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月是故乡明)

趾高气扬 2023-10-11 12:54:01 网络

王建望的“月”,还是我们头顶的月吗?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圆月悬空,呈现出明亮、圆满的美,人人尽望。

“中庭地白树栖鸦”写庭中赏月之景。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想起李白《静夜思》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冷露无声湿桂花”进一步借助感觉写月景。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凝神伫立的望月人,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就等于将广寒宫的凉意带到了人间,却令人不觉。诗人用“无声”二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冷露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宕开一笔,由自己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皆望月,由自己的相思联想到天下人皆相思,因自己的孤独而想到天下人皆孤独,是诗意的一大升华。诗人怅然于亲友离散,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蕴藉深沉。一个“落”字,化虚为实,新颖妥帖,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月圆人亦圆,望月思乡思亲是汉民族的情结。因而诗词中的望月诗,数不胜数,随便掬几朵。

张九龄望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望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望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居易望月——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其实,王建自己还有一首望月诗,比这首诗更让人心动:

行见月

月初生,居人见月一月行。

行行一年十二月,强半马上看圆缺。

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

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

箧中有帛仓有粟,岂向天涯走碌碌。

家人见月望我归,正是道上思家时。

王建,许州颍川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十三首》)。虽大历年间进士及第,未得授官,远赴幽州从军,奔波在外,“从军走马十三年”(《别杨校书》),813年47岁了,始任昭应县丞,“白发初为吏”(《初到昭应呈同僚》)。

王建的人生一如我们,在凡庸的人生中竭尽全力的活着,梦想拿一份过得去的薪水,过相对安定而有尊严的生活。彼时的唐王朝并未从安史之乱的打击中恢复过来,曾经的光芒多么灿烂,后来的阴影就被反衬的多么浓重。

为了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王建长年在外奔波,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这是现实,更是无奈。一种相思,两地离愁,共望月光,却无法相亲,满腹乡愁无处寄,只有月独明。有多少诗人,在空灵而迷茫的月色中,搜肠刮肚,为赋新诗强说愁,探寻美的真谛,而王建只想在中秋佳节这特别的日子见到特别想见到的人,那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如果不能称心如意,他就企盼别人能得到这份幸福。

同是见月思家,李白的《静夜思》含蓄蕴藉,点到即止,王建却刻露酣畅,淋漓尽致,实乃情之所至。何处寄乡愁?此心安处是故乡。

人生百年,能有多少欢乐呢?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把月夜写的最深入繁复的莫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人发出灵魂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现今的我们,举头望月会想什么呢?月,还是王建他们望过的月吗?我们想的,和王建们想的还相似吗?

不曾在深夜凝望孤月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我常常有一种悲怆,如果我们生在乱世,也不提什么幸福了,如果我们生在人类的初级阶段也就算了,想什么幸福啊,可是我们的物质不可谓不丰富,为什么我们还是没有理所当然的得到幸福、自由和尊严呢?那么,历代仁人志士流血牺牲的意义何在?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会不会是节奏被带偏了呢?

打工潮让多少农村家庭支离破碎,骨肉分离,亲人不相亲。有一种辛酸叫你是留守儿童,却不敢申报留守儿童。不是一年到头在农村生活的人,不一定感触良深;不是一天到晚跟留守儿童打交道的人,不一定震馈心痛。

留守儿童

“箧中有帛仓有粟,岂向天涯走碌碌。”,平凡人对生活的追求,有吃有穿就行了。房顶有炊烟,屋内有儿孙,夫复何求?

沉思不该属于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