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火运年是哪些年(八字 火运)

万物皆甜 2024-01-11 06:37:55 互联网

运气与气候

湖北省茶叶绿色生产模式,涵盖茶叶品种、栽培、土壤、植保、加工、营销、品牌等各个领域。秉承以人类为中心的理性生态伦理学为指导思想,集成生物技术,为复兴国茶产业而努力。

五运与气候

五运包括岁运、主运和客运,从这3个方面评价“运”与实际气候关联性的研究如下:岁运,又叫做中运,是以年干的特点来分析全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刘忠第等运用干支运气理论分析了北京地区60年的岁运特点,并将其与实际的气温变化进行吻合度评价,认为从定性(寒与热)的角度看,根据干支运气推演对于预测气候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刘玉芝等从岁运的角度研究郑州地区30年(1951-1980)的气象要素记录资料,在中运符合情况的分析中,30年中15个太过的年份直接比较发现,与中运符合者有12年,不符合者3年。对运气同化的分析显示,15年全部符合。15个不及的年份,直接比较结果显示,中运符合者有7年,不符合者有8年。运气同化分析后,15年全符合。认为中运符合率为100%,充分肯定了“五运”对于气象认识的价值。

郝少杰对西安地区1951-198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30年的平均气温、降水量≥0.1mm的降水日数、湿度、风速、大风日数等数据,以及历年旱涝情况和该年的实际气候均值进行比较,以探讨五运中主运和气候的关系。结果发现,用运气学说推算气候条件基本符合者23年,占76.7%。说明运气学说之中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规律。

林平等应用运气理论分析了闽西地区近10年的气候特征,发现岁运与气候相符及基本相符的比例为70%,认为通过运气理论推演出的气候变化和实际气候情况具有一定的符合率。

华静等的研究在分析气象数据如降水量与五主运与天干的对应关系时,发现干支纪运所代表的气候变化与具体的干支纪年并不相符。主运是固定不变的,反映了每年五时气候的常规变化,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水运。客运则随着年份的不同而变化,反映的是五时气候的异常变化。

如丁谊等根据北京市1948-2007年的常规气象数据分析运气学说所认识的气候特征,计算日平均的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水汽压和风速,论证了《黄帝内经》对“五运”气候“初运风、二运暑热、三运湿、四运燥、五运寒”的认识具有科学性。

六气与气候

六气是将风、热、火、湿、燥、寒分别配以地支来推测每年的岁气和一年六个时段的气候变化规律,包括主气、客气和客主加临。与“五运”相比,分析“六气”与气候关系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多,对六气各气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研究较为深入,以期揭示中医“六气”的现代气象学内涵。以下按不同地域分别介绍。

华北地区

张德山等以北京市1948-2007年的连续气象资料为依据,整理计算得到逐日和六种主气时段的平均气温、水汽压、降水量和风速的数据,并统计相同客气气岁值年的平均值,比较不同客气气岁值年各主气时段的气候特点,总结了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6个主气时段的4种气象要素(气温、水汽压、降水量、风速)特征,和客气气岁值年影响各主气时段的气候变化规律。

马锡明分析北京地区的气候资料发现,六时位的气候“态势”与中医“主气”模式即风、热、火、湿、燥、寒的论述基本符合,并认为中医“主气”的风、热、火、湿、燥、寒是对各时位“气团”变化态势的综合概括。

刘玉芝等用郑州地区30年气象要素资料对运气学说中关于天时气象变化规律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司天之气推演的气象特征与气机气象的符合率为96.6%,根据在泉之气推演的符合率为100%,根据六气推演的符合率为98.3%,由此证实了运气学说用于观察气象的科学性。

西北地区

陈震霖等收集了1951-2005年陕西省汉中、西安、延安、榆林4个地区气象资料的日平均值数据,包括地面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4个要素,在气象资料统计结果与六气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处于不同纬度地区的陕西省汉中、西安、延安、榆林主气的符合率均较高,各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客气的符合率较低,与运气学说中“主气测常,客气测变”的理论一致。

郝少杰以西安地区近20年气象资料印证六气所反映的气候季节变化与某些气候特征,其结果基本相符。

李保双等收集包头地区1965-1979年共15年的气象及流行病资料,并与运气推测结果进行比较,将气象数据从公历二月份,依次类计为六组,以应运气学说之六气,得出运气学说理论推测结果,与包头地区15年气象实际值的95%可信限值域相比,推测结果与实际相符率为72.19%,认为运气学说理论在包头地区是适用的。

东北地区

丁文分析了吉林省双辽地区1954-1973年20年的气候情况与六气的关系,把一气中平均温度、降水量、平均风速作为3种主要气候因素,参考雷、霜、雾、雪等气候情况作为每气的依据,并与运气所主气候加以对照。结果发现,全年基本符合的年份占70%,部分符合为25%,不符合为5%,20年的120步气中,基本符合者占55%,部分符合者为22.5%,不符合者为22.5%,证实了运气所主气候与当年实际气候大体相符。

华南地区

林平等分析闽西地区的六气气候特点与运气理论的推算气候特点,发现10年里六气相符与基本相符率为79%,通过运气理论推演的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运气相合与气候

运气相合是将五运和六气综合起来分析气候变化,包括运气同化、运气异化及平气。

各地学者通过干支甲子模式分析和推演出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以探讨干支运气与实际气候的吻合性。对于运气相合与气候关联性的研究,各文献报告的结果不一致。

黄玉燕等根据北京地区60年的气象资料,按年份干支进行分组,探讨温度、水汽压、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低云量等气象因子在各组全年、半年、双月的变化规律,发现水汽压、降水量在年、半年和双月尺度下变化规律以及相对湿度在年、半年尺度下变化规律都基本一致,低云量则在上半年变化规律一致,而气温的变化在对比中无明显规律。认为北京地区60年气象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气一周期内两纪运气基本相同,但存在岁会差异的运气纪周期规律。

徐建华对连云港1954-1983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平气之年的推算气象与实际的气象特征之间基本不符,但排除了平气之年的年即非平气之年的符合率则较高,最低85.8%,最高达100%,均总基本符合率为90.1%。

李民听分析了1885-1947年兰州历史资料中有关变异气候的记载与运气的吻合度,发现这一期间共有26个气候变异年份,将此与运气理论推测的气候相比较,其中符合或者基本符合者有20个年份,占77%;另根据对兰州1933-1980年的气象实测数据(含气温、降水量、湿度和风速等)的分析显示,在48年中除了1935年因个别实测值有缺而难以分析判断印证外,其他47年中符合和基本符合者共33个年份,占70%。

胡亚男等收集了长春地区1997~2000年异常气候资料,与运气理论进行比较,其实际情况与预测情况基本相符,并得出结论,中医运气学理论推论的气象情况与长春地区实际气象情况基本相符。

宾炜收集了广州地区1951-2010年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力、降水量、日照时间,以及这些要素的日变化速度和加速度等,用这些数据构建了“运气-气象”模型,并评价和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显示,运气因素与各气象要素之间未见明显的一一对应关系,但从整体上看,运气则与气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高春廷等对北京地区60年的气象与六气关系进行分析,探讨运用六气时段的划分是否符合北京地区客观气候的变化,认为六气时段从大寒起,能较好地反映北京气候周年变化的规律。

有学者根据古代文献记载的气象资料,对古代的运气与气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石可镂根据《汉书》中《十二帝纪》《五行志》《天文志》《郊祀志》《食货志》的相关记载,收集了公元前193年至公元4年之间的65次“雨灾”“旱灾”“风灾”“寒潮霜雪”等灾害性天气的资料,通过运气学说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总符合率为86.1%。

郭镜智等对福建省公元1565年、1636年、1654年、1292年、1832年、1708年、1948年、1968年、1963年、1961年的变异气候与运气推演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选择泉州市1965-1975年10年间的异常气候年(1966、1968、1969、1973)与运气胜复盈亏进行对比,算出其符合率为60%。

王树芬根据《中国古代重大自然灾害和异常年表总集》所提供的数据,对古代常见的六种自然灾害进行分析(包括奇寒、酷暑、暴雨久雨、大旱、风灾),探讨干支运气所代表的气候因素与实际自然气候灾害之间的相关性,认为自然灾害存在着干支分布的规律性变化,证实了运气格局存在的科学性。

也有研究发现,干支运气与气候存在着不符的情况。如邢玉瑞对史籍记载的严重干旱、极端高温、异常暖冬与冷冬等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年份的运气特征进行分析(极端气候事件数据来自于史籍记载的不同地区的非连续性观察的资料),发现运气学说推演的结果与实际极端气候事件符合度很低,故认为运气学说难以预测灾害气候的发生。

张剑宇等分析了山西省92个府县自公元前703年-公元1974年的异常气候数据,比较历年干旱、水涝、严寒、大风的异常气候与根据运气理论所推演气候的符合率,结果发现,干旱的平均符合率和基本符合率分别为15.1%、25.8%,水涝的平均符合率和基本符合率分别为21.9%、13.7%。将运气所推演的气候模式分别前后滚动1年,与实际的异常气候进行比较,结果仍无统计学意义。

张年顺分析了史料记载的河南省公元前1808年至公元1943年3000余年的干旱、水涝、严寒和大风四方面的异常气候,将其与运气学说推断的相应年份的气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旱的平均符合率与基本符合率合计为24.9%,水涝的平均符合率与基本符合率合计为35.8%,严寒的符合率为17.0%,大风的符合率为7.9%,因而认为,五运六气不能用来推断河南省的实际气候变化。并举张家诚对我国五百年旱涝气候的研究,我国气候变化存在着只于干旱和雨涝两个阶段组成的400年大周期,而在每个阶段中又存在着57年偏旱和33年偏涝的90年小周期,这也和运气学说的60年周期相距很远。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五运六气与气候的关联性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以华北地区为中心,散见于华南、华东、东北、西北各地,评价干支运气所推演的气候模式与该地区实际气候特征的吻合程度。

总结文献报告的结果可发现,基于现代气象学连续观测的完整气象资料与五运六气所推演的气候模式之间,多具有不同程度的吻合,但对于极端气候事件而言,如严重的干旱、水涝、严寒、大风等气候现象,干支运气的推演则与古今的实际情况多存在不吻合的现象。

由此我们或能推测,根据连续观测的完整气象资料的推演和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推演相比,连续观测的气象资料可能更有利于评价干支运气与实际气候的关联性。然而从运气学说自身的理论来看,年份按照运气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平气之年与运气特殊年份(运气同化、运气异化),在运气特殊年份,具有相同性质的运与气的同化,易形成单纯而强大的气候特征,从而易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如运气学说对于极端气候事件的推演与实际情况无关联或关联程度低,其实用价值则受到影响,也显示单纯从五运六气模式推演气候变化规律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有关运气与实际气候特征的关联性研究,运气的可能适用地域范围是研究面临的重要方法学难题。《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至高之地,冬气常在,至下之地,春气常在。必谨察之”。《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说明地域对运气和气候的影响。

目前的研究尚缺乏同期不同地域气候特征的对照分析,采用连续观测的完整气象资料,开展较长周期的多地区同期观察研究,或有助于更好地评价运气学说认识气象规律的科学性。

安根团队,全力推进茶叶绿色生产模式。20余位各领域农业专家,提供成熟的土壤修复集成方案、生态修复集成方案、农残解决集成方案和生态农业社会化服务。垂询027-87863688;4000-8583-0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