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楸树)
楸树是怎样的树种,有什么用途?
提到楸树生活在农村的人并不陌生,人们就能想到四、五月份开淡红色的筒状花,之后树上挂满像蒜薹的高大乔木,其木材很好,是农村人常用的木材了。下面我就详细介绍这个树种。
一,楸树的植物学特性
1,名称和分类位置
楸树是人们的习惯叫法,这个名称出自《中国树木分类学》;它的正式中名叫楸,这个名称来源于《庄子》,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别名在《埤雅》中记载为木王,现在人们也常叫木王;别名还有梓桐、线楸、金丝楸等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紫葳科梓树属植物。
2,分布和生长环境
楸树属于乡土树种,主产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河南、山西南部、陕西、山东、江苏北部较为普遍,在北京、河北、内蒙古、安徽、浙江等省区都有分布;通常栽培在干旱山坡、地埂、崖边。近些年人们研究培育了许多楸树优良品种。
3,外形特点
性状:为落叶高大乔木,树冠狭长,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或黑褐色,浅纵裂。
叶子:单叶三叶轮生或对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6公分,叶边全缘或有时基部有3-5裂,两面无毛。
花:总状花序伞房状,花朵大,筒状,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花冠淡红色或白色,内面有紫色斑点,五月前后开花。
果实:蒴果线形,细长,长20-50公分,种子扁平,两端有白色长毛,6-10月结果。
4,生长习性
楸树是异花或异株授粉植物;主根明显,粗壮,侧根深入土中40公分以下;根孽和萌芽能力强;生长速度比较快,20年生树高达14.5米,胸径达16公分。喜光,幼苗耐庇荫,在长到20-30公分高后,需要比较多的光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0-15°C和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的环境条件下,不耐干旱和水涝;喜深厚、湿润、肥沃、疏松的中性土、微酸性土和钙质土,在含盐量0.10%以下的轻盐碱土上也能正常生长,在干燥瘠薄的砾质土和结构不良的粘质土生长不良;对二氧化硫、氯气有抗性,吸尘吸粉能力比较强。采用播种、分蘖、买根、嫁接均可繁殖。
二,楸树的主要用途
第一,为优良用材树种:楸树木材质地优良,常用来加工高档商品和特种用品;
其木材是环孔材,颜色深灰褐色带黄色,结构中等,比重0.53左右,花纹美观,质地致密坚韧,易干燥,不变形,不翘裂,有光泽,富有弹性,耐腐蚀,虫蛀少,耐用坚固,
是船舶、军工、工艺、高级家具、精密仪器盒等优良用材,在农村多作寿木用。
第二,楸树的茎皮、叶、种子均可药用,在《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记载,果实中含有烟碱和枸橼酸,是利尿剂的好原料。它的花可炒食和提取芳香油;叶可喂猪。
第三,楸树具有良好环保和绿化功能:楸树枝叶茂密,具有阻滞尘粉、减少噪音、遮挡大风、遮荫、抗污染等功能,是很好的环保树种;它的树形秀伟,花大美丽,也适宜作庭荫树和行道树。因此楸树是防护、观赏、环保、用材于一身的珍贵树种。
木材介绍之——楸木
楸木也就是楸树产出的木材,楸树是梓树属的植物,是我国特有树种,是我国珍贵优质用材和园林观赏的树种,甚至连云港市政府都把它定为地方保护树种。因为楸木的材质优良,作为木材用途广泛,楸树的枝干高大,姿态优美。楸木作为木材十分珍贵优质、作为树木观赏高、而且健康环保,因为有这些优点的加持所以自古就有“木王”的美称,在中国古代位居百木之首。在中国楸树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了。
楸树的树干笔直、挺拔。树枝较少大部分都为树干、木材的得材率比较高。楸木木材纹理比较直、木纹美观、木质坚韧致密、做出的家具坚固耐用、而且耐腐蚀,防蛀虫,防水性强;如此优良的材质被我国列为重要木材树种,是高档木材加工产品和特殊产品的原料 。
楸树可以生长到35m高,树干比较直比较挺拔,树皮是灰色或黑褐色,每年的4-5月会开花,每年的9-10月份会结果实 。
楸木不在硬木之列其本身属于软木,所以并不算名贵,价格还是比较低廉亲民的,是最早开始用于仿制红木家具的木材之一。但现在随着红木的产量渐渐稀少,原来仿制红木的木材楸木就渐渐成了实木家具中的高档木材之一了。楸木的“棕眼”较大,棕眼的排列较直且无明显变化。楸木色泽比较暗淡,木质松软,重量中等,收缩性比较小,楸木耐腐蚀,不容易变形、不易开裂、没有异味。
楸树是喜光的树种,楸木的幼苗比成年楸木耐阴。楸木适合温暖湿润的气候,但无法忍受严寒;楸树生长的环境不能太干旱也不能太水湿;而且不能太贫瘠,楸木喜欢湿润、肥沃,通透性好的土壤环境,可以忍受轻度盐碱土壤。
楸木对二氧化硫和氯气有较强的抗性,所以楸木拥有较强的防尘能力 。楸木在国内分布广泛,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均有分布。由于楸木的价格在木材中比较便宜,因此很少有楸木的仿品,所以楸木鉴别起来难度并不高,一般来说要鉴别楸木的话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楸木树皮遇水会变黑;且楸木横切面木纹很直,木结节也为黑色,木性轻软。
2.楸木刚分割开的时候比较有光泽,干燥比较慢,不易弯曲,并且加工容易。
楸木长得高大挺拔,树冠浓密,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楸木作为观赏树广泛种植在皇家庭院、贵族园林和风景名园之中。除了极高得到观赏性楸木还具有防尘、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而且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抗性高,是十分环保的树种,因而具有极高观赏性的同时,楸木还可以明显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观赏树种了。
除了作为观赏树种之外,楸木作为木材也是有点多多。楸木结实耐用,加工起来方便容易,做家具时胶接也很方便。因此楸木在中国古代家具中是常用的木材。同时,楸木树叶、楸木的根茎、楸木树皮都是很好的药材,都可以入药。可谓是浑身是宝。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耕木记
注音读书笔记50:《诗经·鄘风·定之方中》
鄘风·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kuí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zǐ漆,
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
卜bǔ云其吉,终然允臧zāng。
灵雨既零,命彼倌guān人。
星言夙驾,说shuì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sè渊,
騋lái牝pìn三千。
——卫文公迁都楚丘,“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左传》),重建卫国。人民作此诗歌颂他。
1. 定:星宿命,即营室,二十八宿之一,十月中旬时,于黄昏十分出现于正南天空。营室原有四星,成四方形,如宫室之象。此时又正是农闲时节,因而古人认为,此时宜造宫室。
方:正。
中:南方中天。
2. 于:为。
楚:古地名,楚丘,卫国在齐国帮助下复国,建都于楚丘,在今河南省滑县东。
楚宫:楚丘的宫庙。
3. 揆kuí:度量、考察。
日:日影。这里是说,利用日影来测方向。
4. 楚室:楚丘的居室。
5. 树:作动词用,种植。
榛栗:树名,果实可食,可供祭祀。
6. 椅桐梓zǐ漆:四种树木。椅是木桐子;桐是梧桐;梓是一种落叶乔木,木材供建筑及制作器具;漆是漆树,汁液可制成生漆作涂料。
爰:于是。爰伐琴瑟,以上四种木材皆是做琴瑟的好原料,于是伐来制琴瑟。
7. 升:登上。
虚:亦作“墟”,大土山。一说是漕邑旧都,漕邑与楚丘相邻,亦在今河南滑县东。
8. 望:眺望。
堂:楚丘旁邑。
9. 景山:大山。
京:高丘。
*这里的景,一说作动词,通“憬”,远行,即遍历山丘的意思。看上一句的“望”,和下一句的“降”,都是动词,景作动词,也很合理。而且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用法——44《邶风·二子乘舟》中有一句“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景也是同“憬”,意远行。所以一同记下。
10. 降:从高处下来。
桑:桑田。
11. 卜bǔ:占卜。卜云其吉,就是占卜结果为吉。
允:确实。
臧zāng:好,善。
12. 灵雨:好雨。
零:落,下雨。
13. 倌guān人:驾车的小臣。
14. 星:雨止见星,即晴的意思。
言:语助词。
夙驾:清早驾车。
15. 说shuì:同“税”,休息。
*16《召南·甘棠》中有一句“召伯所说shuì”,也同“税”,解作休息,复习一遍:“税”这个字在古代大多也是赋税的意思,只有在极少数的词语中才表示释、放,例如“税驾”,犹“解驾”,解下驾车的马,指停车,含有休息或归宿之意。再举两个更具体的例子,可能更容易理解些——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马戴《寄广州杨参军》“税驾楚山广,扬帆湘水深”,这里的“税驾”都是这个意思。
16. 匪:同“非”。
直:特。一说正直。
人:即卫文公。
匪直也人:文公不仅仅如此;或文公不仅仅正直为百姓。
17. 秉心:用心,操心。
塞sè渊:踏实深远。
18. 騋lái:七尺以上的马,指大马。
牝pìn:母马。*雌性鸟兽为牝,雄性为牡。
*古时用马来衡量军事力量强弱,从夏朝至春秋,战车为军队主要装备,作战单位为“乘shèng”,一乘包含四匹马拉战车一辆,车上甲士三名,及随行步卒若干,所谓“千乘之国”,就是形容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所以马在古时是很重要的军备,这里说良马三千,意指国防力量强大。
随感:
读到这篇,终于感到,卫国也不全是乱,到底还是出了个好国君啊!第一句“定之方中”,古人爱参星象,彼时看到营室挂于南方中天,银汉迢迢,月明星灿,秋已深,夜渐凉,可是心头却有把热火,重建家园的热火,那时,他们是否也曾有“气象一新,胸中浊气为之一清”之感?
人民是质朴的,认为宣姜不好,就写诗骂她,可母过不及子,她的儿子文公一心为民,人民照样写诗歌颂他。
卫国终于有了一点希望啊。读到这里,也感同身受地,有一点振奋。
特注:
一开始只是想找个现代译注版本,再辅助以字典,把《诗经》粗略通读一遍。可是渐渐读下来,兴趣愈浓,也因为有的字眼实在不想打马虎眼囫囵过去,不知不觉间,参考资料变得多而杂,除了程俊英版的《诗经译注》和王力、岑麒祥、林焘等编著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最绕不过去的就是《毛诗》,此外还有《郑笺》、方玉润《诗经原始》、许慎《说文解字》等等,电子书因查阅不便则渐渐抛开。诸多资料,有的是从现有的书中引用部分读到,有的是手中恰有现本,遇到疑难不定处才略翻一二。总的来说,仍是粗读,若要真做研究,大概把甲骨文资料翻来查阅也不为过。书海浩瀚,本就似无底洞,受时间、精力、学识、兴趣等诸多因素影响,暂时先学到这层,不往更深处去了。以后如何,但愿届时自有方向。另外,其间也数度查阅网络维基百科和百度,因自己兴趣而做了些与文章其实不相干的延展。
今天能够较为便捷地读书,并记下笔记,是仰赖无数前人的心血,和技术的发展,感激不尽!
从这一篇起,如上参考资料就不一一列出了,特此注明。
也不再特地声明原创了,现在的心态,觉得那些都是琐事,抛开杂念,这些笔记,最初和最终,都只是写给自己的。
该图片由Bruno Germany在Pixabay上发布.jpg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