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土面积(领土面积排名前三的国家)

痴人痴梦 2023-08-12 17:19:47 用户分享

疆域雄图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有句俏皮话是这么说的:中国陆地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从尧舜禹的部落时代到“中国”概念形成再到封建王朝,中国领土从小到大,最大时候北到北海,东至库页岛,西抵帕米尔高原,南达南海诸岛。

到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领土占据全世界1/15的土地。上下五千年,无数战士、将领和帝王为国开疆拓土,比如战国时楚国南平百越、西汉攻取西域、唐灭薛延陀攻取漠北。960万平方公里象征着华夏民族的进取和韧性。

为此军武次位面将全新打造一档栏目:疆域雄图,聚焦于华夏领土的每一次“成长”,记录让中国版图扩大每一次进程。

今天就是疆域雄图的第一次更新——“中国”的形成。

农耕,华夏文明的起源DNA

恐怕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听过,说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农耕”听起来司空见惯,但这两个字却是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军武菌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理工科更喜欢从数字等客观角度理解世界,所以我们不妨从能量的角度看看,农耕给华夏文明带来了什么。

对于刚刚诞生的人类种群来说,如何让自己饿不着肚子,可以说是咱们老祖宗一天24小时都在思考的终极难题。

人类是一种非常耗能的生物,同样是一平方米的皮肤,马每小时平均出汗100克,骆驼平均出汗250克,而人类皮肤平均每小时出汗500克,峰值能达到2000克。高出汗量给人类带来的恒温功能,让人类在烈日下也能追逐猎物,但也带来了极高的耗能,这种出汗率相当于一台550-625W机器的热量耗散率。

▲每个人的热量耗散率相当于一块4090显卡

所以老祖宗们每天只办三件事:狂吃,狂吃,还是狂吃。所以各位吃货就不要苛责自己了,对高碳水、高油、高盐没有抵抗力那是老祖宗赖以生存的技能,是刻在DNA里的,所以请不要和DNA对抗,现代的健身达人们穿越到原始部落那一定会营养不良。

▲高油、高盐、高碳水,人类DNA至高无上的追求

话说回来,叨叨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在原始部落时代想养活一个人是非常难的。

如果是一个以采集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种群,是很难维持高人口密度的。有人对全球340多种文化进行过研究,发现在采集时代,低的每平方千米只能养活1个人,最高的有几百人,平均水平是每平方公里25人左右。这样的人口密度根本无法支撑分工越来越明确、层级越来越高的复杂文明社会。

而农耕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老祖宗的能量来源问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是对农耕最贴切的解释。

先明确一个概念——能量回报率。

能量回报率的意思是去获得食物用掉的能量对比获得的食物的总能量。对于史前文明来说,能量回报率必须大于1,不然干半天获得的能量还不及消耗的能量。就像一台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至少能推得动自己才可能装到火箭上。

而从采集食物变成通过耕种获得食物,在史前就属于是给电风扇战斗机换上了歼20发动机,推重比(能量回报率)直接起飞。

历史教科书上写过,中国最早发现种植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稻文化起源》里写:“这里发现的稻谷遗存极为丰富,单是1973年到1974年第一次挖掘时,就在第四文化层发现400平方米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其厚度最厚处达70-80厘米。”

在距今7000-10000年左右,各地文明开始驯化野生动植物,比如中东的小麦和大麦,中国的小米和水稻,墨西哥的南瓜玉米,北美洲的马铃薯。

祖先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农作物,就是能量回报率太高了。一个人的耕种平均耗能在每小时700KJ左右,那么种植水稻的能量回报率是15-20倍,小米的回报率是10-20倍,玉米的回报率则能达到25-30倍。

这样一来,农耕文明就可以获得非常稳定的食物来源,不仅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喂饱自己的同时还能有结余,造起人来就没有心理压力了。同时新生儿长大后又是新的劳动力,再种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如此循环往复,稳定的产业模式就搭建起来了。

而且对于农耕生产,肥沃的土地是最宝贵的不动产,依附土地资源生存的人群也是非常稳定的,同时稳定增长的人口也对更加复杂的分工劳作和阶级提供了基础操作系统。

天时还要地利

大家肯定听过“游牧”民族,游牧关键就是“游”起来。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叫逐水草而居。草的生长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牛羊吃草速度的,所以吃完一块就得搬家去另一块吃,夏天转夏场,冬天转东场,居无定所,一年总得转好几次。

早期的农耕生产一样也有“游耕”。所谓游耕,也像游牧一样属于一种打游击式的耕种方式。一开始,先人会先找一片布满荆棘的荒地,一把火烧掉原始植被。火烧后的土地变得松软,焚烧后的草木灰又是天然的肥料,然后直接在这块地撒上种子就不管了,至于收成多少全看命。

而且这样的土地不是年年都能种植的,一般要隔个1-2年才可以种下一茬。这样的生产模式,导致人口是流动的。一户人家今年在山这边生活,可能明年就到山另一边,后年就跑没影了,这样的生产模式是不利于人口的聚集和文化产生的。

和刀耕火种相对应的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则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付出更多的能量,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用完全靠天吃饭了。在耕种过程中,用上了犁、耕牛、肥料,让一块土地的能量生产率提高,单块土地的能够养活的人口增多,为中华文明的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毫不夸张的说,精耕细作是最早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

大家要牢记一点,华夏文明是 一个纯正的农耕文明,对于土地的看法有且只有两种:能种地的,不能种地的。这个基本法则将在未来五千年里时刻左右着中国人对领土的认知。

话说回来,我们这节讲地利。

中国的精耕自作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在夏之前的部落时代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出现了精耕细作的萌芽。为什么精耕细作偏偏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或者南方,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地利。

以夏朝二里头文化为例,从地形图上观察就会发现几乎都出现在黄河“几”字弯的最后一个弯里,黄河从三门峡夺路而出,冲向豫东平原一带。

黄河流过上游黄土高原,裹挟着土壤淤泥从三门峡奔涌而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对于上古农耕文明,肥沃的土地就是最强生产力,约等于那个时代的Chat GPT。

同时这片区域在中国第二、三级阶梯交汇之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到这里部分被西边的山脉阻挡,所以这里还有一定降水量。同时虽然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总体上属于半干旱草原,但在黄河两岸还是形成了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生态环境。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一块这样的土地在文明发展初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周军武菌玩文明6就非常有体会,我开局在一块只有巴掌大的岛屿上,更可怕的是岛中间有一座火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文明的头上。火山时不时爆发,我的文明就会遭受一次次灭顶之灾,当对手的火枪兵踏上我的领土时,我的战士们还在用弓箭。

在这个天胡开局点上,中华文明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为了解决排水洗碱、把土地改造良田的难题,发展出了垄作、等先进的耕种技术,在精耕细作中,土地、人力、气候的协调牢牢种在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里,是国家领土观念出现的基础动力。

“中国”概念和领土观的形成

对现代国家来说,领土是最基本的国家的特征,包括陆地、水域以及地下层和上空,但对于古代的领土观,主要针对国家所管辖的陆地部分。要说古人什么时候有的领土概念,先得搞清楚“中国”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武王时,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尊周成王时代青铜器上刻着周武王攻灭商的事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后,给老天爷祭(hui)祀(bao):从今天开始,我就住在中国这里,治理天下民众。”

这的的“中国”意思是天下的中心,实际上说是“京师”更加贴切。商的都城叫大邑商,是商王直接通知的区域,又被称为中心区,都城周围的领土则被称为是东土、西土、南土、北土,大邑商居于四方之中,“中国”表达的就是这种天下之中的意思。

同时在商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更加广义的用法,代指整个国家的领土。尚书·梓材中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这里的先王指的是周武王,中国就代指商的领土了,这种广义上,“中国”和九州、四海等称呼是一个意思。

夏商时代的国家概念不同于咱们现代的理解,在中央理论上管辖的区域内存在着许许多多地方,这些地方诸侯国被称为万邦,万邦指的就是在“中国”范围里众多的诸侯小国。

在夏商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领土观念已经有了基本认知,他们把中国的领土范围称为天下、四海、九州,包括了中原地区以及东西南北各族人居住的广大地区,构成了“初代”中国的领土范围。

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东周时代,由于四周少数民族的逐渐强大和内迁,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了强调中原这的正统性,他们把中原地区的诸侯国统称为“华夏”,这里的“华夏”和“中国”是一样的概念。

中国(中原诸侯国)之外的土地就被叫做夷、蛮、戎、狄四夷之地,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称呼是为了和四夷对举的,古人把中国和四夷合称为“五方”,比如南方的蛮、北方的狄、东方的夷、西方的戎和中间的华夏诸侯国。

秦始皇结束诸侯混战,一统天下后,中国的概念有了新的体现。在用法上基本摒弃了原来那种代指京畿地区的概念,同时把代指“天下”的用法大力发扬,同时废除从前的分封制,在领土范围内普遍施行郡县制,由此“中国”的国家概念和领土观念逐渐成熟。

秦统一六国以后,御史称当时的形式是:“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中国第一次进入大一统时代。

同时国家主权观念、领土观念也随之形成和成熟,“中国”作为国家通用名称的概念自秦开始深入人心,和“天下”“四海”同等概念,互相通用,中国的领土自秦以后包括了中原和“是四夷之地”,国家观念和领土观念基本成型,“大一统”成为每个人最执着的追求,堪称古代版“一点都不能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时期西方也出现过大帝国,而历史上欧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一统国家,非常像中国前秦时诸侯的状态,到现在尽管有欧盟,但也离心离德。

中国从到大一统,中间的分水岭是秦国,那么这个从统一六国到亡国不过14年的王朝,到底做了什么,办成了欧洲两千多年没做到的事?咱们下期疆域雄图,将聚焦于这个问题。

俄罗斯国土面积全球第一,有效国土面积却排第三,那我国排第几?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您的认真阅读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说起俄罗斯,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第一的国家,俄罗斯足足有17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面积之广,傲视全球。

但大家知道吗?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虽然宽广,足有1710万平方公里,但它的有效国土面积却只有500万平方公里,在全球也只能排名第三。那么什么是有效国土面积?而我国的有效国土面积又能排第几呢?

一、什么叫有效国土面积

用比较通俗的话讲,有效国土面积指的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整个国土面积中,有一定利用价值或者经济价值的土地,比如草地、耕地以及城市发展所占用的土地,都叫有效国土面积,它与一个国家的气候、土壤等多个因素有关。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效国土面积与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二者是有区别的,比如一些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自然景观,如青藏高原上的一些景观它们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对于人类来说,是不适宜居住的。

同样,像一些无法开发利用的湖泊、河流、山脉等自然景观也不是有效国土面积,尽管其中一些地区有人居住,但依旧不能算有效国土面积。

因此,在现在的国际上,有效国土面积的大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因为它能有效的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资源利用水平和该地区的发展潜力。

国家面积小的国家,有效国土面积一般不大,国土面积大的国家,有效面积一般都不小,有效国土面积基本与国家总面积挂钩。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俄罗斯,俄罗斯虽然国土面积虽然排名世界第一,足有1710万平方公里,但其有效国土面积只有500万平方公里左右,只有整个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排名世界第三。

而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因为俄罗斯靠近北极圈,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导致大部分土地都是贫瘠的冻土,没有足够的开发利用价值,自然也成不了有效国土面积。

特别是俄罗斯位于亚洲地区的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以及北西伯利亚山地这三个地区,受到的严寒气流最多,在整个俄罗斯也是属于气候最寒冷、环境最恶劣、资源开发利用最低的地区。

而偏偏这三个地区又占据了俄罗斯大部分的领土面积,尽管这三个地区,也居住着不少俄罗斯人,甚至还修建了不少大、中、小型城市,但在计算有效国土面积时,这些土地便被排除在外了。

唯有位于俄罗斯西部的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这两块土地为俄罗斯提供了不少有效国土面积,支撑着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因此,尽管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其有效国土面积却只能排名第三。那么,大家想过没有,我国的有效国土面积又排名第几呢?

二、我国有效国土面积排名

介绍了有效国土面积的含义和俄罗斯为什么只能排名第三后,我们接着聊一下我国的有效国土面积有多大,又排名第几?

如果单纯按照全国的国土面积来说的话,我国的国土面积只能排名第三,落后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但如果论有效国土面积的话,我国却只次于美国,在整个全球排名第二,其有效国土面积约在700万平方公里左右。

而之所以会比俄罗斯的有效国土面积多,原因也跟纬度有关,不同于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寒带气候带的情况,我国的国土面积横跨了热带、带和温带等三个气候带,大部分气候都比较适宜植物生长,不会出现像俄罗斯一样,有大面积的冻土。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有效国土面积才会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第二。

如果按照地理位置划分的话,我国的有效国土面积大致分布在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内,第一阶梯则少之又少。所谓的第一、第二、第三阶梯指的是我国地理专家,按照我国复杂的地理情况,对整个国家做出的一个简单地理划分。

第一阶梯指的是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以及横断山脉以西的土地,大致相当于整个西藏,和一部分横断山脉地区以及新疆部分地区,这一阶梯海拔高,氧气稀薄,土地利用率不高,也不适合人类居住,是我国地理环境中最恶劣的地区,有效国土面积十分稀少。

第二阶梯指的是位于北部和东部的内蒙古、新疆、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区。

相比于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的地理环境较好,但海拔也低,大部分在1000-2000米以上,相比于第一阶梯适宜人类居住,不管是环境还是资源等方面都是比较好的地区。

第三阶梯,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的地区,其实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国沿海地区,加上大部分的平原地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都属于第三阶梯。

这一阶梯是我国整个国家土地面积中,地理条件最好、环境最优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基本上整个第三阶梯都属于有效国土面积。

其实通过这一划分,想必大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有效国土面积越大。

或者说有效国土面积越大,该地区的经济就会越发达,也容易发展起来,像我国的第一阶梯,基本上都是海拔高、环境恶劣的险地,不仅土地贫瘠,其开发利用率更是不高,其经济自然也难以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有效国土面积是最高的原因,美国一共93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大部分都是平原,有7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是有效国土。

而像加拿大,虽然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二,但不管是地理因素还是经济发展程度都远远赶不上美国,其有效国土面积自然就不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