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字八字属(雷字什么属性)

内藏玄机钦安殿,这座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的神殿让人如此着迷
在故宫“丹宸永固”展上有一组来自钦安殿的令牌,因其上文字符号十分特别,于是便开始在故宫官网上找来有关钦安殿的文章细细读来,说巧不巧,上周五《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开播,第一集里就有钦安殿的身影,而带领邓伦、张鲁一和聂远走进钦安殿的故宫王子林老师,对于钦安殿颇有研究。
钦安殿是故宫内未开放区域,也因此特别神秘,第一期《上新了·故宫》聚焦钦安殿,可以说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当镜头一一掠过殿前、殿内区域,为我们揭开了这座北京中轴线上唯一神殿的神秘面纱。
紫禁城中轴线上唯一一座保留至今的明朝建筑钦安殿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世宗实录》记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月十八日:上又以文祖建钦安殿祀真武之神,诏持(特)增燎垣,作天一门及大内左右诸宫,益加修饬,至是皆告成。上亲制祀文告列圣于内殿,仍具皮弁服祭真武之神于钦安殿。
永乐皇帝朱棣曾利用真武神稳定军民之心,鼓舞士气,使自己获得了成功,为报答真武神的翊助之功,这是永乐皇帝创建钦安殿、供奉真武大帝的真实动机,并借此证明自己乃是天命神授。在他的推动下,宫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别盛行。
嘉靖皇帝于嘉靖十四年增建了燎垣(外院墙)和天一门,把钦安殿围了起来,形成了独立的活动空间,其格局和建筑保存至今。
嘉靖十五年,又于钦安殿南侧东西建对称式的供奉道教神像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东北角建四神祠,清雍正九年(1731年)于澄瑞亭前增建抱厦供奉斗坛。经过这样一番增建,御花园逐渐成为了以钦安殿为中心的道教场所。
神武门在明时称玄武门,而供奉着玄武神的钦安殿建于玄武门内,此布局古已有之。《唐六典》记载:“殿(指紫宸殿)之北面曰玄武门。”原注曰:“其内又有玄武观。”
大殿坐落在高大的汉白玉须弥基座上,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殿前的丹陛石上雕有六条龙,在整个紫禁城内是极其罕见的,紫禁城中轴线上宫殿前后的丹陛石雕上大都有九条龙,其寓意为“用六永贞”,而钦安殿的这块六龙丹陛石对应的则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院内佳木葱郁,松柏参天,似有仙鹤驾临,如真武大帝居住的真庆仙都一般。
六龙丹陛石
北斗七星的崇拜钦安殿不仅是故宫北斗七星意象的最后一颗星,在钦安殿这个区域,也有和北斗七星有关的设计,就是殿前的雕云龙纹纛旗石座。其实说石座并不准确,应该说是石座中曾经屹立的七星旗。说旗子之前,要特别说一说旗杆。
明弘治时于钦安殿外树立宏大的纛旗杆。纛旗杆插在一座由两块青白石拼起来的基座里,基座中心为圆洞,旗杆直接插入地下。洞内原插有七星纛旗的旗杆,有31米高,在皇宫外远远地就能看到那飘扬的七星纛旗。乾隆时旗杆糟朽,需求改换,由于制造纛旗杆的木材非常考究,必需是自然长成的又高又圆又直,但又不能太粗,不裂、不腐、不蛀、少节的桅树,就像船上的桅杆一样,风吹不断,从乾隆六年一直到乾隆十六年才找到适宜的木材。
《上新了·故宫》第三季第一集中恰有钦安殿纛旗杆的动画还原,在旗杆的外面还盘着金龙纹样,而关于七星纛旗的样子,节目中依据钦安殿内执七星皂旗从神的造型也做了还原,而这面迎风招展的大旗也成为了紫禁城的标志。
石座四周雕有双龙戏水纹,水盘上面雕刻海浪,四角水涡雕刻鱼、龟、虾、蟹,还雕有鳖、海马、象、飞龙鱼、海妖、水怪等水族生物。如同走进了海底世界,汹涌的大海拍打着礁石,激起千层浪,海兽水怪穿行其中,妙不可言。这样的设计正是暗合了“北方,水也”之说。
道教圣坛,真庆仙都钦安殿内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
永乐时,钦安殿所供真武铜像位于明间正龛中。
丹凤眼,卧蚕眉,八字胡须横飞,中须长垂,披发赤脚,仗剑。龛四周围青云缎绣金龙帐幔,像前上悬明角灯两盏
清朝每年元旦于天一门内设斗香,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年的节庆及农历8月6日至18日,是道家的大祭日,清宫中的道官道众按例设醮称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来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
紫禁城建成的600年间,遭遇大大小小火灾四五十次,而钦安殿次次幸免于难。传说这是坐镇此处的真武大帝威力显现。
清乾隆 玉雕真武像
节目中的镜头扫过正龛供案,一紫檀亭式木龛一闪而过,镜头中木龛空空如也,事实上木龛中供奉的是清乾隆玉雕真武像,它去了哪里呢?它正在故宫“丹宸永固”展上做客。
洞口右侧雕有两棵松树,上边的一棵向左倾斜,浓密的圆形松叶正好形成一宝盖罩在真武大帝人像的头上。
洞口处向外伸出一平台,真武大帝坐在台凳上,披发跣足,身着皂氅,腰系玉带,右手拈须,左手置于腿上。右足旁蹲一回首玉龟。
背面还刻有乾隆的御制诗《玉真武赞》一首。
《钦安殿陈设挡》(陈四二五,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抄本)记载:“紫檀木龛二座,内有一座安青白玉山子,内供玉玄天上帝一尊。”
明永乐四从神
龛前供奉着真武大帝的四位从神,双手捧印,为玉女,双手捧册,为金童,双手请旗为水将,双手请剑为火将,金童玉女是分掌威仪,书记三界中善恶功过的神灵,水火二将又称龟蛇二将,原为水火二魔王,变化成巨龟巨蛇,助商纣王扰乱天下,真武大帝施展法力,摄二魔于足下,使其不能变动,龟蛇由此归顺,成为真武大帝的部从。
明永乐 请旗从神
明永乐 请剑从神
明永乐 请书卷从神
明永乐 请铜印从神
明弘治 刻花活环铜瓶
在四位从神的身后,左右各有一明弘治 刻花活环铜瓶。吸引我的正是铜瓶上金碧辉煌的灵芝花!
是不是看的不真着。别急,我从故宫官网找来了全身照。
瓶中插有一束硕大的金漆木多头灵芝,瓶口与灵芝以一个大金元宝连接。
铜瓶的口沿下饰以变形云纹,颈部由两圈弦纹分割,弦纹之间均匀排列六颗凸起的圆形波浪纹旋突,颈下正中方框内刻“大明弘治年造”六字横行楷书款。腹部对称分布各种浅浮雕变形云纹、异形回纹、海水江崖纹,正中为变形兽面纹。浅浮雕处全部鎏金,显得庄重华美。
明 五龙捧圣铜丝罩宣石海灯
在正龛前有一盏巨大的海灯。这样的海灯实在是别具一格。
铜丝罩一侧开有一门,以便添油和点灯之用
四角立有四座小山,中间耸立的是须弥山。四条龙立于四角,一爪按住山顶,一爪支撑于地,一爪上举以承铜丝罩,一爪下扶,弯颈抬头;另有一条游龙,一爪上举托住须弥山。铜丝罩内为铜条龙骨,外罩铜丝编成的罩子。
海灯的名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五龙捧圣铜丝罩宣石海灯”,海灯底座的须弥山是用宣石所造,宣石,主要产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宁国一带山区,质地细致坚硬,颜色有白、黄、灰黑等,以山形见长,又间以杂色,貌如积雪覆于石上。
《红楼梦》一书中也有提到大观园中有宣石做的盆景。走进林黛玉的闺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暖阁之中有个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
清宫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三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其现供铜丝圆罩海灯一件,料珠幡二首,显远镜(轩辕镜)、盘香、灯等五件亦交造办处见新办理。所以下面要介绍的就是轩辕镜、盘香、灯这一组挂饰。
宫灯、香盘和轩辕镜
当邓伦三人进入钦安殿时,抬头瞧见一组挂饰悬挂于钦安殿明间大门内屋梁上。中间是轩辕镜,两侧是一对宫灯、一对铜盘香。
清 嵌玉宫词灯
木框描金,嵌料石,垂璎珞。口沿形如毗卢帽,饰卷莲纹。灯罩框架饰蟠螭纹,四面嵌玉,中间所嵌玉板上刻龙寿纹。灯罩下垂璎珞绦结。
清 铜盘香
盘香悬垂如塔,用于供神祭祀时点燃,钦安殿所供盘香却为铜质。毗卢帽状冠叶饰卷莲纹,垂璎珞,盘香悬挂于中间,托盘下亦垂璎珞绦结。
清 银质轩辕镜
轩辕镜银质,素面,上系挂绳,绳中套一画珐琅葫芦,上饰团寿纹和蝙蝠纹。穹隆形帽顶,四周伸出龙头,嘴含璎珞绦结。
清 “蓝田瑞玉海晏河清鼎”式提炉
在海灯的两侧,还有清 “蓝田瑞玉海晏河清鼎”式提炉也值得一说。
提炉为玉质,腹上雕三道竖棱线,并刻寿字。三道竖棱线把腹部分割成三部分,每一部分内雕刻一种图案,其一为“海屋添筹”图。双耳穿环环相套的玉链,玉链的挂钩为铜质,上饰玛瑙珠。珐琅盖,饰狮纽。
炉口沿外刻“蓝田瑞玉海晏河清鼎”。海晏河清,出自五代欧阳熙《龙寿院光化大师碑铭》:“旋闻海晏河清,远播民舒物泰。”
提炉附描金漆木架,木架又立于红漆描金香几上,底盘雕刻海水江崖纹,从海中涌出须弥山以承托海晏河清鼎式炉,木架的三根支柱雕刻成从海水中涌出的三条升龙,十分巧妙地构成了用于悬挂海晏河清鼎式炉的支架。
《清宫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乾隆二十年二月二十八日)员外郎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钦安殿现安玉提炉香几糙,着照中间安海灯香几样式一样成做香几一对。钦此。于本年四月十三日催总六达子将做得香几一对持进安讫。
对照海灯和提炉的香几,果然如出一辙。
明弘治 五彩仙鹤架龙纹大鼓和明弘治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大钟
在《上新了·故宫》中,不仅邓伦、张鲁一和聂远三人被钦安殿里的大鼓和大钟吸引了目光,就连屏幕外的我们也被悬挂于满饰五彩祥云之下的钟鼓给震撼了。
据故宫专家王子林老师介绍,大鼓和大钟都是明弘治时期的。
鼓面彩绘二龙戏珠图案,中绘火焰宝珠,左右各绘一升一降二龙,龙身细长,火焰缠身,其间点缀小如意云朵纹。三只泥金仙鹤,展翅、张嘴衔环,仿佛从祥云中翩翩起舞衔鼓而出。
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铸造的大铜钟,同样悬挂于满饰五彩祥云的钟架之上。
大钟自上而下铸有正楷书写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太上泰清天童护命妙经》及《太上金光护身咒》,经文最上方第一字「元」开始向西旋转释读,至下方最后一字「玄」结束,暗合「玄元」之意。
钦安殿的道场在早晚开静、止静(作息)时以大钟钟声为号。
虽然数百年时光已经过去,但依然能感受到仙气飘飘,令人惊叹不已。
清乾隆 红漆描金鼍(tuó)鼓
鼓常见,但这面鼍鼓着实稀罕的很。
在《钦安殿陈设档》中所记为「大龙皮鼓壹面」。鼓身描绘龙纹,鼓面由一整张鳄鱼皮所蒙就。
《山海经第五·中山经·中次九经》有相关记载:“又东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龜,多鼍。”郭璞注云:“似蜥易,大者长二丈,有鳞彩,皮可以冒鼓。”
按照今天的生物学分类,鼍,又名中华鳄、扬子鳄,据说鳄鱼皮做的鼓声传得特远。《诗·大雅·灵台》:“鼉鼓逢逢。”据传上古帝王颛顼喜好音乐,以扬子鳄鸣声如鼓而令其执掌音乐。
鼍鼓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打击乐器,被成为灵鼍之鼓,是当时政治、军事乃至民间生活的神圣乐器。恰巧这几日去看了国家博物馆的“河东之光 山西酒务头考古成果展”,发现了一件与鼍鼓有关的展品:鳄鱼鳞板,鳄鱼皮朽烂后,鳞板散落在木质的鼓腔内。
酒务头M1墓出土的鳄鱼鳞板
山西襄汾县陶寺龙山文化遗址,曾发现以鳄鱼皮作鼓面的鼍鼓
钦安殿的令牌
在供奉玄天上帝的钦安殿中,收藏了二十五件令牌和一件净尺。
据乾隆二十一年《钦安殿陈设档》记载,殿内有“红朱油案一张”,上面安放了“玉令十三面,玉尺一件,木令十三面”。木令牌入殿时间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黄纸签上书曰:“六十一年正月十七日,养心殿赵常、王道化、木僧来交,同总管窦通礼、王进忠同看木令牌十四面,内有糟烂、拔缝、、不全,本殿首领王国用同赵进朝、郭仪、刘福兴接收。”
关于这些令牌的释义,2015年第5期《紫禁城》杂志曾刊登过一篇袁宁杰老师的《钦安殿的令牌》文章,这也是目前所能搜索到的关于钦安殿内令牌的唯一一篇。恰巧“丹宸永固”展上展出了一组来自钦安殿的令牌,不妨对照着袁老师的文章来仔细读读令牌,因为令牌上的符号和文字根本看不懂。
清 玉质“清微法”系令牌之天一令
令牌整体呈圆圭形,正面和背面均为阴刻填金道教符咒,上、下、左、右四侧面为星座图,亦阴刻填金。《清微神烈大法》提及该符具有“保蚕解酒”的作用。此种令牌坊间极为少见,可见钦安殿保存之实物意义极大。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天皇号令
钦安殿木质天皇号令牌,为施行“神霄法”所使用。“神霄法”出现于北宋末年,以徽宗时期的林灵素、王文卿为代表人物。
展览现场展示的是令牌反面,正中为阳刻“天皇号令”符字,下有“作用”一团(呈水滴状),中填斗母讳,上面是雨字头,下面左边是矣右边是含。
顶部有雨字为头、口字为旁的甘、毕、利三字,分属元始、道君、老君的“三清讳”。“天皇号令”两侧有二十字秘咒,外围以二十八宿环绕。两侧刻有“雷威才震霹雳摄”、“亨轰滑辣究竟摄”和“天皇伽耶霹雳摄”、“轰天霹雳敕煞摄”。
令牌正面神龛内浮雕“勾陈天皇大帝”(道教“四御”尊神中的第三位神)人首蛇身像。天皇左手托日,右手仗剑,蓬头獠牙做愤怒状,双眼及舌均可活动,周围以“讳”环绕。周围以三十六枚雷字环绕,代表“三十六雷”(雷部三十六将)。
天皇神龛两侧,有雨字为头、门字为框的“天皇系”讳字,中间可辨“天皇御政万神疾摄”以及“天敕天奭晶精湿赫”。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祖讳令
这面“神霄法”令牌正面右上方贴有红签,上书“北方敕镇法坛用”。上刻符图一道,外以“后天八卦”环绕,其形制有别于一般令牌,背后有双团龙纹。
清 木质“神霄法”系令牌之欻(xū)火令
背面有“雷霆欻火令”,其下有双排各刻八字“天声天声,震动万灵,霹雳一震,随令律临”,为“召请咒”。欻,雷火之作,因风而起,故雷部之鬼称为欻火。
清 木质净尺
五面有符,形制不同于普通令牌,是一种共用类似“惊堂木”的道教法器。斋醮中,高功代表天尊说法或代祖师嘱将,至关节处鸣尺镇堂,大众咸听。
文中图片来自《上新了·故宫》第三季视频截图、故宫官网、“丹宸永固”展现场拍摄
四柱八字必备基础知识
1.阴阳总论:
阳:《说文解字》:“阳,高明也。”,代表太阳、高、大、明亮、男人、动、突出的、快速的、猛烈的、天、君、男性、奇数、开口、生;
阴:《说文解字》:“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代表月亮、矮、小、阴暗、女人、静、凹陷的、慢速的、地、臣、女性、偶数、闭合、死;
2. 五行基础知识:名称、含义、作用关系
1) 五行名称:
金 木水火 土
2)五行方位:
金:西方
木:东方
水:北方
火:南方
土:中央
3)五行取数:
金:四、九
木:三、八
水:一、六
火:二、七
土:五、十
4) 五行对五脏:
金:肺
木:肝
水:肾
火:心
土:脾
5)五行对六腑:
金:大肠
木:胆
水:膀胱
火:小肠
土:胃
6)五行对应五常:
金:义
木:仁
水:智
火:礼
土:信
7)五行对应颜色:
金:白
木:青
水:黑
火:红
土:黄
8)五行相生: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9)五行相克: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3.干支基础知识:干支名称、阴阳属性、相互关系、刑冲合害
1)天干
天干:
甲 乙丙丁 戊己庚 辛壬癸
阴阳属性:
阳干:甲 丙 戊 庚 壬
阴干:乙 丁 己 辛 癸
阳干:雄壮、刚健、强大、进取、动态之象。
阴干:柔软、有弹性、卑弱、软和、静态之象。
十干取象:
甲木,在天为雷为龙,在地为梁为栋,谓之阳木。
乙木,在天为风,在地为树,谓之阴木。
丙火,在天为日为电,在地为炉为冶,谓之阳火。
丁火,在天为列星,在地为灯火,谓之阴火。
戊土,在天为雾,在地为山,谓之阳土。
己土,清气上升,冲和天地,浊气下降,聚生万物,谓之阴土。
庚金,在天为风霜,在地则为金铁,谓之阳金。
辛金,在天为月,乃太阴之精。在地为金,金乃山石之矿,谓之阴金。
壬水,在天为云,在地为泽,谓之阳水。
癸水,在天为雨露,在地为泉脉,谓之。
天干五行归纳:
甲乙为木
丙丁为火
戊己为土
庚辛为金
壬癸为水
2)地支:
地支(有十二位):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地支阴阳:
地支阴阳区分有两种:
第一种:
阳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支:丑、卯、巳、未、酉、亥
地支五行与方位:
寅卯东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亥子北方水,
辰戌丑未中央四季土。
地支与时辰:
23-01点为子时,01-03点为丑时,
03-05点为寅时,05-07点为卯时,
07-09点为辰时,09-11点为巳时,
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
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
19-21点为戌时,21-23点为亥时。
地支与月令:
正月建寅
二月建卯
三月建辰
四月建巳
五月建午
六月建未
七月建申
八月建酉
九月建戌
十月建亥
十一月建子
十二月建丑
地支与属相: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十二地支分配地理:
子为墨池。子在正北方,属水。色象墨,故有墨池之象。
午为烽堠。午正位于南,属火土。其色赤黄,名其曰烽堠者此也。又午为马,烽堠乃戎马兵火之处所也。
卯为琼林。卯系乙木,居位正东,于时为仲春,万物生焉。色若琅环之青,故曰琼林。
酉为寺锺。酉属金,位近戌亥。戌亥者,天门也。锺,金属也。寺锺敲则响彻天门;又酉居正西,寺则西方佛界也。
寅为广谷。寅乃艮方,艮为山。戊土长生于是,而广谷之义著矣。
申为名都。坤为地,其体无疆,非名都不足以喻之。申,坤也,都者,帝王所居;申宫壬水生,又与艮山对,是水绕山环也。
巳为大驿。大驿者,人烟凑集,道路通达之地。巳中有丙火,戊土是其象也。又巳前有午马,故曰大驿。
亥为悬河。天河之水,奔流不回,故曰悬河。
辰为草泽。《左传》曰“深山大泽,龙蛇生焉”。夫泽,水所锺也。辰在东方之次,为水库,故为草、为泽;
戌为烧原。戌月在九秋,草木尽萎,田家焚烧而耕。又戌属土,是以称名烧原,故戌与辰地皆贵人所不临也。。
丑为柳岸。丑中有水、有土、有金。岸者,土也,所以止水也,故谓柳岸。诗曰:“柳色黄金嫩”是也。
未为花园。花园属之未,不属之卯,何也?卯乃木旺,自成林麓。未乃木库,如人筑墙垣以护百花也。
3)十干合:
甲己合土,中正之合
乙庚合金,仁义之合
丙辛合水,威制之合
丁壬合水,淫慝之合
戊癸合火,无情之合
4)地支六冲:
寅申冲
卯酉冲
辰戌冲
巳亥冲
子午冲
丑未冲
5)地支六合:
子丑合土
寅亥合木
卯戌合火
辰酉合金
巳申合水
午未合火
6)地支三合:
寅午戌三合火局
巳酉丑三合金局
申子辰三合水局
亥卯未三合木局
7)地支六害(穿):
子未害
丑午害
寅巳害
卯辰害
申亥害
酉戌害
8)地支相刑:
子卯无礼刑
丑戌未恃势刑
寅巳申为无恩刑
辰午酉亥自刑
9)地支三会:
亥子丑会水
寅卯辰会木
巳午未会火
申酉戌会金
10) 干支对应的身体部位:
甲胆乙肝丙小肠,
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
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
包络同归入癸乡。
子属膀胱水道耳,
丑为胞肚及脾乡;
寅胆发脉并两手,
卯木十指内肝方;
辰土为皮肩胸类,
巳面咽齿下尻肛;
午火精神司眼目,
未土胃脘隔脊梁。
申金大肠经络肺,
酉中精血小肠藏;
戌土命门腿踝足,
亥水为头及肾囊;
若依此法推人病,
歧伯雷公也播扬。
乾首坤腹坎耳寿,
震足巽股艮手留;
兑口离目分八卦,
凡看疾病此推求。
4.纳音
甲子乙丑海中金
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
庚午辛未路旁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
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
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
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井泉水
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
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
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
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
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佛灯火
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
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拓木
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
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
壬戌癸亥大海水
5.八字排盘技法:节气歌、五虎遁、五鼠遁等
1)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2)五虎遁:年上起月法
甲己之年丙作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从庚起,
丁壬壬寅顺水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
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干是甲或己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丙上起。
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干是乙或庚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戊上起。
丙辛必定从庚起:逢年干是丙或辛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庚上起。
丁壬壬寅顺水流:逢年干是丁或壬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壬上起。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干是戊或癸的年份,正月的月干从甲上起。
即:
甲己年起丙寅月,
乙庚年起戊寅月,
丙辛年起庚寅月,
丁壬年起壬寅月,
戊癸年起甲寅月。
3)五鼠遁:日上起时法
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
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
壬子是真途。
解释:
甲己还加甲:逢日干是甲或己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甲上起。
乙庚丙作初:逢日干是乙或庚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丙上起。
丙辛从戊起:逢日干是丙或辛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戊上起。
丁壬庚子居:逢日干是丁或壬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庚上起。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逢日干是戊或癸的日子,子时的时干从壬上起。
即:
甲己日起甲子时,
乙庚日起丙子时,
丙辛日起戊子时,
丁壬日起庚子时,
戊癸日起壬子时。
6.年月日时概念及关系
年如衡钩,绾起其物;
月如纲纽,提起其物;
日如衡身,星两不差;
锤分轻重,分毫加减。
7.长生诀
长生:出生、生长。
沐浴:洗澡、入水。
冠带:穿衣、整装。
临官:公家、官府。
帝旺:荣发、发达。
衰:无力、软弱。
病:疾病、病灶。
死:死亡、滞留。
墓:包容、收藏。
绝:危险、绝地、。
胎:怀胎、酝酿。
养:出生、生长。
8.十神
五行有五种,所以八字中与日干的关系有五种,细分阴阳为十,所以有十神。同性为偏,异性为正。
生我者为枭为印。
同性为偏印,也叫枭神,简称枭;
异性为正印。
比如日干为甲木,壬、亥水为偏印,癸子则为正印。
同我者为比劫。
同性为比肩,简称比;
异性为劫财,简称劫。
比如日干为甲,甲、寅为比肩,乙卯为劫财。
我生者为食伤。
同性为食神,简称食;
异性为伤官,简称伤。
比如日干为甲,丙巳为食神,丁午为伤官。
我克者为财。
同性为偏财;
异性为正财。
比如日干为甲,戊就是偏财,己就是正财。
克我者为杀官。
同性为偏官,或者七杀\七煞,简称杀\煞;
异性为正官,简称官。
比如日干为甲木,庚申为七杀,辛酉为正官。
9.三元
分天元、地元和人元,分别指八字中的天干、地支和藏干。
10.地支藏干
子宫癸水在其中,丑癸辛金己土同;
寅宫甲木兼丙戊,卯宫乙木独相逢;
辰藏乙戊三分癸,巳中庚金丙戊丛;
午宫丁火兼己土;未宫乙己丁同宗;
申中庚金壬水戊,酉宫辛金独丰隆;
戌宫辛金及丁戊,亥藏壬甲是真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