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八字(曾氏八字四柱教材)

未及挽留 2024-01-08 05:28:10 网络

曾国藩的八字家训,看完后才明白,曾氏后人代代贤良的原因

家风由家训家规而来。家风就像树的根系,河的源头,深远地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和家族的兴衰。

为什么曾国藩后人代代贤良?看完曾家的“八字家训”,就可以明白答案。

“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这八个字是曾国藩的祖父留下的八字家训,曾国藩认为: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只要能守住祖父的八个字,就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上等人家。

▲考

认真祭祖,孝悌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百行孝为先,祭祀祖先也是孝的一种体现,曾国藩认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宝

强调了善待亲族邻里,见穷苦亲邻,需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就是要做到邻里和睦,与周围人和善相处、在社会上学会与人相处,那就是无价之宝。

▲早

就是早睡早起,让生活有一个规律。曾国藩认为,早起能使人强打精神。李鸿章年轻时候喜欢睡懒觉,曾国藩为了改变他,就立下一条规矩:自己要和身边的幕僚一起同时吃饭。因为曾国藩本人是起得很早的,这样就逼迫那些年轻幕僚跟他一同早起。

▲扫

曾国藩对于“扫”有两层界定,第一先扫庭院,保持内外整洁,第二层意思,是扫除内心的贪恋,净化心灵。

“考、宝、早、扫”是治家之法;这四种事,是在居家之外,培养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社会认知的必备之事。

▲书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人讲究读圣贤书,并把读书当做功成名就的契机。曾国藩认为,读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智和修身。这样家业才能得到巩固。

▲蔬、猪、鱼

耕地种菜,通过下地劳动,从而自给自足。开圈养猪,既能调剂家庭生活品质,还能通过养猪解决一些日常必需品的费用。养鱼是种菜的延伸。

在农耕时代,这三样是一个农家是否勤俭的标志。园中有蔬,塘中有鱼,栏中有猪;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看起来就是一派耕读传家的乡村乐居图。

这段给曾家后人带来福祉的朴素而又严格的家训意味深长。这八个字包含:读书、耕作、孝悌、睦邻,四个方面。其中曾国藩最重视的是读书和耕作,在教育子弟家人时,他常以“耕读”或“半耕半读”来概括。

“耕读”看似简单,实则蕴涵很深的意味。耕,使人丰衣足食,并养成勤俭的习惯,砥砺品行。读,使人长知识,明白道理,懂得如何做人。两者结合,更能互相促进,相得益彰。曾国藩曾在给夫人的信中说到:

夫人率儿妇辈在家,须事事立一个章程。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

曾国藩曾说到家族兴旺的规律:

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

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

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庭,一般可兴旺五、六代;

而孝友之家,就是讲究孝悌、和谐的家庭,往往可以绵延十代八代。

曾氏家训家风一代传一代。曾国藩后人中,可圈可点的杰出人才达几百人之众,遍布外交、文化、军政、医学、科研、艺术多种行业。八代中,一共出现了200多位杰出人物。

更难得的是,曾家人并不是少年天才式的人物,没有一个是惊才绝艳的,这更让大家觉得他们家的家教了不起。

家风是规矩,家风是价值观,家风也是福气。家风的力量和作用是巨大的。最好的家风,不是说教,而是身体力行。曾国藩不失为身体力行的典范。

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寻根问祖:百家姓探讨第31期“百家姓之曾姓起源探讨”

曾姓人口与分布

《百家姓》中曾姓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汉族姓氏,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西北一带。夏王少康封地给小儿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后鄫国被灭,鄫国太子巫出奔邻近的鲁国,用原国名“鄫”为姓氏,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后又称为“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如今曾姓人口分布十分广泛,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但分布不均衡,湖南省是我国曾姓第一大省。曾姓主要分布于湖南、广东、四川、江西等省份,四省曾姓总人口约占我国曾姓人口的66%。其次我国的福建、湖北、重庆、广西、台湾、贵州等地,也分布了许多曾姓。我国曾姓分布“南多北少”,形成了江南多曾姓、江北少曾姓的分布现状。2020年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曾姓人口790万2541人,百家姓人口排名第31位。

曾姓起源与得姓始祖

曾姓作为我国历史上非常古老的姓氏,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已有4000多的家族姓氏发展史,民间早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起源一:

起源于姒姓。据史书记载:黄帝的第25个儿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又生鲧,鲧又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由于大禹治水功劳巨大,帝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又建立了夏朝,夏王少康次子曲烈在今天山东省的临沂市兰陵县一带建立了“曾”国。后来曾国被莒国所灭,曾国的太子巫逃亡于鲁国,为纪念先祖,太子巫便以国名“曾”为姓,其后代子嗣都以曾为姓氏繁衍至今。因此,太子巫便成为了曾氏的得姓始祖。

曾氏得姓始祖太子巫(约公元前567年)

起源二:

曾氏除了汉族曾姓外,还有少数民族的曾姓。比如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曾姓人口。不过,曾姓还是以汉族人口居多,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其中也有其他少数民族改生,躲避战乱和仇杀的姓氏变更等等,这种情形基本每个姓氏都存在。

曾姓知名的郡望堂

曾氏分布广泛,因此郡望堂号也是遍布于大江南北,这些郡望堂号维系着曾氏的辉煌。

知名郡望:

1、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州市、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2、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

3、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永丰县,也就是吉水东北地区),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4、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5、武城郡,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知名堂号:

1、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2、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灭国后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

3、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武城第”等等。

曾姓主要历史名人

在《中国名人大辞典》中收录曾姓历代名人159名,占总名人数的0.3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66位;曾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2%,排在第58位;曾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7%,排在第73位;曾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34%,排在第62位。接下来我们来分亨一下两位曾姓历史各人。

历史名人一:

曾巩,是今江西抚州南丰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从小家境贫寒,有一个哥哥,四个弟弟,十个妹妹,兄妹十来人,父亲身体不好,所以曾巩从小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

穷人孩子早当家。曾巩从小天资聪明,记忆力非常强。后中进士,步入仕途。他不仅在仕途一帆风顺,而且在文学方面造益颇深,与“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曾巩(公元1019年-1083年)

历史名人二:

曾国藩,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曾国藩带领湘镇军镇压平息了太平天国运动,让揺摇欲坠的晚清得以苟延残喘数十年。

曾国藩(公元1811年-1872年)

曾国藩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以上是对于曾氏起源的初浅探讨,不足之处恳请多多指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