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土面积1045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面积1045万平方公里比960多了什么)

往事如风 2023-06-11 03:09:15 网友上传

“云话山东”走进东营|感悟黄河文化和孙子文化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讯(记者 张元元 通讯员 李卫康)近日,“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之“喜迎二十大,外事走基层”专题采访在东营举行,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孙子文化园等参访点进行了“云参访”。

第一站: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面积1045平方公里;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黄河改道前的刁口河流路入海口,面积485平方公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使这里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保护区内现共有野生动物1629种,其中鸟类37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数量由20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灰鹤、大天鹅等。珍稀濒危鸟类逐年增多,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拥有植物685种。盐地碱蓬、柽柳和罗布麻在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芦苇集中分布面积达40万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集中分布面积达6.5万亩。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55.1%,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湿地组织和专家的高度重视,1994年被国家列为湿地、水域生态系统16处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保护地点之一,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旅游景区,2010年1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东方白鹳之乡”荣誉称号,2013年被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省首个的国际重要湿地,2015年被环保部、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6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黑嘴鸥之乡”荣誉称号。2020年1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旅游景区,同年荣膺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

第二站: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

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是由东营市投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东营市三方共建、共享的综合性文化场馆,挂东营市方志馆牌子,是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

场馆总投资2.9亿元,建筑面积20351平方米,展陈面积10928平方米。场馆借助中国传统礼器——鼎的造型,与周围建筑共同诠释“天圆地方”“革故鼎新”等文化内涵,其中一层为东营市党性教育实践中心,二三四层为黄河文化主题展区、共八个展厅。主题展以“大河奔流”为统领,分为“中华母亲河”“魅力黄河口”两大板块,利用多种展陈手段,以“志说黄河、志说东营”的形式,展现黄河风采,讲述东营故事,达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

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作为全流域黄河文化和东营市情的展示窗口,自2018年5月29日开馆以来接待观众已突破53万人次,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山东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获准加入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成为东营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和靓丽文化名片。

第三站:孙子文化园

孙子文化旅游区位于东营市广饶县城东新区,规划总面积42平方公里,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突出特色、文化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国家5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建设的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旅游区现已被列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四个一批\"重点调度旅游项目。

孙子文化园是孙子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依据国家AAAA景区标准进行开发建设,配套多项量身定做的高科技项目和国际高端的游乐项目,占地13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园区按照“一轴、两带、六分区”规划布局,集中展示、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不仅有高品质的园林景观带,还建设了集中展示、体验孙子文化的兵圣宫,直观展现古代兵器演变史的兵器展示馆,具有参与性的水上项目及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核心的拓展项目,配套多项量身定做的高科技项目和国际高端的游乐项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游客展示东方兵学的无穷魅力。

“云话山东”走进东营|感悟黄河文化和孙子文化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讯(记者 张元元 通讯员 李卫康)近日,“云话山东”系列外宣活动之“喜迎二十大,外事走基层”专题采访在东营举行,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孙子文化园等参访点进行了“云参访”。

第一站: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30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区域位于现行黄河入海口,面积1045平方公里;北部区域位于1976年黄河改道前的刁口河流路入海口,面积485平方公里。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使这里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保护区内现共有野生动物1629种,其中鸟类371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5种,数量由200万只增加到600万只。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白鹤、大鸨、东方白鹳、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灰鹤、大天鹅等。珍稀濒危鸟类逐年增多,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区内植物资源丰富,拥有植物685种。盐地碱蓬、柽柳和罗布麻在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芦苇集中分布面积达40万亩,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集中分布面积达6.5万亩。区内自然植被覆盖率达55.1%,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湿地组织和专家的高度重视,1994年被国家列为湿地、水域生态系统16处具有国际意义的重要保护地点之一,2004年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国家地质公园,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2008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旅游景区,2010年1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东方白鹳之乡”荣誉称号,2013年被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秘书处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成为我省首个的国际重要湿地,2015年被环保部、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6年2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东营市“中国黑嘴鸥之乡”荣誉称号。2020年1月,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5旅游景区,同年荣膺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

第二站: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

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是由东营市投资,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东营市三方共建、共享的综合性文化场馆,挂东营市方志馆牌子,是东营市第一家“国字号”场馆。

场馆总投资2.9亿元,建筑面积20351平方米,展陈面积10928平方米。场馆借助中国传统礼器——鼎的造型,与周围建筑共同诠释“天圆地方”“革故鼎新”等文化内涵,其中一层为东营市党性教育实践中心,二三四层为黄河文化主题展区、共八个展厅。主题展以“大河奔流”为统领,分为“中华母亲河”“魅力黄河口”两大板块,利用多种展陈手段,以“志说黄河、志说东营”的形式,展现黄河风采,讲述东营故事,达到“存史、资政、育人”的目的。

国家方志馆黄河分馆作为全流域黄河文化和东营市情的展示窗口,自2018年5月29日开馆以来接待观众已突破53万人次,获评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山东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获准加入全国水利博物馆联盟,成为东营对外宣传重要窗口和靓丽文化名片。

第三站:孙子文化园

孙子文化旅游区位于东营市广饶县城东新区,规划总面积42平方公里,坚持\"以人为本、生态和谐、突出特色、文化融合\"的规划设计理念,按照国家5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建设的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商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旅游区现已被列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四个一批\"重点调度旅游项目。

孙子文化园是孙子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区,依据国家AAAA景区标准进行开发建设,配套多项量身定做的高科技项目和国际高端的游乐项目,占地1300亩,总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园区按照“一轴、两带、六分区”规划布局,集中展示、传承、弘扬孙子文化,不仅有高品质的园林景观带,还建设了集中展示、体验孙子文化的兵圣宫,直观展现古代兵器演变史的兵器展示馆,具有参与性的水上项目及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为核心的拓展项目,配套多项量身定做的高科技项目和国际高端的游乐项目,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游客展示东方兵学的无穷魅力。

中国到底有多大?

中国官方公布的国土面积是约960万平方公里。据美国CIA,the world factbook,其中陆地面积 9,326,410 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270,550 平方公里,另外几部权威的百科全书公布的中国国土面积也都在955-960万之间。但不知这些数据是否包括麦线以南(约8万,印度控制)、阿克赛钦(约3万,中国控制)地区,另外把200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的《分省中国地图集》中的各省数据汇总起来为933.8226万,大致与CIA公布的陆地面积相当。当然各省面积数据并不是很精确,因为各省省界从来没有精确划定过。很多都是约数。

综上,大致可判断,中国的陆地面积应该为930多万(包括分布于陆地上的水体面积)。想知道中国领土的确切数据,你可以从国外资料上查到很精确的数据,但从中国官方,现阶段肯定得不到。

不是中国做不到,而是因为中国现在与部分国家的边界线并未正式划定,而且有争议的地方相当大。如果官方现在给出精确数据,只怕以后在边界谈判中,对外对内,都会处于一个被动的境地。只要中国边界不最后敲定,中国领土面积到底有多大永远也不会有准确结果

另一种说法1045万平方公里 而不是960万

最新一期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文章《追寻中国大勘界》文章中提到,中国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面积相加并不等于960万平方公里。而根据最近10年的土地详细查询和卫星遥感图象的判断,960万平方公里已经被一些公开出版的书记认为不确定,实际为1045万平方公里。文章认为,造成各种图书书籍说法不一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行政区域界限一直不清晰。

2001年6月底,历时5年的中国国土大勘界接近尾声,全国68条省界和28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界限的勘定基本完成,中国终于结束了2000多年来行政区划分界限不清的历史。《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对这次勘界的背景和内幕进行了追踪。

据说,中国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字,是1949年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召开以前,周恩来总理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部用两天时间速算出来的。由于中国和一些邻邦如前苏联、印度的部分国界未勘定,更由于底帐不清和缺乏确切的统计数据,这一约定俗成的说法一直沿用了半个世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