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男宝宝取名(给男宝宝取名字大全)
300个独特新颖的男孩名字推荐,个个别出心裁,助他决胜千里
每个小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都是父母心中的唯一。家长朋友们为宝宝取一个独特新颖的名字,更能彰显出宝宝的不同凡响。怎么样取一个独特稀少的好名字?家长朋友们不妨从国学经典之中获得取名灵感,从国学经典中为宝宝取一个能量满满、别出心裁的好名字。
江南易林从国学经典之中精选了200个别出心裁的好名字,助宝宝决胜千里、所向无敌。
长锋
出处:但见争锋处,长须得胜归-塞下曲-全唐诗
“长”与短相对,“锋”本义是矛、剑等的尖端,引申为兵器的锐利部分。本诗《塞下曲》中的“争锋”指的是两军交战、争夺胜利,因此“长锋”不仅指长兵器也引申为胜利。江南易林认为“长锋”是一个所向披靡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浩气长存、锋不可当。
若成
出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第四十五章-道德经
此句出自《道德经》,意为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成”这里理解为完美的、成功的,“若”的意思是似乎、好像。这话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蓄内敛。江南易林认为“若成”是一个哲理丰富、独特新颖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上善若谷、马到成功。
有乔
出处: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第02章 梁惠王下-孟子
这句话出自《孟子》,“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在此句中代指国家土地。“乔”一般指松柏、杨树、白桦等一类高大正直的树木,寓意正直勇敢、长寿平安。江南易林认为“有乔”是一个很特别的名字,符合男宝宝气质,寓意宝宝腹有诗书、鸣于乔木。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君儒
出处:英宰文儒叶,明君日月齐-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西字)-全唐诗
“文儒”指的是学问渊博、才德兼备的文人才子,这里的“儒”有文、柔的意思,在古代指儒雅的读书人。“君儒”指的是勤于读书学习、才华横溢、品德突出的才子。江南易林认为“君儒”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儒雅君子、勤勉努力。
展明
出处: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一作月夜寄微之,忆乐天)-全唐诗
“展”的意思是舒展、展开,引申为发挥才能。“明”诗中指清亮的光辉,也就是月光。月光清亮皎洁,寓意圆满、纯洁。江南易林认为“展明”是一个独特有寓意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大展宏图、前途光明。
皓安
出处: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楚辞
出自《楚辞》,意为:怎么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屈原此句话告诫了年轻人,要坚守自己纯洁高尚的品德,保持本心。“安”在此句的本义是怎么能够,引申为平安、安静。“皓”指光明的样子,引申为高洁的品格。江南易林认为“皓安”是一个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皓月千里、岁月安康。
本文由江南易林宝宝起名原创
礼洋
出处:礼乐具举,济济洋洋-封泰山乐章·太和-全唐诗
“礼”作为名字表示敬重的言行、态度,引申为礼仪、礼貌、诗礼。“济济洋洋”意为盛美的样子,寓意圆满幸福。“洋”本义指比海更为广阔的水域,寓意盛大。“礼洋”可以理解为品德高尚、通宵礼节。江南易林认为“礼洋”是一个有礼貌、知礼节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知书达礼、博洋内涵。
男儿志存当高远,一个好的名字,能够将男儿意气挥洒自如。家长朋友如果能为宝宝取一个新颖独特的好名字,就能让宝宝决胜千里、所向披靡。
你对起名有什么看法或建议吗?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交流。
家有男宝宝,如何取名更显得稀少独特
稀少独特,顾名思义就是少见罕见的名字,又要做到好听,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在起名选字的时候父母却犯了难。
粉丝们给刚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起名时经常要花费大量时间计穷势蹙,只为能起一个般般入画的男宝宝名,为其有一个美好的名字相随,如果还不知道如何取名,那么今天这篇文章可以帮到您,是不是有心仪美名呢。
锦君
诗词出处:"君子至止,锦衣狐裘。"——《诗经 终南》
点评:《终南》赞扬了秦公修德爱民的美好德行。“锦衣”指的是华贵的服饰,“锦”指华美的丝织品,引申为美好的品德。“君”是指才德兼备之人。“锦君”可以理解为对有操守、有学问的人的赞美。“锦君”是个符合男宝宝气质的名字,寓意宝宝锦绣前程、大雅君子。
永其
诗词出处:"神其下降,永祚休平。"——《全唐诗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
点评:“永其”在看来是一个典型的男宝宝名字,其谐音为“勇气”。用作人名寓意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成为一名有勇有谋,顶天立地,极其具有男子气概的人。为人富有个性,喜欢开拓创新,具有丰富的创意思维以及想象力,接受能力强,学习新鲜事物的速度快,聪明伶俐。
明亦
灵感来源:"堪笑人生如逆旅,明年我亦言归。"——《全宋词 临江仙》
解析:人生是一场旅途,旅途中不仅有沿途的风景,更有结伴而行的友人,这句词便是抒发的词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明亦”即一种开阔豁达的面对人生的态度,作为宝宝名字,适合性格爽朗、乐观的男孩,寓意宝宝精明强干、思想精深、阳光自信。
泽兰
名字分析:别名又作“露蕊乌头”,具有祛瘀消痈,利水消肿之功效。其开花时形似兰花,给人清贵淡雅的感觉,含有一种古风惊艳之美,男孩借此起名冷门少见。泽字,指泽被、润泽,寓意吉祥美好,兰指兰花,形容人品貌端正、谦逊温和之义,带有一种清雅出尘的气质,唯美动听。
儒远
解释:儒字带有亻字根,适合年属兔的男孩起名字,本指儒雅、儒学者,用来起名表德才兼备、才华横溢之意。远字指久远、长远,怀有鸿鹄远志之境,亦怀有博广深远、虚怀若谷之意,入名喻有君子大致伟岸之姿。二字搭配起名,含书香文墨之风,余音渺渺,娓娓动听。
润雨
释意:此名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提取润雨作为男孩的名字,仙气、儒雅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带有诗意文雅的书香之气。润字或雨字,皆有一种温和谦逊之感,亦给人清澈干净的印象,突显了一位谦逊有礼,仪表堂堂的君子形象。
景恒
注释:景色灿烂,可引申为前程似锦,前途光明之意,恒字为名,延续其中持久坚持之意,可理解为风度翩翩、气宇轩昂之意,二字搭配为名则是意喻其是个文质彬彬、温柔儒雅之人,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豁达大方,自然清新,高雅又独特,极为深刻有内涵。
贤均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经 北山》
点评:“贤均”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他人品行不正不会影响我对自己的要求,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行。“贤均”适合作为男孩名字,给人一种儒雅正直的气质,寓意孩子大公无私、温柔善良,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
天祥
诗词:"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全唐诗 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
释意:“天祥”是一个典型的男孩名字,“天”指的是天空,“祥”有吉利;好的,善的;幸福的意思,这两个字组成的名字暗含了吉祥如意,幸福美满之意,寓意宝宝聪明伶俐,思维辽阔,心胸宽广,犹如碧海蓝天一般能够包容万物。
世宁
意思:“世”指一生永远,也表示世界,形容男孩专心致志的精神以及开阔的胸怀。“宁”表示宁静祥和,寓意一生顺遂。给人一种大气稳重的感觉,很有时期贵族的气质感。
璟逸
点评:璟翎逸致,璟逸之名,蕴藏有坚强勇敢的内涵,给人以自信有能力的印象。璟字为名喻其若玉羽,渺小也能出类拔萃,逸字为名喻其生活人生安乐安闲,高雅却也快乐安逸,给人璟石玲珑倚碧空,逸仙曾此驻飞龙之高原印象,是一个富贵、超脱世事的好名字,读念悦耳好听也。
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
给小男孩取名,是家长和准爸妈最头疼的事情之一了吧!如何才能起个好听又吉祥的名字呢?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些有关男孩子起名的知识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男宝宝的五行喜忌:木命的人:金水为喜用神、火土为忌用神、金木为平衡用神。
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那么从五行上来说,这位父母亲对于自己的宝贝儿子应该还算满意吧。
☁.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再者,“小男”同“小南”谐音,因此,可以得出,宝宝的名字应该带有“南”字旁。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嘉颢)——嘉:一般指善、美、赞许、表扬、吉庆、幸福、欢乐等。颢:白的样子;光明;浩大。(济川)——济:一般指帮助,救济,救助等,如济人利物;也指成就,继承,延续,如济楚,引申为潇洒,端庄。川:本义指河流,引申为平原,平地,水道,河流等。(俊梁)——俊:1、相貌清秀好看,雄健,英武,如俊俏;2、指才智出众,高尚,杰出,卓越,才貌超群,如俊杰。梁:指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也可以是指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德春)——德:本意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违背自然规律发展去发展社会,提升自己。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便是德;本心初,本性善,本我无,便成德。舍欲之得、得德。春:春天,春季,一年的第一季,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也指生机,生命力。(佳易)——佳:美,好的,形容长相标致,美丽出众,也指善良,美丽,吉祥之义。如佳丽,佳节,佳人。易:1、和悦,和蔼,如平易近人;2、不费力,如容易;3、改变,如易心。(朝英)——朝:本义指早晨。也有向着、对着的意思。英:指花,蓓蕾,尚未绽放的花朵;好,美好;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如英华;才智杰出,才能出众的人,如精英。英同“瑛”,似玉的美石。(佳龙)——佳:美,好的,形容长相标致,美丽出众,也指善良,美丽,吉祥之义。如佳丽,佳节,佳人。龙:传说中长形、有鳞、有须、能走、能飞、能兴云作雨的生物。是贵族、珍贵、头领权力的象征,如龙凤胎。(世华)——世:指一生,一辈子,如今生今世;也指永远,从来,既然。华: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发强)——发:本义为头发。形容交付,送出;成语有“百发百中”;其它含义表达,分散,扩大发杨,发生,发财、发展等等。强:指的是健壮,有力,强者,强盛,刚强。优越等之义,强,弘虫为强,力及至远。(子深)——子:本义为婴儿,儿或女;也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深:指深刻,深远,深厚,亲密,如深仁厚泽;也指水平,程度等不一般,超出平常,如高深。(太平)——太:指高,大,最,顺利。平: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也指安定、平安、安静、公正、均等、往常。(安龙)——安:指平安,安定,吉祥,如平安如意、竹报平安、岁岁平安等。龙:传说中长形、有鳞、有须、能走、能飞、能兴云作雨的生物。是贵族、珍贵、头领权力的象征,如龙凤胎。(金宝)——金:金属,藏在地下的矿物。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宝:宝字本义指有价格的收藏品,泛指玉器等珍贵、珍爱和宝贵东西;(荣耀)——荣:一般指草木茂盛、兴盛、欣欣向荣、光荣、荣誉、受人尊重、富贵、花草开花等意思。耀:指照耀的意思。光彩夺目的光线,使人目眩,光辉照耀等;还指夸耀、显耀或炫耀。(冰旋)——冰: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洁白明彻;结冰,冻结。旋:指动听,如旋律;指凯旋,如凯旋而归;表示与各方来往或来往于各方之间,如。(振方)——振:搬动,挥动,奋起,兴起,如振奋,振作,也指赈济,挽救,救治。方:指指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时间、正直、志向。(小琦)——小:小,物之微也,指细;微,与“大”相对,如小巧,也指年幼的人和谦词。琦:美玉;珍奇,美好;奇异。(中玉)——中:本义为中心,当中。与“忠”字相通,表示忠诚或尽心竭力。玉: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也指美丽,美好、尊贵,如玉液、亭亭玉立。(锦峰)——锦:指鲜艳华美的。峰:高而尖的山头,山的尖顶,比喻顶点,最高处,如登峰造极。(岳华)——岳:指高大的山、妻的父母或叔伯。华: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子俊)——子:本义为婴儿,儿或女;也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俊:1、相貌清秀好看,雄健,英武,如俊俏;2、指才智出众,高尚,杰出,卓越,才貌超群,如俊杰。(祥海)——祥:吉利;好的,善的;幸福。海:1、指海洋,靠近陆地的广阔水域,比洋小;2、形容巨大,宏大,数量非常多,宽广,博大,广大等。(忠孝)——忠:指赤诚、 直率地、赤诚无私。孝: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峥嵘)——峥:指高峻、突出;不平凡,不寻常。嵘:一般特指样子,样貌,如峥嵘。指不平凡,不寻常,如峥嵘岁月。(志楠)——志:志向,意志,心之所向,如意向,志向;也指记号,记在心里,如永志不忘。楠:指楠木,常绿乔木。(春泉)——春:春天,春季,一年的第一季,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也指生机,生命力。泉:本义泉水,从地下流出的水源;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水源象征万物之源。(晨昊)——晨:指早上,如清晨。昊:大,形容广阔无限的意思。(汪汪)——汪:深广;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弯曲的。汪:深广;液体聚集在一个地方;弯曲的。(东博)——东:本意是东方,即太阳升起的方向,太阳升起喻指万事万物的开始,喻意吉祥;也指主人,领袖,如东道主。博:博本意是大。引申指丰富、宽广。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凯飞)——凯:凯指军队得胜回来奏的乐曲。向征成功的意思。飞:指飞翔,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形容极快,疾速,也指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而且,“南”字具有男性气息,并且很容易与“男”字联系到一块去。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
[01.]雪清:出自《夜寒寄卢给事二首 二》,“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
(雪清)——:天空中的水汽,冷却到0℃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也指洗去,除去,也喻白色,高洁的品格。,出自//《夜寒寄卢给事二首 二》//“清如吞雪雹,谁把比珠玑。”
[02.]贵强:出自《四七》,“见贵当须避,知强远利他。”
(贵强)——:指价值高、特别好的东西,以及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或家族。如意见宝贵、高门显贵、达官贵人等。,出自//《四七》//“见贵当须避,知强远利他。”
[03.]紫藤:出自《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夏叶开红药,余花发紫藤。”
(紫藤)——:指紫色;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姓。,出自//《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夏叶开红药,余花发紫藤。”
[04.]春柳:出自《讲古文联句》,“春柳寒松,不凋不饰。”
(春柳)——:春天,春季,一年的第一季,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也指生机,生命力。,出自//《讲古文联句》//“春柳寒松,不凋不饰。”
[05.]云亮:出自《伤时二首 一》,“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云亮)——:云彩,指水气上升遇冷凝聚成微小的水珠,成团地在空中飘浮;也指说话、高空、云中、或轻柔舒卷如云之物;,出自//《伤时二首 一》//“岂伊逢世运,天道亮云云。”
[06.]钰洁:出自《冰柱》,“或低或昂,小大莹洁。”
(钰洁)——:宝物,坚硬的金属。,出自//《冰柱》//“或低或昂,小大莹洁。”
[07.]增林:出自《咏双白鹭》,“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增林)——:加多,增添,高。,出自//《咏双白鹭》//“林塘得尔须增价,况与诗家物色宜。”
[08.]小奇:出自《顾云侍御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二雏毛骨秀仍奇,小小能吟大大诗。”
(小奇)——:小,物之微也,指细;微,与“大”相对,如小巧,也指年幼的人和谦词。,出自//《顾云侍御出二子请诗因遗一绝》//“二雏毛骨秀仍奇,小小能吟大大诗。”
[09.]华岳:出自《登鹳雀楼》,“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
(华岳)——: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出自//《登鹳雀楼》//“黄河经海内,华岳镇关西。”
[010.]朋辉:出自《投所知》,“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朋辉)——:指彼此友好的人、结党、成群。,出自//《投所知》//“岂直辉友朋,亦用慰骨肉。”
[011.]佳荣:出自《送友人赴泾州幕》,“杏园沈饮散,荣别就佳招。”
(佳荣)——:美,好的,形容长相标致,美丽出众,也指善良,美丽,吉祥之义。如佳丽,佳节,佳人。,出自//《送友人赴泾州幕》//“杏园沈饮散,荣别就佳招。”
[012.]明赫:出自《哭从兄苌》,“赫赫承明庭,群公默无词。”
(明赫)——:1、指亮,清楚,懂得,如明白,明亮;2、指睿智,如英明,贤明。,出自//《哭从兄苌》//“赫赫承明庭,群公默无词。”
[013.]贤昊:出自《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见寄开缄之日马帅已再领郓州之作》,“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
(贤昊)——:指有德有才的人、良、美善、尊重、超过。 ,出自//《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见寄开缄之日马帅已再领郓州之作》//“再领须句国,仍迁少昊司。”
[014.]孝斌:出自《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
(孝斌)——:本义是指对父母恭敬顺从,尽孝。,出自//《弘农清岩曲有磐石可坐宋十一每拂拭待余寄诗赠之》//“裴回承翠巘,斌驳带深溪。”
[015.]景昱:出自《风光草际浮》,“轻明摇不散,郁昱丽仍浮。”
(景昱)——:环境的风光;情况,状况;佩服,敬慕;祥瑞;高,大。,出自//《风光草际浮》//“轻明摇不散,郁昱丽仍浮。”
[016.]天雄:出自《诗三百三首 二六五》,“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
(天雄)——最:初指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太空。,出自//《诗三百三首 二六五》//“雄雄镇世界,天台名独超。”
[017.]泽波:出自《干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泽波)——:指光泽、润泽、恩泽、恩惠、仁慈的行动。,出自//《干符丙申岁奉试春涨曲江池》//“王泽尚通津,恩波此日新。”
[018.]家祥:出自《范成君击洞阴磬》,“为祥家谍久,偏识洞阴名。”
(家祥)——:指家庭,国家,引申为避风港;也指家教,教养。,出自//《范成君击洞阴磬》//“为祥家谍久,偏识洞阴名。”
[019.]子禾:出自《占四时甲子雨》,“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子禾)——:本义为婴儿,儿或女;也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出自//《占四时甲子雨》//“秋雨甲子,禾头生耳。”
[020.]慧祺:出自《郊庙歌辞 禅社首乐章 灵具醉》,“烂遗光,流祯祺。”
(慧祺)——:本意是聪明,有才智,精明,狡黠。聪慧,智慧。,出自//《郊庙歌辞 禅社首乐章 灵具醉》//“烂遗光,流祯祺。”
[021.]文刚:出自《石淙 四》,“始知静刚猛,文教从来先。”
(文刚)——:1、指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文字;2、人类劳动人果的总结,如文化,文物;3、文华辞采、温和,如文质彬彬,文静,文雅。,出自//《石淙 四》//“始知静刚猛,文教从来先。”
[022.]艺清:出自《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徽上人,真艺者。”
(艺清)——:才能,技能,技术;准则、法度,艺术。,出自//《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徽上人,真艺者。”
[023.]雨朦:出自《赋体对诗 七》,“疏云雨滴沥,薄雾树朦胧。”
(雨朦)——:从云层中降向地面的水。,出自//《赋体对诗 七》//“疏云雨滴沥,薄雾树朦胧。”
[024.]敬文:出自《客题青龙寺门》,“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敬文)——:有礼貌地对待,谨慎,不怠慢,尊重,尊敬。,出自//《客题青龙寺门》//“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025.]尚宇:出自《上党奏庆云见》,“飞龙久驭宇,真气尚兴云。”
(尚宇)——:仍然、尊崇、自负、久远、差不多等意义。也意为尊崇、推崇、尊重。,出自//《上党奏庆云见》//“飞龙久驭宇,真气尚兴云。”
[026.]继恒:出自《元和圣德诗》,“幽恒青魏,东尽海浦。”
(继恒)——:指连续,接着、时间、敏捷。,出自//《元和圣德诗》//“幽恒青魏,东尽海浦。”
[027.]悦悦:出自《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一章》,“俾尔之愉悦兮。”
(悦悦)——:指喜悦、高兴、愉快、舒畅、顺利。,出自//《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一章》//“俾尔之愉悦兮。”
[028.]天柱:出自《宿凤翔天柱寺穷易玄上人房》,“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
(天柱)——最:初指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太空。,出自//《宿凤翔天柱寺穷易玄上人房》//“天柱暮相逢,吟思天柱峰。”
[029.]泽恩:出自《谶 十二》,“天恩者,泽也。”
(泽恩)——:指光泽、润泽、恩泽、恩惠、仁慈的行动。,出自//《谶 十二》//“天恩者,泽也。”
[030.]小铃:出自《夜景又作》,“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
(小铃)——:小,物之微也,指细;微,与“大”相对,如小巧,也指年幼的人和谦词。,出自//《夜景又作》//“铃绦无响闭珠宫,小阁凉添玉蕊风。”
另外,由于这位父母亲姓氏中含有“木”,故推断出他们希望宝宝将来成为一棵参天大树,不要太柔弱,因此建议使用“森”字旁的字,以及一些具有阳刚之气的字眼作为宝宝的名字。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伟祺)——伟:1、大也、高大、壮美,如伟岸;2、宏大、盛大、卓越、远大,如伟大、伟略、伟志。祺:指吉祥,安祥。(泽伟)——泽:指光泽、润泽、恩泽、恩惠、仁慈的行动。伟:1、大也、高大、壮美,如伟岸;2、宏大、盛大、卓越、远大,如伟大、伟略、伟志。(胜杰)——胜:一般指胜利、战胜,如克敌制胜;也指有能力担当,如胜任愉快。杰:才智出众的人、卓异、出色,高大,超过一般,如俊杰,杰出。(元君)——元:指头,引申为首、开始、第一、善、大、整体等;也指根源,根本。君:本义:君主,封建时代指帝王。指主宰、统治,贵族,尊贵,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如君子。(瑞景)——瑞:吉祥,吉利;凭信的玉器;祥瑞。景:环境的风光;情况,状况;佩服,敬慕;祥瑞;高,大。(兴锐)——兴:本义是兴起,起来;也有旺盛、喜爱的含义。锐:感觉灵敏,精明,锋利,勇往直前的气势。(培新)——培:指增益、增添、培养、教育、凭借、依靠。新:刚有的,初始的,没有用过的,也指更新,新鲜,清新,新近、刚刚的意思。(飞腾)——飞:指飞翔,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形容极快,疾速,也指感情的表达与传递。腾:指上升、跳跃、奔跑、奔驰、奔腾之意。(恩佐)——恩:意指恩惠或情谊。佐:1、一般指帮助,辅助;2、指劝导。(晓珂)——晓:1、指天明,天刚亮,拂晓 ;2、指知道、明白、了解、懂得,使人知道清楚之义。珂:指玉名,如鸣珂;马笼头的装饰。又称马珂螺。(金泓)——金:金属,藏在地下的矿物。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泓:泓碧,指水色清澈碧绿;泓洄,水深而回旋的样子。(若米)——若:若字的字义非常多,有如果、假如、如此等意思。米:一般指稻米,引申为丰收。(一楠)——一:数目字。又指特定、相当、必然;全部,所有的。也指从来如此,始终如一。楠:指楠木,常绿乔木。(益华)——益:好处,有好处;增加,更加,同“溢”,水漫出来,富裕。华: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长栋)——长:多音字,1.与短相对,也可以指时间,也可以指空间。2.指长处、擅长、优点的意思。还指首领,君长,领袖,各种组织的位高者。栋:本意是指屋子正中最高处的东西向横木,引申为担负重任的人或事物。(兴城)——兴:本义是兴起,起来;也有旺盛、喜爱的含义。城:指围绕都市的高墙和都市。(浩伟)——浩:浩字的本义是指水势浩大,如:浩如烟海、浩浩荡荡。后引申为大和多。伟:1、大也、高大、壮美,如伟岸;2、宏大、盛大、卓越、远大,如伟大、伟略、伟志。(子晋)——子:本义为婴儿,儿或女;也指天之骄子、有学问、有德行的人。晋:本义是上进、晋升、晋封、积极向上。(玉楼)——玉: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也指美丽,美好、尊贵,如玉液、亭亭玉立。楼: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良君)——良:一般指良好、杰出、优秀、贤良、善良、温良、和悦等。君:本义:君主,封建时代指帝王。指主宰、统治,贵族,尊贵,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如君子。(中洋)——中:本义为中心,当中。与“忠”字相通,表示忠诚或尽心竭力。洋:指众多,广大,盛大;也指海域。(奕欣)——奕:本义大,重迭;高大,美丽。欣:指快乐、喜欢、高兴的样子;也指茂盛,旺盛,如欣欣向荣。(洪坤)——洪:指大、大水。坤:指大地,土地;也指帝后功德博厚,如干端坤倪。(冠博)——冠:帽子;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博:博本意是大。引申指丰富、宽广。又引申指广泛、普遍。(宗华)——宗: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尊敬,尊奉;派别,宗派。华:美丽而有光彩,繁盛,精英之意。(玉水)——玉:美石为玉,玉是石头的精华,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也指美丽,美好、尊贵,如玉液、亭亭玉立。水: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液体,河流。(步青)——步:指脚步,步调,如步步为营;也指事情进行的阶段。青:深绿色或浅蓝色,喻年轻,年少,青春,茂盛的样子。(学兵)——学:指学习或钻研知识;也指传授知识的地方。兵:指战士,战争,军事,士兵等;也指用兵策略,战略。(晓栋)——晓:1、指天明,天刚亮,拂晓 ;2、指知道、明白、了解、懂得,使人知道清楚之义。栋:本意是指屋子正中最高处的东西向横木,引申为担负重任的人或事物。(月天)——月:指月亮,月亮的传说也多与女性有关,因此月字又常被用作女性取名。常见词语月色、月光、月明。天最:初指空间,与地相对,后引申为天空、太空。☁.给小男孩取名,男孩取名字大全
♫——『雪清』、『贵强』、『紫藤』、♫——『春柳』、『云亮』、『钰洁』、♫——『增林』、『小奇』、『华岳』、♫——『朋辉』、『佳荣』、『明赫』、♫——『贤昊』、『孝斌』、『景昱』、♫——『天雄』、『泽波』、『家祥』、♫——『子禾』、『慧祺』、『文刚』、
俞-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yú
注音: ㄩˊ
繁体字:兪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人
简体部首: 人
五笔86:WGEJ
五笔98:WGEJ
UniCode:U+4FDE
四角号码:80221
仓颉:OMBN
GBK编码:D3E1
规范汉字编号: 4272
俞的部首笔画: 2
总笔画: 9
笔 顺: 撇捺横竖折横横竖竖文言叹词,表示允许:俞允(原指帝王允许臣下的请求,后在一般书信中用作请对方允许的敬辞)。
安:“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然而以待耳”。
姓。
shù ㄕㄨˋ
同“腧”。
俞 yú
〈动〉
(会意。从亼( jí),从舟,从刂,刂水也。”本义与造船有关,不详)古代挖空树木做船
俞,空中木为舟也。——《说文》。段玉裁注:空中木者,舟之始
词性变化
俞 yú
叹
(1) 文言叹词。犹言“然”。表示应答或肯首。是;对 [assent;consent;permit]。如:俞允(允诺。多用于君主);俞音(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2) 答应;允许。如:俞纳(应允;接受);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俞咈(赞成和反对)
俞 yú
〈形〉
(1) 安定。如:俞然(安然,安定的样子)
(2) 愉快。如:俞俞(和乐愉快的样子)
三、姓氏起源
源流一
传统的说法俞姓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记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腧经之治,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腧,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脉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称名医跗为腧跗。在古代,“腧”与“俞”二字相通,后简笔写作俞跗。
相传在俞跗的后裔子孙中,为光大先人的经典医术,多称为俞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
很早以前,中国的杏林之祖为黄帝大臣付。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的性能,被视为神医。有一次黄帝的小儿子禺阳只剩下一口气。黄帝很疼爱这个儿子,见状十分悲痛。付就剖开禺阳的肚子,把他的内脏清洗干净,终于把他救活。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把能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明,不管多么严重的病,都能使病人痊愈。所以, 人们都叫他愈付,愈、俞同音,后来就称俞跗,他的后人就以俞为姓,就是俞氏,奉俞付为俞姓俞姓始祖。史料记载俞姓的来源只有一种说法。
俞跗,见于《列子·力命篇》。据说他名叫跗,因精于腧经之治,是经脉理论奠基人,人们因此称他俞跗(“俞”与“腧”字通)。这就是说“俞”并不是一个姓氏,而且这个“俞”字应该读作“输”,与俞姓的读音大相径庭,怎么可以说俞姓出于俞跗之后呢?中国的文字,一般认为不会超过夏朝。黄帝的时候还没有文字,即使已有文字,也在初创时期,一般都比较简单,也只能是象形、会意字而已。“俞”字据说是一个象形字,或者初创期有可能已经出现;而像“跗”这样的形声字是决不可能有的,俞跗这个人物自然是不可信的了(见徐铁生《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2014)。
清末学者俞樾(1821-1907)曾经写过一篇《说俞》一文,对俞姓的来源作了详细的考证,似乎也不得要领。那么,先秦考古文献中有没有留下一点有关俞姓来源的蛛丝马迹呢?我们可以从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查到俞伯簋、俞伯卣两件西周青铜器铭文。铭文中的俞伯,原文写作艅伯。吴镇烽教授认为这个艅伯(俞伯)是艅国族的首领。也就是说西周时存在着一个伯爵小国,叫艅国。艅国的国族称为艅氏,也可以称为俞氏(这叫假借)。春秋时吴王阖庐有一条船,名叫“俞皇”,也写作“艅艎”。这就给“艅”字可以假借作“俞”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公子泄堵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泄堵俞,为鲁国王室公子,是鲁庄公姬同的小儿子。在周襄王姬郑十六年鲁国公子泄堵俞率鲁军征伐滑国(原在今河南睢县,后迁费,即今河南偃师氏缑镇,故又称为费滑,后被秦国所灭),后被鲁僖公(鲁釐公)姬申封赐于俞地。俞,又称符俞,亦称先俞、西俞,即今江苏省泗阳市。周安王姬骄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鲁国声援郑国而发动了进攻鲁国的战役,符俞之地成为两军战场,之后归于楚国。两年后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魏、赵三国联手讨伐楚国,大败楚军于大梁(今河南开封)、榆关(今河南中牟),其后,大梁成为魏国的都城,而符俞则被赵列侯赵籍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归鲁无望后,在公子泄堵俞的后裔子孙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俞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传至今。”其实,俞人,并不是芈姓直接衍派的血缘氏族,而是官职称谓,就是执掌建造船只的官员。俞,在远古时期就是指挖空树干做船(独木舟),“以为河径”,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径。后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泛指船。俞人,开始指制作船只的工匠,后演变为督管船只建造的官职称谓,直接隶属于尹司。由于楚国地处江淮平原,渡河运输、作战十分频要,因此“俞”是楚国令尹辖下的重要职能部门,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职位。至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怀王熊槐改称其为更明确的“舟节”,与“车节”一起归由工尹启之府统一管辖。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节”是“专”的意思,舟节就是专职掌管水路营造、运输的官位,车节就是专职掌管陆路营造、运输的官位。后世汉、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之官称,就是从此而来。
在俞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为姓氏者,称俞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钦察部首领玉里伯牙吾·不花铁木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元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东路蒙古元帅玉里伯牙吾·不花铁木耳,为蒙古钦察部国主后裔,后为元朝敕赠武平王。其侄子燕铁木耳·撒敦、以及侄孙唐其势等,均为元朝丞相,家族中还出了一位皇后玉里伯牙吾氏,因此在元朝晚期显赫一时。在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继位后,元朝实际上掌握在燕铁木耳与伯颜两大丞相家族手中,两派斗争激烈,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发动,被伯颜乘机铲除。在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受到“铁腕太师”伯颜势力的打击而失势后,族人退出政界,举族返回其封地凤阳府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在元朝末期,该家族为躲避政敌杀戮,逃到庐阳(安徽合肥古代的别称),取原姓首字“玉”的谐音,更姓为俞氏。现玉里伯牙吾·不花铁木耳家族的后裔俞氏子孙,广泛分布在今四川、安徽、云南、贵州、重庆、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区。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哈尔察氏,亦称萨哈尔察氏,满语为Harca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俞氏、哈氏。
⑵.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部,在金国时期称作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俞氏、于氏、余氏、胜氏等。
⑶.满族裕尔库哷氏,满语为Yurkure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俞氏。
⑷.满族俞窟里氏,亦称玉库哷氏,满语为Yukure Hala,世居洪爱(今吉林永吉、蛟河一带)、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空科巴赛(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松花江两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俞氏、于氏等。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土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俞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甯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甯俞,就是著名的甯武子姬甯俞(孔子赞其智犹可及其愚不可及者),是春秋时期卫国执政上卿甯速的儿子,后亦为卫国大夫,以聪慧、忠诚著称于世。在姬甯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分称俞氏、甯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见姓氏起源。
五、人口分布
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并有俞姓人越过长江,进入江东(至于俞林,可能其为古代少数民族人。今存,以备参考)。唐代武则天时,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潜江市一带)人俞文俊斗胆进言,称新丰之地无端冒出一座山来,是因武则天“女主居阳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则天,于是就把他流放到当时尚属荒僻之地的岭南。俞姓的后裔也就由此到达了中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因此,中国南方的俞姓人氏,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根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载,俞姓地望分布有四,这些资料表明,在隋唐之际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进入宋代以后,俞姓突然光芒四射,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仅宋代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无籍贯外,其余均为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苏、江西人,其后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布为众。明初,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际,俞姓仍以华东之地为众,但散居之地渐多。如今,俞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约占全国汉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六、家谱文献
江苏溧水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济川纂,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铜山彭城俞氏世谱一卷,(清)俞钟銮续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沛县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前隆圭修,十一年(公元1922年)恩本堂活字排印本八册。
江苏江都维扬江都俞氏六修族谱四卷,(清)俞之禄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年)半山堂活字本四册。
江苏武进毘陵俞氏宗谱九卷,()俞润源编撰,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十册。
江苏无锡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复馀纂修,清光绪年间无锡刻本二十八册。
江苏无锡梁溪俞氏宗谱後编,著者待考,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今仅存一册)。
浙江俞氏宗谱,(明)俞继孝等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嘉兴市图(残破)注:版心作《如在堂重修家谱》。
浙江桐庐桐洲俞氏宗谱四卷,(清)俞起鹏、俞起候等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永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衢州市文物管理局(二部)。
浙江桐庐桐江缑岭俞氏宗谱十卷,(清)俞绍澄纂,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六卷。
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项历农纂修,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郑文纶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朱景徽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馀姚馀姚临山俞氏宗谱三卷,()俞星洲等续修,二年(公元191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鄞县桃义骊江俞氏宗谱三卷,(清)俞克鋆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鄞县桃义江俞氏宗谱三卷,()俞明洲纂修,五年(公元1916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鄞县获江俞氏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获江俞氏节房支谱一卷,著者待考,年间稿本。
浙江鄞县鄞东塘爨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世系第二卷、世表第四卷、世传第二~五卷。
浙江鄞县鄞南效段塘俞氏宗谱三卷,首一卷,()冯炳然、胡昆旸纂修。
浙江鄞县四明洋山爨俞氏宗谱六卷,首一卷,()俞慈濂、俞树烈等纂修,十九年(公元1930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卷。
浙江鄞县东吴俞氏宗谱八卷,()吴之才俞武权等纂修,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桂荫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四明爨俞氏宗谱十卷首末二()俞志清俞玉惠等纂修,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
浙江奉化我阳俞氏宗谱一卷,(清)袁政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德清俞氏宗谱四卷,()俞世兴、俞世扬等纂修,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绍兴陆俞氏家谱,(清)俞昌会辑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绍兴俞氏宗谱三卷,(清)俞家新等重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淅江绍兴暨阳山阴合族俞氏宗谱四卷,(清)俞氏族人续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浙江绍兴暨阳山阴合族俞氏宗谱六卷,俞氏族人等修,七年(公元1918年)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浙江绍兴山阴岩川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诸暨暨阳次峯俞氏宗谱,()俞浩等续修,六年(公元1917年)古邘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新昌俞氏西宅新修宗谱,(清)俞亘、俞大光编,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浙江新昌俞氏西宅世德祠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有松、俞金南、俞继朝、俞永木等纂,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新昌俞氏青安坊东宅二房宗谱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新昌俞氏东宅萃和祠宗谱十二卷,首一卷,()俞景文述,俞以章等纂,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
浙江上虞古虞嵩城俞氏家乘,(清)俞炳增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浙江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八集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镜元、俞钟祥辑,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上虞俞公景初绍初家传,著者待考,()刘咸荣、裴维侒同撰,年间石印本一册。
浙江嵊县苍岩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八卷。
浙江兰溪南毛埠俞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俞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俞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东阳长林俞氏宗谱十六卷,()俞钦哉纂,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衢州桐洲俞氏宗谱四卷,()俞福和、俞寿禄等修,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浙江仙居九郎溪俞氏宗谱,(清)俞汉渠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上册、第四卷、第七~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二十一卷。
浙江仙居九郎溪俞氏宗谱二十四卷,末一卷,()俞海龙等修,俞梦汉等辑,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四~五卷、第七卷、第十一卷、第十九卷、第二十一卷。
浙江俞氏族谱,(清)俞长缨续修,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可仪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俞氏统宗家谱,(明)俞文耀、俞绪庆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安徽芜湖俞氏宗谱二卷,附坟墓考一卷,()俞复纂,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德荫堂铅印本。
安徽徽州俞氏统会大宗谱三卷,(明)俞时育纂修,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安徽徽州新安俞氏统宗谱十九卷,(明)俞肇光纂修,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七~十卷。
安徽徽州新安俞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戴恒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致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安徽休宁山斗俞氏宗谱十卷,(明)俞尚玉纂修,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八卷。
安徽歙县新安俞氏统宗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二~十五卷、第十七~十八卷,卷数不明。
江西婺源婺东永川俞氏族谱,著者待考,(明)俞一贯、俞文进纂修,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婺源龙溪俞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大沄、俞永稷等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江西婺源婺东浦口俞氏家乘十八卷,(清)俞怀报等编,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江西婺源续修泓田俞氏支谱,著者待考,(清)俞森修,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西婺源新源俞氏家谱十卷,(清)俞永宗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江西婺源龙腾俞仕宜公支谱十六卷,(清)俞桂彬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湖南长沙俞家垅俞氏四修族谱十七卷,()俞先铋纂序,八年(公元1919年)吴兴堂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中湘岛石峰俞氏五修族谱十卷,首二卷,()俞家仍等纂修,三年(公元1914年)寻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重修俞氏统宗谱二卷,(明)俞周随纂修,明天启年间木刻活字印本。
俞氏宗谱十二卷,()俞衡山总修,二十年(公元1931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俞氏宗谱,著者待考,()俞复纂,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德荫堂铅印本二册。
俞氏宗谱,(清)俞志康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缺第四卷。
鼓城俞氏世谱,(清)俞锤銮、俞调卿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崧城俞氏家乘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俞德宝等修,十七年(公元1928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毗陵俞氏宗谱九卷,()俞润源纂修,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十册。。
姚江古将塘俞氏宗谱六卷,首一卷,()俞赞纂修,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龙溪俞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大涌等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俞氏宗谱,附傅芬集前编,()俞复纂修,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铅印本二册。
俞氏统宗家谱,(明)俞文耀等修,明隆庆年间修抄本一册。
浙江永康山坞村志(俞氏),(现代)俞昌义等修,1999年计算机排版胶印本一册。
浙江诸暨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俞国红、俞渭川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九十册。
浙江诸暨暨阳次峰濡城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浙江永康俞溪头志(俞姓,另外有李、胡、吴、陈、应、汪等),(现代)俞兴邦等修,1997年计算机排印本一册。
浙江永康洪湖俞氏宗谱,著者待考,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复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
上虞俞氏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上虞百官俞氏家乘,著者待考,四年(公元1915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上虞百官俞氏家乘,著者待考,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上虞古虞嵩城俞氏家乘,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孝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上虞古虞嵩城俞氏家乘五集,(清)俞炳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八集,(清)俞彦彬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俞彦彬等纂修,十七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上虞虞东俞氏宗谱十二卷,()俞乃璇纂修,二十年(公元1931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上虞虞东俞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俞晋等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五卷、第七卷、卷首。
上虞虞东俞氏宗谱八卷,(清)俞志康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石川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五卷。
仕川俞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卷。
休宁山斗俞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
青阳俞氏族谱,(清)俞黄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稿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
奉化奉川俞氏房谱,()戴乾纂修,二十二年(公元1931年)显承堂铅印本一册。
东阳俞氏宗谱十卷,(清)俞嘉徵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东阳俞氏宗谱十二卷,(清)俞国智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第七~十二卷。
东阳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
东阳金山俞氏宗谱十八卷,(清)俞士逊等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十三卷。
东阳金山俞氏宗谱二十卷,(清)俞典徽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二~四卷、第六~九卷、第十一卷、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九~二十卷。
东阳金山俞氏宗谱二十卷,()俞永昌等纂修,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第十二~十八卷、第二十卷。
金华婺东浦口俞氏家乘二十卷,(清)俞怀化等纂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第十~十八卷。
毗陵相家桥俞氏宗谱八卷,(清)俞永保等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善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宣平俞源俞氏宗谱十卷,(清)俞思忠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七卷、第九~十卷。
剡县剡西清化俞氏宗谱,(清)俞韶贤纂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三卷。
浦阳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二卷。
崇明俞氏宗谱,(清)俞文龙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八~十八卷。
无为俞氏宗谱,(清)俞显等纂修,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无锡锡山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德济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德荫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
无锡俞氏宗谱十卷,(清)俞戟门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溶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无锡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俞鼎熏等纂修,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
无锡俞氏宗谱,前编一卷,后编一卷,()俞氏传芳集,前编一卷俞复纂修,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德荫堂铅印本二册。
无锡华俞氏支谱六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婺源泗水俞氏干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俞隆纂修,十一年(公元1922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鄞县新临场俞氏宗谱,(清)俞雍广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三卷、卷首、卷末。
苍炭俞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卷。
广丰杉江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册。
暨阳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攸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卷首。
暨阳湖头俞氏宗谱,著者待考,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新安重修俞氏统宗谱二十卷,首一卷,俞敬吾等纂修,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
新安俞氏统宗谱,(明)俞汪祥纂修,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
暨阳俞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俞秉善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攸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今仅存第二~十二卷、卷首。
暨阳石门俞氏宗谱六卷,(清)俞郡钦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俞鸿裳等纂修,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十三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著者待考,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四(公元1898年)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三册,今仅存第三十七卷、第五十卷、第六十七卷、第八十二卷、第八十七卷、第一○一卷、第一一八~一三九卷、第一四一~一四六卷、第一四八卷、第一五一~一五三卷、第一八二卷、另有四卷不明卷次。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俞赓等纂修,六年(公元1917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三十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二十一~四十九卷、第五十一~六十六卷、第六十八~八十卷、第八十二~八十六卷、第八十八~一一七卷、第一三七卷、第一四○卷、第一四‘二~一四五卷、第一四七~一四九卷、第一五一卷、第一五三~一六一卷、第一六三~一六八卷、第一七○~一八四卷。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俞赓等纂修,六年(公元1917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俞汝谐等纂修,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古邗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享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
暨阳次峰儒城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暨阳阮坞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三斯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暨阳金兴乡中俞俞氏宗谱四卷,()俞吉云纂,八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诸暨凰桐俞氏宗谱二十本,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本。
诸暨凰桐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五本。
余姚姚江将坛俞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俞秉常等纂,清光绪二十四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余姚临山俞氏宗谱三卷,()俞沅玲纂修,二年(公元191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
萧山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三卷。
萧山俞氏宗谱清,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
萧山俞氏宗谱,著者待考,六年(公元1917年)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
镇海俞氏宗谱,()俞宗海纂修,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俞氏西宅世德祠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七卷。
俞氏彝修世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卷。
无锡华俞氏文献表一卷,(清)华亨孳纂,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
西谷俞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叙论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缺第二卷。
七、郡望堂号
郡望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间郡:汉有河间郡(或河间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北魏时置郡,移治今河北省河间,献县。隋唐时为瀛州河间郡。北宋后期升河间府,治河间(今河间)。元为河间路。明清为河间府。据《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俞柑,当为俞姓之始。望出河间。
江陵郡:汉代设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朝齐改置江陵郡,辖境在今湖北省江陵及川东一带。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
堂号
“流水堂”、“江陵堂”、“高山堂”、“春在堂”、“正气堂”、“思本堂”、“四公堂”等。
八、字辈排行
西昌姜坡蒙古族俞氏字辈:“廷通海俊达镇龙潮承希良臣天腾可开学文德元启世秉忠志立品仁崇化正道永昌大恒怀光显长远明宗映相仕国嘉兆钦恩赐禄以万荣”。
安徽巢湖蒙古族俞氏字辈:“廷通祖宗信龙仲从再嘉拄国宜昌后文为应绍先发祥惟善泽勤学本家传建业光昭德存诚道义全”。
浙江宁波俞氏字辈:“士日聪安木伯文洪起道仁瑞玉树增光志承祖烈功应昌芳智开善觉修治甘棠惟孝廉高雅正悠常廷显介福永康宁庄”。
浙江绍兴俞氏字辈:“宗大文良拱宏英承肇启先绪斯昌大兴人瑞邦家之光”。
广东黄公林俞氏字辈:“仁慈兴孝义承思大学初雍熙英俊裕培治朝九永业富荣祥瑞平安家士龙”。
甘肃武威俞氏字辈 :“新安珠孟仲鸣永廷得文维生业基存 天山兆瑞明景开国泰民安万年春”。
湖南新华俞氏字辈:“家政贤良“。
九、姓氏名人
俞跗,据《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的始祖。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 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征,字子清,号且轩,吴兴(令浙江湖州)人。善画,竹石得文同笔意。以荫入仕。中刑法科,官福建检法。光宗时除大理少卿。宁宗庆元初知常德府。官至刑部侍郎。卒年七十八。事见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 其家园林为中国园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俞桂,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进士及第,曾守海滨,政事之余,不废吟咏。有《渔溪诗稿》。
俞琰,吴郡(今江苏省苏州)人,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以词赋闻名,于易尤精,撰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等。
俞纲,浙江嘉善人,明代大臣。景帝时以兵部右侍郎入阁参予机务,后加太子太保。英宗复辟,调南京礼部侍郎。
俞山,浙江省秀水人,字积之,号梅庄,明代大臣。土木之变后,擢山鸿胪寺丞,旋升吏部左侍郎。工诗,善大篆,亦精墨梅。有《梅庄集》
俞樾,浙江省德清人,清代著名学者。道光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罢职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诂精经舍三十一年。著述甚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极日本。
俞文俊,唐代江陵(今湖北省潜江县西)人,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大胆的奏言,当然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俞氏的后裔也就此到达了中国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故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俞献可,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宋代官吏。太宗端拱初进士,官吏部郎中。真宗时为广西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官终龙图阁待制。
俞庭椿,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宋代官吏、学者。孝宗年间进士,仕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博通经术。有《周礼复古篇》、《北辕录》。
俞德邻,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省)人,宋代学者。度宗年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其诗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文亦简洁有清气。有《佩韦斋辑闻》、《佩韦斋文集》。
俞通海、俞通源,庐州府巢县(今属安徽省)人,明初将领。兄俞通海长于水战,从朱元璋东挡西杀,屡立战功,累升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后战死平江。通源嗣兄官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转战南北二十二年,卒于任上。
俞寓程,南楚俞氏、东粤俞氏的始祖(第一派),前明时期(约六百五十年前)自福建的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至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州),此为东粤俞氏。传至五代三兄弟分房。长房《黄洞房》和次房《小密房》十三代后人于康熙四十年前后(约三百年前)来湘、鄂,是为南楚俞氏。南楚俞氏后人一部分又分散到了江西、安徽一带。黄洞房、小密房其余后人及三房《扶贵房》后人留东粤。
俞安期,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诗人,字公临,后改字慕长。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等。
俞大猷,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明代抗倭名将,他博读兵法,有将才,历官总兵。并曾屡率水军打败倭寇,被称为“俞家军”。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攻,将略武功居世宗朝众将之冠。“俞家军”所至之处,蛮番望风披靡,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就跑到中国来骚扰。
俞宗礼,清代画家。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吴郡。十二岁上便得了个颍州秀才第一的名份。工山水及写真,尤善白描道释人物,笔墨精细,有“龙眼复生”之誉
俞作豫,广西省北流人,早期高级将领。曾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加入。1930年率领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左江地区的龙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任军长。后遭敌围攻而失败,同年9月在广州牺牲,年仅30岁。
俞大纲,190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生在大学和研究所教授中国传统戏曲和诗词等古典艺术课程,并且透过研究出版,为台湾在相关学术领域提出贡献。而他在人生最后十余年的时光当中,更影响并提携了台北艺文圈的一群年轻人,包括“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雅音小集”创办人郭小庄、一起创办《汉声杂志》的吴美云和姚孟嘉、艺术学院校长邱坤良、学者王秋桂、作家施叔青等人,都曾因为受到他的“身教”与“言教”而得到启发。1978年过世,享年71岁。
俞文漪,福建长汀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进士,授礼部侍郎,吏部郎中,贵阳司马。以博学正直授知于大学士,外放嘉兴知府,后迁温州知府,乾隆二十年(1755)率众重修建讲堂,命府学教授王执玉兼长教事,规制一新。居官清惠;捐廉赈恤,会征缅匪。平反疑狱绩彰。民誉“万家生佛”。老请奉养归,朝廷下谕旌表“醇吏循儒”,建石牌坊。著《涤泉诗集》。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荀卿庠 >>>
1.《千字文》-每日一字练字视频。
2.《百家姓》-姓氏文化,家族历史。
3.《荀子》-传统文化,国学学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