢~。
217. 悒(读音:yì义)忧愁,不安:忧~。郁~。~怏。~愤。~闷。~~不乐。
218. 蓍(读音:shī施)〔~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通称“蚰蜒草”、“锯齿草”)。古代用其茎占卜,如“~龟”。
219. 涿(读音:zhuō桌)涿州,地名,在河北省
220. 谒(读音:yè叶)拜见:~见。拜~。进~。
221. 赧(读音:nǎn难)因羞惭而脸红:~~。~然。~愧。~颜。~然汗下。
222. 沔(读音:miǎn免)〔~水〕水名,在中国陕西省,是汉水的上流。
223. 骧(读音:xiāng襄)后右蹄白色的马;马抬着头快跑
224. 阚(读音:hǎn喊)虎啸
225. 妫(读音:guī规)〔~河〕水名,源出中国北京市延庆县,流入桑干河
226. 艨艟(读音:méng朦chōng冲)古代的一种战船
227. 槛(读音:jiàn鉴)兽类的栅栏:~车(a.运兽用的有栏杆的车;b.古代押运囚犯的车)。~阱。
228. 浼(读音:měi美)恳托
229. 蠫(读音:lí离)古同“劙”,割,~面(割破脸皮)。
230. 阊阖(读音:chāng昌hé合)〔~阖〕a.传说中的天门;b.皇宫的正门;c.风名,如“~~风”(指西风,秋风。亦简称“阊风”)。
231. 狎(读音:xiá霞)亲近而态度不庄重:~侮。~弄。~昵。~客(嫖客)。
232. 牝(读音:pìn聘)雌性的鸟兽
233. 殛(读音:jí急)杀死:雷~(突遭雷击致死)。
234. 巽(读音:xùn训)八卦之一,代表风;古同“逊”,谦让恭顺。
235. 悌(读音:tì涕)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上:孝~。
236. 缙(读音:jìn尽)〔~绅〕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官的人。亦作“搢绅”;赤色的帛
237. 胪(读音:lú卢)陈列;传语,陈述:~布(宣布,陈述)。~言(传言)。~句(上传语告下为“胪”,下传语告上为“句”)。~心(陈述心情)。~唱(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亦称“传胪”)。
238. 蕲(读音:qí齐)古同“祈”,祈求。〔~春〕地名,在中国湖北省。简称“蕲”,如“~艾”、“~蛇”(均为蕲春出产的药材),“~竹”。
239. 翳(读音:yì义)遮蔽,障蔽:荫~。~蔽。~障。~然。
240. 衽(读音:rèn任)衣襟;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席。
241. 疴(读音:kē科)病:沉~(重病)。染~。养~。
242. 尪(读音:wāng汪)瘦弱
243. 垓(读音:gāi该)指战场、陆地:~心(战场上重重围困的中心);垓下,地名,在安徽省
244. 骘(读音:zhì治)排定
245. 弇(读音:yǎn演)覆盖
246. 芟(读音:shān山)割草,除去
247. 缟(读音:gǎo稿)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248. 哂(读音:shēn深)微笑;讥笑
249. 祚(读音:zuò做)福,赐福;皇位
250. 藁(读音:gǎo搞)(~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
251. 矍(读音:jué绝)〔~铄〕形容年老而有精神的样子;惊慌地看着
252. 樯(读音:qiáng墙)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
253. 棹(读音:zhào找)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船夫。
254. 壎(读音:xūn薰)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
255. 巳(读音:sì四)地支的第六位,属蛇;用于计时:~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256. 矴(读音:dìng定)同“碇”。
257. 裨(读音:bì闭)增添,补助
258. 郦(读音:lì利)姓;古地名,在今中国河省南阳市西北
259. 溟濛(读音:míng明méng盟)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
260. 溽(读音:rù入)湿润;闷热
261. 瘴疠(读音:zhàng帐lì利)亦作“瘴厉”。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
262. 谲(读音:jué绝)欺诈,玩弄手段
263. 戆(读音:gàng干)傻,愣,鲁莽
264. 苴(读音:jū车)鞋里垫的草
265. 衿(读音:jīn金)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
266. 呦(读音:yōu优)叹词,表示惊异;语气词,相当于“啊”
267. 昴(读音:mǎo铆)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268. 觜(读音:zī兹)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269. 纛(读音:dào道)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270. 鏖(读音:áo獒)激烈地战斗
271. 庾(读音:yǔ雨)露天的谷仓;古代容量单位,一庾等于十六斗。
272. 濯(读音:zhuó拙)洗
273. 闇(读音:àn岸)同“暗”
274. 跼蹐(读音:jú局jí急)畏缩恐惧的样子
275. 浔(读音:xún寻)水边深处
276. 崦(读音:yān淹)山名,在中国甘肃省;
277. 虢(读音:guó国)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东~(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西~(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后迁到今河南省陕县东南)。
278. 耒(读音:lěi垒)古代称犁上的木把
279. 酹(读音:lèi累)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280. 飨(读音:xiǎng享)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
281. 恸(读音:tòng痛)极悲哀,大哭
282. 曜(读音:yào耀)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如“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
283. 荩(读音:jìn尽)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很细,叶卵状披针形,茎和叶可做黄色染料,纤维可做造纸原料。通称“荩草”;亦称“黄草”。
284. 髭(读音:zī兹)嘴上边的胡子
285. 缣(读音:jiān兼)双丝的细绢
286. 睨(读音:nì逆)斜着眼睛看
287. 郢(读音:yǐng颖)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
288. 蟊(读音:máo矛)吃苗根的害虫
289. 阆(读音:làng 滥)门高的样子。没有水的城壕。
290. 耑(读音:duān端)同“端”。
291. 鹪(读音:jiāo焦)鸟,体长约十厘米,背赤褐色,腹灰褐色,尾短,捕食小虫。亦称“桃虫”、“巧妇”。
292. 鹩(读音:liáo僚)同上
293. 诤(读音:zhèng郑)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
294. 璝(读音:guī规)古同“瑰”,珍奇
295. 泠(读音:líng陵)清凉
296. 葭(读音:jiā家)初生的芦苇
297. 雒(读音:luò落)古地名。西汉时置为雒县。自古为争蜀的战略要地。三国时刘备即因破雒城而得成都。今址四川省广汉县北
298 烝(读音:zhēng争)众多;进献
299. 欤(读音:yú于)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300. 纣(读音:zhòu骤)中国商代最后的君主,相传是暴君。
301. 懿(读音:yì意)美好(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
302. 邈(读音:miǎo渺)遥远
303. 羕(读音:yàng样)水长流
304. 罡(读音:gāng刚)古星名,即北斗七星的柄。
305. 拊(读音:fǔg府)拍
306. 萌(读音:méng盟)植物的芽
307. 恁(读音:nèn嫩)那么,那样,如此,这样
308. 宓(读音:mì秘)安静
309. 擢(读音:zhuó拙)提拔,提升
310. 睚毗(读音:yá崖zì自)发怒时瞪眼睛
311. 惮(读音:dàn但)发怒时瞪眼睛
312. 戢(读音:jí吉)收敛,收藏
313. 翎(读音:líng陵)鸟翅和尾上的长而硬的羽毛:雁~。野鸡~。孔雀~。~毛。~扇。~子。
314. 旒(读音:liú流)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315. 銮(读音:luán 栾)古代帝王的车驾上有銮铃,故亦作帝王车驾的代称:~仪(帝王的车驾及仪仗)。~驾。~舆。随~。迎~。
316. 眇(读音:miǎo妙)瞎了一只眼,后亦指两眼俱瞎:~视(a.用一只眼看;b.轻视)。“生而~者不识日”。
317. 齁(读音:hōu后)鼻息声:~声
318. 噀(读音:xùn训)含在口中而喷出:~水。
319. 倏(读音:shū书)极快地,忽然:~忽。~尔。~然。
320. 辂(读音:lù路)古代的一种大车。
321. 亹亹(读音:wěi伟wěi伟)勤勉不倦322. 躄(读音:bì毕)跛脚
323. 觳觫(读音:hú湖sù素)恐惧颤抖的样子。
324. 壬(读音:rén人)天干的第九位,用作顺序第九的代称。
325. 旰(读音:gàn干)晚,天色晚:~食宵衣(天晚才吃饭,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多用以称谀帝王勤劳政事)。
326. 臼(读音:jiù就)舂米的器具,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中间凹下。
327. 馘(读音:guó国)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俘二百五十人,~百人”。
328. 畿(读音:jī机)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辅。~辇。京~
329. 膂(读音:lǚ旅)脊梁骨:~力(体力)。
330. 簏(读音:lù鹿)竹箱:书~。
331. 疢(读音:chèn趁)热病,亦泛指病:~疾。
332. 殪(读音:yì意)死
333. 寤寐(读音:wù误mèi妹)日夜。寤:醒时。寐:睡时寤寐以求
334. 榇(读音:chèn趁)棺材
335. 彘(读音:zhì治)猪
336. 郏(读音:jiá夹)〔~县〕地名,在中国河南省。
337. 蹑(读音:niè镍)踩,踏:“张良、陈平~汉王足”。~足。追踪,跟随,轻步行走的样子:追~。~踪。~手~脚。
338. 揲(读音:shé折)古代数蓍草以占卜吉凶。
339. 殁(读音:mò莫)死(亦作“没”):病~。
340. 麈(读音:zhǔ竹)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尾(即“拂尘”)。
341. 孱(读音:chán潺)软弱,弱小:~王(软弱无能的君王)。~弱。~~。
342. 醴(读音:lǐ理)甜酒。甜美的泉水:~泉。
343. 醮(读音:jiào教)道士设坛念经做法事:打~。
344. 卞(读音:biàn辫)姓
345. 薨(读音:hōng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346. 鬯(读音:chàng唱)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
347. 秬(读音:jù据)黑
348. 廙(读音:yì意)恭敬。
349. 郯(读音:tán谈)〔~城〕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350. 愆(读音:qiān千)罪过,过失:~忒。~尤。罪~。
351. 逡(读音:qūn群)众人:~众。~情。~雄。~策~力。~威~胆。
352. 愍(读音:mǐn敏)怜悯;哀怜
353. 撷(读音:xié协)摘下,取下:采~。~英:采择精华
354. 歔欷(读音:xū虚xī希)哀叹抽泣声
355. 宄(读音:guǐ九)坏人:奸~(由内而起称“奸”;由外而起称“宄”)。
356. 颢(读音:hào昊)白的样子:~~。~气(洁白清新之气)。同“昊”
357. 遂(读音:suì岁)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358. 秭(读音:zǐ仔)一万亿
359. 玢(读音:bīn斌)玉名
360. 猇(读音:xiāo硝)古县名,在今中国山东省。
361. 雠(读音:chóu愁)应答
362. 醢(读音:hǎi海)肉酱
363. 纡(读音:yū迂)屈曲;曲折
364. 阃(读音:kǔn捆)门槛
365. 隰(读音:xí习)低湿的地方:“山有榛,~有苓”。
366. 牂牁(读音:zāng脏kē科)古水名;古地名(亦作“牂柯”。船只停泊时用以系缆绳的木桩)
367. 嶲(读音:xī新)〔越~〕古郡名。
368. 勑(读音:chì翅)同“敕”。
369. 耆(读音:qí奇)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老。~年。~绅。~宿(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370. 闿(读音:kǎi凯)古同“恺”,欢乐。
371. 廒(读音:áo傲)收藏粮食的仓房:仓~。
372. 嶷(读音:yí疑)〔九~〕山名,在湖南省。相传是舜安葬的地方;又指九嶷山之神,如:“~~缤兮并迎。”。亦作“九疑”。
373. 囡(读音:nān难)方言,小孩儿:小~。阿~。~~(对小孩儿的亲热称呼)。
374. 蚩(读音:chī吃)无知,痴愚:~拙(粗俗笨拙)。
375. 燧(读音:suì岁)上古取火的器具:~石。~人氏(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376. 颛顼(读音:zhuān砖xū需)(公元前2513—2435)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之孙,年十岁,佐少昊,二十即帝位,在位七十八年。
377. 喾(读音:kù库)传说中的古代帝王名,即五帝之一的高辛氏。
378. 缧(读音:léi雷)缧祖,人名,传说中是黄帝的妃,发明了养蚕。
379. 颉(读音:jié杰)(仓~)上古人名,相传他创造文字。
380. 亳(读音:bó博)〔~州〕地名,在安徽省。
381. 卣(读音:yǒu有)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口小腹大,有盖和提梁。
382. 妲(读音:dá达)〔~己〕古人名,中国商代纣王的宠妃。
383. 埙(读音:xūn薰)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
384. 兕(读音:sì四)古书上所说的雌犀牛。
385. 挹(读音:yì义)舀,把液体盛出来:~取。~彼注兹。~注(喻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
386. 瓒(读音:zàn赞)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像勺子的玉器。
387. 簋(读音:guǐ鬼)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
388. 邾(读音:zhū珠)古国名,在中国今山东省邹县。
389. 鬲(读音:gé隔)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沈括《梦溪笔谈》
390. 邺(读音:yè业)古地名,在今中国河北省临漳县西。
391. 舂(读音:chōng冲)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米。~药。
392. 洹(读音:huán环)〔~水〕水名,在中国河南省。亦称“安阳河”。
393. 刿(读音:guì贵)刺伤。
394. 虢(读音:guó国)中国周代诸侯国名:东~(在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西~(在今陕西省宝鸡县东,后迁到今河南省陕县东南)。
395. 燮(读音:xiè谢)谐和,调和:~理。调~。
396. 缶(读音:fǒu府)古代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
397. 闾(读音:lǘ驴)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茶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茶文化在新时代正与时俱进
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的传统饮品。茶的历史悠久,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流变,其自身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承载精神的茶文化,直到当下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茶、荼之别茶和荼在汉字中只有一横之别,在现在的含义之中茶是指茶叶、茶水等;而荼字则只有荼毒、如火如荼之类的意思。但根据学者的考证,在唐代陆羽作《茶经》之前,古汉字中是没有茶字的,是以荼字代替的。
《诗经》中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民之贪乱,宁为荼毒”等诗句,其中前两个“荼”字是指带有苦味的野草,可以用来食用,有许多学者认为这就是茶的原型;后一句的“荼”是将荼草的苦味引申为残害、伤害之意。
由此可见,在唐代之前荼有多重含义,其中就包含茶;到唐代之后茶才作为单独的汉字和含义独立出来。
茶的起源关于茶的起源,在历史上直到现在还有着许多的争议,这是因为缺乏重要的直接证据证明茶的起源时间和方式。所以关于茶起源的问题,大部分的证据来自于古籍记载。但总的来说,学术界关于茶叶起源的看法有这么几类:
1、神农发现茶,并发明茶饮。
我国茶学的奠基之作“茶圣”陆羽所作的《茶经》中这样记载了茶的起源:“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医学的经典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这样记载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二者都是将上古时代的神农氏作为茶的发现者和茶饮的发明者。但我们看神农氏身上的功绩,发明医药、制作耒耜、教民桑麻制作衣服、制作陶器、首开集市、发明弓箭等等,可以说有关农业、医药、植物等起源都加诸于神农氏,这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对于华夏始祖之一的神农氏的尊重和崇拜。
神农
所以说,我认为神农氏发现茶和发明茶饮的事情是不可信的,但茶最初作为药用应当是对的,因为在世界范围内,茶都是最初被用作药物,之后才被作为饮品,但同时兼具药用价值。
2、茶饮起源于巴蜀。
记载此种说法的是东晋时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其中记载了周武王伐纣之时,得到了古巴国、古蜀队的支持,在周朝建立之后,巴蜀之地向周朝称臣纳供,其中的贡品就有茶、香茗。
但东晋时代距离武王伐纣的事件已经将近1400年,其中记载种植茶叶的事迹在之前的史书中都未有过记载,而且华阳国志的记录手法往往是“详今略古”,而关于巴蜀之地早在殷商时期就种植茶叶的事情记载的这么翔实,可信度不高。
华阳国志
但《华阳国志》中关于巴蜀之地产茶的记载是基于对巴蜀地区地理、历史情况为基础的,至少说明了在东晋时期巴蜀地区已经是茶叶的产区。
《华阳国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植五谷,牲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其果实之珍者:树有荔芰,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给客橙、葵。其药物之异者有巴戟、天椒;竹木之璝者有桃支、灵寿。其名山有涂籍、灵台,石书刊山。
3、茶叶起源于汉代。
这种说法的主要的依据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王褒所作的《僮约》,这本是王褒为四川地区的一户人家解决主奴纠纷而订立的一则契约性的文件,文中明确规定了作为奴仆应当做的各项劳动事务,对研究当时的历史、社会关系、百姓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中记载了“脍鱼炮鳖,烹茶尽具”、“牵犬贩鹅,武阳买茶”,这说明在当时四川地区的地主阶层已经有了烹茶、饮茶的习惯,并且当时四川的武阳地区是茶叶产区,茶叶也已经作为商品被交易买卖。
但这种记载不能说明茶的起源问题,只能说明当时饮茶、种茶、茶叶交易的情景,但我们也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况推测,茶的产生必定早于汉代。
西汉王褒的《僮约》
4、茶叶原产地中国西南地区。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茶学研究者和地质研究者通过现代科学,通过对茶树的分布、繁衍、进化进行植物学分析,并根据西南地区的地质条件,结合各种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证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的原产地。
大茶树
茶的历史演变和茶文化的形成上边重点阐释了茶叶原产于中国的西南地区,并且最初可能是作为药品使用的,之后才在人们的生活中演变为茶饮;其中有学者考证,最初的茶是嚼食或煮食,之后才演变成冲泡饮用;并且茶叶的生产工艺也不断发展,并根据茶叶的性质和产区区分为各种茶种,也行成了内涵丰富的茶文化。
1、《黄帝内经》和道家思想是茶道文化的源泉。
茶道是作为烹茶、品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介的高雅生活情趣,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但我们细品茶道中的思想文化,不难发现与道家思想有着深刻紧密的联系。
在茶道思想中,讲究天然和一、道法自然、忘己、养生的理念,可以讲体悟茶道就是人生的修行之道。这些思想都起源于道家思想。
天人合一之境
而茶道之中讲求的养生、遵循四季规律、敬畏自然的理念,则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代,托名黄帝所作,虽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但其思想源泉仍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道家思想。
根据《黄帝内经》养生遵循四季变化自然规律的理念,人们将饮茶归结为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的宝贵经验。
可以说,茶自产生起,就深深根植于中华本土的道家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思想的载体。
2、陆羽的《茶经》是茶学的奠基之作。
茶最初作为药品诞生之后,经过长久的演变,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的饮品。到了隋唐时期,国家的整体环境较为稳定,农业经济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改善,形成了全民饮茶的风尚。
在这种情况下,唐代的陆羽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之上,又对先人种植生产茶叶、饮茶技艺、饮茶器具、茶道思想等经验和思想做了高度的总结概括,形成了一部关于茶学的综合性专著,这就是《茶经》。
《茶经》将饮茶这一生活方式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思想升华,正式形成茶道文化。《茶经》也成为茶学的奠基之作,对茶叶生产和茶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
陆羽品茗图
3、茶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主要商品。
茶在成为饮品之后,也迅速成为了商品,在汉代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之后,茶叶同丝绸一样迅速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商品。
连接古代中国与外国之间文化、经济交流的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主要以丝绸、瓷器、茶叶为主要商品的。
连接中原与西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茶马古道,主要交易商品是茶叶和马匹。
茶叶
可以说,茶叶在中国的历史之中起到了促进周边少数民族、周边国家经济交流和文化交融的重要作用,在不自觉间推动了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4、茶叶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学的经典名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有解毒的功效,也说明在传统中医学中茶是药物,制茶和炮制中药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提高物质效果、改变部分性质、便于保存。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认为茶有降火解毒、提神醒脑的作用。
现在研究认为茶具有提神醒脑、增强记忆力、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抗肿瘤、减肥美容、防暑降温、提高免疫力、降胆固醇降血压、延年益寿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
清茶一杯
5、茶兼具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区性和国际性。
茶的历史悠久,并且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是其历史性;
在当代茶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与时俱进,这是其时代性;
不止汉族人民喜欢饮茶,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少数民族也行成了饮茶的习惯,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和茶文化,这是其民族性;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皆有名茶,各地的饮茶习俗和饮茶文化也不相同,这是其地区性;
古老的中国茶在现在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国,并与各国的文化相互交融,起到了促进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其国际性。
6、茶叶的种类和名茶代表。
在我国通常按照茶叶的品质和制作工艺分成6类,分别是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还有1类是再加工类茶叶。具体的细分、区别、加工工艺和代表茶叶不再赘述,以下面的图片代替,更为直观易懂。
茶叶的分类和代表
茶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作用茶文化自形成之日起,就作为文化反过来影响和改造社会。在传统的茶文化中,可以起到弘扬道德、传播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作用,但这大多是对个人或者小范围饮茶群体的作用。随着进入新时代,茶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自然也起到了更加重要的社会作用。
1、茶文化史以弘扬道德为中心的。
就个人而言,可以起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的作用;
就社会而言,强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提倡敬人,有利于提高社会的整体文化素质,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和道德困境,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
2、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静下来品一杯茶,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放松身心的压力,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平和的心态应对时代的挑战。
3、茶文化的消费,一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们在低趣味领域的消费,提高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时代的进步;
4、促进中外交流。在当下,中国的茶文化正在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以茶为纽带,加强和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饮得清茶三两盏,偷得浮生半日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