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五行属什么(道字五行属什么和意义)

追梦抓梦 2023-12-21 22:18:11 用户分享

《孙子兵法》形象理解篇2-道天地将法

兵法开篇《始计》,从‘道’,‘天’,‘地’,‘将’,‘法’ 五个方面高度概括了成功所要具备的条件。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陰陽、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道者,无非二字,我想做的也是大家想要的。如果没有其他人,只有自己,那就不必是,是本意,本意初心,也是道。创业来讲,客户需求就是“道”;比赛来讲,赢就是道;饮食来讲,美味健康就是道;脱口秀来讲,开心就是道;锻炼身体来说,健康就是道...大道至简,无高低贵贱,广狭之分,道即是众望所归。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天者,就是所处的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科技环境,历史环境,政策环境....天时地利中的天时指的就是大环境里的趋势和时机。一颗种子在冬天就要蛰伏,在春天就要发芽,在夏天就要生长,在秋天就要结果。做的事情符合大环境的要求,才能有成功的可能,顺应趋势,才能抓住机会。

阴阳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地者,就是自身所处的境地。我距离这件事有多远,我的能力去做难度有多大,我自身可发挥的余地有多广,我还能坚持多久,生存状况是怎么样的等等。思考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才会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才能去做力所能及之事,只有力所能及之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将者,智、信、仁、勇、严。将者,就是事在人为,看自己是不是具备成功的素质,通过智慧,德信,仁义,勇气,规矩/执行力五个方面来识人审己。(详情阐述请看如何实践应用《孙子兵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组织形式,人员安排,资源调配。具体的战术方。曲制、官道、主用,料敌,并力,取人...等等,这些都是高度概括的方法,至于你要做的事情,肯定要有自己的方,自己一步步实现目标的具体步骤(如何一步步达到目标?详情阐述请看一个重要的兵法逻辑思维习惯)

以上比较简单形象的去理解了道天地将法。其中,道,天,地是战略方针,人是基本素质,法是战术方法。

说点言外之言。道天地将法遵循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道(这里指道义)对应木,天对应火,地对应土,将(这里指人)对应金,法对应水。我们经常读“金木水火土”这个顺序是不对的,按照循环相生的标准读法,恰恰是 木 火 土 金 水,跟 道 天 地 将 法 完全一致,是不是很神奇?《孙子兵法》蕴含着古老中华文明根处的大智慧。

精读孙子兵法系列文章皆为头条号“精读孙子兵法”100%原创文章,任何其他平台和账号发布的同篇文章均为盗版,盗版必究。如需通读“精读孙子兵法”系列正版文章,请关注“今日头条” 头条号“精读孙子兵法”

翻砂铸造钱币和范铸的区别

中国古代翻砂铸钱起源年——以钱币铸造痕迹为中心

中国古代铸钱大致可以分为前期的“范铸法”和后期的“翻砂法”两种工艺。范铸工艺是干型硬范铸造,来源于商周青铜器的铸造技术,铸范按材质可分为陶范、石范、铜范和铁范等,其中模印陶范叠铸工艺是范铸法铸钱的最高阶段,也是最后阶段;翻砂工艺是湿型或软型铸造,是中国铸钱业在传统范铸工艺基础上的新发明。学界已经普遍认同,中国在唐宋时期就已经采用了成熟的翻砂法来铸造钱币。

中国古代翻砂铸钱到底起源于何时呢?一直成为学界特别关注而又十分棘手的钱币研究难点。

一、研究现状和方思考

目前,学界的探索已经把翻砂铸钱的起源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在2006年中国钱币博物馆推出的“中国古代铸钱工艺展”中,就已经明确指出:“翻砂铸钱工艺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北朝”。周卫荣在《翻砂工艺——中国古代铸钱业的重大发明》一文中指出:“我国古代的翻砂工艺很可能是在政策宽松的北朝,由民间发明的。”“北魏永安五铢钱上已有明显的翻砂工艺特征”。这些探索把中国古代翻砂铸钱的起源推前到北朝,甚至是北魏铸永安五铢时期。出土钱币和历史文献也支撑这些观点。

根据出土实物,在北朝最后的北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翻砂铸钱工艺,1996年夏,陕西省户县古代铸钱遗址出土了一批北周“五行大布”钱树残枝,就是确切的翻砂铸钱遗物。从该批“五行大布”钱树的直浇道和内浇道设置来看,直浇道采用了截面为半圆的长条模,该长条模与母钱同时放置在砂型中,压印出直浇道和钱币空腔,再用小工具拨开直浇道和钱币型腔之间的型砂,形成内浇道,构成完整的浇铸系统。这种在型砂上模印直浇道,再拨砂挑出内浇道的铸造遗痕,显示了和范铸法铸钱完全不同的细节特征。这批出土的“五行大布”钱树是明确的北周时期翻砂铸钱的直接证据。

根据历史文献,北魏大臣高恭之(字道穆)曾在上表中谈到当时铸钱成本,列举了铸钱工料:“论今据古,宜改铸大钱,文载年号,以记其始,则一斤所成止七十六文。铜价至贱五十有余,其中人功、食料、锡、炭、铅、沙,纵复私营,不能自润。直置无利,自应息心,况复严刑广设也。”指出了铸钱成本除“人功”、“食料”外,还有“铜”、“锡”、“铅”金属材料成本,以及熔铜的“炭”和做型范的“沙”等成本,其中,“沙”即是翻砂法中可反复使用的型砂,虽不易消耗,确需一次性大量购买使用,也占有一定的铸钱成本。北魏在这次铸币讨论之后,统治者“后遂用杨侃计,铸永安五铢钱”。《魏书·食货志》亦载:“至永安二年(529年)秋,诏更改铸,文曰‘永安五铢’,官自立炉,起自九月至三年正月而止。”。高恭之的这段上表文字是目前所见典籍中最早谈到翻砂铸钱的史料。杨槐曾发文指出了这段文献的价值,并据此认为:“这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至少在北魏时期的铸币场所已经采用了翻砂铸造永安五铢的工艺技术。”

北魏铸造永安五铢钱之前,还先后铸造“太和五铢”和“永平五铢”钱,这两种钱币是否也采用了翻砂铸钱工艺?此外,与北朝并立的南朝,是否也开始了翻砂铸钱?如果有,又是从哪个朝代的哪个具体时间开始的?

目前所限,解答以上问题缺少考古和文献的支撑,须另觅新径。该问题的研究,唯一的线索就只剩下存世的太和五铢和永平五铢等相关钱币实物了,能不能依靠存世钱币携带的铸造痕迹信息来进行研究呢?我们知道,翻砂钱币与范铸钱币分属两种工艺,钱币的铸造痕迹留下各自工艺的特征,两者必然不同,找到翻砂钱币不同于范铸钱币的铸造痕迹特质,就可以据此在相关钱币中找到是否翻砂铸造的证据。

二、翻砂铸钱与范铸钱币铸造痕迹的区别

整体而言,翻砂法铸造的钱币比范铸法铸造的钱币更显粗糙,尤其是钱币的地章。翻砂铸钱中,砂型表面是散砂模压,反映在铸币上,就是钱币表面呈现出粗糙的颗粒砂面;而范铸法铸钱,无论石范、铜范、铁范还是陶范,表面都硬实致密,所铸造钱币的表面也相对平整光洁。中国古代范铸钱币从来不需要“磨面”,而翻砂铸钱在后期加工中一般都增加“磨面”环节,借以打磨掉字面和外缘粗糙的砂面,只有难以打磨的地章还保留着翻砂铸造的砂面痕迹。能不能以钱币地章的粗糙程度来分辨翻砂铸钱和范铸钱币呢?理论上可行,实践中操作难度很大!因为古代范铸钱币和翻砂铸钱各自都经历了数百上千年的发展,自身的铸范、型砂等材料都有相当的变化,很难在钱币表面粗糙度上找到借以区分两种工艺的准确分界。

铸币正常的表面粗糙度难以准确区分两种工艺,还有没有其他铸造痕迹特征能显示出两种工艺的分别呢?钱币界早已关注翻砂铸钱的铸造缺陷在钱币上的状态,其中以铸造缺陷中的“叠纹”和“不规则月纹”为主要关注对象。

所谓“叠纹”缺陷,就是钱币表面显示出图案的重复错叠,在翻砂铸钱中多由母钱移动、翻落时,重复压印所致。钱币界一般都认为叠纹是翻砂法铸钱特有的铸造缺陷。其实,范铸钱币中也偶有具备叠纹特征的铸币,如大泉五十(背部内郭和外缘叠纹),东汉五铢(“五”字叠纹)等。

这种范铸钱币的叠纹现象,主要出现在叠范铸钱的模印环节,存世新莽“大泉五十”叠铸范包中就有叠纹现象的陶范片(左上钱腔“十”字叠纹,钱腔径27mm左右),应是泥片放置在铜范母中模压失误所致。

中国钱币博物馆进行的叠范铸钱实验中,也模拟出了这种叠纹现象的模印范片。虽然,叠纹现象在范铸钱币中出现很少,但该铸造痕迹不是区别翻砂铸钱和范铸钱币工艺的明确特征。

所谓“月纹”缺陷,就是指排除以“月纹”作为固定版式(背上仰月纹)的情况,而由铸造失误所致的偶然月纹。

对于这种不固定位置出现的月纹,一般认为是在翻砂铸钱中,母钱掉落在砂型上,母钱的弧形边缘压印出了月牙形痕迹所致,如北周一枚布泉,

宋以前翻砂和明代天工开物描述的应该不一样,按天工开物描述的是先把砂箱填满型砂然后摆放母钱这里注意是摆放不是马上印压,而是把另一个砂箱同样填满锤实后扣在前面已经摆放了母钱的沙箱之后在进行下压使母钱同时在上下两个沙箱上印出钱模,然后翻转沙箱母钱会自然跌落到第二个沙箱上面如此反复操作。这样的操作要求母钱体薄边道修成鱼脊形,这样的翻砂极大的减少了摇头叠字的发生;而宋以前翻砂学界普遍认为是两箱操作,真正的两箱操作是先把母钱摆放于沙箱底部,然后填满型砂锤实后翻转沙箱把镶嵌上母钱的一面朝上,然后清理母钱的穿口后叠放第二个沙箱,在填满型砂锤实后分开两个沙箱。然后由人工把第一个沙箱里面的母钱,由于是人工拔出母钱存在着操作不当二次压印钱模的可能所以宋钱有很多摇头叠字出现。崇宁通宝折十钱体边道宽如果做成鱼脊边道像天工开物描述的那样操作同样由于边道宽同时两箱型砂锤实的软硬不同造成母钱在两箱压进深度不一样,如果有母钱压进深度超过母钱的二分之一则边道的另一面鱼脊面会被挤满型砂造成母钱被卡,翻转的时候就不会自然跌落到第二个沙箱上面造成麻烦,所以崇宁通宝母钱是直边而且直边要有拔模梯度,这样有利于人工拔模。崇宁通宝没有雕母,是因为宋朝处于范模铸钱和翻砂铸钱的过度期,其范模铸造的钱币精美度相较于翻砂铸造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铸造速度慢成本高,任何一枚范模正常铸造的钱币都可以当翻砂铸造的母钱使用。只是普通范模没有把边道做成用于铸造母钱的拔模梯度,宋朝的母钱是有专门设计了边道拔模梯度的范模铸造的,省去了雕母的这一步 。操作的时候母钱字面朝向第二个沙箱,两箱分开的时候母钱被下面的沙箱嵌埋着所以即使字体没有拔模梯度也不会受影响。下面的是一枚由范模铸造的崇宁通宝母钱,边道直边有拔模梯度正面直径34.6毫秒,背面直径34.1毫秒,正背面有0.5毫秒的拔模梯度,厚度2.8毫秒,外轮宽度1.9毫秒。正面字面的地章在通字边有一条范模细微裂隙被灌注铜液的痕迹。这条痕迹在翻砂铸造里不可能出现。

北周布泉

“泉”字上有一长弧形的月纹,破坏了文字的结构,是意外失误所致。

这种由于母钱掉落压印的长弧形月纹在范铸法铸钱中是不会出现的,应是区别翻砂铸钱和范铸钱币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当然,这里要排除范铸钱币中,由于范体出现裂隙等问题所造成的铸币表面出现脉纹缺陷等情况)

可惜,由于北魏太和五铢和永平五铢钱存世较少,笔者所见还没有发现这种明确的月纹痕迹。

以上,铸币表面粗糙度、叠纹、月纹等痕迹特征都解决不了当前的问题。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以前进行的翻砂法铸钱实验中,笔者对拨砂挑出内浇道的工序印象深刻。砂型在取出母钱和直浇道模后,还需要将直浇道和母钱型腔之间的型砂拨开以形成内浇道,因为需手工一一拨除,如果拨砂过度,容易挖深钱币型腔,过多拨除的空间在铸造中被铜水充填,呈现出过深拨砂造成的铸造缺陷(钱币左上角拨砂痕迹)。

开元通宝

钱币左上角拨砂痕迹

这种拨砂过深造成的拨砂缺陷痕迹,出现的位置相对固定,形状较为标准。拨砂缺陷只出现在钱币的外缘和与外缘相邻的地章上;拨砂痕迹多呈现均匀坡度的一侧沙堆形状,正是拨砂动作斜下运动的反映。拨砂铸造痕迹是翻砂铸钱特有的现象,范铸钱币中不可能存在的,陶范铸钱中偶然出现的陶范粘沙缺陷与此不同,陶范粘沙是范母与范片在模印分离时出现局部的粘连所致,形状是不规则的,出现位置是随机的。因此,过深拨砂造成的铸造痕迹特征完全可以作为区别翻砂铸钱和范铸钱币两种工艺的标准。

三、拨砂痕迹与南北朝铸币

北魏铸永安五铢时已经采用了翻砂法铸造钱币,北魏大臣高恭之上表建言铸造钱币是在王朝正式铸永安五铢之前,暗示在永安五铢之前,当时的铸钱就采用了“沙”作为工料。在永安五铢之前,北魏铸造太和五铢和永平五铢时,可能已经采用了翻砂铸造技术。《魏书·食货志》记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始诏天下用钱焉。十九年(495年),冶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诏京师及诸州镇皆通行之。内外百官禄皆准绢给钱,绢匹为钱二百。在所遣钱工备炉冶,民有欲铸,听就铸之,铜必精练,无所和杂。世宗永平三年(510年)冬,又铸五铢钱。”试以拨砂痕迹为线索,揭示太和五铢和永平五铢是否采用了翻砂法工艺。

关于“永平五铢”。学界和收藏界对其认识一直淆乱不清。时期,王荫嘉就已经认识到哪种是“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的五铢钱;

永平五铢

时期,王荫嘉就已经认识到哪种是“北魏宣武帝永平三年”的五铢钱

建国初年,彭信威在其《中国货币史》中明确指出:“永平三年(公元510年)另铸五铢,制作稍为规矩一些,但还是生硬,重约三公分四,它的特点是五字的交股作直笔,边缘比以前的五铢阔。”“图版三十八……2.永平年间的五铢(北魏五铢)”

所附钱币也是正确的永平五铢。这是王荫嘉和彭信威贯通钱币学和货币史,而显示出的真知灼见!这两位钱币学大家的正确认识在改革开放后并没有被继承,直到1984年咸阳市西魏侯义墓出土了西魏大统六年五铢钱,钱币界才在此启发下,结合存世所见相关钱币实物,重新探讨出真正的永平五铢的形制特征,林染《关于永平五铢》和王泰初《永平五铢考辨》是其中的代表作。

从存世永平五铢中,笔者发现一些具有拨砂过深铸造痕迹的实物。

其一,直径2.4厘米,重2.1克,

拨砂痕迹在钱币正面上缘处,通过外缘蔓延到地章

其二,直径2.35厘米,重1.9克

拨砂痕迹在在钱币正面下缘处

其三,直径2.4厘米,重1.8克;其四,直径2.33厘米,重1.65克

其三

拨砂痕迹在在钱币正面左上缘处

其四

拨砂痕迹在在钱币正面右上缘处;

其五,直径2.37厘米,重1.3克;其六,直径2.17厘米,重1.1克

其五

拨砂痕迹在在钱币正面左缘处;

其六

拨砂痕迹在在钱币正面右缘处。

从存世永平五铢看,普遍较为轻薄,可知其砂型钱腔较浅,拨砂时容易拨砂过深,拨破型腔,造成拨砂过深的铸造缺陷。从拨砂的位置看,都出现在外缘和紧邻外缘的地章上,该时期拨砂没有特别固定的方向,不似后来拨砂多出现在避开文字的钱币对角方向。从这些具有拨砂痕迹的永平五铢看,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铸造永平五铢时,确切采用了翻砂工艺。

北魏最早的铸币太和五铢是否也有这种拨砂痕迹?笔者发现一枚背部拨砂痕迹的太和五铢,拨砂痕迹在钱币背面右上角,堆积在外缘倾斜延伸到地章很远的地方,边界清晰,坡度均匀;还有一枚太和五铢,拨砂痕迹在钱面右上角,拨砂铸痕主要集中在外缘上,呈小沙堆状。这两枚具有拨砂铸造痕迹的钱币,证明了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铸太和五铢时就采用了翻砂法。

(天眷堂提供)

与北朝对立的南朝是否也采用了翻砂铸造工艺?南朝宋和南朝梁钱币都是叠范铸造,而且萧梁叠范铸钱是薄薄的双面叠范,比新莽叠范铸造的繁荣期还有发展,一般认为萧梁叠铸是中国古代叠范铸钱的极致,是最后阶段。萧梁之后,南朝陈铸币有“陈五铢”和“太货六铢”。《陈书·世祖纪》记载:“(天嘉三年闰二月)甲子,改铸五铢钱。”《隋书·食货志》记载:“陈初,承梁丧乱之后,铁钱不行。始梁末又有两柱钱及鹅眼钱,于时人杂用,其价同,但两柱重而鹅眼轻。私家多鎔钱,又间以锡铁,兼以粟帛为货。至文帝天嘉五年,改铸五铢。初出,一当鹅眼之十。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又铸大货六铢,以一当五铢之十,与五铢并行。后还当一,人皆不便。乃相与讹言曰:‘六铢钱有不利县官之象。’未几而帝崩,遂废六铢而行五铢。竟至陈亡。”《陈书》和《隋书》记载陈朝天嘉五铢的始铸年代有差别,一为“天嘉三年(562年)”,一为“天嘉五年(564年)”,因《陈书》是本纪记载,从《陈书》“天嘉三年(562年)”作为陈五铢的始铸时间。

笔者在存世陈五铢中也找到了具有明确拨砂铸造痕迹的实物,该枚陈五铢,直径2.48厘米,重2.6克,钱面左下角有清晰的过度拨砂所致的铸造痕迹,铸痕从外缘向地章倾斜,似小沙堆。这样拨砂铸痕确切清晰的在存世实物中甚是少见,这种拨砂过深形成的铸造痕迹,证明了南朝陈铸造天嘉五铢时,就已经采用了翻砂铸钱工艺。南朝采用翻砂铸钱技术比北朝晚了六七十年。

陈五铢

钱面左下角有清晰的过度拨砂所致的铸造痕迹,铸痕从外缘向地章倾斜,似小沙堆

北魏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的改革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尤其是在太和十八年(494年)正式宣布迁都洛阳后,继续进行制度变革。公元495年,即北魏建国一百余年后(386年建国),开始了北魏王朝的第一次铸币,铸行太和五铢钱。由于当时处于大大动荡的时代,距过统一王朝的正式铸币历时久远,当时工匠很可能因陋就简,传承过去叠范法的遗义,发展出用料更省、效率更高的翻砂法来铸造钱币。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即铸造钱币,当时铸币机构很可能就在新都洛阳及附近地区。孝文帝改革的“汉化”倾向明显,翻砂法这种新工艺应是当时洛阳地区汉族铸造工匠的发明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讲,采用翻砂法铸造货币,是魏孝文帝全面变革在货币和铸造技术领域的体现,是魏孝文帝改革的组成部分。

概言之,根据对南北朝考古、文献和存世钱币实物综合梳理辨析,并以存世钱币实物拨砂铸造痕迹为突破口,发现中国古代翻砂铸钱最晚起源于北魏铸造太和五铢的太和十九年,即公元495年;稍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铸造永平五铢,也采用了翻砂铸造工艺。南朝采用翻砂铸钱技术比北朝晚了六七十年,在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铸陈五铢时,也采用了翻砂铸钱技术。北魏采用翻砂法铸造钱币发生在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在中原洛阳地区实现的,是孝文帝改革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本文部分引用 杨君 周卫荣 中国钱币博物馆

这枚清代钱币价格暴涨,估计你家就有!

雍正通宝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始铸于雍正元年(1723年),是继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

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是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直径较大,做工精美,文字规整统一,故深受收藏者喜爱,目前通货雍正200元左右,中品300左右,美品500以上,相比17年初上涨了40%以上。

一、简介

雍正通宝是清代钱币,用黄铜铸造,做工精良,深受收藏者喜爱。雍正通宝现为五帝钱的一部分,五行属土,有辟邪的功效。

雍正通宝有宝泉、宝源、宝河、宝安、宝昌、宝浙、宝福、宝云、宝苏、宝南、宝广、宝陕、宝桂、宝巩、宝台、宝晋、宝济、宝武、宝川、宝黔等二十局,其中宝台局,宝陕局,宝福局,宝广局和宝桂局尚未发现,故实际只有十五个钱局。在这十五个钱局中,有一部分钱局还一度停铸,造成了各局铸钱数量上的失衡,而严重的比例不协调在当时也许没有什么影响,却对后来的收藏者形成了许多诱惑和乐趣。

由于雍正在位仅仅十三年,不仅比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差得太多,而且比起顺治在位的十八年也不及,故数目在清代钱币中是相对最少的,也是价值最大的。

二、铸制

形制

雍正通宝始铸于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以小平钱面世,不存在大钱。对于钱币质地而言,雍正皇帝规定钱币以黄铜铸造。对于钱币度量而言,清代一钱相当于3.73克,一两为37.3克,清斤与两为十六进制,一斤为十六两,合596.82克。对于质量而言,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规定雍正通宝每文重一钱四分(约5.22克),折合市斤为一钱四厘。每千文重八斤十二两,折合市斤为十斤四两四钱。与顺治通宝,康熙通宝质量相当。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改动钱法,将钱币减重为一钱二分(约4.48克),折合市斤为八分九厘。每千文重七斤八两,折合市斤为八斤九两六钱。此后一直沿用一钱二分的新钱法。对于雍正通宝的直径而言,普遍在26毫米到28毫米之间,集中于26.5毫米至27.5毫米之间,个别钱局集中于28毫米左右。基本没有小于25.5毫米和大于28.5毫米的雍正通宝。从唐朝以来的小平钱中基本没有能够达到这一直径标准的。(唐朝以来的小平钱直径普遍在23毫米到26毫米之间。)其直径之大,开创了小平钱币的先河。

钱文

雍正通宝的钱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奠定了清朝此后一百八十余年的钱文风格。雍正通宝面文为铸钱工匠所书,以宋体书写,带有一定的楷书成分,字体虽然规范,但缺乏艺术感,显得很呆滞。面文“雍正通宝”四字端庄规范,其中通大多数为双点通。相比康熙通宝而言,雍正通宝的笔画要细一些。

相比规范有余,缺乏美感的面文而言,背面的满文则不仅规范,而且十分秀丽。雍正皇帝认为,钱币是国家之宝,故雍正通宝仿照顺治通宝第四式,左面为满文“宝”字,右面为满文钱局名称。雍正年间实现了每省一局的规制,由中央统一主导,故钱文比较统一。

三、历史背景

雍正通宝铸造时,清王朝正处在康乾盛世的顶峰期,相比之后的乾隆通宝,嘉庆通宝而言,它的质量较大,对通货的控制能力也较强。而相比之前的顺治通宝而言,由于雍正年间处在清朝最鼎盛的时期,社会安定,而顺治年间统一战争还在继续,社会动荡,故顺治通宝钱币多种多样,形成了顺治五式,而作为盛世的产物,雍正通宝的版式则最为简单,自然也省去了如同顺治通宝那样的多重变化。

雍正皇帝对铸钱格外重视,史载“康熙政尚宽仁,雍正继以严猛”,对自康熙后期起就遗留下来的诸多弊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铸钱上也不例外。雍正年间,朝廷对铸钱控制极严,民间私铸极少,在执政初年有民间铸钱,形体较小、铜中夹铅。针对这一弊端,雍正皇帝责令将铸钱者均被处极刑,私铸遂绝。这也使得我们现在看到的雍正通宝大多做工精美,整齐划一,而轻小薄劣钱少见的原因。

四、版别及铸造工艺

在公认的雍正通宝的十五个铸钱局中,宝南,宝川,宝武,宝昌,宝济,宝黔,宝云的铸造工艺大多都不好,卖不上价。但是品相好的,却价高抢手,形成两极分化。而对于宝河,宝晋,宝巩,宝安,宝浙,宝苏以及京局而言,由于铸造精良,也是非常的热门抢手。

雍正通宝由于各省铸造规范高度统一,故版别相对较少,此外,宝泉局和宝源局出产过仿照康熙通宝罗汉钱的雍正通宝罗汉式钱币。这类钱币于雍正初年铸造,它们比一般的雍正通宝要小一圈,铜料则更精,钱币外缘比一般的雍正通宝要宽,面文比一般的雍正通宝更为精美。其中宝泉局的面文通字为单点通。

此外,雍正通宝还有合背钱,数量稀少。

五、钱局与存世量

由于雍正通宝共十五个钱局,个别钱局还一度停铸,故钱局不同,存世量也有所不同。按照存世量由小到大为:宝南,宝川,宝武,宝昌,宝河,宝济,宝晋,宝巩,宝黔,宝安,宝浙,宝苏,宝源,宝泉,宝云。

一:京师(北京)户部宝泉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二:京师(北京)工部宝源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三:四川成都宝川局,雍正十年(1732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较小。

四:山东济南宝济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五:甘肃兰州宝巩局,雍正四年(1726年)始铸,雍正七年(1729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六:贵州贵阳宝黔局(实际于毕节铸造),雍正八年(1730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七:湖南长沙宝南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年(1732年)停铸,存世量较小。

八:湖北武昌宝武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一年(1733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九:河南开封宝河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九年(1731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十:江西南昌宝昌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小。

十一:江苏江宁(南京)宝安局(实际属于安徽省铸造),雍正九年(1731年)始铸,雍正十二年(1734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十二:云南昆明宝云局,雍正五年(1727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十三:山西太原宝晋局,雍正七年(1729年)始铸,雍正九年(1731年)停铸,存世量相对一般。

十四;江苏苏州宝苏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十五:浙江杭州宝浙局,雍正元年(1723年)始铸,雍正十三年(1735年)停铸,存世量相对较大。

六、收藏价值

雍正通宝作为清代钱币中相对数量最少的,价格相对较高,针对它的十五个钱局,可分为四个档次。

一,宝南、宝川二局钱,尤其美品更为少见;

二,宝武、宝昌、宝济等局钱,此三局钱币品上乘者较之前两品为多,但其数量较少;

三,宝晋、宝河、宝安、宝黔和宝巩钱,虽然这些泉品的市场价格普遍不高,但其中美品的标价逐渐抬头;

四,雍正钱币里数量最多的宝泉、宝源、宝云,宝苏,宝浙局钱。(所列均为各局的普通品,不包括好版别雍正)。

其实雍正通宝真正受钱币爱好者重视,市场价格飞速攀升是在几年以前,那时正是清廷戏热播,商家乘势推出清钱币系列礼品,出版《清代钱币》精装册,由于当年发行数量本来就少的雍正通宝最为罕见,商家只能加价狂收,导致雍正钱币价格狂涨,近年随着五帝钱作为风水钱走进千家万户,导致雍正再度暴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